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_孔子的教育思想

时间: 学康27 分享

  《阳货欲见孔子》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孔子怀着远大政治理想抱负,一直在寻找出仕做官的途径,又不屑与阳货一干人等“同流合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

  文章讲述的是阳货想去拜见孔子,可是孔子对他避而远之,不想与他相见。为了能够见到孔子,阳货想了一条计谋,给孔子送礼,送一只烤猪。当时的国家以礼治国,孔子本身也是个非常敬重“礼数”的人,也懂得“礼尚往来”的规矩。所以,在接收到礼物之后肯定也是会回礼。孔子不想见到阳货,于是专门打听了阳货不在家的那一天去登门拜谢。没想到,冤家路窄,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了。“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孔子会被阳货给说服出去做官么?最终,在阳货一连串的逼问中,孔子万般无奈之下答应出仕。

  为什么孔子对阳货的邀请避而远之?根源在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与阳货的政治理想相悖。孔子主张德治,阳货却是个篡夺权力的臣子,孔子不屑与这样的人交往。那么,孔子为什么会妥协呢?其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政治理想。孔子热心救世,积极参与政治。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曾周游列国,历经艰辛。为了未完成的政治理想,孔子只好答应出仕。

  由此可见,孔子是个十分重视礼仪的人,尽管不想面对阳货,但也不会丢了礼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孔子虽然不想做官,但是答应的事情他会如实办到,果然有大家风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还重视启蒙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毕竟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

  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还是个教育家。他广收学生,据说门下弟子有三千。他通过跟学生聊天以及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施行教育。孔子在作为老师时,还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供学生学习。也正因为孔子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使他培养出众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_孔子的教育思想

《阳货欲见孔子》出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孔子怀着远大政治理想抱负,一直在寻找出仕做官的途径,又不屑与阳货一干人等同流合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阳货欲见孔子的启示 文章讲述的是阳货想去拜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孔子和宓子贱关系_宓子贱的故事
    孔子和宓子贱关系_宓子贱的故事

    孔子和宓子贱是师生关系,孔子是宓子贱的老师,孔子一生的目标就是将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个出色的官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和宓子贱关

  • 孔子见南子发生了什么_子路见孔子发生了什么
    孔子见南子发生了什么_子路见孔子发生了什么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多次拜访隐士,而到了卫国之后,孔子受到一个邀请,想要辞掉,只不过屡次辞谢不掉,就只好登门拜访,去见南子。下面是学

  • 孔子学生子贡介绍_孔子与子贡的故事
    孔子学生子贡介绍_孔子与子贡的故事

    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孔子一生收了很多的弟子,子贡就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个。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学生子贡

  • 孔子学生救人_孔子学生简介
    孔子学生救人_孔子学生简介

    孔子学生救人的故事讲述孔子与孔子学生子路自贡这3人之间发生的的故事。子贡赎人,子路受牛,同样是助人为乐,同样是救人的行为,但是孔子对于这两

3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