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记录>

考古新发现古墓

时间: 穗嘉23 分享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关于考古新发现古墓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古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新发现古墓之出土文物

  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青铜雁鱼灯、青铜火锅、成套编钟、竹简、木牍和10余吨近200万枚五铢钱等。海昏侯墓已被列入2015年国家重大考古项目,创下多个“首次”和考古之最。

  2015年11月4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南昌西汉海昏侯墓阶段性考古成果。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墓葬中还出土了青铜火锅。[6]

  2015年11月9日,在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主墓的西侧有一个占地约80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首次发现车马陪葬坑,在这个坑里共发现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考古工作人员从车马坑里清理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从清理出的车具如盖弓帽、杠箍、龙虎首轭饰、辕首饰、衡饰、车軎等,马具如络饰、衔镳、当卢(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等多鎏金错银和麻质伞盖看,其制作极其考究,使用等级很高。在这里还发现大型青铜蒸馏器、青铜火锅及数十件陶瓷器及陶胎漆器储酒器。[7]

  11月14日上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清理正式启动。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将为研究孔子的实际形象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汉时期统治阶层独尊儒术的景象。[8]

  出土的马蹄金

  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两个马蹄形的金器,虽然在地底埋藏了2000多年,但经过初步的清洗后,立刻闪耀出黄金的光泽。专家介绍,公元前95年,汉武帝祭天时梦到了纯白的麒麟,敦煌一带出现了金马,泰山出现了黄金,汉武帝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之兆,所以从那一年开始,就将所有的金饼都铸造成马蹄的形状。[9]

  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在此次主椁室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组漆器屏风和两块马蹄形金器。其中,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海昏侯墓位于江西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约1000米的墎墩山上,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该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10]

  11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西侧出现数量惊人的金器堆,包括数十枚马蹄金、两盒金饼等等。[11]

  11月18日,在对东室的发掘中出土一枚韘形佩。该玉佩无论是质地还是造型都非常精美。这枚韘形佩上面有龙凤纹饰,这种高等级的玉佩将会为墓主人的身份指向起到重要作用。[12]

  12月6日,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考古发掘的第23天,考古发掘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考古人员在主椁室西室下层中提取出十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一把约80公分的玉具剑,由玉和剑组合而成。[13]

  韘形佩

  12月7日,南昌西汉大墓出土首只玉耳杯;之后考古人员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东室的南面又发现了9只青铜鼎。有专家指出,周朝时曾有“天子九鼎”的说法,到汉代已不再严格,但成套9只鼎的出现依然证明墓主人身份不一般。[14]

  12月,江西南昌西汉大墓出土一葡萄大小的琥珀,两端钻有微孔,对齐贯串,猜测为挂饰;这块琥珀中还有昆虫,属于珍贵的虫珀。同时出土的还有一蓝色宝石,以及数枚玉片和带有玉石的器物。这枚虫珀装在盒子里,酷似一碗小米红枣粥。[15]

  截至到2015年12月17日,南昌西汉大墓挖掘现场已出土各类文物2万余件,已有多项证据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主棺上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三把金丝缠绕的玉具剑,制作工艺精湛,金丝缠绕的部分为剑鞘部位。[16]

  2015年12月20日,考古人员们开启了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第一层棺板,在其中发现了马蹄金和玉器。[17]

  2015年12月22日,考古人员发现极为罕见的棺床,还在内棺盖板上发现了荒帷的痕迹。荒帷在汉代墓葬比较多见,但过去发现的荒帷上都是满绣,南昌西汉大墓发现的荒帷则比较特殊,上面的图案排列有序,而且是在比较薄的纺织品上用朱砂染线绣成一朵朵汉式花穗的花纹。[18]

  南昌西汉大墓取出大量金饼

  南昌西汉大墓取出大量金饼(4)

  2015年12月23日,考古专家在出土竹简中发现《论语》,且据资料表明西汉大墓地处文献记载的昌邑王刘贺的封地,历史背景十分清楚。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的雕刻精美纹饰鎏金、错银青铜车马器,与文献记载“龙首衔轭”的“王青盖车”类似。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南昌”、“汉”、“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墓主身份已经初步明确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金器

  2015年12月24日,考古工作人员在南昌西汉大墓主棺的外棺里面提取了多件马蹄金和金饼。出土的马蹄金中,首次发现底部刻有“中”字,究竟是何意义还有待考证。[19]经初步测算,大、小马蹄金有33枚,麟趾金有15枚,金饼多达96枚。已出土的金饼、大小马蹄金、麟趾金总重量已达7.84万余克,超过78公斤。加上之前出土的214枚金器,整个墓葬中出土的金器数量已达378件[20],南昌海昏侯墓再次刷新了中国汉墓考古金器出土数量纪录。[21]

  2015年12月26日,专家组对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棺内棺进行了试开启。由于棺内情况保存较好,且有丝织品痕迹存在,专家决定将内棺整体打包,运至低氧实验室处理。[22]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前25日在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其中金饼96枚、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另外还有金板20块。加上此前在主椁室出土的金器,海昏侯墓出土金器已超过370件。其身家之丰厚已超出历史的记载和专家的预料。[23]

