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史记故事>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

时间: 燕青16 分享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画卷,在这部画卷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史。那你知道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秦昭王与魏国

  魏安僖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对外完全处于被动。此时,西边的秦国已经十分强大,兵强马壮,经常发动对外战争,获取了不少利益。一次,秦昭王把他的左右大臣召集在一起,向他们询问:“诸位爱卿帮寡人分析一下,现在的韩国、魏国与当初相比,哪个时期更为强盛?”大臣们议论纷纷,都认为当初的两国强盛。昭王接着问:“那么两国的如耳、魏其与当初的孟尝君、芒卯相比,谁更为贤能呢?”群臣都认为后者更为贤能。于是,昭王放心的说:“当年孟尝君、芒卯凭借自己的贤能,率领强盛时期的韩国、魏国来攻打我国,还不能把我国怎么样。现在,无能的如耳、魏其,率领弱小的韩国、魏国要是来攻打我国,那就更不会有什么威胁了。我国反而可以出兵,用不了几个回合,就会很轻松地打败它们,你们说是不是啊?”群臣听了之后频频点头称是,都认为昭王言之有理。正当昭王沉醉在群臣的称赞中声时,大夫中旗从群臣中走了出来表示异议。他对昭王鞠了一躬说:“大王,您对天下的形势估计错了。当初,晋国六卿并立时,智氏最为强大,它先后灭了范氏、中行氏,接着又率领韩、魏的军队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掘开晋水淹灌晋阳城,晋阳城只剩下三版宽的地方没有被水淹。智伯到战场上巡视水势,魏桓子前来为他赶车,韩康子在身边陪乘,那是多么威风啊!智伯当时已是目空一切,指着滔滔不绝的河水说:‘我现在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啊!’因为魏国的安邑紧邻汾水,韩国的平阳紧邻绛水,智伯的军事行动威胁到了两国的安全。所以,魏桓子与韩康子互相暗递眼色,达成了默契,寻机将来一定要联手除掉智氏。后来,二人联合赵襄子灭亡了智氏,瓜分了它的封地。现在,秦国虽然兵强马壮,但是不会超过当年的智氏,韩国、魏国虽然弱小,但还是比当年它们在晋阳城下时的力量强大。现在,也正是它们达成默契的时候,希望大王千万不要轻视它们,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当年智氏那样的下场。”秦昭王听了他的这一番分析之后,才如梦方醒,心里面对两国也感到了恐惧。从此之后再也不敢小瞧他们了。

  后来,齐国、楚国联合攻打魏国。魏国节节抵抗,边战边退,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魏王派人向秦国求救,派出的使臣络绎不绝,而秦国那边一直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反应,秦国救兵也迟迟不来。魏国有位名叫唐雎的老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看到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心急如焚,便拄着拐棍,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向皇宫,跪在地上向魏王请命说:“陛下,老臣请求西去游说秦王,让秦国的救兵比老臣先到达魏国。”魏王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亲自下殿把唐雎搀扶起来,动容地对他说:“老人家,魏国百姓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然后赶紧吩咐人准备车马送他出发。唐雎一路上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终于在第一时间到达了秦国,拜见了秦王。秦王看到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赶紧给他赐坐,感慨地对他说:“您老人家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您啊!魏国几次派人求救,我已经知道魏国已经相当危急了。”唐雎起身回答说:“大王既然知道魏国危急,却迟迟不发救兵,我认为是那些为您出谋划策的大臣们无能。魏国,是众所周知的大国,然而,它之所以向西来侍奉秦国,自称为秦国的东方藩属、接受秦国赐给的冠带、按时向秦国进献贡品,是因为强大的秦国是个值得信赖的盟国。现在,齐国、楚国的联军已经在魏国都城的郊外会合,随时都有将魏国灭亡的危险。而秦国救兵却迟迟不发,那就是秦国认为魏国不太急迫罢了。如果秦国坐等魏国大急,被迫加入合纵行列,那时候还要秦国的救兵干什么呢?这样的话,秦国将要失去魏国这么一个东方藩属,而使齐、楚两个敌国强盛,这又对您有什么好处呢?”秦昭王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派兵救援魏国,魏国才转危为安。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周勃离职

  绛侯周勃的祖先是卷县人,后来迁徙到沛县。周勃出身微贱,家境贫寒,依靠着编织蚕箔来勉强维持生活。为了糊口,他还经常为办丧事的人家吹箫、奏挽歌,以此为副业。另外,他身强力壮,力大无比,能够拉开强弓。后来他跟从刘邦起义,作战勇敢,立下了累累战功。

