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怎么增加个人修养

时间: 炜基1039 分享

  修养就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进行的自我修炼和自我培养,强调的是“自我”,重点的是“修炼”。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政治修养,这是自身修养的核心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政治修养,就是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都知道,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成一代伟人。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信念坍塌,就像茫茫大海上失去航标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触礁沉船的危险。古人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个“志”就是志向,就是理想信念。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里,讲了一个被广为引用的故事:说的是十五世纪欧洲一位宗教改革家,讲述过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影响了他的一生。

  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的工地,工人们在汗流浃背地搬砖。他问其中一个人:“你们在干什么呢?”那个人没好声气地说:“你看不见吗?,我在搬砖,在服苦役啊!”他又把同样的问题去问另一个人。这个人看了看他说,我在搬砖,在砌堵墙啊!然后,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那个人放下手中的砖,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回答:“你是在问我吗?我在搬砖,在盖一座教堂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有一种祥和的光彩。大家看一看,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释却是三个层次:

  第一种人是悲观主义者。他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他的一份苦役,他看不到更远,计较的只是眼前的辛苦。

  第二种人是现实主义者。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但这堵墙仅仅是一个局部成品,是一个眼前目标。

  第三种人是理想主义者。在他眼里,每一块砖,每一滴汗都是在通往一座教堂,因为有了教堂这个梦想的笼罩,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神圣而快乐的。

  我们现在是教师,我们的信念不是一座教堂,而是一个个孩子灿烂的未来。我们千万别把教育孩子当成苦差事,当成麻烦事,我们现在的工作是在为孩子塑造未来,为国家培养栋梁,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在座每个人的理想信念。

  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这是自身修养的基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毅同志曾讲述这样一段话,一个空军飞行员,如果开不好飞机,那总不好吧;然而,飞机开得再好,开到敌人那边去了,反过来打自己的国家,那就更糟了。《世说新语》里有一句话:“百行以德为首”。德才兼备德为先。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要在三个儿子中选一个王位继承人。他给三兄弟每人发了一颗瓜子,看谁种的好就选谁。

  瓜子拿回去,三个人都种上了。到了约定的时间,三兄弟端着自己的花盆去见国王。国王看见老大、老二的瓜苗都长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里什么也没长出来。

  但国王把王位传给了老三。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三颗瓜子都是炒熟的!国王要考验他们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古人说:“君子忧道不忧贫”。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道德积累的过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思想达到较高层次,往往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正如荀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终有所成。

  作为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师,我觉得要达到三个层次:积极参与做事,主动提出做事,热情帮助做事,做到第一个层次是小有成就,做到第二个层次是有较大成功;做到第三个层次就是有很大成就了。

  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能力修养,这是自身修养的关键

  能力修养是我们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能力修养高,学生和同事才会信赖和敬佩,能力修养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才会提高。

  一是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有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要有自我学习的一些良好方法。有些人他能抓紧时间学习,每天他总能挤出时间学习一会儿,有些人他很善于学习,只要看见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内容便会记下来,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

  二是自我协调的能力。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学校与家里,理想与现实,安全与质量,个人与集体有时候都会产生矛盾,只要我们善于协调,这些矛盾都能溶为一体,变成前进的动力。就拿我们上个星期给学生发课外书籍吧,“保护书和让学生学”就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困扰了很对班主任,但是 老师处理得非常好。

  三是自我调控的能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很多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的惰性半途而费,想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行动计划,有些人实现了计划,有些人没有实现,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差,而主要因为自己的惰性在做崇,所有一个人的自我调控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人的惰性靠别人是无法完全消除了,只有靠自己的控制能力来及时清除它。所以,我说我们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们进行的各项管理检查,如果没有你自己的自控能力控制,这些都不可能触及你的灵魂,都不可能改变你,能改变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作风修养,这是自身修养的保证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导向,作风就是效率,作风更是生产力。每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养成求真务实、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宽宏大量、清正廉洁的作风现象。在这里特别讲一下宽宏大量。孔子72个学生中有个叫子贡的,问孔子,你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孔子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字吧。所谓“恕”,就是宽恕,就是宽以待人,就是以德报怨。有人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忍他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他人所不能为。

