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史记写的故事

时间: 燕青16 分享

  《史记》,它以通俗简洁的文字,将中国古典史学名著《史记》中记载的精彩故事和著名人物,做了精心编选和生动形象的讲述。那你知道史记写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写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写的故事:大难不死

  重耳即位以后,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但是反对派的力量依然十分强大。晋惠公时期的大臣吕省、郤芮原本就不亲附重耳,而且等到他即位以后,这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于是他们就密谋焚烧国君的宫殿,试图烧死文公。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重耳和他的亲信们毫不知情。

  献公在位时曾经奉命刺杀重耳的宦官寺人披知道了吕省等人的阴谋,就想把这件事告诉文公,以解脱自己当初的罪过。他前来求见文公,重耳对以前的事情依然耿耿于怀,就拒绝见他,并派人责备他说:“在蒲邑的时候,你追杀我,砍断了我的衣袖。后来我跟随翟国国君打猎,你又奉惠公之命来刺杀我。惠公限你三天之内到达,而你仅用一天便赶到了,为何如此的快呢?你还是好好想想过去吧。”寺人披托人转告重耳说:“我是个受了刑的人,不敢用二心来侍候君主、背叛主上,所以才得罪了您。如今您即位为君,难道以后就没有像当初在蒲邑、翟国发生的那样的事情了吗?况且,当初管仲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但桓公并没有怀恨在心,而是重用管仲,并最终靠他的辅佐称霸天下。如今我有要事相告,您却闭门不见,不知道灾祸将要临头了。”晋文公听了他的话之后感到很惭愧,便接见了寺人披,寺人披便将吕省等人的阴谋告诉给了文公,文公对此非常感激,决定捐弃前嫌。

  史记写的故事:退避三舍

  楚成王回国以后,子玉对他说:“大王您对待晋文公可以说是仁至义尽,如今,他明知道我国急于救助曹国、卫国,却故意攻打这两个国家,这分明是没把您放在眼里。”楚成王知道重耳的为人和处境,便十分平静地对他说:“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饱尝世间的苦难,他能够回国即位,得到国人的衷心拥护,可以说是上天的保佑,外人是不可以抵挡的。”子玉对重耳深表不满,并没有听从国君的变相的劝告,依然话语强硬地请求说:“我率兵进击晋军,不敢说一定获胜,但是愿意用我军的浴血奋战来平息国内的种种谗言。”楚成王听了之后心中十分恼怒,但是并没有阻止子玉,只是拨给他数量很少的军队,让他去和晋军作战,想要惩罚他一番。

  子玉率军出征,并派使者宛春告诉晋文公说:“请您恢复卫侯的君位,保全曹国,楚国愿意以放弃对宋国的围攻为条件。”狐偃大怒,对文公说:“子玉这个家伙太无礼了!君主要取一分,他这个做臣子的却要取两分,真是贪得无厌,大王您千万不要答应他。”先轸则比较冷静,他说:“安定百姓是合乎礼仪的行动。楚国一句话就可以安定三个国家,狐偃一句话却要使他们全部灭亡,这是我们的失礼。我国不答应楚国的要求,就等于是放弃了宋国。我们不如私下里恢复曹国、卫国国君的君位,以此来引诱他们归附我国;然后扣留楚国使者,以次来激怒子玉。等晋楚两军交战以后,我们再想别的办法。”晋文公觉得先轸的话有道理,便决定按他的计策行事。结果曹国、卫国果然和楚国断绝了关系,归附了晋国。楚将子玉知道后非常愤怒,率军攻击晋军。文公命令晋军全线后退。军中的将士们对于退军不解,文公便对他们解释说:“以前,我流亡到楚国,楚王对我十分友好,我便对他许下了如果日后我们两国交战的话,我军退避三舍以报恩的诺言。现在,我身为一国之君,难道可以违背当初的诺言吗?”晋军将士对文公的仁义、守信深表敬佩,更加归心于他。楚军看到文公谨守当年的诺言,都对文公非常敬重,有的便请求撤退,而子玉却坚决不肯。

  史记写的故事:摩笄山山名的由来

  赵襄子毋恤本来是赵简子的庶子,但是赵简子让人给他的儿子们相面时,相面者认为只有毋恤有高贵相。同时,毋恤在父亲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贤能与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志向。赵简子对毋恤欣赏有加,做出了改立毋恤为太子决定。毋恤即位后,确实把自己的伟大志向变成了现实。赵氏兼并了代地并与韩、魏两家瓜分了智氏土地。但是毋恤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十分血腥、残忍,甚至连骨肉亲情也泯灭其中。

  赵氏在兼并了代地之前,曾经与其王族联姻,毋恤的姐姐成为代王夫人。赵简子死后,还没到三年的服丧期限,毋恤就迫不及待实施其扩张计划。他率众登临位于疆域北部的夏屋山(今山西代县北),邀请代王到此会盟。实际上,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恶毒的阴谋。盟会上,毋恤命令厨子用长柄铜勺给代王及其随从斟酒,却暗地里吩咐他们用铜勺猝不及防地将代王一干人等击杀。毫不知情的代王等人被打得脑浆四溅,惨死在夏屋山。毋恤利用代地群龙无首的机会,发兵攻占了那里。毋恤与他的姐姐——代王夫人,感情很深,便派人把她接回赵地。姐姐在得知自己的丈夫被自己的弟弟杀害的消息后,对天号哭、悲伤不已。她对弟弟派来的使者说:“因为偏爱弟弟而怠慢了丈夫,或者是因为偏爱丈夫而怀恨弟弟,都是不仁义,现在丈夫被弟弟杀了,自己也不想活在世上了。”于是,她磨尖了自己佩带的发簪,在今河北蔚县东部用它自刺身亡了。代地人民十分同情这个女人,为了纪念她,便将她自杀的地方命名为摩笄山。在古文中,“摩”与“磨”是通假字,“笄”即簪的意思。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的故事

2.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3.史记中的故事内容

史记写的故事

《史记》,它以通俗简洁的文字,将中国古典史学名著《史记》中记载的精彩故事和著名人物,做了精心编选和生动形象的讲述。那你知道史记写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写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史记写的故事:大难不死 重耳即位以后,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史记小故事精选
    史记小故事精选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那你知道史记小故事精选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

  • 史记上的故事有哪些
    史记上的故事有哪些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你知道史记上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上的故事

  • 史记上的故事
    史记上的故事

    《史记》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那你知道史记上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

  • 史记内容的故事
    史记内容的故事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那你知道史记内容的故

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