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

时间: 燕青16 分享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的历史,有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开元盛世的贤臣

  唐中宗复位以后,他的妻子韦后掌权,朝政混乱不堪,结果中宗被毒杀.李隆基起兵诛杀韦后一党,拥立他父亲睿宗李旦.公元712年,李旦让位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玄宗即位后,将年号改为开元.

  唐玄宗称帝后,先后任用姚崇、宋璟等为相,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形成了政治清明安定的局面,加上兴修水利,生产有所发展.开元末的户口数比唐代初年增加了四倍,官府和私家的仓储都逐渐丰盈;海上航行也渐渐发展,中亚、西亚以及日本、新罗等国的使者络绎不绝地来到长安,大唐成了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便出现了历史上所称的“开元盛世”.

  姚崇任相后,为政勤勉,传说曾向玄宗面提十条建议,诸如:以仁义治国、停息扩边战争、国亲不任宰相、宠臣犯法与民同罪、除租税以外的其他进贡一律禁止、停止建造寺观宫殿、凡是臣下皆可直言进谏,等等.当时唐玄宗从善如流,一概都答应实行.姚崇周围,还有张九龄、张说等一大批正直的官吏帮衬扶持.当时张九龄任左拾遗,建议姚崇要任人唯才,不可任人唯亲,深为姚崇赞许.

  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当官,他们了解姚崇曾有恩于黄门监魏知古,就想去开后门办事.魏知古把这事报告了玄宗.过了几天,玄宗有意问姚崇:“你儿子才能怎样,现在任什么官职?”

  姚崇回答说:“我两个儿子在东都,他们办事不谨慎,做人欲望又多,肯定向魏知古提出了不该提的要求,我至今还来不及问他们.”

  玄宗开始以为姚崇肯定要为他儿子隐瞒此事,听了姚崇的话,他非常高兴地问:“你怎么知道的呀?”

  姚崇说:“魏知古未当官时,我曾经援助过他.我的两个儿子比较笨,以为魏知古必然会感谢

  我,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所以胆敢去提要求开后门.”

  玄宗认为姚崇无私心,因而看不起魏知古的忘恩负义,想罢斥魏知古.姚崇却再三请求说:“我的儿子不该违背朝廷的法规.陛下已经宽恕了他们的罪行,就很幸运了.如果因此而罢斥了魏知古,天下人必然以为陛下对我有私心,这样影响就不好了.”

  公元715年(开元三年),正当大唐开始出现兴盛气象之际,河北、山东一带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农民们以为是天灾降临,都在田头祭拜,而不敢消灭蝗虫.姚崇奏请朝廷派出御史到州县督促捕捉蝗虫,加以掩埋.但是,商讨时却有人提出:蝗虫太多,无法消灭.姚崇说:“现在蝗虫成灾,黄

  河南北的百姓都逃光了,怎能不去加以消灭,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将禾苗啃个精光呢!假使除之不尽,

  就像将蝗虫养起来造成灾害一样.”玄宗终于批准了姚崇的意见.

  有个大臣说:“捕杀蝗虫太多,恐怕要伤和气.”

  姚崇说:“从前楚王吃腌菜连菜中的蚂蟥也吞吃了,不处分厨师,却医好了病;孙叔敖捕杀了毒蛇,反而因此得福.我们为什么不忍心捕杀蝗虫,却眼睁睁地看着老百姓都饿死呢!假使捕杀蝗虫有祸,就降灾给我姚崇罢.”

  第二年,山东蝗灾又非常严重,姚崇又下令捕杀.汴州刺史倪若水反对说:“蝗虫是天灾,非人力所能消灭,应该积德修行来祈求,否则越捕越多.”

  姚崇给倪若水写去一封信严加责备.倪若水才不得不照办.后来,姚崇奏请朝廷特派使者检查各州县捕杀蝗虫的情况,指名道姓通报各地.因此,开元年间虽然连年蝗灾,却未造成饥荒.姚崇对此功劳很大,他甚至被誉为“救时宰相”.

  宋璟担任宰相时,非常重视人才,而且对皇帝也敢于当面提意见,即使触怒皇帝也不畏惧.所以,玄宗皇帝非常敬重他,甚至也有些怕他.有时,宋璟所提的意见,唐玄宗觉得不太合心意,但也马马虎虎点头同意了.

  唐太宗贞观年间,宰相和三品官向皇帝奏事,都有谏官、史官跟随,有错失当场纠正,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丝毫不能马虎.所以,那时高官既不能要挟皇帝,小臣也不能进谗作恶.高宗、武后执政以后,这个制度被废除了.其间有一段时间甚至进谗、诬告成风,酷吏当道.宋璟当宰相后,又恢复了这个制度.规定不是十分机密的事,都要当殿奏闻,史官依法记录,杜绝了进谗之门.因为宋璟在广州做过官,广州的地方官和老百姓便要给宋璟建一块“遗爱碑”.宋璟奏告玄宗说:“我在广州并无特殊的功绩,现在因为我受皇上的恩宠,所以我就变成了他们奉承的对象,要给我建什么‘遗爱碑’.我以为这种风气必须革除,就从我开始,请陛下下旨加以禁止.”

