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假道伐虢的典故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假道伐虢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假道伐虢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这两个国家之间关系不错。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献公依计而行。虞公得到良马美璧,高兴得嘴都合不拢。

  晋国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只得答应。虞国大臣宫之奇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办不得的。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虞公却说,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经过四个月取得了胜利。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产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假道伐虢解析

  这条按语讲了一种情况,说是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情况会很微妙。一方想用武力威逼他,一方却用不侵犯它的利益来诱骗它,乘它心存侥幸之时,立即把力量渗透进去,控制它的局势,所以,不需要打什么大仗就可以将它消灭。

  其实,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简介

  《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指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假途灭虢”。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注释

  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两个大国之

  假道伐虢

  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②困,有言不信:语出《易经.困》卦。困,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兑上),上卦为兑为泽,为阴;下卦为坎为水,为阳。卦象表明,本该容纳于泽中的水,离开泽而向下渗透,以致泽无水而受困,水离开泽流散无归也自困,故卦名为“困”。“困”,困乏。卦辞:“困,有言不信。”意为,处在困乏境地,难道不相信这计吗?此计运用此卦理,是说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光是嘴上说,而没有实际行动,那是不会使它相信的。

  理念

  处在敌我两大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势,使其丧失自主权。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1.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故事

2.关于历史的故事

3.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故事

4.蓐收的基本介绍

5.削足适履成语故事

假道伐虢的典故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假道伐虢的典故相关资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积少成多的典故
    积少成多的典故

    积少成多,亦作积小成大。谓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积少成多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积少成多的典故 《战

  • 鸡犬不宁典故
    鸡犬不宁典故

    鸡犬不宁形容声音嘈杂或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鸡犬不宁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鸡犬不宁典故 有一个姓蒋

  •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那么鸡鸣狗盗有什么典故呢?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鸡鸣狗盗的典故相关资料

  • 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的典故

    祸起萧墙【hu qǐ xiāo qing】,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祸起萧墙的典故

2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