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故事 >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时间: 称红1024 分享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只要你肯努力,专科生也可以变凤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专生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有智能机并且刷过机的朋友可能对一款软件很熟悉,那款软件的名字叫“刷机精灵”。刷机精灵操作简单,一键刷机。很多人用起来感觉简单方便,那下面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这款软件创始人的故事,一个90后专科生的励志故事。

  去年8月,腾讯6000万全资收购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据悉,其创始人为90后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学生,该公司做手机软件开发,产品叫刷机精灵。

  瓶子科技创始人名叫雷浪声,是一名90后大学生。雷浪声毕业还没满一个月,其所率团队开发的手机软件就被腾讯以6000万全资收购。今年,其公司在招聘新人时,部分岗位注明“只招大专生”,体现了其对于人才不问出处的理念。

  雷浪声于2009年入读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2011年暑假,其与几名网上结识的80后朋友在深圳租了一间民房组成一个6人团队开发手机软件;产品上线不久后,就获得了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基金;2011年8月中旬,注册成立瓶子科技有限公司,瓶子是以队员的外号取名的;同年底,瓶子科技接受了1800万元的投资入股。

  2012年,百度、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插足刷机行业,其他的大小竞争对手陆续涌现出来,面对巨大行业竞争压力,团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持续保持在行业领先位置,赢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和关注。2012年8月,也就是雷浪声毕业还没到一个月,腾讯CEO亲自出马,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今年年初,公司面向全社会招聘,招聘计划中的11个岗位中,有7个岗位指明要招大专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收购变身“千万富翁”后,雷浪生把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家乡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最好的房子,而自己依然做无车无房一族。

  对于创业的艰辛,雷浪生说:“创业不是靠单打独斗,需要团队的高效分工协作,每个人都要能够独当一面。勇敢挑战困难、担当压力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不浮躁不虚伪,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并用心去沉淀,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所以不要老是抱怨自己的学历自己的阅历,只要你想成功并为之努力着,什么都阻挡不了你!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老师,我考上博士了!”今年初,武昌理工学院电脑艺术设计2006级校友魏双斌高兴地向母校报喜,他刚刚获悉自己通过了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博士考试。据了解,2006年他还只是一名国内普通高校的专科生,而10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日本知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并留校从事教授助理研究员工作,上演了一次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勤奋进取 专生本后出国留学

  魏双斌出生于1988年,湖北赤壁人。高考的成绩并不理想,2006年,他考入武昌理工学院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专科。和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沉重的学费及生活费,让他的父母顿时压力倍增。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机会,他的父母四处向亲友借钱,当父母把学费交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看着为他四处操劳的父母,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出人头地来回报父母的这份恩情。”

  魏双斌在校期间学习十分认真,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非常珍惜。为了锻炼自己,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一次设计稿征集中,他所设计的标志被一家大型医院所采用,并因此获得医院的奖励,在毕业时所做的“楚文化系列海报”被评为优秀毕业作品并留校展览。魏双斌的素质导师李婷说,魏双斌刚入学时时常逃课,对未来没有方向,多次与他谈心交流,同学也给予他帮助与鼓励,他逐渐认识到需要改变自己才能赢得未来。他开始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除了好好上课,课余时间也去学院工作室兼职学习实践。越努力,越幸运,凭着他的执着与毅力,他在大学三年里不断成长,学有所成,顺利毕业。毕业后,他通过专升本考试顺利拿到了中国地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在即将毕业时,他听说母校武昌理工学院新开设的国际教育学院日语班,日语班毕业后可以有机会去日本学习先进的设计技术。于是,他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得知孩子有出国学习的想法后表示非常赞同。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开始了日语的学习。在刚开始接触日语的1个月里,他感觉日语真的实在是太难了,压力很大,根本就跟不上老师所教的内容,内心一度怀疑自己当初所做的选择是不是错了,于是在没和父母商量的情况下,他自己去学校退掉了学费,开始和其它毕业生一样去寻找毕业之后的工作。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年轻和自身经验不足四处碰壁,最终进了一家小型的眼镜公司做平面工作,工资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条件下是800元一个月,工作期间都是早晚挤公交车居住学校宿舍,工作了5个月后迎来了大学的毕业。在工作期间,他一直还没有忘记出国留学的梦想,他还是想再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选择。于是很矛盾的再次给母亲打了电话,他表示这次不管有多难都不会退缩一定会坚持学下去。母亲闻讯大老远从外地赶了过来,陪同他再次报了名。机会得之不易,在此后一年时间里,他学习日语更加刻苦了,通过对日语课程的不断学习和反复练习,终于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很大的进步,在2011年4月被日本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部录取,开始了留学生涯。

