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养生之道_孔子养生之法

时间: 学康27 分享

  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探讨,其各种养生理论、方法可在诸子理论中见到。那你知道孔子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养生之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养生之道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创立者,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宣扬“仁,义,礼,乐”,以“仁爱”为立身之本,“中庸”为行为之则,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孔子在养生方面虽然没有专门的著作,但其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他对养生方面颇有研究。他提倡的修身养心、动静结合、身体力行,对我国的健身养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孔子其人、儒学及养生。孔子说过“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篇》)。他不像道家一样追求长生不老,也不同于佛教那样寄予来世,他更主张对生命现象加以切实准确的认识和理解,主张对现有的生命给予最大限度的珍惜和关怀。孔子本人和儒学都对道家的“辟谷,练气,炼丹,服食,引导,房中术”等养生功并不推崇,更注重的是在“道德,心理修养,精神状态”上的修炼,强调“仁爱”,“中庸”,“有节”,通过合理的锻炼和生活方式来延长人的寿命,以达到养生。

  孔子养生之法

  日常饮食

  衣着合理孔子在衣着方面是很讲究的,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选择穿不同的衣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论语·乡党篇》)讲的就是夏天穿汗衫,并且出门应加件外衣以防受寒,冬天应该注重保暖而着“羔裘”、“狐裘”;睡觉必有“寝衣”而非日常衣着,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论语·乡党篇》又言“亵裘长,短右袂。”指的便是在家穿的皮衣应该长点,但是右袖应该短些,以便于做事。

  饮食有节孔子在养生方面对饮食也非常讲究“养生有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管子·形势解》)。孔子提倡“食无求饱”、“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篇》),认为饮食不应过量,即使是鱼肉丰富也不能过多地饮用,更反对暴饮暴食,否则,肥甘之品,易于上心脾。酒,对人有利有弊,因而孔子提出了一个“度”,酒不易醉,“酒适量,可益人;酒过量,必害人”(《论语·乡党篇》)。他还认为一个人如果“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篇》),即吃饱了不运动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起居有常

  孔子认为,有规律作息对健康有很大益处。在《孔子家语·五仪》中曰:“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在《论语·乡党篇》又曰:“食不言,寝不语。”睡觉时应该静心而养神,如此才能有好的睡眠质量。孔子连对睡觉的姿势也很讲究,他要求“寝不尸”(《论语·乡党篇》),睡觉应采用侧卧而非仰卧,正如俗语所言:“卧如弓”。现代医学表明: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力,对延年益寿是很有益处的。在居住上,孔子认为仰卧不应当过于舒适安逸。因为如果人讲究舒适安逸了就会变懒,不思进取,意志消沉;不参与运动,体质就会下降。所以孔子常言:“居无求安。”“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论语·宪问篇》)。孔子还认为,在日常起居中无论过逸还是过劳都会让人身体受损,影响健康,所以主张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适度,才能健康长寿。

  心理健康

  孔子非常注重心理上的健康。他要求人的内心应该保持仁厚祥和、清静平和,并要不断地进行思想修养。以“中”,“和”,“乐”,“仁”,“静”为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孔子十分注重内心的调和,尽量保持一种快乐的心境。认为不论遇到什么挫折、磨难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豁达的心。他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孔子虽多才多艺,四处游历,却怀才不遇,而他仍然以平常心对待,到了晚年也依然四处宣传自己的主张,这和他豁达乐观的心态是密切相关的。故《论语·述而篇》言:“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养生之道_孔子养生之法

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探讨,其各种养生理论、方法可在诸子理论中见到。那你知道孔子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养生之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养生之道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孔子哲学的基础_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孔子哲学的基础_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而孔子的哲学思想基础建立在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

  • 孔子哲学思想背景
    孔子哲学思想背景

    孔子,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及哲学家,有着文圣之称,提倡仁的思想,倡导礼仪道德。而孔子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背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

  • 孔子拜师读后感300字_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拜师读后感300字_孔子拜师的故事

    孔子早期就是个出名的老师,但他依旧谦虚请教别人,拜师学艺。那你看完孔子拜师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拜师读后感的相关

  • 孔子拜师的读后感_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拜师的读后感_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拜师主要讲述了孔子30多岁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离开家乡曲阜,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的故事。那看完孔子拜师后有什么读后感呢

32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