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

时间: 菊珍955 分享

  任何企业管理者,都要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己任”,但一个企业要实现这一点,绝不是企业领导和干部员工每天嘴上喊着“利润”、脑袋里想着“利润”就可以做到的。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情商素质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企业领导通过不断激励自己和自己的下属、员工,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企业员工的价值,对国家、股东和社会负起广泛的责任,这就是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情商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进取心和责任感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内在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才能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有效地带领企业驶向成功的彼岸。许多成功的领导在总结人生经历时,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成思危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曾经说过:几十年来,是“上进心、责任心、好奇心”驱使他不断的取得进步,使他即使在人大副委员长的高位上,仍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第7门外语。

  我这里还有一个资料,介绍了一个省的组织部门对60名厅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调查情况。在被调查的60名干部中,每个人的基本条件、基本素质包括学历、职称、专业特长、从政经历等方面都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实际考核以后却反差很大,出现了两种结果,其中一部分人是属于胜任工作、政绩突出、考核合格的;另一部分人是政绩平平、不胜任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不同结果呢?经过研究分析发现:那些政绩平平、工作不胜任的干部所缺少的,正是进取心和责任感。

  不可否认,中国特色的现行体制让部分国企领导感到无奈。这种无奈打击了一些领导的工作积极性,淡化了领导的工作责任感,也束缚了领导的创新进取精神。久而久之,企业领导成为患有严重体制异化症状的人,行使“有限的权力”,但也只愿意担负起“有限的责任”:只讲唯上唯虚,不讲求生产力发展,不讲求效益利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还有少数领导则走上与现行体制对抗的道路:既然让我担负起“无限的责任”,那就得给我“无限的权力”,支付给我“无限的利益”,结果在工作上独断专行,跟国家和股东“讨价还价”,甚至滑向腐败的深渊!与现行体制对抗,是非常危险、也非常愚蠢的念头和行为。

  在现行体制下患得患失、唯唯诺诺、毫无作为的企业领导行为也是极不可取的。企业经营管理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领导在市场竞争中稍一松懈、差之毫厘,便会让企业江河日下、失之千里。所以具有高水平情商的企业领导必须深谙现行体制的优劣、并力所能及地在一定范围内对体制进行积极合作和改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行体制实行超越。

  这样的企业领导才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时刻知道鞭策自己,推动属下和员工,促使自己的企业跨越一个又一个市场障碍,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在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实现自身和全体员工的价值,在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国家、股东、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拥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他就不会把自己视为仅仅是个人“小利益”的化身,而应该视为多个层面“大利益”的代表,从而担负起为这些层面谋取“大利益”的使命。能超越自身“小利益”而为大众谋取“大利益”的人,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人物,虽然他们往往所获无几,但流芳千古、万人敬仰不就是历史和社会给予他们的丰厚“回报”吗!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宽阔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具有宽阔的胸怀是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在第一讲中,我谈到过大局意识的问题,一个企业领导是否具备大局意识是完成领导任务的重要前提。宽阔的胸怀其实就是大局意识的体现。相对于一般员工而言,一个企业领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都要想“大事”,做“难事”。

  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需要妥善处理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工作上千头万绪,有时还会遇到班子其他成员以及下级干部员工的不同意见,凡此种种,都要求一个领导者要有宽阔的胸怀,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利为有利,只有这样,一个企业领导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办成难事。

  现行体制下的国企经营管理要远比西方企业的经营管理复杂和困难得多,所以要求一个企业领导在领导方法方面,要学会适应,其中学会向现实妥协就不失为一种尊重现实、积极作为的有效做法,同时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因为,我们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市场,而且同时要面对企业本身。

  大家知道,西方企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管理者和劳动者的整体素质相对都较高,它的机制好,不养懒人。西方企业的CEO面对的主体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懂经营会管理的;第二种是虽不懂经营但善管理的。但中国企业就不同了。

  我们的国有企业成立才几十年,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素质相对来讲比不上西方企业,并且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强调稳定,强调就业,强调人人有饭吃。

  在这种体制下,就形成了中国企业的CEO,所面对的管理对象除了上述两种人以外,还有第三种、第四种人:第三种是不善经营又不懂管理的(大约占50%左右),是依附企业生存的分子,社会主义养懒人嘛!这是旧体制所产生的后遗症。第四种是工作上不用心、而只注重个人私利的人,这些人写黑信、告黑状、违规违纪、甚至违法,是企业中的捣乱分子(这是国有企业独有的一个现象)。

  因此,要搞好国有企业,我们就必须要鼓励前两种人,将就第三种人,限制和淘汰第四种人。请注意我说的“将就”和“限制”就是向现实妥协!这也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中国企业家必须有一个宽阔的胸怀。