  三级跳 从本科生到博士生

  广岛市立大学是日本一所公立大学,建立于1994年,以培养具有振兴学术、丰富的创造力和具备实干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广岛市立大学在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为第137名,是日本知名大学。初到日本,为了节省开支,魏双斌选择在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租一个较小的房子。“原本以为,日本的大学也像国内大学一样提供宿舍,能认识很多朋友,有很多时间可以交流学习,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魏双斌说,在学校时不是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就能交到很多日本朋友,最多在去上一些公共课时或者在自己专业的研究室时和他们有接触,但也仅仅是打个招呼的机会而已,感觉大家都很忙或者下了课就各自回家了。很多学生晚上都要去打临时工也没什么闲聊的机会。由于语言关系,刚开始他根本无法正常的和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在这段日子里他内心无比苦恼和难过。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朋友没有亲人,身上所带的钱每天都是支出状态,如果再不去工作,那连最起码的生活开支都负担不起。在语言不能沟通的情况下,他不放弃任何能工作的机会,哪怕再苦再累。在日本打工期间他做过饭店的刷碗工,工地垃圾清扫搬运工、工厂流水线劳务工、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员等。

  由于语言功底薄弱,在学校里也不能和日本老师很好的进行沟通,对于那时的魏双斌来说,在该校考上硕士研究生,真的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人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候才会不顾一切的去拼搏,哭泣、难过、沮丧并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帮助,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根本的沟通问题,只有把日语学习好了才能与人沟通才能交朋友。于是他更加刻苦的学习日语,并想尽各种方法增强自己的日语沟能能力。听说在广岛有个国际交流中心,每周都有老师免费给外国人教日语,如获至宝的他几乎一有时间都往那边跑,晚上回家后就会反复温习白天学到的日语知识,渐渐的日语有了一些明显的进步,慢慢朋友也多了起来,最让他感到开心的是他能与老师的交流更好的交流专业知识了。

  经过了2年的刻苦学习后,在2013年4月,他成功的考上了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研究科“造形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理想变成了现实。当接到合格通知书的那瞬间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他情不自禁的掉下了眼泪。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获得过奖学金,2015年3月他顺利的硕士毕业,被授予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研究科“造形艺术”学位。近日再传喜讯,他成功考取了广岛市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考上博士 留校担任教授助理研究员

  2015年3月,魏双斌成功获得硕士毕业后,因学习能力突出,再加上吃苦耐劳,魏双斌受到导师的一致赏识。在导师的极力推荐下,通过学校各导师的审查,获得了留校担任教授协力研究员的工作,并能参与导师的各种企划项目工作,在工作期间经常陪同教授和学生去各种美术馆见学。这对于他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大家对他学习的肯定。时间稍纵即逝,在工作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想更深入地研究专业知识,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他开始为博士考试做准备工作,并想在进入博士课程之后开办自己的个人艺术作品展览。近日,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收到了广岛市立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专供艺术学研究科造型计划、现代表现领域。

  为了生活,也为了能继续在日本完成学业,魏双斌饱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对自己的收获深感来之不易,也体会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虽然学习过程中会有厌倦苦恼甚至让他感到困难重重,他深深的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魏双斌说,要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过快乐也有过彷徨,低落时甚至怀疑自己这么努力到底是不是真的能改变什么,成就什么。但是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学习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学习肯定不能成功。只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的未来一定会因自己的努力而改变。”

  梦想的实现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就算给你再多的机会,到最终还是会走向失败。只有在机会到来之前,好好积蓄力量,机会出现时才能牢牢把握。相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是魏双斌对梦想的最真实感悟。魏双斌说:“我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残酷的现实曾经打破了我美丽的梦想,让它变得遥不可及。但没有这些打击,人就不能更好的成长,雄鹰之所以飞得高,是因为它承受了无数次从高空跌落的风险,我们要想让自己脱颖而出,就必须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当现实被梦想照亮时,你会发现自己所有的付出与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希望所有的青年学子都能够尽早明白这个道理,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能达到今日的成就,他感谢曾经的坎坷,因为是这些挫折教会了他更加努力和珍惜。

  大专生的励志故事

  2003年秋,解砾考进武昌理工学院(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就读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应用专业。并于2006年通过专升本考试从武昌理工学院(原武科大中南分校)考入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考取武科大研究生;他创业半年内便创下了570万元的销售奇迹,他创立的公司被武汉某知名集团以并购,26岁的他跻身于千万富翁行列。

