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上古历史>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资料,仅供参考。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

  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传说中的女神。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王母娘娘的介绍

  王母娘娘:全称西王金母、西王母、王母、金母等,是古代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道教神话,西王母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现多传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

  中国几部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1]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西王母由原来绝对的、全能的宇宙神,渐渐转换成了只代表世俗的神,她的神话力量被削弱。魏晋以后,到了道教那里,她仅仅成了统治女仙世界的一个首领:“西王母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者、得道者,咸所隶焉[2] 。”

  人物考证

  王母

  “王母”一词,出自《山海经》的《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

  西王母

  “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丘(昆仑山),于汉中原为西,故称西王母。《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

  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词,出自明《西游记》,或称“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灵太妙龟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灵,也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

  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

  上清经派将西王母信仰吸收之后,列为元始天王的弟子,并且担任传授宝经要诀的职司,遍见于六朝上清经中。

  《枕中书》:“西汉九光夫人,始阴之气,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又载:上古之时,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3]

  西周金文即有“王母”的记载。

  《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入),殊族者处。皆齐,大材,出祭王母,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讳也。”

  《山海经》:“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这是早期的王母形象,和女娲炎帝黄帝等神早期一样,都带有兽相。

  《穆天子传》:“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郭璞注:“将,请也。”则西王母能够赐予人年岁,使人长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4]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

  《西游记》:西王母种的蟠桃乃仙树仙根,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在中国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

  汉《贾子修政篇》:“尧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

  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

  遣二十三女瑶姬(封为妙用真人)下凡助大禹治水。

  《尔雅》:西王母于夏代时献白玉玦。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盘古之女,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3]

  “谒金母,拜木公。”

  西王母乃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为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一释曰:“东华者,以帝君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也,分治东极,居东华之上也。其掌管蓬莱仙岛。各司其职,井然有序。[3]

  民间信仰

  太真西王母

  太真西王母(5张)

  《山海经·西山经》:“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认为这句指西王母掌管对灾厉的预知,郝懿行则认为:“厉及五残,皆星名也。”

  《列仙全传》: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是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

  瑶池金母第一座主奉庙宇于现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的回山。仙居圣域,非凡人所能达,因此古人难得一见瑶池金母之圣颜,关于金母仙貌装束之描述,雍容华贵,凝重端庄。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里,是一座空中花园,叫做“阆风”的苑中。王母有长生不老的仙桃,此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长寿命。王母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民间以王母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恒娥就是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不死药,而奔月的。王母自称为帝女,从道教来看,指的是元阳上帝盘古之女。《道藏三洞经》记载:“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位天尊。《列仙全传》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姓缑,(一作何)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云笈七签》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

  家庭成员

  父母

  王母最早记载,见于先秦,是居于昆仑丘的山母神、始祖女神,并无父母。

  东晋的葛洪则认为,西王母与东王公是盘古、太元圣母所生。见 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

  东王公

  王公最早记载,见于汉代。被认为是“阴阳”中的阳神,对应阴神西王母,并无父母。

  东晋 葛洪 则认为王公与王母都是盘古、太元圣母所生。

  到了汉末道教,西王母被认为是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神,主管女仙,执掌昆仑仙山。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为东王公,主管男仙,执掌蓬莱仙岛。可以说西母与东皇相当于神仙中的人事管理。

  西王母在战国时期见诸记载,。东王公见于汉代。在当时颇为高涨的阴阳观念,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西王母与东王公在东汉时期对举的记载凡三事:

  《历代神仙演义》: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见于郭宪的《洞冥记》和伪托东方朔的《神异经》。灵帝时人服虞曾引过《神异经》的有关文字,故胡应麟言:“汉人假名东方朔作《神异经》”。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祀东王公与西王母为阴阳二神,见于东汉中叶赵晔《吴越春秋》。《史记》言越王勾践靠“七术”复国,具体内容未详,而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言其第一术——“尊天祀鬼神以求福”,即“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西王母与东王公皆作雍穆王者之象,俨然为长寿富贵的守护神。纪年为汉元兴六年(公元105年)的环状乳神人神兽镜铭文曰:“元兴元年五月丙午日天大赦,广汉造作尚方竟(镜),湅(炼)三商周得无□,世传光明长乐未央,富且昌,宜侯王,师命长生如石,位至三公,寿如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立至公侯”。

  在吴承恩《西游记》中,东华大帝君出场诗就很有暗示意味:

  盈空万道霞光现,彩雾飘祆光不断。丹凤衔花也更鲜,青鸾飞舞声娇艳。

  福如东海寿如山,貌似小童身体健。壶隐洞天不老丹,腰悬与日长生篆。

  人间数次降祯祥,世上几番消厄愿。武帝曾宣加寿龄,瑶池每赴蟠桃宴。

  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灵山参佛面。

  圣号东华大帝君,烟霞第一神仙眷。[6]

  女儿

  1.民间体系。

  七仙女:汉代开始出现七仙传说,“董永奉亲”石刻图上七仙女为羽衣人形象。汉代多有壁画为羽衣人环绕西王母、东王公。七仙女疑为王母、王公的属神。后期民间传说里,则有说七仙就是王母的女儿。

  2.道教上清派体系。

  太真夫人:宋《太平广记》引 东晋 葛洪《神仙传》“夫人,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字罗敷,遂事玄都太真王。有子为三天太上府司直,主总纠天曹之违错,比地上之卿佐。年少好游逸,委官废事,有司奏劾,以不亲局察,降主事东岳,退真王之编,司鬼神之师,五百年一代其职。”

  南朝 陶弘景《真诰》、《真灵位业图》:

  右英夫人。阿母第十三女王媚兰字申林

  紫微左宫王夫人。讳清娥,字愈音,阿母第二十六女也。

  3.神魔文学体系。

  龙吉公主:出自 明 《封神演义》。[7]

  4.织女:先秦时为星宿,沿帝星靠近北极,与天帝有关。汉 《史记》首次明确记载织女的身世,“天孙”。

  织女本为某位天帝的孙女。后期在民间传说里,被改为是王母之女。

  瑶姬:最早记载在先秦的《山海经》:“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古代注释为炎帝的女儿。

  在唐《墉城集仙录》里,瑶姬从炎帝之女被改为王母之女。

  5.巫山民间传说里,除幼女瑶姬外,尚有十二神女为王母之女:登龙、圣泉、朝云、望霞、松峦、集仙、飞凤、翠屏、聚鹤、净坛、起云、上升。

  6.其他。

  明《历代神仙通鉴》:王母第二女为太武夫人青女氐。

  清《龟台琬琰》玉卮娘子:玉卮西王母第三女,崔书生遇之,遗以白玉合。

  儿子

  明《历代神仙通鉴》:木公至方诸……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

  江西民间传说:相传西王母第九子玄秀真人飞跨白鹤,翩翩而至,筑坛山上,镌有"以祭灵仙"四个大字,前人诗赞:"共说西王母,有子跨鹤来。山深藏窈霭,林静长莓苔。丹灶泥封旧,元坛劫木灰。莫云仙迹幻,咫尺有蓬莱。"[8]

看了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的人还看了:

1.短一点的神话故事100字

2.中国古代神话故事300字

3.有关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

4.上古神话传说有哪些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

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资料,仅供参考。 西圣王母的神话故事 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故事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

  •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

    神农辨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是怎样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 神农尝百草的神

  • 伏羲画卦的故事
    伏羲画卦的故事

    伏羲画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

  • 女娲造人的故事
    女娲造人的故事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化生万物[1] ,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2] ,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3-6] 。她是古老相传的大母神。女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