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太平天国运动详情

  金田起义

  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偕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拜上帝会众到桂平金田村“团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清廷闻讯,调集兵力进行“围剿”。

  永安建制

  太平军向东南发展受阻,旋转至武宣。因遭清军堵截,折回金田地区,被包围。9月下旬,突围北上攻占永安(今蒙山),粉碎清军围攻。12月,天王洪秀全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定都天京

  1852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攻桂林不下,转攻全州,12月占岳州(今岳阳),建立水营。1853年1月克武昌,震动清廷。2月9日,洪秀全等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3月19日占领江南重镇江宁(今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洪秀全、杨秀清决定固守天京,同时派兵北伐京师,西征长江中游。

  北伐与西征

  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长驱北上,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即今河北),于10月29日进抵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镇,驻守待援。清廷震惊,以胜保为钦差大臣,后又任命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北伐军陷于清军重兵包围之中,时值隆冬,军资缺乏,援军不至,处境日艰,被迫于1854年2月5日突围南走束城,旋又至阜城。北伐军兵分两地,局势被动,后连镇被僧格林沁攻陷,林凤祥被俘。5月31日,冯官屯失守,李开芳被俘。

  在北伐的同时,1853年6月3日,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步军两三万人,由天京溯江而上,开始西征。意欲夺取皖赣,进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武汉等军事要地,以屏蔽天京。10日西征军占领安庆,旋进围南昌,攻城80日未下,撤围北返。1854年1月14日攻克庐州(今合肥)。乘胜再占汉口、汉阳,进围武昌。与曾国藩所率湘军战于岳州、湘潭和靖港,失利退出。湘军乘势陷武汉,并突破太平军田家镇、半壁山防线;1855年1月,兵锋直逼九江。为阻遏湘军攻势,石达开率军驰援,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水师,一举扭转不利战局。旋乘胜反攻,再克武汉三镇,并乘虚挺进江西,连占7府40余县。

  自太平军北伐、西征后,天京一直处于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包围之中。1853年12月,太平军弃守扬州,江北仅占瓜洲。1855年8月,芜湖失守,天京外围的军事形势日趋严重。是年底,洪秀全、杨秀清决定从西征战场调兵回救。1856年3月,石达开奉命率主力回救天京。4月秦日纲攻破江北大营,重占扬州,旋又南渡,连破镇江外围清军营垒后撤回天京。6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天京的威胁基本解除。

  天京事变

  1856年8月,杨秀清居功自傲,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石达开回京相救。9月初,杨秀清及其部属数万人被韦昌辉残杀。不久,韦昌辉又被洪秀全处死。合朝文武迎石达开到京辅政。石达开因遭洪秀全疑忌,于1857年5月负气出走,率数万将士脱离天朝,独立作战。虽继续反清,但远离根据地,最后于1863年6月在四川大渡河畔覆灭。经此“内讧”,太平天国受到极大损害,军事形势不断恶化,武汉、九江相继失守,湖北、江西根据地大部丢失。

  天京陷落

  1858年初,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围攻天京。为解京围,后军主将李秀成请命出京,与前军主将陈玉成在安徽枞阳举行会议,确定作战方略。会后,陈玉成率部首先攻占庐州,后南下会李秀成部,于9月27日攻破江北大营。1860年初,江南大营再次合围天京。5月2日,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6月2日占领苏州。清两江总督曾国藩、湖北巡抚胡林翼督率湘军水陆师5万余人东下进围安庆。9月,洪秀全调集大军,西上救援,后均为湘军所败。9月5日,安庆被湘军攻陷。1862年5月底湘军水陆师2万余人直抵天京城郊。洪秀全责令李秀成率部“进北救南”,企图取道江北西入湖北,迫使围城湘军回救。李秀成部在西进途中遭湘军节节阻击,损失精锐数万。与此同时,淮军于1863年12月攻陷苏州、无锡,左宗棠率部自江西攻浙江,于1864年3月攻陷杭州,并基本占领浙江全省。曾国荃部湘军则逐一攻占天京城外要点,对天京形成合围。

  6月,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7月19日,天京被攻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7月22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害。幼天王洪仁歼经浙江进入江西,10月分别被俘,11月在南昌遇害。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爆发在广西

  这要从当时两广的形势说起。

  自秦开五岭,广西由于地广人稀,气候适宜,又偏安西南一角,受中原政局的影响较小,所以成为中原汉族避乱的理想地之一。

  但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本住居民自身的繁衍和大量流民的流入,广西已经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在18世纪中期,广西的人均耕地面积还有5亩,到了18世纪80年代后,广西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降低到人均1.5亩。到了19世纪50年代,即太平天国起义之时,人均耕地更是减少至1.2亩,远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78亩的水平。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需要耕种1.5亩的土地才能满足一个人的基本所需,所以当时人与地的矛盾已经相当尖锐。而同时,以租田耕种为业的客家流民还源源不断地流入广西,使得土地和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人和地的矛盾却更多地表现为土著居民和客家人之间的矛盾。土著居民把自己无地可耕归因于客家人的流入,客家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针锋相对,于是,几百年来相安无事的土著居民和客家人开始出现冲突,并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50多年年里演变成双方大规模的械斗。