  玄宗答应了.从此,其他地方都不敢再做这种事,堵截了这股歪风.

  史书上记载说:姚崇、宋璟相继担任宰相,姚崇善于随机应变,完成任务;宋璟奉公守法,按规矩办事.这两个人的志向品行不一样,但是,都能够同心协力,辅佐皇帝,使得赋役宽平,执法公正,百姓富庶.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石崇王恺斗阔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功劳巨大,因此生活荒淫、花天酒地.他手下的大臣们更是吃喝玩乐、无所顾忌.

  在晋朝的首都洛阳,有三个大富翁:一个是晋武帝的舅舅、后王恺,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还有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

  石崇曾任荆州刺史.荆州是个大城市,又是水陆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石崇除了搜刮民脂民膏,还纵容部下敲诈勒索,公开抢劫,因此获得财产无数,成了洛阳城里数一数二的大富户.为了炫耀自己的豪富,石崇特地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珍贵的异花奇草,在住宅的边上造起了一个有鲜花簇拥着的金谷园,园里又起造了一座精致的绿珠楼,里面有他用五斗珍珠买来的歌女.

  石崇的一个朋友,叫刘实,有一次去拜访石崇,突然感觉肚子痛,连忙去上厕所,一进厕所,见里面有一只大床,挂着漂亮的纱帐,铺着华丽的垫子.两个侍女各立一旁,手里拿着香囊.刘实连忙退出来,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小心进了你的卧室.”

  石崇听了,哈哈大笑道:“你进去的正是厕所啊.”

  而王恺则仗着自己是皇帝的亲戚,更是搜刮民财,作威作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他家里用糖水洗刷锅子,并在家门口两旁,用珍贵的细丝线编织成屏栏,足足有四十里长.人们要上王恺家,就必须走过这道长长的细丝线屏栏.

  石崇听说后,便让厨子用蜡烛当柴火烧饭,用香料来粉刷墙壁,并在自己家门口用五彩的锦缎做屏栏,长五十里,压过王恺.

  王恺岂肯认输,他向外甥晋武帝讨救兵.晋武帝听说舅舅在与石崇比富,觉得这挺有趣,就派人把宫里珍贵的一枝珊瑚树给了王恺,好让他大大地出出风头.

  王恺得了珊瑚树后,如获至宝,连忙发出请帖,请石崇和文武官员到家里吃饭.酒醉饭饱后,王恺故作神秘地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宝贝,平时不轻易让人观看,今日乘大家高兴,有意让大家观赏一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大家都说“快请快请”.于是王恺命两个侍女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树来.众人只觉眼前一亮.那珊瑚红中带粉、晶莹透亮、枝条匀称、棱角分明,是珊瑚中的上品.众人不觉连连称赞,石崇慢慢凑上前去,好似在仔细观看,王恺在一旁得意地眯起了眼睛.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石崇随手操起桌旁的一件装饰品,朝那珊瑚树上重重一击,那株珊瑚树立即粉身碎骨,散落一地.

  周围的官员们大吃一惊,王恺更是气急败坏,一把揪住石崇要他赔.

  石崇仰天大笑说:“好好好,我赔我赔.”立即命随从回家去,把家里的珊瑚树多拿几棵来,让王恺挑选.

  不一会儿,一群随从搬来了十几棵珊瑚树,只见棵棵高大挺秀、晶莹剔透,比起王恺的那棵,更要胜上几倍.

  围观的人指指这棵,看看那棵,目不暇接.王恺这才明白,自己家的财宝确实敌不过石崇,只得作罢.

  西晋王朝上上下下如此穷奢极侈、荒淫腐败,江山怎么会长久呢!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诗圣”杜甫

  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他的祖父杜审言,是与宋之问、沈期同时期的著名诗人,对五言律诗的形成和发展也作出过贡献.杜甫的父亲曾任兖州司马,母亲崔氏早逝.

  杜甫从小就饱读诗书.正如他在一首诗中自称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知识渊博,很有政治抱负.公元736年,他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考中.于是他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写下了他留存的最早的几首诗,如《登兖州城楼》《画鹰》《房兵曹胡马》等,其中《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千古名句.

