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

时间: 燕青16 分享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衰落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代。那你知道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齐桓公借助管仲之才终成一霸

  胸怀宽阔,管鲍合辅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曾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他能摒弃前嫌,拜管仲为相,称管仲为父。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管仲的成功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是分不开的,在两个人智慧的合作下终于成就了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故事还得从管仲与鲍叔牙两人之间的友谊说起。

  管仲与鲍叔牙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俩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 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 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 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 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史记・管仲传》也记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来,齐 国的国王死后,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王子纠逃到鲁国。

  齐国(当时在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即位前为躲避齐国内乱与兄长公子纠流亡国外,长兄齐襄公被人杀害 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急急忙忙奔回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文武双全,为帮公子纠夺得君位,带兵拦截公子小白,并一箭射中小白的腰部,所幸小白腰 带上的铜搭钩挡住了箭头,公子小白十分机警,倒在马车上,假装死去,并叫手下人齐声哭喊:“公子被箭射死了!公子被箭射死了!”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再无 人同自己争夺君位,便放慢了行程,不慌不忙往都城临淄而去。小白却日夜兼程,赶回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想拜他的师傅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与管仲是知 心好友,而且深知自己的才智不如管仲,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对齐桓公说:“你要是治理齐国,用我为相就足够了,但你若想称霸天下,非用管仲不可。”齐桓 公说:“管仲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若非我命大,岂不是被他一箭射死。”鲍叔牙说:“主上可记得周文王求贤若可,为请姜尚为相,带领西歧文武百官到渭水河边 请他,并扶姜尚坐上马车,亲自拉车走八百多步,以示尊重,后姜尚为保周朝铁铜江山八百年奠定基业。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管仲虽射你一箭,可那是因为各为 其主。他是公子纠的师傅,当然为公子纠着想,现今主上为君若能宽宏大量,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他各国也得听您指挥 呢!您应该捐弃前嫌,真正启用管仲,何愁霸业不成。”齐桓公认为鲍叔牙的话很有道理,当即表示决不记一箭之仇,并委任鲍叔牙全权代表他查询管仲下落,请他 到齐国为相。

  但是这时的管仲知道,他拦截公子小白不成,自知小白既然上了台,即位为齐桓公,决不会放过自己,要报那一箭之仇。当即隐 姓埋名,逃出齐国,隐藏到吴国边境(今江苏省姜堰市白米镇南边的乡下)。鲍叔牙带领手下人辗转南北,明察暗访,最后还是通过管仲的家人找到了管仲落脚的地 方。鲍叔牙找到管仲,向他表明齐桓公决无相害之心,真正想启用他到齐国为相,管仲对鲍叔牙深信不疑,愿意和鲍叔牙一起辅佐齐桓公治国。鲍叔牙一面快马向齐 桓公报信,一面命人在管仲避难的地方高筑拜相台,宣读齐桓公拜管仲为相的诏书。不几日,齐桓公派出的仪仗队隆重迎接管仲还都任职,并言听计从,加以重用。

  管仲果然是个治国奇才,上任后就把国事料理得有声有色。几年下来,齐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日益强大,乃至雄踞天下,使春秋时期的其余四霸谁也 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之间常年的战争因此平息,安定天下达四十多年之久,这在春秋时代是一个奇迹。难怪孔子在一百多年后惊叹地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千百年来,“管鲍之交”一直被誉为交友的最高境界,所谓春秋霸业早已是历史云烟,但齐桓公宽阔无私的胸怀却永久地为人称道。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初,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群弟恐祸及,故次弟纠奔鲁。其母鲁女也。管仲、召忽傅 之。次弟小白奔莒,鲍叔傅之。小白母,卫女也,有宠于厘公。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于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 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立之,是为桓公。

  当时齐桓公如果把射杀他的管仲不加以重用能成就他的霸主之业吗?由此看出齐桓公的胸襟是何等的博大,他的气度是何等的包容,他的任人唯贤是何等的坚定。如果没有齐桓公的气魄和胸怀,中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容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所以,包容当是有为人生的态度,是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领导者要有一个可以容人也可以容 物的宽阔胸襟,用包容去消融人际矛盾,营造出亲密无间,融洽无比,相辅相助的人际关系。这才是最好的和谐方式。这样才可以让你在下属面前赢得更高的人格魅 力。

  孔子赞美管仲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号令天下,老百姓到现在还受到他们的恩赐啊,没有管仲,我们都要披散头发,散开衣襟,成为蛮族统治下的人民了。”孔子的话不免有些夸张。但善用人才,确乎是齐桓公们成就霸业的关键。

  有这样一句名言:“泰山不择细土方能成其大;江河不拒微流才能有其深。”从此名言中我们得出:接纳和宽容是让自己强大起来的最好办法,不能容人,就难有 挚友,不能宽容,就难得真心。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只是因为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他的接纳和宽容,把许多人集合成了一个整体、宽容的基座上,才放上了他高 高的人生雕塑。

  容人也是一个人人格的体现,它将友爱、体贴、理解与气度凝缩于一点。无论是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修身养性”,还是佛学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都可以看出容人的哲学在人生的道路上多么丰富又广泛。

  从刘备给关羽报仇的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成大事的先决条件便是宽广的胸怀。若连最起码的这一点都欠缺,遇到芝麻绿豆的小事动不动就大动干戈,口沫横 飞,不顾大局及后果,贸然实行你的“复仇计划”,那谈得上干什么大事呢?相反,拥有宽容的气度,遇事不会方寸大失,泰然处之,便能胜券在握,无往不利。

  称霸天下,九合诸侯

  春秋时期,虽然各诸侯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但谁都不敢取而代之。换句话说,那时的各诸侯,谁也没有自立为王号令天下的实力。

