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英埃战争有什么评价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英埃战争以埃及的民族革命为开端,以英国侵略军彻底占领埃及而告终,战争结果使埃及从半殖民地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英埃战争评价,希望你喜欢。

  英埃战争评价

  英埃战争中埃及的失敌,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阿拉比虽然是陆军军官,但他代表软弱的埃及资产阶级,对英国侵略的危险不做任何准备。英军发动战争后,他又没能制定出一套进行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策略。在战略战术上毫无创造性,也没能发动全民族力量,对英军进行以袭扰、伏击、游击为主的积极抗战。当然,在军事力量对比上,英军占有明显优势。但是,作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巨大潜力在阿拉比所领导的这次抗战中毫无显现,以致仅仅进行了两个月的交战就遭到失败,这不能不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英埃战争的爆发背景

  英埃战争是19世纪后期英国为镇压埃及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而进行的侵略战争,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入埃及,结束了麦木鲁克王朝。1769年,埃及麦木鲁克军团驱逐了土耳其统治者,宣布埃及独立。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1801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军队打败法军。法国退出后,英国势力乘虚而入,但让土耳其总督统治埃及。1805年,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利发动兵变赶走土耳其总督,打败继任的麦木鲁克贵族,夺取政权。1807年,英军侵入埃及,但被阿利领导的埃军打得落花流水。阿利代表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利益,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1831—1833年的第一次土埃战争中打败土耳其,占领了苏丹、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英国极端仇视埃及的强大,它先是唆使土耳其进攻埃及,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土耳其失败后,它又联合俄、普、奥等国对埃及施加压力,并出兵干涉。1840年11月,埃及战败,被迫签订《英埃协定》:埃及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军队由25万减至1.8万,关闭造船厂,接受1838年英土商约(外国商品只交5%的关税,外国人有权在埃及从事贸易,禁止对任何物资实行专卖)。《英埃协定》使埃及的独立遭受沉重打击,标志着阿利改革的失败和埃及走向半殖民地。

  《英埃协定》为英国加紧对埃及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1851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1856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经过10年施工,以12万埃及民工的生命为代价,运河于1869年开通。英国为控制运河,于1875年买下了埃及的全部股票,获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英法趁机掌握埃及的财政大权,对埃及实行“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英法资本随之拥入,在埃及开银行、办工厂、经营公共事业和航运,从而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1878年8月,在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英法成为埃及太上皇,埃及总督成为他们的傀儡。1879年,埃及知识分子和爱国军官成立“祖国党”,以陆军穆罕默德·阿拉比一帕沙为领袖。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反对“欧洲内阁”等主张,利用人民群众斗争的威力迫使总督伊斯迈尔改组政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力。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为新总督。杜菲克听从英国摆布,组成反动政府,解散议会,逮捕祖国党人。1881年9月,阿拉比率陆军起义,包围王宫,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杜菲克被迫召开国会。1882年祖国党组阁,阿拉比任陆军部长,取消“双重监督”制度,通过1879年宪法,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便决定进行武装干涉,以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和整个埃及的野心。

  英埃战争前奏

  1 798年, 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1801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军队打败法军。法国退出后,英国势力乘虚而入,但让土耳其总督统治埃及。1805年,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利发动兵变赶走土耳其总督,打败继任的麦木鲁克贵族,夺取政权。1807年,英军侵入埃及,但被阿利领导的埃军打得落花流水。阿利代表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利益,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1831—1833年的第一次土埃战争中打败土耳其,占领了苏丹、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英国极端仇视埃及的强大,它先是唆使土耳其进攻埃及,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土耳其失败后,它又联合俄、普、奥等国对埃及施加压力,并出兵干涉。1840年11月,埃及战败,被迫签订《英埃协定》:埃及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军队由25万减至1.8万,关闭造船厂,接受1838年英土商约(外国商品只交5%的关税,外国人有权在埃及从事贸易,禁止对任何物资实行专卖)。《英埃协定》使埃及的独立遭受沉重打击,标志着阿利改革的失败和埃及走向半殖民地。

  《英埃协定》为英国加紧对埃及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

  1851年英国取得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权,1856年法国取得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权。经过10年施工,以12万埃及民工的生命为代价,运河于1869年开通。英国为控制运河,于1875年买下了埃及的全部股票,获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英法趁机掌握埃及的财政大权,对埃及实行“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英法资本随之拥入,在埃及

  开银行、办工厂、经营公共事业和航运,从而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1878年8月,在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英法成为埃及太上皇,埃及总督成为他们的傀儡。1879年,埃及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爱国军官成立“祖国党”,以陆军穆罕默德· 阿拉比一帕沙为领袖。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反对“欧洲内阁”等主张,利用人民群众斗争的威力迫使总督伊斯迈尔改组政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力。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为新总督。杜菲克听从英国摆布,组成反动政府,解散议会,逮捕祖国党人。1881年9月,阿拉比率陆军起义,包围王宫,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杜菲克被迫召开国会。1882年祖国党组阁,阿拉比任陆军部长,取消“双重监督”制度,通过1879年宪法,英国眼看无法通过总督和内阁控制埃及,便决定进行武装干涉,以实现其蓄谋已久的侵占苏伊士运河和整个埃及的野心。

英埃战争有什么评价相关文章:

1.英埃战争简介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介

3.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祖鲁战争简介

5.匈牙利民族解放战争简介

英埃战争有什么评价

英埃战争以埃及的民族革命为开端,以英国侵略军彻底占领埃及而告终,战争结果使埃及从半殖民地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英埃战争评价,希望你喜欢。 英埃战争评价 英埃战争中埃及的失敌,原因是十分明显的。阿拉比虽然是陆军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祖鲁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祖鲁战争的结果怎么样

    1879年1月11日 - 1879年7月4日的祖鲁战争是大英帝国与祖鲁王国之间的战役,战争终结了祖鲁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祖鲁王国覆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

  • 祖鲁战争有什么评价
    祖鲁战争有什么评价

    祖鲁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由英国殖民者挑起的旨在掠夺非洲人民的土地、人口以及矿产的不折不扣的侵略战争。对祖鲁民族造成深重的民族灾难。以下是

  • 巴黎公社的评价是什么
    巴黎公社的评价是什么

    1939年5月1日 - 1939年5月24日的随枣会战以中国获胜而告终,国民党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摧毁了日军原先的战略目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随枣

  • 巴黎公社有什么革命意义
    巴黎公社有什么革命意义

    随枣会战耗时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军队共击毙敌军1.3万人,国军自身伤亡两万人。此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让我们来一探究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

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