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英国历史事件>

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

时间: 炀炀21 分享

  19世纪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 奇点 ,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工业革命本身并不是天外来客,它同样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因此女王鼓励私掠船、海盗,像雷利和德雷克以及其他的人去扩大英国贸易,开拓殖民地,如弗吉尼亚,甚至袭击西班牙的贸易。他们像走私掠船者一样行动,差不多就是海盗了,因此,如果他们和西班牙发生冲突,女王可以否认他们和她有关,并且说他们是违反政府的官方政策的。这样一来,女王可以不牵扯到一些海军行动,但是却积极鼓励他们,因为她把它看作发展国家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些新加入的竞争者,显然抢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西班牙的利益。一次次的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1588年的夏天,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无敌舰队,以遮天蔽日的骇人威势,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1588年的“英西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它决定了近代早期欧洲的命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英国的强大最终还是通过商业和殖民地的经济扩张。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1]

  19世纪工业革命技术革新

  棉纺织技术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1764年,织工兼木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即珍妮纺纱机(以他的女儿的名字命名的)。它能同时纺16—18个纱锭,提高了工效15倍。这样初步解决了织与纺的矛盾。但珍妮机有缺点,由于它是用人力转动,纺的纱,细、易断而不结实。为了克服这个缺点,1769年,理发师兼钟表匠理查德·阿克莱特制造了水力纺纱机。从此,机器转动不再用人力,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水力纺纱机纺的纱,韧而粗,可作经线。由于它使用水力,必须靠河边新建厂房。1771年,在得比附近的克隆福得建立了第一座棉纱厂,雇了600个工人.这样就突破了原来的手工工场阶段,开始进入近代机器大工厂阶段。为了解决纱粗的问题,1779年青年工人赛米尔·克隆普顿综合了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mule,音译为缪尔纺纱机,又称综合精纱机)。骡机同时能转动300—400个纱锭,极大地提高了工效,而且它纺出的纱,又精细又结实。纺纱机的不断发明和改进,出现棉纱过剩,这样又推动了织布机的发明。1785年,工程师埃地蒙特·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提高了工效40倍。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随着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改进和使用,与此有关的工序也不断革新和机械化。如净棉机、梳棉机、漂自机、整染机等,都先后发明和广泛使用.这样,棉纺织工业整个系统都实现了机械化。由于18世纪60—80年代发明的棉纺织机都是工具,它很快为英国其它轻工业部门(如毛纺织、麻纺织、丝纺织、造纸、印刷等)加以改进采用了。19世纪初,英国整个轻工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3] [4]

  动力技术随着棉纺织工具机的发明和推广,原来的动力(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形势,因而使蒸汽机的发明成为迫切的需要和可能。正如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2页)1769年,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机械师詹姆斯·瓦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从此这个吞吐烟火的大力士“魔王”出世了。1782年,他经过改进又制成了联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使人类由二百万年来以人力为主的手工劳动时代进入了近代机器大生产的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英国各个工业部门机械化。各种工具机都需要动力推动,蒸汽机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蒸汽机开始应用在轻工业上,178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座蒸汽纺纱厂。以后,它陆续运用到各个工业部门,在冶金工业上开动鼓风机,在采矿工业上开动排水机,在交通运输业上开动火车和汽船等等。到1825年,英国已有蒸汽机1.5万台、马力37.5万匹。

  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

  社会特点(1)它是从棉纺织轻工业开始的。这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广,获利大。加之,英国的棉纺织工业是新兴工业,它受封建行会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较少,容易使用新技术和新机器,同时英国当时的棉纺织品质量不如印度和中国,为了竞争也迫切需要进行技术革新。(2)它是以解决动力问题作为关键和重要标志的。从古代至近代,人类社会是以使用什么样性质的生具作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石器时期、铜器时期、铁器时期等,可是到了近代机器出现以后,则往往是以使用什么样性质的动力作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如蒸汽时代、电汽时代、原子时代等。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既是英国工业革命和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突破轻工业部门向纵深发展的关键。(3)它是以机器的发明、使用和制造为中心。用机器操作代替手工劳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主要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手工劳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对象,机器生产是这次革命的结果,机械化是这次革命的中心。英国最早在18世纪60年代以发明纺纱机和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前后经历了各种各样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如棉纺织工业部门发明了上十种的机器;蒸汽机也不止一种,从单动式蒸汽机到联动式蒸汽机,再到高压蒸汽机等;在冶金工业和采矿工业上有鼓风机、辗压机、抽水机、凿井机、曳运机等;在交通运输业上有蒸汽机车和汽船等;在机器制造工业上有“移动刀架”,各种蒸汽锤和金属加工车床;最后到19世纪30—40年代完全能用机器制造机器,并且大量向国外输出机器,作为工业革命完成的界标。当时,英国从工厂到矿山、从陆地到海洋、到处是机器在轰鸣,到处是机器在转动,到处是机器在奔驰……它组成了英国工业革命胜利行进的协奏曲。机器霸占了英国生产的历史舞台,手摇纺车、人力车、马车等都逐渐退出了生产的历史舞台,放进了历史博物馆。(4)它是以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同时也尽量吸收了前人和别国的先进技术。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引进和利用的外国先进技术不多,只能靠本国的发明创造为主,所以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机器都是英国人自己发明制造的。但是,他也不是完全闭关自守、一律排外,外国的先进技术可以利用的他还是尽量吸收。如汽船、净棉机等就是美国发明的,英国很快把这种先进技术引进来,加以应用和推广;蒸汽机最早是法国物理学家巴本在1690年制成了实验性的蒸汽机,后来英国技师萨费里在1698年制成蒸汽水泵和纽可内在1704年又加以改进制成矿井抽水机,最后瓦特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加上新的研究和试验,才在1769年制成单动式蒸汽机。[5]

  技术特征技术的发展是连续的,同时又显现出某些阶段性。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技术体系与以前的以农业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不同,与19世纪中叶逐渐孕育并开始形成的以电气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也不同。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技术发明主要还是工匠们的经验结果,科学只是起了辅助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逐渐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加速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使得许多技术上的发明成了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2)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系统的另一个特征。以工作机的发明为起点,解放了双手;动力机以蒸汽机为动力源,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工作机。(3)机器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各种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工匠个人的技能已经不能够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机器劳动使得进一步分工成为必须,产生了工匠和工程师的分工。同时,也使得工人把技术看作是异己的力量。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体系从工业革命开始孕育,经过了约100年的形成期,逐渐成熟起来,并日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

看过“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的人还看了:

1.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

2.19世纪工业革命影响

3.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19世纪末工业革命

5.德国工业革命特点

6.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

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

19世纪工业革命是经济史上的 奇点 ,它推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但工业革命本身并不是天外来客,它同样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19世纪工业革命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 1558年伊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18世纪工业革命成果
    18世纪工业革命成果

    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是英国原始积累的形式之一,战争的任务主要是解决世界殖民地和海洋贸易的霸主问题,从而决定未来谁将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工业国,今

  • 19世纪末工业革命事件
    19世纪末工业革命事件

    19世纪末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初期的历史。

  •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是19 世纪欧亚格局变化的轴心,促成了西方对东方支配地位,也是东方反抗、挑战西方的重要动力。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9世纪

  •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明
    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明

    19世纪60~70年代是俄国经济的转型时期。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激活了整个国民经济,对全俄市场的形成,劳动的地域分工,生产力配置和工业生产布局都产生

26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