  清洗后的金板

  2015年12月28日,考古人员再次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内棺进行了一次探测,棺内除了金器、玉器和纺织品痕迹外,还发现了几个漆盒。金板露出了“真颜”,本该有的光泽没有因为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受到影响。这些金板并不是统一的尺寸,同一块金板,不同部位的厚度也不一样。专家介绍,每块金板大约一公斤左右。北京联合大学历史专家王楚宁撰文《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认为屏风上的文字介绍了孔子的基本个人情况,之前各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孔子屏风则明确写着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将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记录。文章认为,孔子屏风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孔子三十岁时的准确纪年,由这一时间节点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 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24]

  2016年1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年会”上,“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万余件珍贵文物”就入选了“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事件”。[25]

  2016年4月26日前,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提供的数据中金器总数还是378件,其中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总重量超过80公斤。

  2016年5月6日,徐长青称,远不止378件,因为他们在内棺底部又发现了一层金饼,发现有5排,每排20个,这些金饼与此前发现的金饼大小、重量相同。这意味着海昏侯墓的金器数量至少要增加100个。[26]

  据专家考证,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在整个学术界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海昏侯墓共出土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27]

  2017年1月,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首轮红外扫描后,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中发现疑似失传约1800年的《齐论语》。文物专家将通过正式释读确定竹简内容。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28]

  2017年2月,海昏侯墓考古专家公布,南昌汉代海昏侯墓内出土了一面穿衣镜,上有孔子的形象,而且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孔子形象,并初步释读了穿衣镜上的内容及背后涵义。专家表示,衣镜上的孔子及其弟子肖像画人物写实,有望还原真正的孔子形象。此外,在一版木牍中还发现了疑似刘贺手写的读书笔记。[29]

  2017年5月,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多枚奏牍,均为海昏侯国向朝廷上奏的公文,均为墨写隶书,文字端正工整。[30]

  2017年5月,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物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百余件青铜器已修复完成,出土竹简加固完成,正在等待文字释读。[31]

  考古新发现古墓之墓主考证

  西汉大墓出土珍贵虫珀

  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专家认为海昏侯墓与西汉海昏侯国存在很大关联,墓葬主人就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国的某一代海昏侯,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但具体是哪一代海昏侯,还有待于更多的证据。

  据《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为曲折,刘贺为汉武帝之孙,在世33年间曾经历王、皇、侯三种身份的转变,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后在位仅27天就遭废黜。

  据考古专家介绍,地方史料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海昏侯墓非常接近。

  考古新发现古墓之发掘意义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考古新发现古墓之四大谜团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出土

  2015年11月14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椁室的考古发掘工作将正式启动。此前出土的万余件文物让人们对海昏侯生前的奢华生活有了初步了解,但仍留下许多待解谜团,特别是墓主人的身份之谜。答案将随着主椁室的清理工作而揭开。

  棺木为何不在椁室正中?

  主椁室正中位置有一个明显的盗洞。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盗洞深约14米,是从上方封土堆正中心垂直向下挖而形成,但幸好主棺不在这个位置。

  考古队员已确定主棺位于椁室的东北角。“这与其他墓葬中的居中放置不太一样,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其遭到盗墓贼的破坏。”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说。

  也有专家认为,公元318发生在这里的一次大地震造成了椁室的坍塌,而且西边先坍塌,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棺木被推移至了椁室的另一边角落。棺木不在椁室正中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天意促成,有待随着主椁室的发掘揭开谜底。

  墓主安葬时棺椁是几重?

  棺椁制是古代体现死者身份和等级的一种制度。一般来说,官位或身份越高贵,棺和椁的层数越多。

  “此前长沙马王堆中辛追墓的棺椁是四棺两椁。”张仲立告诉记者,由于海昏侯墓的主椁室因地质运动发生过多次坍塌,棺椁的保存状况没有想象中好。“目前能确定的是海昏侯使用了重棺,但具体几重不得而知;椁木用料初步判断有樟木和杉木”。

  棺内是否能发现玉衣?

  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是用玉片制成的玉衣。其中,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而成,称之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分别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列侯作为秦汉二十等爵制的最高一等,地位仅次于皇帝和诸侯王。列侯下葬时是否身穿玉衣?如果穿,是什么等级的玉衣?这些谜团,只能等待开棺定论。

  墓主人是否为汉废帝刘贺?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海昏侯的爵位世代承袭,一直延续到东汉,史料记载有4代。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即第二代昌邑王;第二代是海昏釐侯刘代宗;第三代是海昏原侯刘保世,新朝时一度被削藩贬为庶民;第四代是刘会邑。

  其中以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生平最具传奇性,一生经历了王、帝、侯三种身份。他是汉武帝的孙子、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儿子,曾被权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废黜,成为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考古新发现古墓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是汉代铁河古墓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关于考古新发现古墓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古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新发现古墓之出土文物 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考古新发现古人类
    考古新发现古人类

    美国考古新发现:13万年前美洲或已有古人类存在。关于考古新发现古人类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古人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考古新发现
    考古新发现

    对于考古新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新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新发现之《前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

  • 考古文物十大发现
    考古文物十大发现

    大家知道考古文物十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吗?关于考古文物十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文物十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

  • 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
    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

    在考古的时候,居然有惊天大发现!关于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古进行时惊世大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考古

2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