  齐国经过几年大刀阔斧的整治,亮出的仍然是“尊王攘夷”的旗号,自从上次战争的失败,齐国仍不得不借这个旗号行自己九合诸侯、号令天下之实。

  齐桓公依靠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国强兵壮,他觉得称霸的时机已到。一次,齐桓公问管仲:“国体充盈,兵强马壮,我想讨伐南边,以谁作为首先开刀的对象呢?” 管仲说:“以鲁为主。”如此三番,管仲分别说应以卫国、燕国作为攻击目标。其实,这是管仲搪塞齐王,他认为一匡天下时机还未成熟,眼下不仅不能对外动武, 相反只能继续拉拢诸侯国。所以,管仲不是准备大动兵戈,而是把侵占的各国土地一一归还,诸侯们纷纷感动得认为齐桓公可亲可爱,值得信赖。

  公元前681年,桓公采用管仲之计,与宋、陈、蔡、邾等国会盟于北杏,桓公为主盟,以平定宋国内乱。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不参加北杏会盟,桓公派管仲率 军灭遂,并以此向鲁国施加压力。鲁庄公与齐桓公盟于柯地(今山东肥城南),会盟时,鲁国大臣曹沫手剑劫桓公,要求退还汶阳之地。桓公依管仲之意见,答应退 地。柯地会盟,使齐桓公名声大振,各国诸侯纷纷与齐结盟。到此为止,齐桓公才真正认识到了称霸的本质,于是他对管仲拥有了一种铭心刻骨的信任,拜其为“仲 父”。是年,齐桓公与管仲率师会同陈、曹两国伐宋,因宋违背北杏之盟。伐宋途中遇卫人宁戚,经管仲推荐被桓公拜为大夫。宁戚赴宋说服宋桓公求和。公元前 679年,齐、卫、郑、宋四国与于鄄(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威服,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公元前678年,因郑国违背鄄地之盟,齐 桓公和宋、卫联军讨伐郑国。是年,齐、鲁、宋,卫、陈、郑等国于幽地会盟。公元前675年,齐桓公会同宋、陈之师讨伐鲁国。公元前671年齐桓公与鲁庄公 会盟于扈地。公元前668年,齐、宋、鲁联军讨伐徐国。公元前667年,齐与鲁、宋、陈、郑盟于幽地。周惠王封齐桓公为侯伯。管仲审时度势,作出重大战略 调整,变尊王称霸为尊王攘夷。

  公元前666年,齐桓公奉周惠王之命,率军伐卫。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犯燕国,桓公与管仲率师救燕,至 令支、孤竹,剿灭山戎。公元前663年齐师凯旋,齐桓公将伐由戎的战利品的一半赠鲁庄公。公元前662年齐筑小谷(今山东东阿)为管仲采邑。鲁庄公为感谢 齐桓公,为管仲在小谷筑城。公元前661年,狄人侵略邢国,桓公与管仲率军救邢,打败狄师。公元前660年,鲁国公子庆父作乱。为安定鲁国,齐桓公依管仲 之谋,立公子申为国君,并大义灭亲,杀其侄女哀姜。是年,赤狄侵犯卫国。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军击溃赤狄,助卫戍守。公元前659年,赤狄再次侵犯邢国,桓 公与管仲同宋、曹两国联军救邢,击败赤狄,为邢国在夷仪重新筑城,派军助邢戍守。公元前658年,齐桓公诸侯为卫国筑新城。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与管仲 率齐、鲁、宋、卫、郑、许等国联兵讨伐蔡国,蔡侯闻讯而逃,继而以不尊周天之子罪讨伐楚国。楚请求讲和,诸侯与楚会盟于召陵。

  公元前 655年,桓公采纳管仲之谋,与宋、鲁、陈、卫、许、郑、曹等国会于首止,与周世子郑定盟,确立世子郑太子地位,以稳定周室。周惠王指令郑国与楚国联合, 离间首止之盟。郑文公不辞而别。公元前654年,桓公责郑文公逃首止会盟,率领诸侯伐郑,郑请求讲和。次年,齐、鲁、宋、陈、郑五国于宁母(今山东鱼台) 会盟。公元前652年,齐、鲁、卫、宋、许、曹等国会盟于洮,以固周襄王之位。公元前651年,周襄王派太宰赐齐桓公胙。齐桓公与宋、鲁、卫、郑、许、曹 等国君会盟于葵丘,庆贺天子赐胙。公元前650年北狄侵犯卫国,齐桓公率师相救。公元前648年齐桓公会同诸侯为卫国筑新城,以防备北狄入侵。公元前 647年齐与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会盟于咸,共谋保卫周室,防备戎人入侵。公元前645年齐、宋、鲁、陈、卫、郑、曹诸君会盟于牡丘(今山东聊 城东北),商讨伐楚救徐之策。

  此时,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加上中原各国诸侯纷纷前来,齐桓公与他们摆好祭坛,立下盟誓,对天上地下各路神仙约誓。此时的齐桓公意气奋发,天下诸侯都来了,周室安稳了,阳谷之会,诸侯们不得不在向周天子行礼的同时眼睛瞟着替天行道的齐桓公。

  在管仲的大力辅佐下,齐桓公曾一匡天下,九会诸侯,成了中原的霸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管仲善用团队力量,他知道只有相互协助,运用大家的智慧,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俗语所说:团结力量大。

