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1944年豫湘桂战役

时间: 蓝俊0 分享

  近代爆发的战争有很多,你知道在1944年爆发的豫湘桂战役吗?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944年豫湘桂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豫湘桂战役战争背景

  世界背景

  从1943年夏秋以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中国持续抗击日寇,牵制了日本大部陆军兵力,在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逐渐溃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也接连失败,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南洋日军面临被切割的困境。为此,日本困兽犹斗,制定了从中国战场寻求突破,企图固守大陆以坚持长期战争的计划。因此,表面看来是日本的积极进攻作战,本质上却是出于防御目的。

  日本目的

  1943年,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失败,使南洋(东南亚)各地军队的海上交通线受到威胁。日军被分割成几块,始终不能形成完整的战略体,陆军主力深陷中国不能自拔,给日军转用兵力于太平洋造成极大牵制,导致太平洋兵力不继,不断失败。为此,日军企图以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企图将侵华日军各部分贯通起来,并联系被切断海上交通的南洋日军,以保护本土和东海海上交通安全。

  另外,从中国大陆各个基地起飞的盟军飞机直接轰炸日军甚至日本本土,这意味着盟军同时可以对日本本土日本发动大规模空袭,这使日本异常恐惧,打掉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战役的直接原因。

  豫湘桂战役战役经过

  豫中会战

  战役的第一阶段河南会战,日军出动了约15万兵力,国民党军集中了35—40万兵力。日军在4、5月间先后攻陷郑州、洛阳等地。

  1944年4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第12集团军共5个师又3个旅、1个飞行团(飞机168架)、第1集团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各一部,共14.8万余人,在第11、第13集团军各一部配合下,以攻占平汉铁路(北京一汉口)南段为目标,向郑县(郑州)、洛阳地区发动进攻。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指挥8个集团军1个兵团共17个军约40万人,在第八战区和空军(飞机156架)各一部支援下,以第28集团军依托黄河南岸既设河防阵地抗击日军;第4集团军在河南汜水县(今并入荥阳)、密县(今新密)间山区构成防御地带,进行坚守防御;第31集团军集结于禹县(今禹州)、襄城、临汝(今汝州)地区,待机歼敌。18日,日军第37师配属独立混成第7旅从中牟新黄河(今贾鲁河)东岸向第28集团军暂编第15军河防阵地发起攻击。19日,日军第110、第62师由郑州黄河铁桥南端向第28集团军第85军邙山头阵地发起攻击。突破阵地后,至23日相继攻陷郑州、新郑、尉氏、汜水、密县。18日,日军第13集团军2个旅到安徽寿县正阳关、凤台集结,准备进攻阜阳,作出向河南漯河进攻的态势,以牵制皖北、豫东的守军,打通平汉铁路后撤回。24日该部进至凤台县鲁家口(今颍上县鲁口镇),26日进入颍上县境内,遭当地驻扎国军和自卫队阻击,进展缓慢。27日,驻阜国军陆军骑兵第八师(青海马步芳部)前往颍上增援,因无空军支援,而且骑兵的马匹被敌机惊吓四散,颍上县城随即陷落,骑八师副师长卢广伟牺牲。国军边战边退往阜阳方向,至阜阳县六十里铺(今属颍上),我军援兵大至,壁垒坚固,沉船于淮河,阻断了日军西进之路,日军力战不能前进,于5月5日败退到颍上县城,10日从颍上撤走[3] 。4月30日,日军第12集团军以3个师又2个旅向许昌发起攻击。守城的新编第29师抗击至5月1日失守。日军第12集团军旋以一部沿平汉铁路南进,主力转向西进,寻找第一战区主力决战。第31、第4集团军予日军以打击后,于5、6日分别撤往伏牛山、韩城。至9日,西进日军攻抵龙门附近。随即以一部进逼洛阳,大部向伊河、洛河河谷进攻。

  同日,由许昌南进之日军第27师,与由信阳附近北上之第11集团军宫下兵团(相当于旅)在确山会师,打通平汉铁路南段。同日晚,日军第1集团军以8个营从山西垣曲(今古城镇)强渡黄河,攻占河南英豪、渑池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东西分进。至14日,与西进日军击退第36集团军和刘戡兵团,包围洛阳。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15军配属第94师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一昼夜,使敌攻击受挫。华北方面军令第12集团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一部、坦克第3师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守军孤军奋战至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在日军第12集团军主力西进后,第五战区第55军、第十战区豫南挺进军等部,向平汉铁路南段实施袭击,一度收复确山、漯河等地,以牵制日军。1944年6月2日,第一战区主力、第八战区一部发起反击,战至中旬,将日军逐至陕县、洛宁、嵩县、鲁山一线,双方对峙,豫中会战结束。[4]

  长衡会战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2个军共约40万人,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27日,日军以5个师由湖南华容、岳阳、湖北崇阳沿湘江两岸和湘赣边山区分三路发起攻击,以3个师集结于湖北监利、蒲圻待机。另以1个团又5个营进至江陵以南松滋河沿岸进行牵制,以掩护军右翼。防守新墙河的第20军予日军中路第68、第116师以持续抗击后,转至湖南平江以东山区待机。

  防守崇阳东南山区的第72军、挺进纵队对日军左路第3、第13师逐次阻击,迟滞其行动。防守益阳的第73军抗击日军右路第40师。1944年6月1日,日军中、左路强渡汨罗江,突破河防阵地后,分路向捞刀河、浏阳河进攻。守军第37军采取边抵抗边后撤的战法,撤至浏阳附近山区待机。至14日,日军相继攻占沅江、益阳、浏阳。16日,日军第34、第58师、第68师一部攻击长沙城区。第4军坚守至18日下午,伤亡殆尽,长沙失陷。第九战区为阻敌深入,保卫衡阳,从20日起向日军发起反击,至27日,将日军左、右路分别阻滞于醴陵、湘乡;对日军中路在渌口、衡山间虽给以打击,但未能阻止其南进。

