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汉朝历史>

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

时间: 学良775 分享

  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下面是有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欢迎参阅。

  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

  “楚汉之争”:封建统治者争夺地位的战争。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专权;

  封建割据局面形成;

  政治: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①汉初采用郡国并行制;

  ★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想以此巩同皇权、稳定刘氏的天下

  ★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②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中央御史大夫,地方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后期分全国为13州(监察区),设刺史,负责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全力日增,至东汉末年发展为州郡县三级。

  ④大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中亚细亚到欧洲)

  2)君主专制的演进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为“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权力,使尚书台成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为中枢机构

  3.)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外儒内法

  4.)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察举制,举孝廉

  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铁器改进推广;犁壁;一牛挽犁牛耕法。

  ②水利:漕渠、白渠、坎儿井和东汉王景治黄河。

  ③播种耧车。

  2.手工业:

  两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煤炭作燃料;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丝织业发达

  陆路、海上“丝绸之路”

  3.商业的发展:

  ①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对“市”管理严格,商业区和居住区严格分开, ②全国性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

  ③外贸发展: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文化:

  1.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无为而治”。: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懦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和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独尊儒术的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教官为“博士”。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3.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4.数学成就: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渗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的“麻沸散”。

  6.天文学:张衡的地动仪

  7.汉赋的创作: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赋是吸收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司马相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8.西汉 佛教传入中国,东汉道教产生。

  9.司马迁《史记》

  10.秦砖汉瓦你,说唱俑、杂技俑、
猜你喜欢:

1.西汉经典诗词《秋风辞》

2.西汉王朝

3.西汉书法介绍

4.汉朝经典故事

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

西汉(前202年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前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下面是有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欢迎参阅。 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 楚汉之争:封建统治者争夺地位的战争。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外戚宦官专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29位皇帝,享国405年。下面是有汉朝历代皇帝列表,欢迎参阅。 汉朝历代皇帝 汉朝的国号 汉朝分为

  • 东汉存在多少年
    东汉存在多少年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那么你知道东汉存在多少年吗?下面是有东汉历史简介,欢迎参阅。 东汉历史简介 东汉王朝(公元

  • 绿林赤眉起义简介_绿林赤眉起义的原因
    绿林赤眉起义简介_绿林赤眉起义的原因

    绿林赤眉起义是在西汉末年爆发的一场农民起义,当时因为西汉末年王莽想要该朝篡位而引起的战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绿林赤眉起义简介,希

  • 东汉出使西域的是谁
    东汉出使西域的是谁

    西域,最早指周朝诸地。先秦《国语》有西方之书,东汉出使西域的是谁呢。下面是有,欢迎参阅。 班超个人简介 汉明帝永平五年(62),随兄班固至洛阳,

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