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百科知识>

隋末唐初猛将王雄诞生平简介

时间: 卫文34 分享

  王雄诞,隋末唐初猛将,杜伏威的养子和部将。王雄诞强健果敢,力气过人。杜伏威有养子三十人,同衣食,只有阚棱、王雄诞知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隋末唐初猛将王雄诞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雄诞生平简介

  王雄诞,曹州济阳人氏,为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将领杜伏威的养子兼部将。王雄诞小的时候就果断勇敢,智谋过人。在大业九年,杜伏威起兵,采用了王雄诞的计策,出战得胜,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在最开始,杜伏威挑选军中的将士作为养子共有30多人,其中王雄诞在其中是最杰出的。

  大业十一年,李子通畏惧杜伏威的才能,便派骑兵伏击杜伏威,杜伏威受到伏击重伤而摔下马来。王雄诞背着杜伏威逃走,将其藏身在芦苇之中。他收集散落的士兵,但是又被敌军将士击败。杜伏威的妻子王氏力气过人背着丈夫逃走,这时候王雄诞率领下属十多人掩护杜伏威,直到隋军赶到。在这次事件中,王雄诞身上多处受伤,但是勇气智谋皆过于常人。

  武德四年,王雄诞和李子通在苏州对战并将其击退。李子通带领精兵防守独松岭,王雄诞派部将带领一千多人出奇招,在夜里将炬火绑在树上,李子通看着山下到处都是炬火,恐慌之下便烧营而逃,在逃亡余杭的过程中,被乘胜追来的王雄诞擒获。

  王雄诞在打败李子通之后,王雄诞回军讨伐汪华。汪华在新安洞口拒战,王雄诞派遣精锐部队埋伏在山谷之间,而自己带领数千名弱兵攻打汪华,交战片刻就退守本营。汪华不知是计前来攻打,士兵拼死抵抗,阻止汪华攻营,汪华久攻不下,而这时埋伏于山谷之间的精兵已经将洞口占领,汪华进退两难,窘迫中只好投降。

  王雄诞与汪华

  关于王雄诞和汪华,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武德四年十一月,汪华称王十年,杜伏威派王雄诞去攻打。但是汪华却在新安洞口守着拒战,王雄诞智谋过人,使计以至于汪华处于进退两难之境,于是投降,但是在唐书中却又很多疑点。

  首先,杜伏威归附了唐李世民,王雄诞是他的部下及养子。在汪氏通宗世谱中说到,汪华在武德四年的九月就带着自己的弟弟归附了唐。那这样看来就是在王雄诞与汪华战斗之前,汪华早已归附了唐,而不是在进退两难投降后归附了唐。这一点的不同,完全就是不同性质的战争了。

  在唐书记载的新安洞,但是歙州有很多山洞,却没有一个叫新安洞的。这又是一个疑点。而且在古时候的皖南山区,只有能单人走过的羊肠小道,易守难攻。汪华在歙州很受老百姓爱戴,如果有大批部队到这儿,估计早就会有人通风报信了。

  再有,即使将汪华出生地的那个洞口作为新安洞口,即使王雄诞守住了洞口,也不会使汪华进退两难的。汪华作为这儿的人,那一段30里的峡谷有很多小路,汪华可以随意选择一条小路就可以逃走,王雄诞身为外地人怎会对这个地方如此了解。

  对于两者之间的战争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各地方的形势不明确,情势不稳定,加上古时候的交通实在太不发达,以至于出现了这样的矛盾。

  王雄诞史书记载

  《新唐书·列传第十七·杜阚王李苑罗王》

  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强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 骠骑将军。

  初,伏威度淮与李子通合,后子通惮其才,袭之,伏威被创堕马,雄诞负逃葭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追兵至,雄诞还拒,数被创,气弥厉,伏威遂脱。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 大将军”,雄诞“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祏击子通,以雄诞、棱为副,战 溧水,子通败,公祏乘胜追之,反为所挤,士皆走壁。雄诞曰:“子通狃于胜,无营垒,今急击之,必克。”公祏不从。雄诞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子通大败走,度 太湖。武德四年,与子通战 苏州,却之。子通以精兵保独松岭,雄诞遣将陈当率千兵出不意,乘高蔽崦,张疑帜,夜缚炬于树,遍山泽。子通惧,烧营遁,保 余杭,雄诞追禽之。主

