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贵族文化>

贵族王谢的基本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王谢,南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并称。从北方南迁会稽(今绍兴),人称“王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贵族王谢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贵族王谢的家族背景

  两晋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的时代。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政治的混乱繁复和精神艺术的蓬勃发展,既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各种行为的合力的结果,同时又塑造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很多代人。在魏晋南朝人当中,众多世家贵族子弟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主角,他们的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始终代表着那个时期的主流。在这些世家贵族当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无疑是最为举足轻重也最富戏剧性色彩的代表性大家族。

  两晋南北朝那个时期中国士族如林,可是,几乎没有哪个世家大族堪与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比肩。“王谢”的并称便是那样昌盛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家族的谱系可能续的比王家还长,却没有王氏家族权位那样高;有些家族可能曾经在权势上胜过王家,却没有王氏蝉联的那么久。三百多年来,王、谢两家族能人辈出,仕宦显达,他们或引领一代之风尚,或执一朝之牛耳,从汉魏入两晋历南朝,一直繁盛、么荣耀。虽然家族内部族系庞大,各个分支升降不一,时而此支显贵,时而彼支荣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却能互相帮助,保证家族始终能够站在时代前沿。

  谢望族之奠基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之东晋之前只是当时北方的二流氏族,王、谢家族于两汉三国乃至西晋均不太显目,当时,王谢家族当时所任的官职尽管不高,但由于掌握有人力和物力,任职的地点又是国家的中心膏腴之地,故为其家族的日后兴起奠定了基础。

  琅琊王氏之早期

  王音,为大掾,生四子:曰王谊、曰王浚、曰王典、曰王融。王音之子王融,融公官至南康尹。王融生有二子,长子叫王祥;次子叫王览。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然皆是大孝子。卧冰求鲤是关于王祥的故事,王览友悌便是关于王览的故事。

  王祥是魏晋时期的大孝子,汉未遭乱,王祥扶母携弟览避地庐江,隐居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居丧毁瘁,杖而后起。一次徐州刺史吕虔征召王祥起为别驾,此时王祥以年近花甲,固推辞不接受。弟弟王览劝他,王祥乃应召。吕虔委以王祥州事。当时州郡寇盗很多,王祥率励士兵,频讨破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之曰:“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孝子王祥因得到百姓的爱戴,年迈古稀的王祥仕魏晋,仕晋间先后担任重要官职,为朝中三老,德高望重。西晋泰始五年(公元268年)薨,策谥曰元。22年后,公元290年晋武帝刚辞世,便发生了贾后专权的局面,从而引发了一场西晋诸侯王之间长达16年的动乱,史称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5年后便又爆发了永嘉之乱,琅琊王氏便和其他很多北方的大家族一样举族南迁。

  陈郡谢氏之早期

  相传陈郡谢氏是从古谢邑迁徙而至陈郡。谢氏家族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是曹魏齐王芳时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其为谢氏家族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从此,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褒等相继在魏晋时期进入仕途,不同程度地为家族赢得了声誉,并使自己的家族从—般的官宦之家演变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在东晋中叶以前,谢氏并未取得一流世族地位,甚至家族成员被人轻视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永嘉之乱爆发后,陈郡谢氏亦举族南迁。

  王谢家族的勃兴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开始于北方诸多世族里面并不显眼。直达永嘉之乱以后,在频繁的社会动荡之中,王、谢家族先后有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了个人的建功立业,而家族的辉煌时代亦就此开启。“在西晋末和东晋时,于王衍、王敦、王导掌握军政大权。

  琅琊王氏之崛起

  王氏之崛起实始于永嘉之乱后,北方丧乱,晋氏之洛阳,长安相继倾覆,王导于江左力拥皇室旁裔司马睿称帝于建邺(今南京),是为晋元帝,实现了中兴。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而其兄弟王敦于外掌兵,王氏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王导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建功立业,并且使南方的得以在政府管理的情形之下社会、经济、文化得以继续保存、发展。近代史学家陈寅恪曾指出“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文化因得以续延,不谓民族之功臣,似非平情只论也。”后来王导的葬礼按照皇帝的规格进行的。

  王氏家族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地位名望之高东晋之初其他家族根本无法取代。直到后来陈郡谢氏的崛起才出现了王、谢这两大陈郡谢氏的并立。

