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中励志>

高中生如何写好散文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如何写好一篇散文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中散文的写作方法,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中生如何写好散文(一)

  现代散文的种类繁多,有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杂文散文三大类。只有抓住不同种类散文总体营构的艺术特征,把握它们不同的艺术创造规律,才能引导学生写好散文,取得更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就叙事散文的写作教学进行探讨。

  叙事散文是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作者某种特定的感受和情思的文章。这类散文的艺术特征是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的“散点式”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抒发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情思。

  叙事散文写人叙事,所要表现的是典型化了的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把揭示作者的主体感受作为叙事散文训练的着眼点。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关心与爱护,对幸福已经麻木。生活也比较枯燥,三点一线,家庭(宿舍)——教师——食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重压,很容易陷入机械、麻木状态。

  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感受丰富起来呢?

  (1)要激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注意观察,用心去感受。坚持写日记能捕捉每天生活中的浪花,使心灵敏感,情感细腻。

  (2)唤醒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天性,是所有感情的出发点。它不仅是针对弱者,实质上,它是对美好事物的关心和怜悯。一位盲人乞讨时说:“自幼失明,生活悲惨。”结果所获无几。雪莱给他改了一下 “春天来了,可我看不见”。施舍者如云。感受生活,觉察幸福,这是构思散文的前提。

  如今文艺界刮起了“原生态”风,我们可以把这股风起引入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来。原生态就是要让学生讲真话、抒真情。而真情源于生活,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受。可以说美感产生美文。这是文章写作的客观规律,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遵守这一规律。因此学生生活感受能力和美感体验能力的挖掘和培养,是作文教学之根本,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泉源。我们可以这样规划:高一年级,指导学生感受家庭、交往、交际、自然与社会,体验亲情友情人情风物风情;高二年级,指导学生感受时代历史与科学自然,体验崇高与悲壮、形象与理性;高三年级,指导学生感受人生,体验人性。但这种分解不是平行分离,而是旋回层进,交融升腾。这样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相信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将会有一个全面的提高。

  有了对生活的感受,如何把它用美的形式表现出来?首先在内容上,散文要反映生活。一篇好的叙事散文往往是一幕感人的生活片段和细节。比如山里娃的《嫂子》,文章感人的不是语言,是情节生活。是“嫂子身穿红袄红裤的在那些前来送她的俊俏姑娘们和漫天雪麸中躲躲闪闪地记忆”、是“为了让家里多添些工分,干完集体的活之后,还要抽空到河滩上割青草”、是“奶着绢子,侍侯着娘,供应着我上学”的那些日子。正是因为这些感人的故事,才成就了如此凄美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写亲情的经典之作,就是因为作者把对父爱的感受,通过父子间平凡的交往表现得真实细致,令人感动。同学们,当你外出旅行和求学离家之际,依依惜别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忙这忙那,惟恐不周,这些都是宝贵的创作素材。

  选取细节时一定要避免使用那些老生常谈的陈旧的素材。比如写老师就是灯下批改作业,带病讲课;写父母就是风雨夜背我上医院等等。虽然事件本身很感人,但出现次数太多,就如同众人嘴里嚼剩的甘蔗的残渣,没有味道。

  其次在结构上,散文虽然在形式上要求比较松散,但是对结构的安排,要求也是较严谨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我们会见彭德怀司令员》、冰心的《小橘灯》,都是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展开叙写的连贯式结构。

  再如《路是月的魂》采用回荡式的结构表现情感,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反复吟咏,抒发回环荡漾的情感,具有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文章开头(“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中间(“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和结尾(“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都是路笛声和情的融合。高考优秀作文《人与路》借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的体例模式,采用“小时候——再大些——后来”的模式,通过写奶奶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来表达自己对奶奶那深深的情,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在学生训练时,可以模仿,熟悉后自然会在写作中形成思维习惯。

  最后在文章手法和语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捉住鲜活生动的形象,在形象间展开联想,变意象为意境。还要指导学生用形象说话。指导学生作文时,力求以精练清新优美的语言刻画出美的形象。做到情事景交融,或记叙描写或抒情。或白描写意或工笔雕琢,力求形象逼真;或比喻拟人绘声绘色,或虚实相济动静结合,或对比映衬托物言志,或用典举例联类取譬,力求形象生动。高考优秀作文《三生有幸》以景色的绝美来写情感的真挚,蔷薇花的意象感性生动。每一节如一片花瓣暗香浮动,又层次分明,三阳开泰的春天表现了生情之时的勃兴,新鲜,软嫩。三伏酷热的夏天却用眼前之景的热烈反衬自己离开友人的孤独,睹物思人,以花的艳丽写情的深沉。数九严冬,以雪的绝美、纯白写情的纯真、深邃,也写出长时间的思念的沉痛,然而仍然能通过回忆的慰籍心灵在严寒中感到一丝温存。平时要让学生多积累写景抒情的文章文段。采用摘抄的形式积累背诵。用仿写来提高写景运用修辞的能力。

  高中生如何写好散文(二)

  读书随笔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既领悟到的,其实就是感想,这个时候拿笔记录下来,可以帮助自己加深印象.