  解砾创业史

  2009年2-6月

  就读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首次尝试创业,开办网上书店

  2009年7月

  与14名同学组建网络创业团队,集资10万元注册成立纯派生活(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2月

  签约红桃K集团,红桃K出资1200万元并购纯派生活公司,以年薪50万元聘请解砾担任该公司CEO,并持有49%股份

  创业动力

  去年,红桃K集团电商销售额由几乎为零暴涨到3000余万元,这是少帅解砾操盘后的首份成绩单。昨日,远在加拿大的董事长谢圣明电邮回复记者:“进军电子商务深思熟虑,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重大策略。”

  29岁的解砾“嫁接”57岁的谢圣明,某种意义上说,是武汉创业者第四代与第二代的首次牵手。

  解砾“重启”的电子商务,似乎激活了沉寂的红桃K。“去年订单太多了,货都发不过来”解砾介绍。

  红桃K集团关南总部内,装修工地一派忙碌。他说,电子商务的新办公地年后即可投用,未来5年内销售额锁定15亿元。

  “穷怕了,想成为第二个马云”

  “穷怕了就是我的创业原动力。”至今,身家已过千万的解砾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财富的渴望。

  砾,意为小碎石,寓意父母的期望:经历风雨再见彩虹。和名字一样,解砾的生活不乏风雨。

  父母离异后,3岁的解砾由妈妈抚养。“没有办法,我被送回了外婆家,直到小学3年级才回武汉。”解砾说:“我现在还清晰记得村子里的情景。”

  “上学时,每个月只有300元奖学金,每周生活费只能花50元。”因为对财富的原始冲动,解砾改变自己的梦想,主要靠赚钱实现。大学在寝室开复印社,养活4个室友,在网上卖内衣,赢得红桃K的关注。

  解砾几乎读过所有关于马云的创业书籍。

  “马云是我的偶像。我参加过淘宝大学,培训专题片上,马云在湖畔花园,半躺在沙发上,光着大腿,高谈阔论”。

  那一刻,解砾穿越了。当年,汉阳七里晴川小区6楼,解砾公司十余号人挤在这里,客厅是仓库,卧房是财务室,阳台是会议室。

  “我也是打着赤膊,梦想着发财。”解砾说。

  赶上好时候 政府给钱给地给政策

  “我赶上了武汉全民创业的好时候。”解砾回忆创业感触。

  创办纯派公司时,解砾用大学生本科毕业的名义,办理小额免息无担保贷款,到汉阳区劳动局开下岗再就业证明,“当时贷了5万元,我自己投入10万,还有15万是整个团队凑出来的,这就是纯派生活起家资本”。

  汉阳区还为纯派公司提供一个1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就在原汉阳区政府,现在叫汉阳区科技创业中心,在那里注册很方便,我们在工商局办理注册手续只用了不到48个小时,而且还是汉阳区第一个‘零首付’创业企业”。

  “我的母校也给了不少支持,学校专门为我们办公司组建智囊团,里面有教管理、法律、会计、电子营销等方面的老师,免费为我们公司出谋划策,让我们少走弯路”。

  一次长谈 改变两个公司命运

  2010年,“创二代”谢圣明和“创四代”解砾,两条平行线开始交集。

  由于“网上卖内衣”爆红,解砾参加本报主办的“创新创业去光谷”活动,谢圣明在媒体上看到报道,正苦苦寻觅电子商务人才的谢圣明相中了这个年轻人。

  红桃K集团人事部门通过学校,联系上解砾。“当时,学校只是通知我红桃K集团找我,结果我一去,发现竟然是谢总亲自和我谈”。

  二人的这次长谈,改变了解砾的创业走向。

  “大谢总告诉我,你卖内衣只能是秋冬两季,不如跟着我干,复兴红桃K。”解砾回忆。

  2011年3月,红桃K集团宣布,出资1200万元收购解砾的公司,解砾个人持股49%,并被聘为集团副总裁。当年6月,红桃K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走马上任。

  “大谢”力挺“小解”: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其实,1200万是红桃K的2400平方米房产,当时谈的年薪是50万,半年后,就涨到100万,集团日常经营业务都由我负责,就是常务副总裁”。

  解砾说:“我跑遍了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几乎所有的保健品生产商,将集团销售品种扩充到了100多个,跨入了‘大保健品’行业。”