  据史书记载兵车会盟的六次,乘车会盟的二次,中心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齐桓公。早已失去往日威风的周天子当然明白他的今天是谁给的,所以一次在葵丘(今山 东省淄博市境内)会盟中,周天子派大夫宰孔给桓公送来祭肉,传话说:“您劳苦功高,予从今往后就视您为伯舅,您见我也就不用下拜了。”桓公这下乱了方寸, 他何尝不想这样?面对管仲“君没君相,臣无臣相,乱之本也”的解释,他齐桓公还在夸耀自己扫荡六合、制服四夷的齐天大功呢,可他还是听进了管仲“三祥未见 受命必失”的劝告。齐桓公对来使说:“天威虽远,近在咫尺,我小白如果听从了天子之命不再下拜,将是下臣犯上,导致天子蒙羞。”这样一来,齐桓公捞足了政 治资本,天下诸侯都纷纷称赞齐桓公顺从周礼,纷纷归附,远国百姓望之如父母,近国人民从之如流水。

  《小匡》中描述齐国收拾天下人心的 文字十分精彩,大意是,鲁国、卫国等有忧,桓公一一妥善处置。卫国牲畜畜跑散了,桓公还送给他们良马三百匹。表率在前,天下清晏,男女不淫,马壮牛肥。桓 公知道诸侯对自己已心悦诚服,于是又轻币重礼,天下诸侯以马犬羊作为货币和齐国做生意,齐国以良马作为回报。总而言之,与齐国贸易交流,往往都会有意想不 到的报偿,麻草换文锦,轻装而来,满载而归。互市贸易中爱心昭揭,不费一兵一卒,齐国便得了天下人心。所以会这样,就因为天下人都想得到齐国的好处,都畏 惧齐国强大的武力,于是相形之下,大国之君惭愧,小国诸侯攀附,乐做齐国臣仆,乐于把齐国当作自己的父母。这样一来,齐国根本不用提刀动枪,文功武迹昭彰 天下,九合诸侯情在理中。

  太史公在《管晏列传》里写道:“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而孔子则高度赞扬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纪念馆

  管仲这个人确实不简单,他不但是一位智慧超群的政治才干家,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谋略家。齐桓公问:“百姓已经富足安乐,兵甲不足又该怎么办呢?”管仲说:“兵在精不在多,兵的战斗力要强,士气必须旺盛。士气旺盛,这样的军队还怕训练不好吗?”

  管仲主张把主要精力应放在提高部队素质、增加军队战斗力上,而不要放在增加部队的人数上,认为只有这样才会“隐其名而修其实”,在不引起天下诸侯警觉的情况下真正达到强兵的目的。

  管仲心中很清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政权是很难得以稳固的。于是他提出寓兵于民,使军队组织地方化的治兵策略。规定“国”中5家为轨,出5人为 伍,由轨长率领;10轨为里,出50人为小戎,由里有司率领;4里为连,出200人为卒,由连长率领;10连为乡,出2000人为旅,举乡良人率领;5乡 一帅,出万人为军,由5乡之帅率领。全国15士乡,共组建三军,桓公率中军,上卿国氏、高氏各率一军,开创诸侯大国有三军,每军万人的军事体制。

  纵观齐桓公显赫的一生,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有治国才干和雄图大略的统治者,他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了一些整顿和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在春秋列国中成为 第一个霸主。虽然争霸战争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破坏,劳动人民对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中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融合,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 极作用。

  从以上这些文字中,我们不得不佩服齐桓公用人的领导风范,更佩服管仲非凡的智慧。他心里知道齐桓公是在不记前仇的前提下这么 重用他,所以,他感恩戴德,旰食霄衣,发挥全部智谋真心辅佐齐桓公,运筹帷幄,形成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国策略。因为管仲精理善谏,不仅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 期难得的一位具有民主正义思想的明君,还举起“殊大国之无道”的旗帜,以真诚顽强的事业心,成就了“三匡天子,九合诸侯”的功业,居“春秋五霸”之首。治 理企业就如同治理国家,齐桓公的领导气魄及管仲超人的种智慧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的。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春秋五霸宋襄公的悲剧

  桓公昏老,襄公出头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 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

  事件的详细原由是:

  齐桓公晚年昏庸、听信谗言,并对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加以任用。尽管鲍叔牙多次劝谏,齐桓公仍然没有丝毫半点悔悟。于是这个奸臣就更加胡作非为了,竟然活活地把鲍叔牙给气死。

  宋襄公继位时,已是老霸主齐桓公的末年。齐桓公和管仲开始考虑接班人的事,桓公认为公子昭最有才能,想立昭为太子。然而其他公子的势力也很强,齐桓公不 能不考虑。管仲提议为昭找个国际支持者,这两位老人物选中了当时还穿着孝服参加会议的宋襄公。一方面宋的力量弱足以干涉齐之内政,强不足以并吞齐国;另一 方面,宋襄公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常常以仁义为重,不考虑自己的实际利益,确实是一个最佳的国际友人。

  桓公死后,齐国果然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无亏篡权,昭逃出来投奔宋襄公。

  宋襄公是个资质平平的人,宋国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可是成为霸主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一心想成为霸主。公子昭来投奔他,他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于是就让公子昭留在了宋国。

  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

  宋襄公毫不犹豫地答应昭帮他复位。目夷上谏道,宋国有很多地方不如齐国,齐国国力强盛,地势险恶,人才济济,宋国凭什么去和齐国争呢?目夷所说全是实 情,以宋之力干涉齐政非常危险,若不能成功,必为齐所制。但是一向重视国际声望和道义的宋襄公不认同目夷的观点,他说,我国一向以仁义为重,不救人家所托 付的遗孤,抛弃了自己的责任,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啊。宋襄公接受昭的请求,帮昭复位。宋襄公两次出兵,然而大部分诸侯一看是宋襄公出面号召,没几个人理 会,只有卫、曹、邾几个比宋国还小的国家派了一些人马过来。

