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对吴敬梓的评价是怎样的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那人们是怎么评价吴敬梓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吴敬梓的评价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素有安徽第一文豪之称。他出生于全椒县的世族大家,自幼酷爱诗书,少年时就以风采风流而著称,只可惜成年后家道中落,命运多舛,一生与仕途无缘。吴敬梓晚年醉心书法及小说创作,著有深刻揭露清代官场黑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因而世人对吴敬梓的评价颇高,称其为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其实,除了文学成就之外,全椒当地的吴氏家族的后人对吴敬梓的评价更为全面。据吴氏宗亲介绍,吴敬梓生性豁达,交游广阔,与清代许多的文人雅士都有交往。清代文人多好饮酒赋诗、行酒令等风雅游戏,觥筹交错,酒至半酣之时,吴敬梓常有惊艳之笔,其出众的文采往往就在游戏之作中表露无遗。

  不幸的是23岁那年,吴敬梓的父亲去时,吴家陡然败落。面对那些如狼似虎侵吞祖业的近亲,吴敬梓感受到世态炎凉,道德沦丧的悲哀,加之当时的清朝科举制度已趋腐败,身负旷世才学的吴敬梓功名无望,遂变得愤世嫉俗,纵情悖礼,于33岁那年搬离故土,移家南京。

  在南京生活的那段岁月,吴敬梓虽生活清贫,时常需要靠卖书卖文度日,却依旧喜爱呼朋唤友,文人小聚,时而出钱接济同样清苦的文人,时而与一众好友冬日绕行城墙大搞“暖足”活动,甚至为了带头修建祖祠,不惜将最后的祖产全椒老屋变卖,因而这一时期,人们对吴敬梓的评价是“乐善好施却放浪不羁”。也正是在这段岁月里,他将毕生的精力与才学谱写成一部不朽的名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

  吴敬梓出身安徽全椒县官宦之家,家中曾出过不少翰林名士。幼年的吴敬梓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颇为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写诗作词常有惊艳之笔,因而从小便被一众族人看好,将来必定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苗子。旧时文人求学大多为博取功名,通达仕途,这一点甚至被称为少年才子的吴敬梓也不能免俗,因而可以认为,早期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并不排斥,至少还是希望能通过科举之路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的。

  然而成年之后,吴家突遭巨变,家道中落,父亲获罪,往日围绕在吴家周围的文人雅士便少了许多殷勤,加之清代官场潜规则横行,卖官鬻爵,走后门现象屡见不鲜,怀才不遇的白衣书生往往因无钱疏通关系而被拒于庙堂门外,终生没有机会一展济世为民的抱负。

  在历经屡次落地的挫折后,看透了世态炎凉的吴敬梓已然对功名心灰意冷,此时的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没有了少年时代的热衷,相反,他开始痛恨官场的腐败与追逐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造成的人性扭曲,这一系列愤世嫉俗的感慨,在他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表露无遗。

  今人读吴敬梓的作品,看到的似乎尽是作者对满清官场的辛辣讽刺,然而仔细想想,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显然并非外界所传言的那么清高,曾经醉心功名,结果却因求而不得所以愤恨,这好像是旧时所有无缘官场的知识分子普遍具有的心态。

  吴敬梓简介

  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1]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1735),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

对吴敬梓的评价是怎样的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那人们是怎么评价吴敬梓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杜甫的诗风是怎样的
    杜甫的诗风是怎样的

    杜甫为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影响甚大,遂被世人称为诗圣,其主要思想为儒家的仁政为主,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风,那你知道杜甫

  • 李白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李白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李白的一生是坎坷不幸的,正是这颠沛流离的一生和他自由崇高的灵魂相对比,他才显得这么的可爱可敬,他曾这么说过:岂使此人名扬宇宙而枯槁当年。

  • 班固汉书的地位是怎样的
    班固汉书的地位是怎样的

    班固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史学家之一,是司马迁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也是《史记》之后非常重要的一部史书,那汉书在中国历

  • 对词人柳永的评价
    对词人柳永的评价

    柳永是宋朝婉约词派的领军人物,他让宋词换了新面貌,焕发了新的生机。后人对柳永的评价也是褒多于贬,也建立了柳永纪念馆。那后人都有哪些评价呢

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