  28日,日军第68、第116师攻击衡阳。守军第10军(4个师,但实际只有4个团的兵力)依托工事以正面和侧面火力掩护,连续实施反冲击,战至1944年7月2日,予敌以重创,迫其停止攻击。11日,日军第68、第116师得到增补后,以15个步兵营、12个炮兵营第二次攻击衡阳。守军以固守阵地与机动防御相结合,加强阵地间的互相支援,实施短促近战和反冲击,战至20日,迫敌再次停止攻击。其间,被阻滞于湘东山区的日军第3师先后在醴陵、茶陵、安仁遭重创。后在第27、第34师和第13师一部支援下,战至月底,始突破围阻。8月4日,日军第11集团军集中4个师第三次攻击衡阳。守军抗击至8日,伤亡惨重,且孤军无援,被迫放下武器,衡阳陷落,长衡会战结束。

  桂柳会战

  日军从湖南、广东及越南3个方面向广西进攻,开始了桂柳作战。

  1944年8月,日军侵占湖南衡阳后,为准备进占广西桂林、柳州,以第11集团军6个师又1个旅,于29日由衡阳沿铁路向湘桂边界推进;以第23集团军2个师又1个独立混成旅,于9月6日由广东清远等地沿西江向广西梧州进攻,另1个独立混成旅由广东遂溪向广西容县进攻。10日,第6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奉命指挥第11、第23集团军、第2飞行团(飞机约150架)和第2遣华舰队一部,共约16万人,在南方军一部配合下,以打通桂越(南)公路为目标,向桂林、柳州进攻。中国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9个军、2个桂绥纵队、空军一部(飞机217架),共约20万人,在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的3个军支援下,以分区防御抗击日军。14日,日军第11集团军攻占全州,随后调整部署,准备攻击桂林。22日,日军第23集团军陷梧州,至10月11日相继攻占平南、丹竹和桂平、蒙圩。第四战区鉴于全州地区日军尚无行动,遂调整部署,将所部编组为桂林、荔浦、西江3个方面军,南宁、靖西2个指挥所,以大部兵力固守桂林,集中一部兵力先击破西江方面之敌。21日,第64军配属桂绥第1纵队向进占桂平、蒙圩之日军独立混成第23旅实施反击;另以第135师等部向平南、丹竹攻击,策应反击。战至28日,日军第23集团军主力逼近武宣,国民党军队遂停止反击退守武宣。与此同时,日军第11集团军突破桂林、荔浦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主力于11月4日进抵桂林城郊;一部向柳州进攻。7日第四战区将3个方面军编组为左、中、右兵团,集中兵力保卫桂、柳。9日,日军第40、第58、第37师和第34师一部,向桂林城发起总攻。同日,日军第23集团军第104师、第11集团军第3、第13师突破中央兵团的防御阵地,攻向柳州。11日,防守桂林城区的第31军大部牺牲,小部突出重围,桂林陷落;坚守柳州城区的第26军伤亡过半,奉命撤离,柳州失守。随后,日军第3、第13师沿黔桂铁路(都匀-柳州)向西北进攻;第23集团军沿柳邕公路(柳州-南宁)向西南进攻,24日占南宁。

  28日,日军南方军第21师一部从越南突入中国,向广西绥渌(今属扶绥)进攻。至此,从中国东北直至越南河内的大陆交通线,终于被日本侵略者打通。国民党军溃退入贵州。日军以3000余人的兵力沿黔桂公路追击,如入无人之境。沿黔桂铁路进攻的日军至1944年12月2日攻至贵州独山,逼近四川,震动重庆。在遭到第29军军长孙元良率领的900人的反击后,被迫撤回广西河池。10日,日军第21师与第22师各一部在绥渌会合。至此,大陆交通线全部打通。中旬,双方逐渐形成对峙,桂柳会战结束。

  豫湘桂战役战争结果

  双方损伤

  中方

  从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短短的8个月中,国民党军队豫湘桂战役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了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掉了洛阳、长沙、福州、桂林4个省会城市和郑州、许昌、宝庆、柳州、温州等146个中小城市,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约6000余万同胞处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

  豫湘桂战役中,仅河南就损失88家工厂,湘粤桂3省工厂全部沦于敌手,湖南著名的钨锑等重要战略物资亦被敌攫夺,豫湘桂是重要农业地区,也被日军掌握。日军所到之处残暴地烧杀抢掠,仅萍乡一地,被杀害者1.9万余人,被虏者2万余人,妇女被侮辱者6000余人,房屋被毁700余间,农具被毁值4700余万元,米谷被劫5万余担,棉花被劫9500余担。战争中几十万难民颠沛流离,每天数百人死于疾病冻饿。豫湘桂大溃败,是正面战场继抗战初期的大溃败后,出现的又一次大溃败。

  日方

  日本军部内部统计的损失(二战日本体制没有向国民公布某战役整体死亡统计的做法)为战死11742人。但是饿死病死也有至少同样数量(《战争与营养》与《饿死的英灵》记录有病员六万六千,而一处医院里收容的患者六千多人死亡二午二百多,死亡率为37%),因此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共十万。

  战后分析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由于战略指导失误,战役指挥失当,加之国民党政府长期执行避战、观战政策,致使豫、湘、桂大片国土被占,空军基地、场站被毁。豫湘桂战役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是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

  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除此之外,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17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