  宋襄公率领几个小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即齐孝公。

  齐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齐孝公靠宋国帮助得了君位,宋国的地位就更加提升了许多。

  野心勃勃的宋襄公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主事业。他约会诸侯,只有三个小国听从他的命令,几个中原大国没理他。宋襄公想借大国去压服小国,就决定去联络楚国。他认为要是楚国能跟他合作的话,那么在楚国势力底下的国家自然也就会归服于他。

  他把这个主张告诉了大臣,大臣公子目夷不赞成这么办。他认为宋国是个小国,想要当盟主,不会有什么好处。宋襄公哪里肯听他的话,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先 在宋国开个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都同意,决定那年(公元前639年)七月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今河南睢县西北)地方开大会。

  到了七月,宋襄公驾着车去开大会。公子目夷说:“万一楚君不怀好意,可怎么办?主公还得多带些兵马去。”

  宋襄公说:“那不行,我们为了不再打仗才开大会,怎么自己倒带兵马去呢?”无论公子目夷怎么说他都不听,于是只好空着手去了。目夷叹道:“其实祸乱就在这次盟会上啊!”宋襄公的这种做法叫做“衣裳之会”。而楚王则选五百勇士,暗藏武器,扮作随行侍者一同赴会。

  到了约定开会的日子,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会上,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 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但不知这盟主由谁来做最合 适?”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 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顿时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 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说:“你说我这个是假的,那你把我请来干什么?”陈蔡两国 也公开推戴楚国。宋襄公气呼呼地还想争论,只见楚国的一班随从官员立即脱了外衣,露出一身亮堂堂的铠甲,一窝蜂地把宋襄公给捉住了。囚禁于公馆。楚王留五 位诸侯于盂地,同时派兵攻打宋国。后来楚国有意将战场上的俘获物送给没有来参加会盟的鲁国,请鲁公同决宋君之事。鲁僖公一则惧楚,一则为救宋君,如约来亳 都(今河南商丘县),对欲作盟主的楚王说:“盟主须仁义布闻,人心悦服。楚若能释宋公之囚,终此盟好,寡人敢不惟命是听。”楚王遂释放宋襄公,一共组成八 国会盟,成为盟主。盂地会盟宣告了宋国欲充当天下霸主企图的失败。

  上述情节中的目夷是谁?目夷,字子鱼,是春秋时人,殷微子的17世 孙,宋襄公的庶兄,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襄公即位,目夷为相。即位后宋襄公和目夷的关系一直不错。宋襄公很器重目夷,委以重任。目夷尽职尽责,屡次提 出正确的建议,虽然被宋襄公采纳的机会不多,但是仍然很负责地出谋划策。宋襄公是理想主义者,目夷是现实主义者,君臣两人的对话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分歧。坦 白讲,和宋襄公比,目夷可能更适合作为国君。但是历史就是和宋国开了个玩笑,王位在目夷身边转了一圈又回到宋襄公哪,目夷在反驳宋襄公的言语中扮演了宋国 悲剧的预言者。每次宋襄公冒险的决定将要给宋国带来灾祸时,目夷总会指出这样作的不利之处,但是总不被采纳,于是目夷扮演了宋国悲剧预言者的角色。我们插 入了一段宋襄公与目夷之间的友谊的插曲。然后再让我们回到上述事件中,从上述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宋襄公高估了自己的外交手腕和才智,低估了楚王和楚国大臣 的能力,妄图玩弄楚国于股掌之间,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宋襄公面对的是枭雄――楚成王,楚国名将成得臣,良相令尹子文。面对这帮老江湖,宋国自保尚且成问题,如果想打楚国的主意可真是强盗遇上贼爷爷。虽然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值得夸奖,但是宋襄公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想对楚国动手确实太危险了。

  盂地之会的日期到了,目夷预言道:“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盂地之会本来注明是“衣裳之会”,讨论和平,不带刀兵,然而楚国的信誉不好,因 此目夷建议宋襄公防备一下。宋襄公却说,你也太多心了,我一向以诚信待人,别人也必定不会欺骗我,于是宋襄公就毫不防备地参加了盂地之会。结果楚成王当面 翻脸,把宋襄公抓起来投到监狱里,然后大军进攻宋国。

  野心膨胀的宋襄公实在太低估楚成王的能力了,由此使得称霸中原的梦想变成了泡影!

  泓水之战,仁义之师

  在中国历史上,宋襄公之所以被知道并非因他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而是因为他在同敌人作战时的一系列“愚蠢”表现。自史书《左传》对宋襄公在泓 水之战中的“愚蠢”进行渲染后,宋襄公便一直成为后人垢病和嘲讽的对象。堂堂一代霸主难道不知自己的“愚蠢”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吗?但为什么他还要继续 “愚蠢”下去?

  《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 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 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 耳,又何战为?”

  从自宋襄公被放回去之后,便对楚国怀恨在心,但是由于楚国兵强马壮,生气也没有办法。后来。宋襄公听说郑国最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于是就想讨伐力薄国小的郑国,以报自己被羞辱之仇。

  周襄王十五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不去救郑国,反倒派大将带领大队人马直接去打宋国。宋襄公没提防这一招, 连忙赶回来。宋军在泓水(在河南柘城西北)的南岸,驻扎下来。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 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要用“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渡过泓水,进攻宋军。公子目夷瞧见楚人忙着过河,就对宋襄公说:“楚国仗着他们人多兵强,白天渡河,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咱们趁他们还没渡完的时候,迎头打过去,一定能打个胜仗。”

  而宋襄公却说:“人家还没渡完河,我们去偷袭他们,是不道德的,算什么仁义之师?”