  增加个人修养的方法:心理修养,这是自身修养的补充

  1、什么是幸福。

  吃苦是幸福。

  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围炉夜话》(清朝咸丰时人王永彬撰写,与明人洪应明撰写的《菜根谭》、陈继儒撰写的《小窗幽记》一起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中讲:“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他认为:两眉为草字头,眼为一横,鼻为一竖,嘴为口,合起来为一个“苦”字。这形象地揭示了人生难免困苦忧患,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人说: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苏东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所能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它形象而诗意地揭示了一条普遍规律:不圆满是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惯常现象。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就能渐入淡泊之镜。你见过化蝶的过程吗?蝴蝶在蛹壳里挣扎,它要破蛹而出,蛹壳上出现了裂缝,蝴蝶挣扎了许久,身体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好心的人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平扁,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原来蝴蝶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蝴蝶的成长,须经过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这是一个曲折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法国伟大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写道:“痛苦是一把犁刀,一方面犁破了你的心,另一方面,却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人民教育》21期上读到蔡校长的“吃苦是福”时,我心更是一惊,原来吃苦还很幸福。细细品读,慢慢反思,的确令人敬仰的蔡校长现在的幸福是他过去不断吃苦换来的,吃苦才能换来幸福。“吃苦是福”是蔡校长用一辈子人生经历总结的人生哲理,我虽然没有蔡校长年岁高,阅历丰,但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也是吃了不少苦头才换来现在的幸福。少年吃苦读书才幸福地跳出龙门考上大学,青年吃苦学习才幸福地从农村调到城市,中年吃苦工作才幸福地成为一名管理者;当女儿吃苦幸福地获得了父母的夸奖,当母亲吃苦幸福地培养了一个健康女儿,当妻子吃苦幸福地营造了温馨家庭。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吃苦,可能我永远不能品味到幸福的味道。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吃苦是福”的人生的乐观境界,我们都会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2、自足是福

  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既简单又复杂。英国思想家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了这样一件事,上世纪20年代,罗素来到中国四川,意在帮助民众解除痛苦、获得幸福。在乘竹轿上峨嵋山时,他发现累得满头大汗的轿夫们丝毫没有怨气和烦恼,反而很乐观和风趣。罗素徒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坐轿子的人未必就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就是不幸福的。人生之幸福,在每个人的心中。和自认为聪明的人相反,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是愚蠢的,认为自己幸福的人就是幸福的。其实每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自己幸福的理由。就如现在,我们能健康地坐在这里,能有机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这都是很幸福的。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即便生活得很好,仍然心存不足不平之念,一山望着一山高,看别人这也好,那也好,看自己反倒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入眼。这种人就算拥有他所希冀得到的一切,仍旧难以感到快乐,因为他的欲求是永无止境的。还有一种人,即便自己的生存状态差一些,仍旧不会为此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人不论生活在何种环境里,都会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地生活。举个很普通的例子,同样是半杯水,送到第一种人那里,他会因水未加满而心生不满:“怎么才半杯水,那半杯到哪儿去了?”而第二种人拿到这杯水,一定会惊喜地说:“太好了,杯子里居然还有半杯水!” 老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我想,做一个乐观而知足的人,某种意义上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种幸运甚至并不亚于“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之类的人生大喜,因为任何喜事,往往都只能让人高兴一时,而性格中的乐观与知足,却可以让人受益一生。与那些心存不平不满之念的人比起来,知足常乐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幸福,心中的幸福感也更长久。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再平淡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而一个人如果对什么事都心存不满之念,再幸福的日子也会过得味如嚼蜡。

  3、平和是福。

  面对喧嚣纷杂的社会生活,你能借来一双慧眼去认清自己的心灵吗?你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吗?有一个故事能给我们以启迪。有一个木匠在干活的时候,手一甩,把手腕上的手表给掸了。他到处找,但是遍地都是刨花木屑,怎么也找不到。徒弟们都来帮着找,人多眼杂,四处翻遍,可是房间太乱,地上杂物太多了,怎么都没有找到,这时候天黑了,大家说,等明天天亮再找吧。

  木匠的小儿子一个人在木工房里玩耍。晚上,他回去对父亲说:“爸爸,我把你的手表找回来了。”木匠大吃一惊,问:“天都黑了,你怎么找到的呢?”孩子说:“你们大家都走了,我一个人坐在那儿,就听见滴答滴答的声音。我走过去,翻开刨花,就看见手表躺在那儿了。”这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但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当我们身处世间的喧嚣嘈杂,纷纷扰扰地追求,忙忙乱乱地寻找,往往一无所得。而一颗童真的心,安静天真的倾听,就能听到最细微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常让自己一颗纷扰的心平静下来,与自我心灵对话:我究竟需要什么?别让世俗的流言掩埋了自己的灵魂。平淡是真,平和是福。

302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