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习俗>

瑶族婚嫁习俗

时间: 蓝俊22 分享

  一个经受了沧桑的民族,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瑶族。也许是千百年来他们在艰苦的生活、遭受磨难中慢慢繁衍而形成的一个婚礼习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瑶族婚嫁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瑶族婚嫁习俗

  世居中老边境的勐腊县瑶区乡内的瑶族同胞,属瑶族的一个支系蓝锭瑶支,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习俗文化。每当岁末年初,就到了这里的瑶族同胞嫁女嫁男的时节。当地瑶族婚礼浓厚质朴、绚丽多彩,是瑶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洋溢着瑶族浓郁的远古文化气息,是研究瑶族文化的珍贵史料。

  瑶族婚礼仪式分为10个部分,前后要一个星期时间。一是定亲。瑶族男女以对歌的方式来相互了解,选择自己的意中人,双方情投意合后就转告各自的父母。男方父母便请媒人带上酒、肉、鸡等彩礼前往女方家订婚。二是坐歌堂。在新娘出嫁的头天晚上,附近村寨的女伴相聚在新娘家的厅堂中,与新娘一起唱哭嫁歌。三是踏门。婚礼当天,在迎亲队伍未到之前,女方派出两名代表,先到男方家再次商讨有关事谊。四是迎亲。婚礼当天,天还未亮,男家就打着火把到新娘家迎亲。男方迎亲的唢呐队和女方送亲的唢呐队在约定处汇合。五是洗尘。在男方村口,由女司仪和伴娘为新娘洗脸洗脚。六是拜堂。新郎新娘依次拜天地、祖先、父母、百客等。七是正酒。亲戚朋友们喝酒唱歌,恭贺新人。八是烧灰。唱完酒歌后,客人们围坐在火塘边,喝茶唱山歌。九是送客。送别亲友。十是谢媒。酬谢媒人。

  瑶族婚嫁分嫁女和嫁郎两种,嫁郎仪式同嫁女仪式一样,男子出嫁当天,照样着盛装,蒙大盖头,迎亲、送亲等礼数一样都不能少。

  由于地处中老边境的丛林地带,瑶族还保留着本身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瑶族实行族外婚,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瑶族青年男女恋爱较自由,一般由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墟等场合,结识交往、自由恋爱,或经人介绍,互相了解以后,经过“合婚”和双方家长商议,取得一致意见后才能缔结婚姻。

  在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等节日歌舞场上,通过对歌等方式,男女任何一方看中了对方,就以“咬手定情”或交换信物等方式向其求爱,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按照传统风俗,男方家求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亲,不用带什么礼物,主要是征求女方父母意见。媒人第二次去女方家,仅带一把红油纸新伞。姑娘用彩色丝线或毛线系于伞内,把伞收拢,伞的边缘现出一寸多长的彩须。媒人将这把系有彩须的伞带回男家,作为定情信物,表示订亲成功。有趣的是,带伞聘婚的是男媒,瑶族妇女作媒的极少。媒人持伞回归时,除女方父母外,所有的人都可以向媒人掷泥巴,愈掷愈欢,出槽门为止。媒人带伞订亲,一定要是红油纸伞,布伞、尼龙伞、丝绸伞都不行。

  瑶族办婚事勤勉而俭朴。男方不送彩礼,但女方有嫁妆,有的以犁头和锄头作嫁妆。男方一般给姑娘送一条漂亮头巾和四套新衣裳,当然越多越好。头巾和衣裳都是传统的挑花工艺制作,上面会绣有龙凤呈祥、八仙拜寿、牡丹孔雀、百鸟朝凤等图案,及虎、狮、豹等猛兽,梅、荷、桂、菊等花卉图样。

  结婚那天,新娘在女伴们的协助下,打扮一新。新娘要将新郎送来的衣裳穿在身上,并且每件衣服的袖口、每条裤子的裤脚都得露在外面,所以最里面的衣裤最长,依次一件比一件短,层层现出五彩斑斓的花边,竞放异彩,层次分明,新娘以此炫耀自己找了个富有的男家。