  说着说着,全部楚军已经渡河上岸,正在乱哄哄地排队摆阵势。公子目夷心里着急,又对宋襄公说:“这会儿可不能再等了!趁他们还没摆好阵势,咱们赶快打过去,还能抵挡一阵。要是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

  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国的兵马已经摆好阵势。一阵战鼓响,楚军像大水冲堤坝那样,哗啦啦地直冲过来。宋国军队哪儿挡得住,纷纷败下阵来。

  宋襄公正想亲自督阵进攻,还没来得及冲向前去,便被楚军围住,身上、腿上几处受伤。幸亏宋国的几员大将奋力冲杀,才救出他来。等他出来逃命,宋军早已逃散。粮草、兵车全部被楚军抢走,再看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向何处去了。

  宋襄公败逃回到宋都睢阳,宋国上下议论纷纷,埋怨宋襄公错误地与楚国开战,仗也打得窝囊。公子目夷将大家的议论反映给宋襄公,可这时的宋襄公还是抱着他 那套“仁义理论”不放,他说:“仁义之师,就要以德服人,不要乘人之危。见到受伤之人,不可再伤害他;见到头发花白的人,不可去抓他。这叫做:君子不重 伤,不擒二毛。”

  公子目夷真的耐不住了,他气愤地说:“打仗就为了打胜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那还不如不打;如果碰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抓,那就干脆让人家抓走。”

  恼恨交加的宋襄公,没过一年就死了。临死时,他嘱咐太子说:“晋国公子重耳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将来一定能做霸主。将来替我报仇,战胜楚国,就全靠他帮忙了。”

  《左传》对这场战争也有精彩的描述: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 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皆吾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 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声盛致志,鼓*可也。”

  宋襄公所坚持强调的是对《司马法》作战原则的坚持。《司马法》与其说是 兵书不如说是礼书,其中强调的“军礼”是,用兵应该“正而不诈”,即必须做到“成列而鼓,不相诈”,“逐奔不远,纵绥不及”,“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 伤的敌人);“不禽二毛”(不捕捉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战争的 程度与范围应该受到必要的限制,不允许无节制地使用暴力。

  泓水之战后,宋国几乎被灭,自己身负重伤,为天下笑。后人在分析宋国失败的 理由时往往说宋襄公不自量力,宋国力量太弱。国家之间争雄,实力不如人,肯定处在下风。楚国势力强大,兵势雄壮,相比之下,宋国显得弱小多了。不容否认, 宋襄公失败很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国实力不如人。但是宋襄公也不是没有赢的可能,尤其宋楚争霸是在一个纷乱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有很多 影响争霸的其他势力存在。宋国有很多优势:

  首先,宋国是中原国家,比楚国更有号召力。

  其次,楚国和中原诸国有积怨。

  再次,宋襄公对齐孝公有大恩。

  宋襄公如果能合理利用这些条件,胜负之说还很难讲。

  另外,国家相争,谋略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凭着出色的谋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也不在少数。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以七万胜袁绍七十万,都是在实力不如人的情况下用谋略取得优势的案例。

  宋襄公不是没有考虑过谋略,他的谋略方针不可不谓高明。先借助楚国力量会盟,再借用会盟的力量攻打楚国。这样一个出色的谋略,自然需要一个出色的谋略家 来实现。遗憾的是,宋襄公根本不是搞政治的料。宋襄公太理想主义了,坚信自己的理想,常常忘了从现实的利害关系出发考虑问题。

  宋襄公 的这种思想主义刚刚登上历史舞台他就表现了一番。宋襄公的父亲宋桓公是通过叛乱上台的,他立兹甫(宋襄公)为太子。兹甫却想把继承权让与其庶兄目夷,宋桓 公反而因此很看重兹甫,硬是让兹甫继位,结果宋襄公只有继位。王位绕了一圈又回来了,但是宋襄公不爱王位的事迹却传播出去,为他捞了不小的名声。事实求实 地说,宋襄公让位有故作身价的因素,但是其本意是诚实的,他确实是少有的理想主义者。

  泓水之战中面临强大正在渡河的楚军,宋襄公心中 的压力恐怕比谁的压力都大。身为一国之君,搁岸遥望对面楚军的阵势,他怎能不知道双方的实力悬殊?爱面子的他更迫切地需要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来为实现他的政 治诉求加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砝码。如果自我标榜的仁义的定义是表面平时仁义,然而在关键决策的时候宁愿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撕毁平时的假面具;而真正的仁义定 义为表里如一,始终高举仁义大旗。那么宋襄公两次否决子鱼的建议是出于“自我表现标榜的仁义”还是真正的仁义呢?如果接受建议,必然会大大提高战胜的机 会,接踵而来的就也许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中原霸主称号。不过两次却都被拒绝了,并用行动履行了他平时所倡导的诺言。不错,从这方面可以说宋襄公是个非常好面 子又不知轻重颇有唐吉柯德作风的君主。但他的决定已经向世人证明了,即使双方实力悬殊,很有可能被楚军打得落荒而逃,丢足脸面,他也要维护一个作为军人与 君主在捍卫骑士精神的荣誉与尊严。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兵者,诡道也。”乱世之中,政治斗争、军事斗争都以胜利为惟一目的,无所 不用其极。道义、名声、道德,具有自我约束力的东西,只有对自己有用时才提倡他。可谓“拿来主义”。如果妨碍了自己胜利,不管什么,全部消灭,可谓“遇佛 杀佛,遇魔杀魔”。做事不在乎手段,只在乎结果,这样才能在乱世中生存。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枭雄,刘邦、曹操、朱元璋、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人品实在 无法恭维。他们在乱世中,生存压力太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因为他们积压物资政治霸权和道德仁义不兼容,想获得政治霸权就必须做一些有害于仁义道德的事。恪守仁义道德就注定会成为谋略政治的牺牲品。在乱世中,即想追求政治霸权又想追求仁义道德是不可能的事,两个都要追求的企图只会导致失败。

