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事件 > 近代历史事件 >

商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商朝历史事件介绍

时间: 炀炀0 分享

商朝是我国城邑规划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垣曲商城、黄陂盘龙城商城、安阳殷墟等不同时期不同性质商城的综合考察,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商朝历史事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商朝历史事件一: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766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事件。 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其建立者就是商汤。商朝的都城在西毫,即今洛阳市辖的偃师市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此考古发现了商城遗址,证明商朝都城就在洛阳偃师。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商代都城遗址。

商原是夏朝东部一个以燕子为图腾的部落,始祖叫契。当禹建立夏朝的时候,商族刚刚进入到父系氏族阶段,到商汤作部族首领时,刚好处于夏代最后一个国王桀统治时期。夏桀统治黑暗,不修国政,骄侈淫逸。据说桀体格健壮,力大无比,能够把坚硬的兽角一手折断,敢赤手空拳与猛兽搏斗,曾独自一人深入潭中斩杀水怪,似乎象个了不起的英雄,然而他骨子里却极端腐朽暴虐。在他统治时期,多次举兵讨伐周围小国,使臣服于夏的诸小国离心离德。夏桀为了加强对周围诸方国的控制,曾举兵讨伐有施氏,有施氏自知抵御不过,为避免方国灭亡,便选了一名叫妺喜的绝色美女,献给夏桀。夏桀看到这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妺喜后,就罢兵而归,终日与妺喜厮守一起,寸步不离,从此不再理政。为了讨好妺喜,夏桀在国内大征民夫,特为妺喜修建了一座宫殿,因此宫高大无比,看上去就象要倾倒下来,所以叫“倾宫”,宫中有琼室、瑶后,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他整日和妺喜在宫中寻玩作乐,荒淫到了极点。夏朝百姓对桀的统治深恶痛绝,没有人再愿意为夏桀这样的荒淫暴君卖命出力,夏统治集团内部也分崩离析,矛盾重重。

面对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领汤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遇到哪个方国有灾有难,就主动救济,并积极网络人才收集有关夏桀政权的情报信息,为进一步消灭夏朝做积极的准备。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壮大起来,汤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心中十分害怕,就听信佞臣赵梁的计谋,假意召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夏台。商汤被夏桀囚禁后群龙无首,商部族灭夏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无奈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到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汤开脱,最后夏桀仍然听信了赵梁之言,竟然放了商汤。

商汤被放回以后,坚定了灭夏决心,加力准备灭夏战争。他首先灭掉了与夏关系密切的韦、顾、昆吾诸小国,在力量准备充足以后于公元前1600年领导了灭夏战争。在商军出征以前,商汤进行了誓师动员,历数夏桀的罪行,说明自己出兵灭夏是替天行道,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消灭夏桀的黑暗统治。誓师以后商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士气高昂地向夏朝都城迸发,商汤手把大斧,坐在战车上,指挥三军。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阻止商军的进攻。然而连年来夏桀的统治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又指挥不灵,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桀见势不妙,就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鸣条,双方军队在鸣条进行了决战,结果商军获得全胜,桀带着几名护从狼狈逃出战场,据说后来死在了安徽巢县,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汤灭夏以后,建都于亳,自称武王,并进一步营建其奴隶制文明大国。关于商朝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曾多次迁徙,有“前八后五”之说。主要意思是说商朝在灭夏统一天下前,都城曾八次迁徙,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后又有五次迁都,至到盘庚迁殷之后商朝都城才固定下来。不管怎么说商汤在灭夏以后都于西亳这已是史学界不争的事实。

不仅商汤建都于西毫,其后继者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太戊诸王均都于此,西毫为商朝都城的时间前后230余年。

商朝历史事件二:景亳之命

《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鲁昭公四年(前538年)六月, 楚灵王在申举行诸侯大会,会前,楚国大臣 椒举听说会盟的礼制不全,就向楚灵王进言说:“现在君王刚刚获得诸侯的信服,在礼法上一定要谨慎行事。楚国霸业能否成功,都在这次会盟上了。”然后,椒举列举了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诸侯大会:“ 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 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 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然后问楚灵王:“你准备模仿哪一次会盟的礼制?”楚灵王说:“我用 齐桓公召陵会盟的礼制。”

关于景亳,历史上说法不一, 杜预《左传注》认为:“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 偃师”,晋代的皇甫谧不同意此说,在《 帝王世纪》里辨析说:“汤始居亳,学者咸以亳本帝喾之墟,在《 禹贡》豫州洛河之间,今河南偃师西二十里尸乡之阳亭是也。以经考之事实,甚失其正。《孟子》称‘汤居亳,与葛为邻。’案《地理志》:‘葛,今梁国 宁陵之葛乡’是也。汤地七十里,葛又伯耳,封域有制;葛伯不祀,汤使亳众为之耕,有童子饷食,葛伯夺而杀之。计宁陵至偃师八百里,而使亳众为之耕,有童子饷食,非其理也。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师也。故古文《 仲虺之诰》曰:‘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即《 孟子》之言是也。汤又盟诸侯于景亳,然则二亳皆在梁矣,《春秋》‘会于亳’是也。”皇甫谧认为“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后来王国维在《说亳》一文中经过详细考证,认为景亳就是北亳,在今山东 曹县南,因为此地有景山,故称“景亳”;又因为此地古称“蒙”,故又称“蒙亳”。

商朝历史事件三:伊尹辅政

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叫桀,是个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军队占领了夏朝的首都(洛阳地区),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商王朝。汤又叫成汤或成唐,后人也叫他商汤,甲骨文记载他叫大乙。

商汤消灭夏王朝后在3000诸侯的拥立下称王,宣告商王朝的建立,他从残暴的夏桀身上吸取教训。一心为老百姓做好事,赶走阿谀奉承的歼臣,重用忠心为国的大臣,商汤这一系列的举动深受各地诸侯的欢迎,使商朝日益兴旺起来。

当时,商汤重用了一个叫伊尹的人。伊尹是被卖到有莘国(今开封陈留一带)的奴隶,是被商汤的左相仲虺推荐给汤的。当时求贤若渴的汤,立即派人带着聘礼到有莘国去请伊尹,但有莘国的国君害怕伊尹被商国请回去后对自己不利,就找了个借口把伊尹抓了起来。

商汤知道后十分失望,后来仲虺想了一个办法,建议汤向有莘国君求婚,让伊尹作为有莘国的陪嫁奴隶,和有莘国君的女儿一起到商国来。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伊尹到了商国后,汤就封他为右相,和仲虺共同策划处理国家大事。

商汤仅在位13年,便离开了人世。商朝的王位继承制是兄终弟及,没有弟弟时才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他死后应当传位给长子太丁,可是太丁比他的父亲商汤死得还早,所以按制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承王位。外丙继位3年就死了,又由外丙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4年死去,于是,右相伊尹便以开国元老的身份决定,让太丁的儿子太甲继承了王位。太甲是商汤的孙子。

看过“商朝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商朝历史事件大全

2.商朝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

3.商朝历史

4.商朝历史故事 商朝经典故事

5.夏商周历史故事

6.商朝的历史故事

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