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时间: 炀炀0 分享

  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它的导火线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1] 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2] 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爱国运动历史原因

  新思想与社团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

  新青年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社团组织在中华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3] 高等教育发展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5年被废除。到了民初,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4] 国耻情绪191

  五四运动时的徐世昌政府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914年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作用。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即加入了协约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

  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

  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5]

  五四爱国运动事件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巴黎和会旧照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约。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看过“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人还看了:

1.关于五四爱国运动优秀演讲稿

2.优秀五四运动演讲稿4篇

3.中学生五四爱国运五四运动的国旗下演讲稿3篇

4.纪念五四运动国旗下讲话

5.2017五四运动多少周年

6.五四爱国运动演讲稿3篇

7.纪念五四爱国运动演讲稿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五四爱国运动是在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爆发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则是它的导火线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精心挑选了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54爱国运动的表现
    54爱国运动的表现

    中国现代爱国运动的发生,直接原因在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重和外国侵略者的飞扬跋扈、滥施淫威。普天同愤是团结御侮精神形成的社会心理基

  • 12.9爱国运动活动总结
    12.9爱国运动活动总结

    一二九运动既是一场政治性质的运动,也具有思想运动的特质。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二九运动内在的思想动力,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

  • 12.9爱国运动过程
    12.9爱国运动过程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那么关于一二九运动简介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2.9爱国运动过程,谢谢大

  • 12.9爱国运动感悟
    12.9爱国运动感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提出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2.9爱国运动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2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