  陈郡谢氏之崛起

  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人,亦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当时,谢安由于超人的声誉和出色的政治才能被椎上了宰相的宝座,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而谢安任宰相期间,从容调度,东晋军队8万北府兵在肥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入侵的80万大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则把谢氏家族最为辉煌和最为荣耀的时期。

  肥水之战后,陈郡谢氏才一举成为顶级士族。究其原因,正如近代学者余嘉锡先生所说的那样:“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褒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后来太傅名德,冠绝当时,封胡、羯未,争荣竟秀,由是王、谢齐名。”

  顶级望族地位 编辑

  公元420年,地处南方东晋为刘宋政权所取代,而北方黄河流域则被北魏所统一,南北对立是为南北朝。南朝四个小朝廷为宋、齐、梁、陈,皆偏居江左,589年,陈朝被隋朝所灭,天下再归一统。在整个南朝间,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家族明显是声望高于实力。“王谢”也成为了当代后世名门望族的代名词。

  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南朝时期虽然一步步走向没落,但其士族的领袖地位到南朝陈也一直保留,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一族历经五个朝代,可以说和其他士族一样,改朝换代并没有使他们灭绝,因为中国那时自刘裕杀尽晋司马氏皇室起,以后历代每逢改朝换代大多都会发生大杀前朝皇室贵族,这是因为怕他们又起来伺机谋反。六朝时期的等级观念很牢固,开国皇帝都出生庶族,他们需要依靠这些世家名门望族来提高威望,和他们联姻,给他们封官封爵等等,但朝中大权又没有完全相信他们,只能形成一种政治利用。

  琅琊王氏的延续

  南朝时期

  琅琊王氏但是不乏文学名人,如齐梁时期的王俭就是一代儒学宗师,梁代的王融、王籍、王褒、王肃等是当时知名的诗人。王融便是永明体诗歌的几位创作家之一。

  隋唐时期

  隋唐以后,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琅琊王氏在唐朝有宰相四人,分别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这几个小宰相要是与两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

  陈郡谢氏

  谢安之后,陈郡谢氏在东晋到南朝的200多年中(公元317~589年),谢氏见于史传的人数就有12代、100余人,而他们则不受朝代的限制,可以累朝累世永远贵显。

  谢万:名士,谢安之弟。

  谢玄:东晋名将,淝水之战前线作战者,谢安的侄子。

  谢道韫:才女,谢安侄女,谢奕之女,王羲之的儿媳妇,王凝之的妻子。

  谢琰:名将,谢安次子,孙恩之乱时殉国。

  谢混:名士,谢安之孙。为晋孝武帝女婿,号称“风华江左第一”。

  谢晦:谢安之兄谢据的曾孙,宋武帝的大臣,曾与徐羡之等废宋少帝。

  谢灵运:人称谢康乐,谢玄之孙,著名诗人,作有《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等著名诗歌。唐朝大诗人李白赞之:“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谢惠连:南朝文学家,谢灵运之从弟。李白赞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谢朓(谢宣城、小谢),谢灵运之侄,著名“永明体”诗人,“竟陵八友”之一。作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名诗。李白赞之:“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贵族王谢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1.王开头有什么四字词语

2.东晋四大家族有哪些

3.含有王的四字词语有什么

4.有关乌开头的四字成语

5.经典的励志名言精选

贵族王谢的基本介绍

王谢,南朝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并称。从北方南迁会稽(今绍兴),人称王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贵族王谢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贵族王谢的家族背景 两晋南朝是中国门阀士族制度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最为缤纷错综、华彩纷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两班贵族的基本介绍
    两班贵族的基本介绍

    两班贵族简称两班,为古代高丽与李氏朝鲜的一个社会阶层,处于社会等级制度的顶端,主体为士族与官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两班贵族的

  • 隋朝贵族杨玄感为什么要造反
    隋朝贵族杨玄感为什么要造反

    杨玄感,隋朝时期第一位反对杨广统治的贵族首领,生于今陕西华阴东,司徒杨素的长子,后兵变失败后迫于无奈,要求其弟将其杀害。杨玄感兵变是隋末

  • 古代贵族四术是什么
    古代贵族四术是什么

    所谓古代贵族四术是指诗、书、礼、乐,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乐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贵族四术介绍,希望你

  • 贵族的基本介绍
    贵族的基本介绍

    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