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关于原宪的故事介绍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关于原宪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宪居鲁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是七十二贤中的一位。当孔子在鲁国任司寇时,原宪是他的家宰,也就是管家。而等到孔子去世,原宪就在鲁国的一个小巷子住了下来,建的茅草屋有小又破却安贫乐道,所以“原宪居鲁”说的是这段经历。

  此外,原宪在众多古代经典的文章中也多次出现,有《庄子》、刘向的《新序》等,都是在以此赞扬他的安贫乐道。这些文章的所记载的故事是基本相似的,但描写不同,大多开篇一句就是“原宪居鲁”。然后就是对原宪那所破茅草屋的描写,什么塞满杂物,什么屋顶长草,什么蓬门破旧,什么桑条作轴,什么上漏下湿等等。

  但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子贡来拜访原宪时两人的对话。子贡的富贵,与原宪的贫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原宪不以为意,他认为这只是贫穷,不是生病,只有学习道理而不付诸行动的才是生病。他不想迎合世俗,不想结党营私,不想为了获取名利而学习,不想追求富贵的生活。这一番话让子贡羞愧地离开了,而原宪却拄着拐杖,拖着破鞋,唱着歌慢慢回了家。

  刘向在故事的后面添加了自己的感想或者说是评价。他说培养高洁志向的人忽略忘记了自身,连自身都不喜爱,平庸怎么可能会使其受累。并且以《诗经》中这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来评价原宪安贫乐道之心。

  原宪桑枢

  “原宪桑枢”是一个历史典故,在许多部古代经典中都有提及,但描述略有偏差。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字子思,生活清苦,以安贫乐道著称。“原宪桑枢”也正是在夸赞他这一点,现在有时候也可以当做成语使用。

  “桑枢”是指用桑树条来当做门的转轴,“枢”就是门轴的意思。无论哪一个版本,里面的原宪都居住在一个破旧的狭小的茅草屋里,最具体的描述是这样:屋子里面已经被杂物堵满,茅草盖着的屋顶都在长草了,蓬草编成的门也已经破烂得不完整,是用桑树条在做门轴。屋子很小,用一个瓮当做窗子隔出两间房,用褐土涂墙来塞住上面的缝,下雨的时候屋子里上面漏雨,地上就变得很湿滑。

  这样的屋子竟然还能住人,而且是一位品德高尚的贤才,和《陋室铭》讲述的颇为相似,但屋子破得多。而原宪住在里面,却可以坐着边弹琴边唱歌,如此才称得上上安贫乐道。据说有次,子贡前来拜访,驾的是马车,穿的是红色内衣素色外套,高贵华丽。原宪却戴着破帽子,穿着破鞋子,就拄着根拐杖来开门。

  子贡问他是生了什么病吗,原宪回答说是:“没有钱财的叫做贫穷,学习道理却不付诸行动的叫做生病。如今的我只是贫穷,没有生病。”借接着他又说:“迎合世俗地做事,结党营私地交友,学习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赏,教育是为了炫耀自己,把仁义作为行恶事的掩护,追求马车的华丽装饰,这些我都不愿意去做。”

关于原宪的故事介绍

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关于原宪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宪居鲁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公治长和鸟语故事
    公治长和鸟语故事

    公冶长的传说是因公冶长懂鸟语而衍生的一系列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传播,特别在它的发源地安丘市,流传最为广泛,直至传遍周边县市乃至全国。

  • 有关子路的故事介绍
    有关子路的故事介绍

    子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有很多关于他平生的一些故事。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子路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子路率尔

  • 子游的学习故事
    子游的学习故事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敢于问老师,与人讨论。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子游的学习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子游问孝 《子游问孝》出

  • 曾子故乡在哪里
    曾子故乡在哪里

    曾子是孔门七十二圣之一,关于他故乡记载很少,到底在哪里?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故乡的位置,希望能帮到你。 曾子故乡究竟在哪 明朝时期

3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