  公元744年,杜甫在东都洛阳遇到了被唐玄宗放还的大诗人李白.诗坛双星,相见甚欢.他们一同游览了梁(今河南开封)、宋(今商丘一带),并会见了善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高适.第二年,杜甫又与李白再次相见.他们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兖州一带逗留了好几个月,饮酒赋诗,到山中访隐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亲密得形影不离.但此后两人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公元746年,杜甫回到京都.第二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凡通一艺的士人都可到京师应试.但那时唐玄宗任用的宰相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阴险奸诈、妒贤忌能的奸臣.他最怕有才干的人进入朝廷,妨碍他弄权营私,就指使考官,一个人也不录取.

  杜甫再次落第,生活日益贫困.他不得不向一些达官贵人投诗,以显示才华.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唐玄宗要举行三个祭祀大典.杜甫抓住机会,写了《三大礼赋》,果然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又经过集贤院的考试,杜甫只得到了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又过了四年,才得到兵曹参军的职位.

  困守长安的十年,使杜甫逐渐认清了封建统治集团荒淫腐朽的面目,看到了贫苦百姓的苦难生活,这使他在思想上、创作上更接近人民大众.公元755年秋天,杜甫离京还家.在路过骊山行宫时,他看到唐玄宗正带着亲信通宵达旦地寻欢作乐.可是回到家中,他才知道自己最小的儿子已经饿死了.正是秋收季节,他大小还是个官,孩子竟然饿死.这对杜甫的刺激太大了,再联想到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困苦.于是他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这首长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警句.

  安禄山叛乱时,他被困在长安,公元757年才从长安逃出,在凤翔见到了已即位的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这是个皇帝身边的谏官,但官阶比七品芝麻官还小.任职不到一个月,就遇到唐肃宗罢免宰相房之事,杜甫上书进谏,为房辩护.谁知触怒肃宗,下令审问杜甫.多亏新任宰相张镐等人说话,才使杜甫免除处分.

  公元758年,杜甫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在华州,他更多地看到了百姓们在战乱中的悲苦生活,看到了战争给劳苦大众带来了多少人间悲剧.由此,他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诗歌史上的不朽名篇“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六首组诗中,《石壕吏》更以白描式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官吏们强征兵,造成了百姓们家破人亡的悲剧,其艺术感染力震撼人心.

  第二年,杜甫放弃官职来到成都,在郊外的浣花溪边筑起了几间茅屋.这就是至今都很著名的“杜甫草堂”.在成都,杜甫的生活相对比较安定,但仍很穷困.一年秋天,大风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草.他由自己的困苦想到了更多没有归所的文人学士,因而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成了传诵至今的名句.

  公元765年,杜甫的老朋友、镇守成都的剑南节度使严武病故.杜甫失去依靠,于是携全家沿长江东下.他先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在那儿生活了两年,写下了四百多首诗.

  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沿江南下,开始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漂泊生涯.他先后到过江陵、公安、岳阳、潭州(今湖南长沙),原打算投奔老朋友、潭州刺史韦之晋,可韦之晋已去世,加上潭州发生兵乱,他只好带领全家沿湘江而上,去郴(chēn)州(治所在今湖南郴州)投靠舅父崔伟.但船到耒阳(今湖南莱阳)时,江水猛涨,船不能行驶,只好停泊在方田驿.他们在方田驿挨了五天饿,幸亏耒阳县令得到消息,派人送了酒食,总算没有饿死.

  由于无法南行,他们只能返回潭州.他原打算以潭州再北上襄阳、秦中.但此时杜甫已经病得很重.公元770年冬天,杜甫在小船上写了《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一诗后不久,便病死在船上了.时年五十九岁.

  当时,家人把他葬在岳阳.直到四十三年后,他的孙子才把他的灵柩归葬在河南偃师.一代大诗人的晚年后事,竟如此凄凉.

  杜甫身后为我们留下了诗作一千四百多首.他的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劳苦大众所寄以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儒家的仁爱风范,因而获得了“诗圣”的美名.他的作品又大量而直接地描绘了动乱时期的真实社会生活,所以被誉为“诗史”.千百年来,不少人试图评比李白、杜甫的高下.其实,他们是两个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家,但对诗歌创作的贡献是同样巨大的.正如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猜你感兴趣

1.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主要内容

2.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精选

3.《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

4.上下五千年主要内容200字

5.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内容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的历史,有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上下五千年的精美内容:开元盛世的贤臣 唐中宗复位以后,他的妻子韦后掌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内容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问世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那你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典内容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

  • 上下五千年摘抄故事
    上下五千年摘抄故事

    《上下五千年》历史脉络清晰,故事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具体。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摘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摘抄故事

  •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
    上下五千年阅读摘抄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发展顺序编写,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主线,所选取的内容从远古到近代,其范围涵盖政治、文化、科学、军事、民族关系等历代

  • 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内容
    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内容

    《上下五千年》是以纯白话的通俗语言,从现代人的角度撰写的一部通史性的著作,对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深刻地认识中国历史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1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