  “这些年,保健品市场规模一直在稳步扩充,龙头企业汤臣倍健销售额已达百亿,红桃K当年也坐上过保健品行业的老大位置,现在就是要重拾当年荣光。”解砾说。

  与解砾的自信相映射,谢圣明说:“大谢总和小解总的组合是黄金搭档,不但要重拾荣光,还要超越过去,创造更大的荣耀。”

  “大谢总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解砾说:“一个合作伙伴公开质疑我的能力,我直接告诉了大谢总,结果他告诉我,在他创业的时候,没有一个像我创业时的后盾,而我不同,他总会是我的坚强后盾。”解砾说,第二天正好有个会议,他临时改变行程,陪我出席,用行动支持我。

  员工分三类:“猎犬、野狗、小白兔”

  “猎犬、野狗、小白兔。”解氏分类法在红桃K推行。

  “价值观和企业一致,能力又很强,这种员工我称之为猎犬,要重用。价值观和企业一致,能力有欠缺,这种员工我称之为小白兔,要重点培养。价值观与企业不同,能力又很强,这种员工我称之为野狗,对企业破坏性很强,一定要清理。”解砾说。

  一上任,解砾的头大半年时间,全部用在了编手册上。企业文化、员工、绩效考核、产品介绍等5大本手册,页数多达近千页,全面构建集团的管理、营销新体系。

  “现在,我们管理就是用‘二线一暴’的方法。”解砾说:“产品营销的问题用群众路线,调查顾客的需求;研发的专业问题用专家路线,求教于方家;我们开会就用‘头脑风暴’。”解砾正在红桃K烧起“三把火”。

  全员发智能手机

  解砾摆弄着手里的iphone,这个年轻的操盘手,正在用特有的激情冲击着老牌民企红桃K。

  窗外,解砾的座驾已从电动车升级为宝马5系。“今后红桃K中层以上,一人一部iphone,其余员工也全部是智能手机,办公室开门开电脑,只能用手机刷卡,实时接收销售信息。”

  正在装修的新办公室一楼,还开设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整个设计装修,解砾要一一过问。

  采访时,在解砾旁边作陪的红桃K老员工,年纪均超过40岁。但这并不影响解砾的梦想,“红桃K经历过风雨,站在它的肩膀上,我要成为湖北的马云”。

  再出发,复兴之路变数更多

  前景分析>>>

  记者康鹏

  2011年,谢圣明大胆启用靠电商起家的“最牛内衣王”解砾。少帅上马,大刀阔斧地改弦更张,红桃K能否复制1997年年销售16亿元神话,重拾当年荣光?

  新“少帅”:2016年销售要达15亿

  年轻的解砾雄心万丈。

  根据他主导的最新规划,未来红桃K将销售700余种产品,包括钙片、鱼胶原蛋白、生血剂、母婴营养品与护理品等等。2014年,集团网上销售要达到5亿元,到2016年,要实现年度总销售15个亿。

  他看到了保健品的机会。2011年12月国家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营养与保健品制造业”首次列入了重点行业。解砾认为,“这正是红桃K集团再度崛起的好时机”。

  他将电子商务作为红桃K突围崛起的重要路径。

  “过去红桃K的‘人海销售战略’现在不可能再复制了。与传统渠道相比,网上销售成本非常低。去年我们网促费用不过投了几十万元,就闹得满城风雨了。”解砾说,不过,线上线下还是要齐头并进,集团已考虑建设100家专营店,1000家兼营店。

  红桃K在网上掀起营销风暴,“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老品牌最放心”等宣传语,试图通过旧时回忆,与喜欢网购的年轻群体拉近距离。“不少同行惊呼,红桃K是不是疯了,什么促销活动都参加”。

  红桃K昔日高管首谈“分家” 鼎盛时扩张过快 退潮中自立门户

  南湖大道一东一西,开车不过20分钟,红桃K却走过10年。

  这家企业的起点,位于珞狮南路(与南湖大道西线相连)上的老总部——“白宫”。昨日,记者找到这里时,这栋建筑依旧矗立路边。只是,当年红桃K的“大逗号”已消失无踪,昔日开敞的广场被简陋的砖墙封了一半多,只余一个窄门进出。

  院内,挂满各色生物、IT公司的招牌,欧式建筑里回响着声乐教室的隐约琴音,角落里还塞了两间修空调和小物流的铺子,已不复往日模样。

  2003年,红桃K分家时,这幢房子分给“老将”之一的刘朝胜,不久后就被转卖。

  也在那一年,红桃K集团总部东迁十余公里外,搬至南湖大道77号。

  新办公楼门口无任何可辨识的铭牌,路过的人们甚至不会多瞟一眼。如果无人特意指引,谁能想到这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红桃K“新家”。

