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官职>

北宋宦官官职

时间: 晓明25 分享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但是你知道北宋朝的宦官的官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北宋朝的宦官,希望能帮到你。

  北宋朝的宦官

  宋代宦官不称太监,总称为内侍、内臣、宦者、中官,宋人不称他们为“公公”,一般称他们的官职,“中贵人”是宫外人对宦官的尊称。高等宦官要尊称大官,中等宦官可以称呼为阁长。

  宋朝的宦官机构有两个,建国初是叫内班院和内中高品班院,太宗淳化五年改叫黄门院和入内黄门班院,真宗景德三年再改名教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从此遂为定制。内侍省号“前省”,别称是“南班”,入内内侍省在当时一般省略为“入内省”,号“后省”,别称是“北司”。直到南宋绍兴三十年,因宦官人数太少,又没有权势,是以撤销了内侍省,合并于入内内侍省。

  内侍省是袭承唐制,真宗景德三年,设置改为左右班都都知、左班都知、右班都知、左班副都知、右班副都知。其属官有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肓门六等。凡是内侍开始统一称呼为“小黄门”,有功迁补后称“内侍黄门”,如果犯了错误被贬为洒扫院子。入内内侍省则设置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

  宋初,有内中高品班院,淳化五年,改入内内班院,又改入内黄门班院,又改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景德三年,诏:“东门取索司可并隶内东门司,余入内都知司;内东门都知司、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可立为入内内侍省,以诸司隶之。”宋初,有内班院,淳化五年,改为黄门,九月,又改内侍省。

  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县亵近者,隶入内内侍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入内内侍省有都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内侍省有左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自供奉官至黄门,以二百八十人为定员。凡内侍初补曰小黄门,经恩迁补则为内侍黄门。后省官阙,则以前省官补。押班次迁副都知,次迁都都知,遂为内臣之极品。

  熙宁中,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押班遂省,各以转入先后相压,永为定式。其官称,则有内客省使、延福宫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元丰议改官制,张诚一欲易都知、押班之名,置殿中监以易内侍省。既而宰执进呈,神宗曰:“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政和二年,始遂改焉。以通侍大夫易内客省使,正侍大夫易延福宫使,中侍大夫易景福殿使,中亮大夫易宣庆使,中卫大夫易宣政使,拱卫大夫易昭宣使,供奉官易内东头供奉官,左侍禁易内西头供奉官,右侍禁易内侍殿头,左班殿直易内侍高品,右班殿直易内侍高班,而黄门之名如故。

  两省的直属机构分别有:御药院,这是一个冷衙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凡是药品都要先由御药院的宦官们先试过一遍之后再能进入到宫内。勾当官四人,以入内内侍充,掌按验方书,修合药剂,以待进御及供奉禁中之用。

  内东门司,这个衙门则是许多宦官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该司掌管着宫内人和物的出入,各房各库调动宝货要在这里登记数量和价值,所有贡品和买进的物品也都要在该司登记留底,皇亲国戚的福利由该司负责颁发,还负责宫内修造和举办宴会等事情。勾当官四人,以入内内侍充。

  合同凭由司,监官二人,这是一个开收据的衙门,宫内所有宣索的物品,需要有该司开具“要验”,宫内所有出去的物品,需要有该司开具的“凭由”。

  管勾往来国信所,北宋时主要负责对辽国和西夏的外交事务,南宋时则主要负责金国和蒙古的外交事务。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

  后苑造作所,这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衙门,负责制造宫内和皇亲们婚娶的物品。。后苑勾当官,无定员,以内侍充。

  军头引见司,勾当官五人,以内侍省都知、押班及合门宣赞舍人以上充,负责便殿禁卫各军入见之事等。

  翰林院,这是最容易让人误会的一个衙门,人们往往以为宋朝的翰林院和明清的翰林院一样,是状元郎和进士们呆的地方。其实不然,和明清时翰林院相同的地方应该是宋朝的学士院。宋朝的翰林院是归官宦们管的地方,下辖翰林御书院、翰林医馆院、翰林天文院和翰林图画院。《宋会要职官 36》:“在宣佑门内东廊,掌供奉图画、弈棋、琴阮之事”。勾当官一员,以内侍押班、都知充。