  与上面的几位枭雄相比,宋襄公就显得幼稚多了,诚实多了,傻多了。宋襄公想追求政治霸权,就要遵守谋略政治的原则,就要兵行诡道。但是这位理想主义者还 想追求一下道德标准,追求一下仁义,追求一些和谋略政治不兼容的东西。政治霸权和道德仁义不可兼得,必舍其一,宋襄公不自觉得舍弃了政治霸权。

  儒家鼓吹圣人、仁君,孔孟为这个理想到处奔走呼号,然而处处碰壁,不被采纳。宋襄公没有遇到过孔孟,却是第一个实践孔孟仁君思想的人。宋襄公希望成为一位守礼节、讲究仁义的政治霸主形象,然而现实告诉他不可能。孔孟的理想在宋襄公那里就已经破灭了。

  宋襄公的悲剧不仅仅是殷商民族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而且是整个中国的悲剧。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重耳断袖,流亡半生

  在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重耳)的经历最为独特。他原本是晋献公的儿子,因受后母骊姬所害,被迫逃亡。那时他 43岁,为避祸先后辗转于狄、齐、秦、曹、宋、郑、楚等国,直到62岁回国即位,在外流亡19载,其中艰难曲折可想而知。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 能,运用娴熟的内政、外交谋略,使一个濒临崩溃的晋国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他成为继齐桓公后的第二代霸主。他种种的经历和奇迹令人惊叹不已,到 底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晋文公,(前697~628年,名重耳,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与齐桓公齐名,为春秋五霸之一。

  晋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生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和卓子五个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 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史记・晋世家》中曾有记载: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 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妃子郦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不久就被大臣里克杀死。卓子被立为国君,里克又杀了卓子,一时间国君没 有了继承者。秦穆公很想插手晋国的政治,以实现称霸中原的目的,于是他就帮助逃到秦国的夷吾回国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上台后的晋惠公,对内滥杀无辜,弄 得众叛亲离;对外又背信弃义。

  公元前648年,晋国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百里奚说:“福祸各有轮替,再说,我国借粮给晋国,也不是给夷吾一人,而是为了晋国的黎民。”于是,秦穆公同意通过水道运了大量粟米给晋。这次人道主义的义举,征服了晋国的人心,史称“泛舟之役”。

  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国也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出兵攻秦。秦穆公看到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国君就忍无可忍,于是出动大军迎击晋军。晋军被击败,晋惠公当了俘虏。后来,在穆姬等人的求情下,秦穆公才释放了晋惠公,另叫晋国把太子圉送到秦国作抵押。

  重耳是一个有贤能的人,他逃奔狄国时,一批敬仰他的大臣如介子推等人紧紧追随其后。他们受到重耳的信任,忠于重耳,对重耳事业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夷吾从秦国回来后,生怕重耳归国会与他争夺君位,就派人去狄国行刺重耳。

  跟随重耳的狐毛、狐偃接到父亲传来的信息,赶快去告诉重耳。重耳跟大伙儿商量,决定逃到齐国去。第二天狐毛、狐偃又接到他父亲的信说:刺客提早一天赶来了。重耳急得也不通知别人就跑。有一个管行李、盘缠的人名叫头须,却拿着东西逃走了。

  重耳这一帮一无所有的“难民”要到齐国去,得经过卫国。卫文公吩咐管城门的人不许他们进城。重耳和大伙儿饿着肚子绕到五鹿(今河南清丰西北),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狐偃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又走了十几里,再也不能走了,只好坐在大树下歇歇脚。重耳躺下把头枕在狐毛的腿上,别人都去掐野菜,煮了点儿野菜汤,自己不喝,先给公子送去。重耳尝了尝,皱着眉头,喝不下这种东西。

  后来赶上来的赵衰带着一竹筒稀饭给重耳吃。重耳说:“你吃吧!”赵衰不愿一人吃,只好拿点儿水和在稀饭里,分给大家伙儿,每人吃了一口。

  重耳他们好不容易到了齐国。那时齐桓公待他挺客气的,送给重耳许多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了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好的,于是就不打算回晋国了,可随从们却不这样想。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实在太好了!”

  重耳赶快辩白,说:“哪有这回事啊!”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却没有要离开这里。那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经离开了齐国。

  后来,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刚吃了败仗,大腿受了伤,正在害病,就派公孙固去迎接,宋襄公也像齐桓公那样待他们不错。过了些日子,公孙固告诉重耳的随从狐偃,指望宋国发兵护送公子回去,宋国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又离开了宋国到郑国。郑国的国君认为重耳在外边流浪了这么些年,一定是个没出息的人,所以也就没有理踩他。他们只好去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去招待他,两个人并结为好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如今还不趁早杀了他,以免日后留成祸患。”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当初,晋文公之所以选择在外流亡,就是通过以退为进、蓄势以待的策略保全自己。在流亡的途中,重耳一行长期忍受寒冷饥饿以及临国他人的嘲弄、排斥和打 击,多次遇险,数度面临绝境,一路狼狈不堪,到处乞求。路过卫国,卫君吩咐守门卫兵不让他进城;向路边农人乞食,农人不但不给,反而扔土块以戏弄;在曹 国,受到非常冷淡的接待,遭到曹共公的羞辱。面临各种困难,重耳并没有放弃和退缩,而是带领他的随从艰难地生存了下来,成功回国即位,并在执政后迅速推动 了晋国的崛起。

