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礼仪知识 > 个人礼仪 > 言行举止 > 教师个人礼仪应包括什么

教师个人礼仪应包括什么

时间: 雪锦826 分享

教师个人礼仪应包括什么

  作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你知道自己的个人礼仪包括什么内容吗?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教师个人礼仪应包括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师个人礼仪应包括什么

  一、教师目光礼仪的具体要求

  (1)目光要亲切、自然、坦诚。

  (2)注视时间要适当。

  (3)注视的位置要得体。

  (4)注视的方向要合宜。

  二、目光的分配技巧

  (一)课堂教学中:

  (1)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把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它);

  (2)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

  (3)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

  (4)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

  (5)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

  (二)个别谈话时

  (1)相信我们的眼睛会说话,我们的思想及心态,正在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2)要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

  (3)目光接触的时间保持适中,不要死盯不放,也不要左顾右盼。

  三、微笑

  (1)微笑,是我们最美好的形象。因为我们的笑脸放射着温暖、自信、幸福、宽容、慷慨、吉祥等等。心理学家分析,当我们看到一张笑脸时,我们的大脑神经就受到指令,指挥面部肌肉展示微笑,因而,会以微笑来回馈对方。

  (2)能否坦诚、热情、亲切、温馨、自然地对他人微笑,取决于以下品德、品质:

  (3)自信。要相信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与家长或别人友好的交流相处,并能获得家长和别人的好评。这样你会更有自信的微笑。如果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自己不充满自信、自己认为不受欢迎,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微笑不出来的。

  (4)尊人。尊重他人是微笑的道德基础。只要心中充满对孩子、对他人的关爱和好意,微笑就会自然的洋溢在脸上,慷慨地、温暖地,像春风一样奉献给与我们相处的每一个人。

  四、注意举止——站姿,坐姿,走姿,手势

  六、(一)正确的站姿

  (1)头正:双目平视,下额微收,表情自然。

  (2)肩平:两肩平整,微微放松,稍向下沉

  (3)臂垂: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

  (4)躯挺:挺胸,收腹,立腰。

  (5)腿并:两腿立直,膝盖、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度。

  (二)站立的禁忌

  (1)体位不规范。

  (2) 手位不合礼。

  (3) 脚位不得体。

  (三)正确的坐姿

  (1)双目平视,下颌微收。

  (2)腰部挺起,上身正直。

  (3)两臂自然弯曲,双手可以十指交叉或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背上,然后手心向下,平放在腿上或桌面上。

  (4 )女士应双膝并拢,男士可少许打开双膝,但不宜幅度过大。

  (四)正确的走姿

  (1)头要正,两眼向前平视,微收下颌。

  (2)双肩平稳,双臂在身体两侧前后自然摆 动,手臂伸直,手指自然弯曲。

  (3)膝盖正向前方,全脚掌着地。

  (五)行走的禁忌

  (1)行走时低头,弯腰塌背,双腿弯曲。

  (2)行走时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

  (3)行走时双手插在衣袋里或多人同行时横队前行。

  (六)手势的禁忌

  (1)滥用手势。没有目的的指手划脚,双手叉腰,与人说话时指指戳戳,容易引起别人的不快。

  (2)无意手势。压手指并发出响声。

  (3)不当手势。谈及自己时用拇指指自己的鼻尖或胸口,说及他人时用手指点他人,清点人数时用手指对着人群一下一下点数等。

  五、仪容的礼仪

  (1)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

  (2)不浓妆艳抹

  (3)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

  (4)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5)上班前化个淡妆,不在公共场所化妆

  (6)不要使用味道浓烈的香水。

  六、着装的礼仪

  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外出培训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美观大方,符合教师身份。

  (1)不能穿领子过低的衣服

  (2)不能穿裙子

  (3)不能穿布料太轻薄、透明的、紧包着身体的衣服

  (4)上衣、裤子、裙子有过于醒目的花卉图案;

  (5)不能穿高跟鞋和拖鞋上班

  (6)不能穿奇装异服

  七、教师与家长交流的礼仪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常的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写不良的影响。

  (1)要常常微笑着同家长交谈、交往。

  (2)要学会容忍,克服任性,要尽力理解家长,遇事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

  (3)要尊重家长

  (4)要正确地评价孩子

  ( 5 ) 教师要用委婉热情关心的语气和家长交流

  八、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注意事项

  (1) 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

  (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

  (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

  (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

  (5) 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

  (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

  (7)保持家庭隐私

  (8)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

  (9)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幼儿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孩子在园里“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

  (10)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家长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

  (11) 评论孩子要客观如实。

  (12)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13)语言要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也应该为人师表。得体的称呼,(例如某某的妈妈或某某的爸爸)使对方一听称呼就有一种相知感,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语言得体,最主要的是与工作的身份、与场合、与交流的对象,与解决的问题得体。谦虚、中肯、客观,掌握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话要温和,不用过激词语,语气诚恳等等。

  (14)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这样家长才会喜欢迎班级的老师,这样家长愿意接受老师的建议,愉快地与教师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用

  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家长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家长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家长反感的角度。要注意了解各种忌语,尽量不说家长忌讳的话语。

12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