  龙图、无章、宝文阁,勾当四人,以入内内侍充,掌藏祖宗文章、图籍及符瑞宝玩之物,而安像设以崇奉之。

  宋朝的宦官又其他朝代的官宦有几个不同的地方:

  一是宋朝的宦官都可以娶妻,组织家庭生活,也可以纳妾,当然具体纳多少得视自己的工资水平量体裁衣。品级高的宦官可以住在大内皇宫之外的别墅,出门也可以坐轿子,朱熹老夫子曾咬牙切齿的评论说“古人置宦者,正以他绝人道后,可入宫;今却皆有妻妾,居大第,都与常人无异,这都不是。出入又乘大轿。”(朱子语类卷127)我小时候读《水浒》,看到写天王晁盖是“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曾娶妻,终日只是打熬筋骨”,就觉得他很傻,长大时再读《水浒》仍然还是觉得他很傻,宦官都晓得要娶妻,晁天王日日打熬这童子功,最后还是中一箭就晕,晕三天就死,抗击打能力何其之差劲,实在是划不来。

  宦官们娶妻纳妾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日本的寺尾善雄在他研究太监的力作《宦官物语》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太监与女性组成家庭主要是摆脱孤独的心理,,他们在世间受白眼,遭人蔑视,所以要求得到妻子的温暖,这倒也是不难理解的。”

  二是宋朝的宦官的品级都比较低,但工资待遇比较好,唐太宗故意压低了宦官的品级而被常常称道,如内侍最高官只为从四品上,可是在北宋时,内中高品都知、押班为宦官最高官,只为正六品官,和地方官员司马是一个层次的,而号称内臣之极品的入内内侍省都都知,也不过是从五品官,其品阶仍低于唐代初期的内侍。史家马端临认为唐朝在处理宦官问题上操作水平非常之低,因为唐朝官宦和散阶是和文官相同的,阔气的宦官可以达到金紫光禄大夫和正议大夫的级别。宋朝南班和北司所辖的宦官则自有一套独立的品级系统。马端临认为目的在于“祖宗立法,不以内侍溷清流,故自有阶官。”(文献通考卷64)

  清朝的老佛爷慈禧说“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她是说到做到的,清朝太监工资是很低的,常常入不敷出,最后年老体衰时,就被赶出皇宫,四处流浪,有点积蓄的,就寄生于庙宇,因为倘使他们回到家乡,那么余生只会有无穷尽的嘲讽和奚落。象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退役后便是躲进了兴隆寺,和另外40多个人同呼吸、共运命的太监一直熬到了解放。当然,他每天能吃两餐杂粮,生活水平已经算很不错了。宋朝宦官的最高层领导(如都知、副都知、押班)的月薪是25贯,其工资水平基本和宋朝的知县持平(宋朝万户以上的县为20贯,畿内县为30贯)。但福利每月有禄米,还有有春绢7匹,冬绢10匹,绵30两等。另外还可以按自己的阶官,再领取一份相对应的工资。薪水相对来说很不对,只要自己不乱花销,待到年老时是足以渡此残生的。

  三是宋朝的宦官同样是广泛参政,但却没有发生象唐朝、明朝那样的阉祸,《宋史宦者传》共列了北宋宦官43人,南宋宦官10人,其中曾到地方完成特殊命令的有19人,修过黄河,建过宫殿15人,充任外交大使的5人;养过马的者7人,柴德庚先生在《宋宦官参预军事考》中说到:“二十四史中宦者传人数,以此为最。。。。。。。领禁兵立边功者凡二十七人,此又前史之所无。”根据张邦炜先生的计算:“在43名入传宦官中,曾带兵打仗者多达18人。”(北宋宦官问题辨析)可见宋朝的宦官武将,大概也是为历史之最。

  以上便把宋朝的宦官先说了一个大概,宦官们具体的行状我会单独列章书之,但要先声明一下,我写的是故事,不会每一个地方都按照史实来写。对于一些野史和逸事,我觉得有戏剧效果和冲突效果的都会写进来,对于一些我搞不清的地方,我就会发挥自己的想像,胡乱写上几笔。每个小节的最后我都会尽量把不是史实或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单独列出来。