  吃过早饭,新娘徒步擎伞姗姗而行走在前,前往婆家,后面是人流簇拥的送亲队伍。姑娘出嫁,全寨的妇女和姑娘都来送亲,人越多越好,一直送到男方家里。此刻欢快的长鼓舞跳起来,动听的瑶歌唱起来。伴着一阵阵欢快的乐曲,媒人登场了。在他的引领下,两台八抬大轿各由8位高大的瑶家汉子抬着,娘家的送亲客挑着吊箩,抬着嫁妆,欢快地走进演示区。在一阵欢呼声中,新娘落轿,而送亲的队伍却筑起了一道人墙,拦住了新郎。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新娘下轿,从娘家长辈手中接过洗帕洗脸后,跨过火盆,新郎拿着绣球来迎新娘。最后主持人正式主持婚礼,新人行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之礼,新郎用秤秆挑起新娘的盖头。主持人为两新人赐福,并祝贺两新人,随后婚礼主持人宣布礼成。

  而后新婚夫妇还要马不停蹄地转入“认亲”仪式。正厅内设三席,祖父母、叔伯、兄姐等三个辈分的人分别入席饮酒。这时,一对新人在双方亲戚(女由男方亲戚、男由女方亲戚)的陪同下,依次到各席认亲,当逐一介绍长者称谓时,新郎和新娘同时叫一声,并各敬一杯喜酒。对于其他客人,还要敬酒、敬茶等。待客人散席回家后,新郎与新娘才和家人聚餐团圆。到此,整个瑶族婚礼结束。

  瑶族婚嫁服饰特点

  白裤瑶与红瑶

  瑶族支系众多,,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瑶族曾

  瑶族服装

  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广西南丹瑶

  族男子穿交领上衣,下着白色大裆紧腿齐膝短裤,因而得“白裤瑶”之称;龙胜的瑶族由于穿红色绣花衣而得“红瑶”之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

  精湛的蓝靛印染

  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将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泡加工后,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灰过滤、发酵呈黄色后便可染布。在染布过程中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带暗红色为止。为了使布坚挺耐用、颜色深重,还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炖缩的牛皮溶液或猪血溶液里,进行蒸晒。

  绣上多神的服饰

  瑶族服饰美还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构图上。挑花图案以及服饰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的反映。广西西林县瑶族保留着一件已有数百年的“师公”(宗教)服饰,上面绣有许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表达了瑶族人民多种崇拜的心理特征。

  布怒瑶

  多彩多姿的头饰

  瑶族头饰颇具有特色,她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头饰:有“龙盘”形、“A”字形、“月牙”形、“飞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壳。广西贺县的瑶族妇女戴十馀层的塔形帽子,颇为壮观。湖南瑶族的女子以蜂蜡涂发,椎髻于顶,无论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风遮阳,清秀大方,犹如“学士帽”,又似宫妃绣冠,婚后则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业,开始新的生活。

瑶族婚嫁习俗

一个经受了沧桑的民族,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瑶族。也许是千百年来他们在艰苦的生活、遭受磨难中慢慢繁衍而形成的一个婚礼习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瑶族婚嫁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瑶族婚嫁习俗 世居中老边境的勐腊县瑶区乡内的瑶族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扬州婚嫁习俗

下一篇:彝族婚嫁习俗

精选文章

  • 扬州婚嫁习俗
    扬州婚嫁习俗

    扬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上从古至今都有着无数对新人在这里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地区都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习俗,你知道

  • 烟台婚嫁习俗
    烟台婚嫁习俗

    中国的民族众多,所以各地的结婚习俗很不同,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烟台婚嫁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烟台婚嫁习俗 结婚之前的工作

  • 兴宁人婚嫁习俗
    兴宁人婚嫁习俗

    由于兴宁人的嫁娶规矩非常多,因此兴宁民间流传着那么一句话,就是兴宁嫁娶下数多,多嘴阿婆子女多! 兴宁地区的嫁娶礼仪和大部分客家地区一样有六

  •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
    湘西苗族婚嫁习俗

    苗族婚礼习俗十分传统但是却很有趣,既有父母的包办婚姻也有自由恋爱,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湘西苗族婚嫁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16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