  纵观历史,无数成功的仁人志士无不具有宽阔的胸怀,其中周恩来就是一位具有宽阔胸怀的典型代表。在红军长征途中,周恩来曾经一度掌握着红军的指挥权,是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权力和地位都在毛泽东之上。

  但是,当他在斗争实践中发现毛泽东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华高于自己的时候,就在遵义会议上力主让毛泽东担任军事领导者,进入中央最高决策层,自己甘于做配角,一心当毛泽东的助手,而且在以后几十年的工作中一直如此。

  有人说周恩来天生只能当“宰相”,不是当一把手的料。我说不对,周恩来之所以一生甘当毛泽东的助手,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深明大义,具有一个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如果没有周恩来的大度和大局意识,遵义会议后的中国历史还不知道怎么去写。

  如果说企业领导的宽阔胸怀是一种超越,那么这种超越还体现在一种人格魅力的“向心力”上,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高超的政治艺术。政治家跟企业家的工作,如果说有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都要做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自己的对手越少越好,而使自己的朋友越多越好,甚至包括使原来的对手变成现在和今后的朋友。

  1936年西安事变出现后,国内反蒋、杀蒋呼声不断高涨。按照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敌意和仇视,杀蒋并不过分。但是,毛泽东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大局出发,通过西安事变,提出了释放蒋介石、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正是这种大局意识和宽阔胸怀,促成了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形成,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韩信对“胯下之辱”的处理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小时候逼着自己从他胯下钻过去的屠夫,被封为淮阴候、荣归故里的韩信不但没有报复,反而对他说了一番很宽厚安慰的话,不仅让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深受感动并大为折服,同时也让旁观者对他肃然起敬。

  反过来说,如果韩信以一个侯爵的身份去报复一个屠夫,他就等于把自己与那个屠夫放到了一个天平上,呈现给人们的只能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只会让人瞧不起。宽阔的胸怀是什么?也是情商!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过人的胆识

  具有过人的胆识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条件。胆识包括胆魄与见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胆魄,就能敢于决策,敢于用人;有见识,才能善于决策,善于用人。有胆无识,容易造成滥决策、滥用人的情形;有识无胆,容易错过决策和用人的最佳时机。只有胆识兼备,才能做到有勇有谋,才能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取得超常的成绩。

  三国时代,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多次交锋。论智商,司马懿不在诸葛亮之下。可是诸葛亮在街亭失守以后,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毅然打开城门,带领书童登上城楼,焚香弹琴,泰然自若,用一出“空城计”吓退了强大的敌人。在这一关键时刻,诸葛亮取胜的秘诀,就是靠过人的胆识,是靠超常的情商。

  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在西柏坡成功指挥三大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决定于他过人的胆识。当时敌人的几十万大军距西柏坡不过几十公里,而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分布到全国各大主要战场,毛泽东的身边从工作人员到警卫战士总共也就上千人,其个人安危处境类似于诸葛亮唱空城计时的情形。

  可是,就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毛泽东成功指挥了彻底改变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三大战役。其中淮海战役可谓是最精彩的一战,这场战役是在双方兵力为八十万对六十万、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进行的,战争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过人的胆识,这也是情商因素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明显例证。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

  执着是指即使受到挫折,而行为仍然坚定不移。兴趣是指做事时能够倾注激情、充满想象力。无论对于一个政治家、科学家,还是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具有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始终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哲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能否回避失败,而是能否从失败中走出来,最终获得成功。对于成功者,人们往往只会盯着他最后成功的一瞬,没有看到他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一次成功常常是数十、数百乃至数千次失败过程的报偿。这些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艰辛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一个人能从失败中走出来靠什么?靠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时刻都在千变万化,这对企业领导不断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但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兴趣仍然是沉着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法。有人总结说,在竞争中,最害怕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奇招怪招,而是那种把工作和事业当作一种乐趣来做的人。

  只有把事业当做一种乐趣,他才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充满激情和创意,也才会体察到市场变化的根本所在。袁伟民从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在谈起自己执教成功的经验时只淡淡说了一句话:“浓厚的兴趣”。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兴趣,袁伟民才能够把所有的激情倾注到他所热爱的排球事业中去,在执教的过程中始终信念坚定、敢于突破、因材施教,结果带出来了一支同样对事业有着浓厚兴趣、坚定自信的中国女排队伍。成功者大多是有一百次的努力,而常常有九十九次都失败了,但最后一次却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靠的就是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相关文章:

1.管理者情商eq学习心得

2.管理者情商心得体会

3.好的管理者,善用情绪管理

4.管理者自我修炼心得

5.管理者情商学习心得3篇

管理者必备的情商素质

任何企业管理者,都要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己任,但一个企业要实现这一点,绝不是企业领导和干部员工每天嘴上喊着利润、脑袋里想着利润就可以做到的。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情商素质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管理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