  北宋宦官杨戬 杨戬的故事

  这里说的杨戬,是北宋时期著名奸宦,受宋徽宗宠信,位高权重,干了不少损害百百姓利益的事情。虽然不入“六贼”之列,但是其祸害程度也不低了。

  姓名:杨戬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时间: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1124年

  官职:彰化军节度使、太傅

  身份:宦官

  追赠:太师、吴国公

  杨戬有没有才能不清楚,但是他本人野心极大,私利心极重却是真的。虽然后世并没有将他评为“六贼”,但是位置高位之时,他没有少捞油水。最关键的是,他捞油水还不是从贪官污吏和富商贵戚中获取,而是从贫苦的百姓身上,而且嘴脸很可恶。

  杨戬获利的主要途径,大概有这两个,一个是逼迫百姓租赁位置不当的公田,从中获取利益。第二个方法,就是利用公权,制定条例,然后侵占百姓的良田充公,从而获取私利。

  杨戬担任京东西路和淮北西北路等地区的地方官的时候,为了谋取私利,他逼迫百姓租佃废弃的堤堰。除了堤堰之外,还有荒山退滩、河水淤积之处,以此来增加租税。杨戬逼迫百姓租的地方,都是水旱灾害高发之地。不论是洪水还是旱灾,只要灾难一来,都无法避免,使得当地百姓深受其害。

  杨戬升任太傅的时候,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大宦官。当时有一个叫杜公的人,为了讨好杨戬,就给杨戬出了一个赚钱的办法。他让杨戬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

  而多出来的租税,就这样都进了杨戬的腰包,使得杨戬赚的是盆钵满溢。而杨戬也不是一个见好就收的人,反而胃口极大,来多少吃多少。到了后来,这个法令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

  不止如此,就算后来遇到水灾旱灾,荒年无收,租税也不曾减少,百姓深受其害,号称“西城所”。

  除了种田的,就算是捕鱼打猎的,杨戬都让别人按时交租。但凡是违反他规定,不能按时交税的人,他就让人把别人以“盗窃罪”的罪名抓起来,打死打残不计其数。

  通过这种手段,杨戬获利无数,而当初给他建议这个方法的杜公,也因此被升为监察御史一职。

  杨戬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名声都很臭。在后来流行的小说话本中,杨戬的人物形象,也是丑陋嘴脸。

  《大宋宣和遗事》:蔡京、蔡攸、童贯之徒,纵恣于上;高俅、杨戬、朱勔之党,朋邪于下。

  《二刻拍案惊奇》中说,杨戬家中养有许多的歌姬和小妾。但是杨戬本人又是个宦官,早就没有了男人人事的能力。而那些美颜的姑娘,花样年华,不堪寂寞,便设法把一名在馆中作门客的青年男子留在内室。此后日日与这男子行欢,乐不思蜀。

  这件事情后来被杨戬发现,杨戬动手将人个阉割了。而因为杨戬本人也是宦官的原因,这阉割技巧熟练,做的非常漂亮。

北宋宦官官职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作赵宋,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但是你知道北宋朝的宦官的官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北宋朝的宦官,希望能帮到你。 北宋朝的宦官 宋代宦官不称太监,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北宋官衔和官职资料
    北宋官衔和官职资料

    你对北宋官衔和官职有了解,你知道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北宋官衔和官职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北宋官衔和官职资料 三省六部 门下省:又

  • 北宋都头什么官职
    北宋都头什么官职

    你知道宋代都头是什么官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宋代都头官职,希望能帮助到你。 宋代都头是什么官职 其实,在宋朝,县里根本就没有都头这个

  • 北宋地方官职表
    北宋地方官职表

    官职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你知道北宋地方官职是怎样设置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北宋地方官职表,希望能帮到你。 北宋地方官

  • 清代正一品官职
    清代正一品官职

    正一品,中国古代官品等级的最高级别。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清代正一品官职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清代正一品官职 太师,太傅,太保

2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