  重耳从流亡到回国即位的经历,给人留下深深的启迪。晋国的长期内乱给晋文公的上台、称霸提供了客观条件;历经长达20年的逃亡,晋文公以及他的随从们,磨练了意志,积累了政治才干,也锻造了一个团结有力的政治集团,为他们的霸业准备了良好的主观条件。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晋文公经过长期的磨练,使其有了卓越的政治才干,并迅速推动了晋国的崛起,但他是怎样成为一代杰出霸主的呢?他又表现出怎样的军事才干呢?以下就我们来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史记・晋世家》记载: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

  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舍,可倍乎!”楚师欲去,得臣不肯。四月戊辰,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馀兵去。

  晋文公即位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有一天,晋文公正在朝中处理政事,有人来报:宋国大司马公孙固求见。晋文公立即起身相迎,当年晋文公逃到宋国之时,公孙固对自己十分尊敬,而且宋襄公对 自己也十分好。一听说公孙固来到晋国,晋文公又惊又喜,惊的是,知道宋国一定有急事相求;喜的是,可以与昔日的老朋友相见。晋文公见到了公孙固,立即把公 孙固请到了宫中。

  公孙固见晋文公如此相迎,心里十分感动。公孙固来不及休息就对晋文公说:“如今楚兵已包围了宋城10天有余,宋国没有别的友邻,只有请晋文公速速派兵解围,如果不派兵,宋国就离灭亡不远了。”

  晋文公一听,感到左右为难,想起当年逃亡,宋国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何况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呢,但是自己逃到楚国,楚君与自己称兄道弟,对自己更是不薄,这让我该怎么办呢?出兵解围,必与楚为仇,不出兵,对宋国又说不过去,被人家耻笑我,说我忘恩负义。

  于是他就召集群臣们商议办法,新提拔的先轸说:“楚国强横中原,觊觎霸权,早晚要与我们兵戎相见的;这是天赐我们在诸侯中建立威望的良机,我们不能错失啊!”

  “那么,如何去解宋国之围呢?”晋文公又问。

  狐偃说:“曹、卫两国与楚国关系密切,卫国最近还同楚国结了亲。我们如派兵去攻曹、卫,楚军必然来救,那么宋国自然就可解了。”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 狐偃这个人。因为他与晋文公的关系非同一般。狐偃(?~前630年),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晋献公 二十二年(前655年),随重耳逃亡在外19年,为文公之心腹。官至上军佐。晋文公六年(前631年)夏六月,偃代晋国与周、宋、齐、陈、蔡、秦等国盟于 狄泉,奠定了晋国盟主地位。文公七年(前630年)秋,偃又随文公参加了晋秦围郑之役,是年冬去世。葬于今新绛县北二十里之九原。

  于是,晋文公采纳了他这个建议。任命先轸为元帅,于公元前632年,出师南渡黄河,攻克了卫国的五鹿。

  再说这时楚军已打到了宋国的都城睢阳,忽然接到卫国告急的信息,楚成王就分派出申、息二镇的军队,留下元帅成得臣和斗越椒、斗勃、宛春等一班将领,和各 路诸侯继续围宋。自己率军去救卫。军队走到半路上,又得报曹国都城已被晋军攻下,曹君也被俘虏了。楚成王于是决定暂时撤回军队,不去与晋军硬拼。

  楚成王回国后,又派人去通知成得臣撤回围宋的军队。成得臣是个十分勇武又骄傲的,他觉得宋都被围了这么长时间了,眼看就要快被攻破了,怎么能功亏一 篑呢?他派使者回去告诉楚王说:“等我马上拿下宋都,凯旋归来。如遇上晋军,让我和他们决一死战。如果失败了,我愿受军法处分!”

  楚将宛春向成得臣献计说:“我们可以派人去与晋军谈判,要他们恢复曹、卫土地,我们就撤了宋围。这样,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如果他们不答应,宋国人要怨恨他们;如果答应了,我们也不吃亏。”

  成得臣觉得这办法倒也不错,就派宛春去见晋文公。于是宛春到晋营中说:“请复卫侯而封曹,我们楚军也会解宋之围。”狐偃训斥他无礼,先轸看出了子玉的阴 谋、对晋文公说:“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军的这个要求,必然会将三国都得罪,而楚军又获得美名。不如我们私下里允许曹和卫国复国以离间他们和楚的关系,同时把 楚方的宛春扣压起来,以激怒楚国,采取既战而后图之的策略。”先轸的意见得到采纳。曹、卫复国,立即和楚断绝了关系。成得臣果然被激怒,撤出围攻宋都的军 队后,集结兵力转向曹国境内,准备与晋军决一死战。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看到这个情况,就想不明白。就问:“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 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停了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所以退让到这里。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刚开始,晋国的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行了,不准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于是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终于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军事目标。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的一场关键之战,以晋国取胜而告终,原本强大的楚军为什么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呢?

