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马革裹尸的典故介绍

时间: 学康27 分享

  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陕西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关于马援有着一个马革裹尸的典故,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革裹尸的典故介绍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是个褒义词,多指军人战死于疆场,死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常用来形容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意志和决心。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东汉名将马援,马革裹尸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在东汉时期,北边的少数民族经常进犯边境,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边境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边境这一问题,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虽然有了成效,但那也只是短暂的。东汉的时候,这个问题也困住了当朝者。这时候,后来的马革裹尸的主人公马援就出现了。早期的时候,马援跟着光武帝南征北战,战果无数。东汉建立之初,边境发生动乱,马援直接请旨出击,大破进犯的敌军,刘秀也因此将他封为伏波。时光易逝,英雄迟暮。在马援62岁的时候,北方的匈奴又来进犯,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但是没人有能力担此重任,将匈奴驱逐出境。这种时候,马援怎么能坐视不理?要求率兵出征。

  马援为何会马革裹尸

  62岁在古代的时候算是高龄的,皇帝怎么还能忍心这么一位老者替自己去守卫江山?马援自然是坚持到底,“老臣的筋骨还硬朗着,男子汉就应该为国战死在疆场之上,死后马革裹尸还,怎么能安心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老臣怎么能畏畏缩缩?”皇帝无奈,只得答应。后来,马援在军中病逝,为祖国奉献自己最后的精力,算是圆了他那句“马革裹尸还”了。身为马革裹尸的主人公,马援老当益壮、不畏生死的精神至今仍受到后人的景仰。

  马援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一生的战绩是比较的显赫的。从小的时候马援的志向就是比较明确的,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成为一个比较有用的人才,当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努力的实现这样的志愿。

  有关马援的典故还是比较多的,当时马援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之后马援想要实现自己的志愿,不喜欢沉迷在书本文章之间,想要离家出去打拼。但是不巧的是自己的大哥在自己即将走之前死了,之后为了哥哥守孝一年,还要支撑整个家所以就留了下来。但是有志向的人终究是会被发掘的,之后光武帝即位的时候,当时的隗嚣重用了马援任命马援为。

  马援的战功赫赫,同时在军营中对将士们的待遇是比较好的,对待下属们也是比较宽厚的。熟悉马援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性,不喜欢阿谀奉承的小人,喜欢听一些良言。自从他当上了之后,以前认识他的旧友很多人来投靠他。有一次有一个旧友来投靠他,但是对马援的态度是比较恭维的,马援对其说你这样奉承我和之前来巴结我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马援一生的愿望就是能够征战沙场,甚至是能够战死在战争中,对于他而言是最好的归宿。所以马援和其他的开国大臣不一样,对于名利和功勋是比较看轻的,只是希望能够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革裹尸的典故介绍

马援(前14年-49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陕西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关于马援有着一个马革裹尸的典故,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马革裹尸的典故介绍 马革裹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杨延昭简介介绍
    关于杨延昭简介介绍

    杨延昭本名延朗,亦称杨六郎,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和戏曲中为杨业六子),生于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原籍麟

  • 杨再兴简介介绍是什么
    杨再兴简介介绍是什么

    杨再兴(1104年-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出生于湖南武冈军绥宁县石井图(今城步苗族自治县资源乡),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据传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

  • 关于英布的简介介绍
    关于英布的简介介绍

    英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汉族,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初属项梁,后为项羽帐下五大将之一,封九江王,后叛楚归汉,西

  • 裴行俭粮车伏兵故事介绍
    裴行俭粮车伏兵故事介绍

    唐朝裴行俭是个骁勇战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隋末一代名将,他凭借父兄所立下的功劳封为弘文生,后来他自己也通过科考成为了参军。那你知道裴行俭

3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