  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 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苏贼闻人遂安据 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 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以兵属雄诞。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雄诞贰。雄诞素质直,信之,乃归卧疾。公祏夺其兵,遣西门君仪谕计,雄诞始悔寤,曰:“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籓,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公祏遂缢之。

  雄诞爱人,善抚士,能致下死力,每破城邑,整众山立,无丝毫犯。死之日,江南士庶为流涕。高祖嘉其节,以子世果袭宜春郡封。太宗立,优诏赠 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世果,垂拱初至 广州都督、 安西大都护。

  《旧唐书·列传第六·辅公祏 阚稜 王雄诞》

  王雄诞者,曹州济阴人。初,伏威之起也,用其计,屡有克获,署为骠骑将军。伏威後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後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创堕马,雄诞负之,逃於葭芦中。伏威复招集馀党,攻劫郡县,隋将来整又击破之,亡失馀众。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勇决多力,负伏威而走,雄诞率麾下壮士十馀人衞护。隋军追至,雄诞辄还御之,身被数枪,勇气弥厉,竟脱伏威。时阚稜年长於雄诞,故军中号稜为大将军,雄诞为小将军。

  後伏威令辅公祏击李子通於江都,使雄诞与稜为副,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祏乘胜追之,却为子通所破,军士皆坚壁不敢出。雄诞谓公祏曰:「子通军无营垒,且狃於初胜而不设备,若击之,必克。」公祏不从。雄诞以其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击之,因顺风纵火,子通大败,走渡太湖,复破沈法兴,居其地。高祖闻伏威据有吴、楚,遣使谕之。雄诞率众讨之,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雄诞遣其部将陈当率千馀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则缚炬火於树上,布满山泽间。子通大惧,烧营而走,保於杭州。雄诞追击败之,擒子通於阵,送于京师。

  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馀年,雄诞回军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於山谷间,率羸弱数千人当之,战纔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蘇州贼帅闻人遂安据昆山县而无所属,伏威又命雄诞攻之。雄诞以昆山险隘,难以力胜,遂单骑诣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安感悦,率诸将出降。以前後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之入朝也,留辅公祏镇江南,而兵马属於雄诞。公祏将为逆,夺其兵,拘之别室,遣西门君仪谕以反计,雄诞曰:「当今方太平,吴王又在京辇,国家威灵,无远不被,公何得为族灭事耶!雄诞有死而已,不敢闻命。」公祏知不可屈,遂缢杀之。雄诞善抚恤将士,皆得其死力,每破城镇,约勒部下,丝毫无犯,故死之日,江南士庶莫不为之流涕。高祖嘉其节,命其子果袭封宜春郡公。太宗即位,追赠左衞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

  果,垂拱初官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


猜你喜欢:

1.区寿年将军是谁

2.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萧铣简介

3.中国古代猛将排名

4.唐朝有哪些历史典故

5.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

隋末唐初猛将王雄诞生平简介

王雄诞,隋末唐初猛将,杜伏威的养子和部将。王雄诞强健果敢,力气过人。杜伏威有养子三十人,同衣食,只有阚棱、王雄诞知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隋末唐初猛将王雄诞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雄诞生平简介 王雄诞,曹州济阳人氏,为隋朝末年农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唐初名将刘弘基生平简介
    唐初名将刘弘基生平简介

    刘弘基,唐初名将,隋朝河州刺史刘升之子。追随李渊父子,与李世民友善。李渊起兵时,刘弘基斩杀宋老生,击破卫文升,围攻长安,以功授右骁卫大将

  •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王珪生平简介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王珪生平简介

    王珪,字叔玠,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

  • 唐初名将王君廓生平简介
    唐初名将王君廓生平简介

    王君廓早年曾聚众为盗,四处劫掠,占据井陉,后投靠瓦岗,不久又率众归附唐朝,封上柱国,历迁右武卫将军,进爵彭国公。此后,王君廓跟随秦王李世

  • 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萧铣简介
    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萧铣简介

    萧铣,西梁宣帝萧詧曾孙,安平忠烈王萧岩之孙,安平文宪王萧璇之子,西梁靖帝萧琮堂侄,隋末唐初地方割据势力首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5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