  与此同时,广东肇庆府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土客械斗”,数以十万计的战败的客家人出于避祸的需要,或被清政府强行遣送成批向广西迁移,客观上加剧了广西境内的土客之争。

  在争斗双方中,土著居民人多势大。但客家人乡情浓,笃于乡党,一旦出现仇杀,往往一呼百应,一姓力量不足,则联结数姓,甚至联结数地的力量参战。但不管那一方战败,由于败者无家可归,成为流匪,烧杀抢掠,进一步加剧仇杀。

  道光三十年八月(1850年10月),发生在浔州府贵县(现贵港市)的大规模械斗最典型。争斗的起因是客家富豪温阿玉强娶土著美女农氏,引起仇杀,后由于官府审判不直,导致仇杀进一步加剧,最终演变成数万人间的械斗。在这场争斗中,客家人集结了贵港、宾阳、武鸣、桂平等地的力量参战,但最终斗败。上万战败后无家可归的客家人渡江南下,投奔了金田的洪秀全,壮大了起义队伍,也导致这次起义的提前发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有点特殊,当时人地之争在全国来说并不明显,但广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却表现得很尖锐,而且还夹带着乡党之争和民族之争,而清政府袒护土著居民,使客家人无地可依,最终走向反抗,引爆了太平天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除了洪秀全以外,剩下的领导着全是广西的客家人,洪秀全正是利用广西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引导太平天国走进历史

  广西的“土客械斗”除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外,也导致广西在清末最后的几十年里处于战乱状态,遍地乱匪,清政府无力制止,基本丧失对广西的控制。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主要来自于农民阶层,由于自身的弱点和局限,能力缺失并不奇怪,若能在与清王朝的斗争中加强学习,自我约束,依然是强大不可战胜的,更致命的硬伤是他们内心不断膨胀并且不加节制的欲望。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建立政权之后,考虑最多的并非如何治理好这个新兴国度,让天国的子民安居乐业,而是将夺来的财物据为己有,建造宏伟奢华的宫殿王府,娶纳更多年轻美貌的妻妾,肆无忌惮地享用无数农民起义者用生命和鲜血换取的战争果实,他们为了长期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欲望,建立起了比封建王朝更加深严的等级制度,“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高呼万岁千岁,否则必受严惩,王侯均可世袭。

  对权力的追求和淫乐的欲望,使得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从农民战争的英雄人物蜕变成了统治人民的新权贵。他们宣扬平均主义,反对财产私有,但自己却占据了大量财富;他们提倡“一夫一妇”,甚至一度不许男女混住,连夫妻都不允许同居,但是他们自己却妻妾成群,洪秀全正式的妻子有88位之多,幼天王洪天贵才年仅八岁便有了四个妻子;举事阶段他们高擎反对封建礼教的大旗,但是成事之后,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三纲五常来巩固领导集团的各种利益。无论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口号多么响亮,但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让他们渐渐失去民心,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利益集团内部争夺更加激烈,集团内部矛盾层出不穷,分裂成了常态。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来自于群众,但很快便脱离了群众;贫困时高呼众生平等,但富贵时却强烈追求特权;受压迫时反对封建礼教,但掌权时又希望通过等级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破坏了一个旧世界,但他们却缺乏足够的诚意和能力来为老百姓建设一个新世界;凡此种种,是人性欲望膨胀使然,更是阶级局限能力缺失所致。每每重温太平天国这段历史,总是令我扼腕叹息。

  太平天国运动因反对封建王朝的压迫和剥削而蓬勃兴起,又因其领导者们不断膨胀而不知节制的欲望,以及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缺失而最终走向衰亡,其经验弥足珍贵,其教训发人深省。以史为鉴,我中华民族方能长兴不衰。

  
看过“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人还看了:

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介绍

3.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介绍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5.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

什么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是怎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宣布建立太平天国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首都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打击了清朝统治,虽由于农民阶级局限性等原因终告失败,但此次运动依旧

  • 凡尔赛体系是什么
    凡尔赛体系是什么

    孟良崮战役开创了在敌人重兵密集并进的攻势下,从敌军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此战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策略。以下是学习

  • 滑铁卢战役胜利背后是什么
    滑铁卢战役胜利背后是什么

    浙赣会战的战役结果比较特殊,此战中方取得战略胜利,延缓日军西犯企图,日方取得战术胜利,劫掠各种物资以及青壮年,达到以战养战目的。以下是学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