  周勃为人质朴刚强,憨厚老实,刘邦认为他可以托付大事,一直想栽培他。实际上,周勃不喜欢文辞学问,缺少谋略,他每次召见儒生和说客,总是坐在面向东面的尊位上,对他们说:“你们帮帮忙,快为我出谋划策吧!”他的质朴、少文就是这样。

  周勃平定了燕地的叛乱,在回朝的路上得知高帝去世的消息。从此之后,他以列侯的身份侍奉惠帝。惠帝六年,朝廷设置太尉官,周勃被任命为太尉。十年以后,吕太后去世。吕禄以赵王的身份担任汉朝的上,吕产以吕王的身份担任汉朝的相国,吕氏一族操纵了汉朝的军政大权,企图颠覆刘氏的天下。周勃身为太尉,竟然不能步入军营大门;陈平身为丞相,竟然不能过问国家政治。于是,周勃与陈平等人联合同谋,终于诛灭了吕氏一族,保住了汉室江山,拥立代王刘恒继位,这就是汉文帝。

  文帝继位以后,为了表示平叛吕氏强权的功劳,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赏赐给他黄金五千金,食邑一万户。一个多月以后,有人对周勃说:“您已经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了新的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深得陛下的宠信。这样下去,时间久了,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周勃感到害怕,也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很危险,便向汉文帝辞职,请求归还相印。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一年多以后,丞相陈平去世,文帝又把周勃召了回来,重新任命他为丞相。过了不到一年,文帝清除那些在朝中的列侯势力,就打算先从周勃下手,把他叫到身边说:“丞相啊!前些日子,我下令列侯到自己的封地去,而有很多人至今还没有动身。丞相是我所器重的人,希望你带头回到自己的封地,为群臣做个表率。”于是,汉文帝免去了周勃的职务,命令他回到自己的封地。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后悔莫及

  李斯被关押在监狱里,受尽了赵高的严刑拷打。他仰天长叹,自言自语道:“唉!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我怎么能够为这种人出谋划策呢,这不是与虎谋皮吗!从前,夏桀杀死了关龙逢,商纣杀死了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了伍子胥。这三个臣子,难道不忠吗?可是他们都不免一死。为忠心而送命,这可以说是侍奉错了君主。如今,我的智慧不比这三人,而二世的昏庸又超过了那三个昏君。我因为尽忠而被杀死,真是活该了。二世啊,你现在治理天下的方法,简直就是胡闹,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你杀害兄长而自立为皇帝,然后又杀害忠臣、尊崇下贱的宦官,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我并不是没有劝谏,只是你不肯听从。古代的明君,凡事都有节制,损害百姓利益的事情就不做。而如今,你有诸多暴行,无尽无穷,天下人是不会服从你的。现在,造反的人已经占据了半壁河山,可是你还是执迷不悟,继续任用赵高。看来,我朝的命数就要尽了,先王啊,我有负您的嘱托啊!”

  当时,二世命令赵高负责李斯案件的审理工作,为他定好罪名,名正言顺地处理他。赵高责问李斯和他的儿子李由有关联络暴民谋反的情况,李斯大呼冤枉,结果赵高采用老办法,将李斯的宗族、宾客全部逮捕审问,牵连援引。赵高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忍受不了痛苦,只好委屈地承认罪行。他之所以没有选择自尽,是因为他自负能言善辩,为国家立有大功,而确实没有谋反的动机,因此,希望得到机会上书辩解,最终被赦免。于是,李斯在监狱中上书二世,他在书中历数了自己对秦国做出的贡献,希望通过这种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办法挽救自己和家人、朋友。但是,有一点是李斯所意料不到的,那就是,赵高在暗中操纵着一切,他一定会置自己于死地。果然,赵高命令监狱官把李斯的上书找个旮旯扔了,说道:“一个囚犯有什么上书天子的权利!”

猜你感兴趣

1.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

2.史记中的历史小故事有哪些

3.史记里面有哪些历史小故事

4.有关史记中的历史故事

5.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画卷,在这部画卷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史。那你知道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上史记中的故事:秦昭王与魏国 魏安僖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国力衰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史记中的简短故事
    史记中的简短故事

    《史记》这本书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余年间发生的事情,书共一百三十篇。那你知道史记中的简短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

  • 司马迁史记书里面的故事
    司马迁史记书里面的故事

    《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着,世界大文豪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你知道司马迁史记书里面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 史记里面的经典故事
    史记里面的经典故事

    《史记》是我国史学巨著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同时也是汉代文学的典范。那你知道史记里面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里面的

  • 史记的三则故事
    史记的三则故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你知道史记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史记的故事,欢

2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