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文学>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希望你喜欢。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

  《大戴 礼记》由 戴德(公元前一世纪)而得名, 戴德是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后仓在公元前一世纪创立了立于学官的《 仪礼》传授学派(参见《礼记》)。可是,看上去《大戴 礼记》与戴德的关系似乎只不过是为它找到了一个 令人起敬的出处。和某些传统记载相矛盾的是,没有任何同时代的证据能够表明 西汉的礼学家与它的编纂有任何关系,或者说《大戴 礼记》是《礼记》的一个更早的校订本。再者,《大戴 礼记》也未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因此,二世纪以前它是否已单独成书这的确令人怀疑。

  大戴礼记的简介

  该书原有八十五篇,但今仅存三十九篇。其余的四十六篇,即第一篇至第三十八篇、第四十三篇

  至第四十五篇、第六十一篇、第八十二篇至第八十五篇,至迟在唐代已亡佚。尽管如此,它的史料价值和 学术意义仍不可低估。其中多数篇章记述从 战国到汉代儒家学派的言论,是研究中国早期 儒学的基本资料。《诸侯 迁庙》、《诸侯衅庙》、《朝事》、《公符》等篇,记录诸侯 礼制,可补《 仪礼》之阙。《五帝德》、《帝系》两篇载上古帝王世系, 司马迁据以撰成《五帝本纪》,是探索史前史奥秘的珍贵文献。更有《 夏小正》一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 月令,篇中被 学者称作“经”的文字,据说传自夏代,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一年十二个月天文 星宿、气象物候的认识,在天文史、气象史、农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戴 礼记》当初和《 小戴礼记》(即《礼记》)并行而传。但《 小戴礼记》因得着 郑玄作注而在唐代列为“ 经书”;《大戴礼记》却从此长期被冷落,多赖北周 学者卢辩的注释得以流传。至 清代,《大戴 礼记》方日益受到重视,陆续有 学者进行整理研究。成绩卓著者,当推 孔广森的《大戴 礼记补注》和 王聘珍的《 大戴礼记解诂》。

  大戴礼记的文献源流

  《隋书·经籍志》(第921页)记载,《大戴 礼记》13卷。此条记载重见于唐代的书目和宋朝的官方书目(见 《旧唐书·经籍志》,1973页;《新唐书·艺文志》,第1430页;《宋史·艺文志》,第5048页),而且和现存版本的卷数相符。《 崇文总目)提及一个10卷本,它一定是由于 脱漏而有亡佚,然而,现存版本不足以说明这一特例。

  刘熙大约在200年为《大戴 礼记》 作过注。据《隋书·经籍志》921页的注解可知, 刘熙注已经失传,现存的注据说是仕于魏和北周的卢辩(519—557年在世)所作。由于此注未著录于隋唐的书目.由此推知,直至宋朝,它的正统性才被正式承认。

  长期以来,人们假定此经最严重的毁损是在汉末和隋之间的某个时代。据 郑玄(127—200)《六艺论》记载,《大戴 礼记》原有85篇,而现在的版本不超过39篇。据推测《隋书》著录的文本就已是如此。 通行本卷1的第1篇被认定为第39篇;第2卷始于第46篇,而不是始于第43篇;第7卷始于第62篇,而非第61篇,全书结束于第81篇。可能总共有46篇较早编定的文本已经亡佚。

  《隋书·经籍志》编撰之前,此经的某些部分就很可能已经失传,但是,《大戴 礼记》是否就像现在版本的篇数显示的那样已遗失46篇,却让人怀疑。在隋朝,人们相信,《大戴 礼记》85篇是《礼记》46篇的一个时代更早的本子。人们进一步假设,二者共有的46篇已从《大戴 礼记》脱落(见前文《礼记》中所翻译的《隋书》引文)。然而,在汉代书目中并没有任何可以证实二者之间有这种关系的证据。不仅如此,现存的《大戴 礼记》有几篇的部分内容相重,却依然保留而未删除,因此,《大戴礼记》的篇数可能受到了关于它与《礼记》有上述并无根据的联系的影响,由此才力图确定 郑玄所说 戴德传授的《记》八十五篇就是《大戴礼记》。

  大戴礼记的资料来源

  《大戴 礼记》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汉书·艺文志》(第1709页)所著录的时代较早的杂集《记》131篇。然而,《大戴 礼记》中有些篇章的撰写可能在《礼记》已经编纂成书之后,例如,《 大戴礼记》第46篇篇首有一《礼记》第30篇的摘要;第41篇录自《礼记》第27篇;第52篇也包含《礼记》第24篇的部分文字。《大戴 礼记》的多数篇章都是种种汉代以前和前汉文献中一些段落的仿制拼贴,比如,第71篇(《诰志》)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见于《逸周书》第58篇;《荀子》为《大戴礼记》第42、64、65、66篇提供了材料,此上诸篇也包含来自《淮南子》的零散段落;《大戴礼记》第46、48篇主要依据了 贾谊(公元前201椙—169年)的作品;《淮南子》卷三和卷四的部分内容也为《大戴礼记》的第58、81篇所借用。最后,还应指出重要的一点,《大戴 礼记》第77篇,以及在较轻程度上第63篇都有赖于《周礼》。既然在《 仪礼》和( 周礼》的观点相左时,《 礼记》总是赞同《仪礼》有甚于《周礼》,因此,我们对这些篇章是否和《礼记》源于同样材料就极为怀疑。

  第49—58篇或者在篇题中出现孔子门徒 曾子的姓名;或者在篇中记述他的教导和对话,因此,有人坚持认为,这些篇章源于现已失传的《汉书·艺文志》(第1724页)“儒家”类下所著录的 《曾子》18篇。在 清代辑录的 《曾子》佚文中也包括这些篇。但是,这些材料实际上不太可能是在 《曾子》亡佚之前被借引的。《大戴 礼记》中许多与 曾子有关的篇章可以证明是采自其他文献资料。其余的可能是汉代伪造的,目的在于利用 曾子的名声来取得显赫声望和正统地位,以便有利于他们所拥护的教义。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介绍相关文章:

1.关于国学经典的精选句子

2.非常经典的名著语录精细

3.关于国学经典的诗句

4.名著里的正能量经典语录

5.错误中成功的名人事例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介绍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希望你喜欢。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 《大戴 礼记》由 戴德(公元前一世纪)而得名, 戴德是后仓(公元前70年在世)的四位弟子之一、后仓在公元前一世纪创立了立于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韩诗外传版本有哪些
    韩诗外传版本有哪些

    《韩诗外传》,汉朝韩婴著,属于今文经学著作,是一部由360条趣闻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

  •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洪范》为《尚书》篇名,洪即大;范也即法、规范。旧传为商末箕于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或疑其出自战国,但其思想内容却属商代无疑。以下

  • 尚书正义的内容提要
    尚书正义的内容提要

    唐初《五经正义》的第二部,孔颖达、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诏撰,朱长才、苏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赵弘、智复审,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张行成等

  • 十三经是什么
    十三经是什么

    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书的合称,是儒学的核心文献,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

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