  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圈点勾画,即批注。

  读书随笔是读后感的一种形式,也可以陶冶情操。首先,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抒发作者最为真实的感情,这一点十分重要。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肯定会给我们裨益,阅读的过程中,那些喜欢的内容会悄悄地浸润我们的灵魂;不喜欢呢?我们会和作者展开讨论,虽然这种讨论是在我们内心深处进行的,依然会是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的心灵会在这样的讨论中成长。

  其次,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课堂,如果我们读的是教育类书籍。生活类的呢?独到的见解最好能够结合我们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结合,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再创造,也是阅读改变我们的素养的明证。

  第三,一篇好的读书随笔,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语句应该是优美的。只有运用流畅的语言,优美的语句,我们的作品才会在第一时间被读者所喜爱,并且因为喜欢我们的语言的缘故,很快被我们的感情感染,为我们独到的见解折服。

  第四,一篇好的读书随笔,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引人深思的。这样的主题,才符合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主题能够感染读者,爱上读书。

  第五,一篇好的读书随笔,应该能够写出书所吸引人的关键,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的推荐我们喜欢的书籍,才能够给读者指出阅读方向。

  要率真,纯真。既然是随意而写,最好不要虚构,不要涂饰。写真事,抒真情,直言自己的认识见解,虽不一定完整深刻,却因为来自生活,发自肺腑,自有它的生命力在。譬如徐喆雯的《求医》,写了她挂急诊的经历。看病谁没有经历过,有什么好写?然而作者并不这么想,或许是这段经历已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因此,虽是随手写来,却把她患病的痛苦、父母的关切和医务人员的冷漠对比着写,通过一系列细节,真实可信地写得丝丝入扣,感动着读者同她一起呼唤“医德”的降临。你可以说她写得太浅,你也可以说她就事论事,未揭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但我觉得,能写得真实可信,令人感动,对于一篇中学生的习作,也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叙事基础,今后的提高是并不难的。反之,为了讨好老师、家长或编辑,事情还写不清楚就动脑筋虚构、造作,以至于抄袭、拼凑,把成人的“瞒”和“骗”那一套先学过来,那才是可悲又可怕的。我们要从随笔的“真”开始,来抵制和扭转作文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要引人向善。随笔要写得真实,是否意味着什么都能写,写什么都是“如实反映”呢?也不是。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我们每天亲历、亲见、亲闻的事情,有好的,有坏的;有有意义、给人启迪、催人上进的,也有没意思、卑微琐碎甚至丑恶奸邪的。要写,要反映,我们的目光应对着什么?我们的兴趣应当在哪里?我们当然要关注主流,理直气壮地歌颂正面的美好的事物。就是要反映负面的消极的事情,也应当抱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清是非和善恶。是是非非、祛恶扬善,该是我们必须养成的习惯。就拿詹颖珏写的《心底的旋律》来说,面对一批孤儿院里的小朋友,人们大多是同情、怜悯的,当然也会有少数人轻视甚至厌恶他们。而我们的作者呢,则是“尝试着去接近他们,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由于她“用人世间最真诚的爱叩开了孩子们紧闭的心”,她也“真正感受到了爱的力量”。这篇习作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吧!十分可贵。我们应当同这位小作者一样,与人为善、引人向善,不游戏人生,不圆滑逃避,也不偏颇固执,这样,随笔是能写好的。

  要给人以美。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毕竟也属于文学作品,不应当与美绝缘。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我们写随笔,若是能从一般的人们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发现、挖掘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并以优美的文笔把它反映出来,那就既是作品的成功,也是能力的锻炼。在这一点上,清川的《老屋子·新主人》是会给我们启示的。他写了居住多年的老房子,那“很窄很深的弄堂”,那“吱吱嘎嘎的楼梯”,那“没有浴室”“有的只是木制马桶”的“设备”……但我读了却和作者一样,“永远不会嫌马桶臭、弄堂窄、老房子的破落”,因为他还写了住在这里的人,写了那对爷爷奶奶对他关怀无微不至的,写了那几乎整个弄堂的邻里都与他和睦相处……正是这些人间的真情挚爱,使他“感到一种幸福,单纯的幸福,无所奢求的幸福。”写得多美啊,可以称得上意味隽永了。这要比那些随便发泄、无病呻吟的作品有价值得多,也绝非那些矫揉造作、晦涩难懂,故作高深的作品所能比拟的。

  总之,只要我们真心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努力,日积月累,终有一天能写出好的随笔作品的。

38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