  凡事都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楚国失败的内因是成得臣在军事上错误判断。从两军人数上说,楚国要远远胜过晋国,楚国有其他国家的支持,而晋国也有同盟 国,双方力量上来看晋国比楚国人少了一点,可这并不影响晋国的士气,但却长了楚国的骄气。楚国大将成得臣自傲其中,以为敌人力弱了一点,认为自己的军队强 过于晋国,自信过了头,上了战场又轻率地中了先轸的圈套,指挥不力从而失去战场上的主动权,使得楚国大败而归。

  楚国失败的外因就是晋 国的计策高及战场上的作战谋略。先轸的确是一个用兵高手和外交能手。他先让宋人贿赂齐秦两国,再让齐秦两国去游说楚国,不要出兵攻打宋国,同时又扣了楚国 的同盟国曹国的宛春,这就激起了成得臣的不满,当然听不进别人的劝说,一意孤行,激起了战争。这样楚军明显就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而晋国则处于主动地位, 士兵的士气也高涨了许多,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场战争中,先轸又摆出了上、中、下三军,分别让狐毛、自己、栾枝统 帅。并且在军队前还放了一支祁满的部队,这样的话可以在中军“横击”楚左军的时候,掩护晋国中军的行动,真可谓是考虑周全,无一疏漏。在兵法上先轸还利用 晋国公子曾流落楚国,受到楚国的款待一事,与楚国说明了退开三舍路以示报恩,但如若再进攻则要手拿刀来不再客气了。就这一说,晋国还真得做到了,退开,且 不用兵。但是这是计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诱敌深入”这个方法,将敌人引过来,再利用地势上的优势让自己占有主动权,痛击敌人。这个方法真得激怒了的成 得臣,他不顾兵法,只是顺着晋国的意思步步前进,落入敌人的井中。在战争中,晋国还装出一副“狼狈样”,用树枝扎在车后面,使车子前进时能够拖出厚厚的尘 土,迷惑敌人的眼睛,让敌人真的以为晋国落败了,使成得臣一步步地进入自己的圈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到了春秋时代已经变成了一 门复杂的艺术,远古时代的打仗办法已经大大地落后了。战争的环节更多,涉及的方面更广,对智慧的要求更高,矛盾斗争更加错综复杂。有勇有谋已不足以取胜, 还要善于搞外交,搞“统一战线”,还要善于笼络民心,保证“后院”不会起火,还要善于把各种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总而言之,是越打越精彩了。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做个好的统治者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他的要求,几乎是对一个全才的要求:他必须是个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优秀的外交家、军事家、鼓动 家、谋略家,要懂得天文地理,也要懂得处世为人,礼仪制度,要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来应付各种繁杂的事情。而称霸一方的晋文公居然能够做得到,那么这就说明 他是一个才高八斗的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晋文公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却影响着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早年长期的流亡生活和政 治斗争的考验,锻炼了他的政治才能,同时使他对当时的形势有着非常深入地了解,所以他才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展开一系列的政治活动。他即位后所采取的一系列 改革措施,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第一:尚贤。晋文公非常强调“尚贤”。在周代原来的分封制下,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只能靠血缘亲疏关系去确 定。到春秋时代,宗法制度已经显示出与当时整个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晋文公效法齐桓公重用管仲的做法,身边也聚积一批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如赵衰、狐偃、贾 佗、魏武子等,都是栋梁之材,在治国安邦以及称霸过程当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晋文公避亲而尚贤,所以在当时晋国统治集团中出现了不争高位,惟 贤是举的优良风气,如晋文公“使(赵)衰为卿,辞曰:‘栾枝贞慎,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佐,臣弗若也。’”从而使贤者居首,使晋国统治集团始终 保持着勃勃的生机。

  第二:赏功。赏功,就是赏赐有功劳的人。晋文公即位后,赏赐曾经跟随他流亡和支持他上台有功的人,大者封邑,小者 尊爵。他即位后,不再分封宗族王室子弟,政治上也不重用王族。他选择职官的原则是按德行、才能、功劳,所任用的主要是一些“诸姬之良”、“异姓之能”。晋 国实行的制度是军政合一,诸军将佐既是统帅军队的军事首领,同时也是参与决断国家政事之卿,是统治集团中的核心阶层,而这些将佐分别出自不同的宗族。这 样,就使一批非公族的政治势力进入统治集团的核心阶层,堵塞了王族把持晋国政治的途径。晋文公所采取的这一措施使晋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受到了直接的影响,从 此之后,晋国的历史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诸侯国的显著特点,使得封建因素在晋国较早较快地出现,同时,在这里法家思想也得到了奠定。

  走近 晋文公,人们总是把最多的注意力放到他的开头和结果,从外出逃亡的灾祸,到成为霸王的荣耀显赫,让人感叹的是命运沧海桑田的巨变。但是,人们却忽视了过程 这个巨大的环节。过程是漫长的,实实在在的,局外人可以从旁说大话,评头品足,而过程之中的冷暖甘苦,酸甜苦辣,欢乐忧伤,寂寞彷徨,唯有当事人自己知 道,唯有当事人才有深入骨髓、刻骨铭心的体验。旁观者可以理解,却没有体验,而理解和体验则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两桩事情。无论从哪种意义上都不可能等量 齐观。

  纵观晋文公从坎坷到辉煌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忍耐贯穿着他人生的始终。太多的坎坷、挫折、孤独、屈辱、失败、恐惧等,我们能 够承受、能够忍耐吗?我们能忍耐多久,若这一切都应邀而来,我们是否会在19年里一一地承受和忍耐?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也许吧,当一切顺理成章的时 候,你永远体会不到。也许正是有了漫长凄苦的流亡过程才使得晋文公更加坚强,正像先贤孟子所说:“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这一切的磨练成就了一代霸主的风范。

猜你感兴趣

1.春秋战国的经典故事

2.古代帝王励志故事

3.春秋战国小故事3篇

4.春秋战国历史典故

5.春秋战国历史故事3则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衰落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代。那你知道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春秋战国帝王的故事:齐桓公借助管仲之才终成一霸 胸怀宽阔,管鲍合辅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的小故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上接强盛的秦汉,下启纷乱扰攘的两晋南北朝。那你知道三国时期的小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

  • 三国有名的历史故事
    三国有名的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战争是当时的主要社会形态。那你知道三国有名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三国有名

  •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三国时期的分裂和动乱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你知道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

  •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三国时期的分裂和动乱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你知道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

2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