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学生的故事_孔子学生子游问孝的故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代思想家,子游的思想就是在今天也存在着普遍的价值,这就是思想的魅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学生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游曰事君数的故事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代思想家,其思想多是以言语的形式记载在《论语》中,涉及到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一些做臣子与朋友应该注意的地方,也包括了作为朋友与君主应该注意的问题,子游的这些思想就是在今天也存在着普遍的价值,这就是思想的魅力。

  《论语》中记载,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虽然是短短的十几个字却实实在在的道出了作为臣子的为臣之道。作为臣子来说应该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应该如何进谏,不要总是忤逆君主的意思,当然也要看君主是不是一个可以纳谏的君主,是不是一个能够听进属下谏言的君主,如果臣子不去注意这些,一味的只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谏,那么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君主厌恶你,那么就会自取其辱,受到君主的排斥,甚至是会因为犯颜进谏受到贬斥或者是有生命的危险。而对于朋友来说,固然朋友是需要及时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进行交流,但是如果是忠言逆耳也可能会导致受到朋友的冷落,使得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作为君主和朋友,应该能够积极的接受臣下和朋友的建议,不会为忠言逆耳贬斥和疏远谏言的人,这样才可以不断的进步。

  子游问孝于孔子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孔子主张以“仁孝”治天下,所以其学生也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后世封建社会一直采用孔子的理论体系治理天下,并且将孔子的地位推的很高,孔子可以说是万世之师也不为过。孔子的学生整理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编撰成为了《论语》,从这些言行中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主张。

  《子游问孝》出自《论语》第二篇——为政篇。记载为: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这里孔子将仅仅给父母吃喝的孝称为像是对待犬马的孝,是有着让人振聋发聩的作用的,孔子尖锐的指出,现在很多人都在孝敬父母上仅仅是给与父母衣食,并没有考虑到对父母感情的需要,并没有做到尊敬父母,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与我们对待犬马是没有区别的。

  孔子的这种说法在今天也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很多人确实是这样做的,总是觉得让自己的父母衣食无忧就可以了,往往忽略了自己的父母的感情需要,不去陪伴父母,不去尊敬父母,总是惹自己的父母生气,这与我们对待能够为我们效力的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细细的思量,孔子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啊!

孔子学生的故事_孔子学生子游问孝的故事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代思想家,子游的思想就是在今天也存在着普遍的价值,这就是思想的魅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学生的故事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游曰事君数的故事 子游是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代思想家,其思想多是以言语的形式记载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