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人际交往>

青少年人际关系

时间: 炜基1039 分享

  青年期的人际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青少年人际关系的是怎样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少年人际关系

  (一)交往对象的变化 少年期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发展,交往对象的重点开始向同龄伙伴转移,感情的重心也逐渐偏向关系密切的朋友。因为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平等关系能提供父母所不能提供的心理稳定感、认同感和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机会和场所,通过朋友之间分享共同的情感、矛盾、忧虑和困难,在相互帮助和尊重中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初中是学生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几乎达到了一个结交同性朋友的猛增期。

  (二)交往方式的变化  青少年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身心方面的矛盾的出现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和焦燥。他们需要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表露自我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小学时团伙式的交往已满足不了这种要求,因而他们交友的形式开始注重个人内在素质的特征,交往内容也逐渐从活动的外在层面向内在认识和体验方面发展。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2)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3)性格相近;(4)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三)择友特征的阶段性变化  青少年对朋友的选择是以其对交友意义的新认识为基础。少年期朋友的选择主要以活动为中心,只要愉快相处就是朋友,朋友之间要绝对忠诚、坦白、保守秘密,遵守无形的伙伴关系准则,齐心斥责对朋友的叛变等。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友谊要比少年时稳定和深刻得多,他们在择友时更注重内在的品质和情趣,即强调对方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爱好等。由于此时青少年的判断力、自我调节能力都得到了相对的提高,因而能够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朋友间的一些非原则问题不会影响友谊的继续。由于青少年志趣爱好不断的拓展,内心的丰富使高中生的交往领域比少年广泛的多,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不同的朋友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

  青少年人际关系的特点

  (一)横向联系扩大。在广泛的社会接触中,同辈人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交流思想,可以无所不谈,但有的内容却不愿意跟家长讲,跟领导讲,跟另外一些人讲。处理不好,形成了横向联系中的小圈圈,值得注意。

  (二)纵向人际关系走向双向化。原来在两代人之间,幼儿、儿童对父母唯命是从,到青年时期就不一样了,青年人有了自我,有了独立思考,对老师的、父母讲的得分辨一下讲得对不对,可听可不听;反过来甚至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父母。

  (三)异性交往有了特殊意义。青年从依附家长到走向独立体,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家庭(独身主义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组成家庭之前,要同异性接触,因而异性关系就成了青年时期人际交往中的一个特殊内容,期间又有爱情和友谊的区别。友谊是广泛的只要志同道合,所见相同,感情相投,不论同性异性,都可以处得比较密切,切磋琢磨,互相帮助。友谊又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但友谊不等于爱情。爱情是专一的、排他的。要建立真正的友谊,一要理解,二要尊重,三要信任,四要宽容。这样,同志之间的关系就处理得好,友谊就可以长久。朋友间有了矛盾,应该是尊重、谅解、信任、宽容,不要把矛盾扩大化,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伤了感情。朋友之间伤害感情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青年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意朋友之间、同志之间的谅解和宽容。

  青少年人际关系处理

  第一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主张要使人得到解放。人的解放仅有社会领域、经济领域的解放是不够的,还要有生命领域的解放。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解放人,要把他从各种不利的环境中解出来。人道主义还要求尊重人,特别是在人格上尊重别人、关心人、爱护人。孔子讲:“仁者爱人”,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爱人。爱人就是希望别人好,使他得到好处。

  第二是爱国主义。列宁给爱国主义下过定义: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一个国家的深厚的感情。爱国精神可以团结一个国家的人民,使其奋发向上,可以成为全国各民族的巨大凝聚力量。尤其在抵御外辱、奋发图强的时候,爱国主义精神会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人绝不能有了点本事就上国外去出名、去挣钱,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时时刻刻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第三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应该是比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要高一个层次的人际关系准则。集体管理本身就是人际关系准则的一个重要内容。集体主义是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个利益的混化综合。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而个人利益又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是相一致的。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不是一个东西,个人利益是指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利益,它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应得的部分;个人主义就不是了,它是一切从个人出发,一切为着自己,不择手段地破坏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我们必须注意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兼顾。青年人在自我形成的时候,就应该在意识深处打上这个烙印。人们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必须以此为准则,要懂得人际关系当中还有这么多特点、这么多内容,使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这些思想中逐步地成长起来。青年人的人际交往中有选择性,如果不考虑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那就可能搞成个人小集团,就会破坏集体利益。

290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