  透过门口栅栏,可见几栋正在装修的厂房,工作人员寥寥晃过。

  也在这里,红桃K正启动它的复兴计划。

  1997年年会:300 多台“红逗号”大巴开赴武汉剧院

  眼前,一代生物制品“豪强”的挣扎求存,20多年前,那个鼎盛岁月清晰如昨。

  上世纪90年代,谢圣明、黄立平、刘朝胜等人用50万元,买下武汉大学副教授张廷壁一项技术:生血物质叶啉铁。通过《长江日报》征名,这项成果被定名为“红桃K生血剂”。

  1994年,武汉全城的公交车似乎在一夜间贴满“呼儿嘿呦,中国出了个红桃K”的广告,强势入市。当年,红桃K生血剂的销售就达1800万元,实现盈利。

  随后,偏爱“毛选”的谢圣明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以宣传单、电视专题、车贴墙标、义诊四大法宝,让红桃K生血剂红遍全国。

  一时间,大片农村路边小店的墙上、中小学校的墙上、电线杆上,一夜之间都刷上了红桃K生血剂的广告。

  仅3 年,红桃K在全国建起了600多个营销子(分)公司、2000多个营销工作站,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高峰时员工上万人。

  此后,红桃K集团还先后注入5000万元资本,采用兼并、合资、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直接带动了15个国有企业,盘活省内企业1.7亿元国有存量资产。

  1997年,红桃K发展至巅峰状态,销售额达16.7亿元。当年7月,在红桃K集团夏季全国市场工作会议上,会场武汉剧院迎来全国各地3000多名员工,300多台印有红逗号的大巴浩浩荡荡接送,表彰时,受奖员工每人直接发现金3万元。

  资料显示,1997年,红桃K纳税1亿元以上,是当年全国民营企业纳税第二名,仅次于联想集团。

  那段辉煌历史中,数万人经受了一段市场洗礼,直接、间接造就10多位亿万富翁,成就营销界数千名骨干人才。至今,红桃K还被誉为国内保健品业的“黄埔军校”。

  十步走错两三步正常,红桃K只走对了两三步

  揭秘>>>

  1997年—2003年,不过7年,一个中国保健品的“神话”就彻底破灭,轰然倒塌的背后,有着哪些隐秘?

  连日来,记者寻访红桃K“老将”,力图还原这段历史的一角。

  一位曾经的高层这样描述,“企业都会走错路,十步走错两三步正常,十步走错八步就无可挽回。红桃K只走对了两三步”。

  总部和地方货款误差近2000万元

  何家宏,如今的红桃K集团员工服务部总监。

  1997年,他从武大法学院毕业,跨入“白宫”大楼,红桃K正值巅峰,“2-3个人挤一张桌”。

  最初,他整日忙着随60多人的队伍,天南海北去打假。后来,他却改编入“清账队”,负责清欠账目。

  当时的红桃K,全国营销人员3万多人,管理很粗放,“连到底卖出去多少货,总部和地方的数据都不一样,货款误差近2000万元”。

  全盛期,红桃K可以不在乎这些资金,可以不在乎眼皮下的漏洞,可是,市场终究变了。

  1998年后,保健品市场风云突变,“血尔”、“朴雪”,“汇仁肾宝”、“东阿阿胶”……群起围剿。消费者开始审美疲劳,对自家院墙上的红桃K墙标熟视无睹了,对发过来的小报也是随手一扔。国家规范政策随之出台,“广告必火”渐渐远去。

  “退潮之后,才看得到谁在裸泳”。

  谢圣明意识到危机后,开始压缩总部编制,严格按红桃K集团制定的一整套管理细则操作,整套制度“加起来有一米多高”,集团18位高管只留下3位。

  2001年,谢圣明又花费数百万元,请来全球五大咨询管理公司之一的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借外脑给红桃K度身定制改革方案,并高薪聘请国际500强企业的高管“空降”,均未能奏效。

  仅1年,空降高管纷纷离开。

  8大产业各立“山头”,谢圣明“割肉”分家

  手握重金之时,红桃K急速膨胀,入主上市企业“东湖高新”,还横跨多个产业,介入医药、化妆品、房地产、足球、文化等多个产业,时称“八大旗舰”。

  昨日,曾任高管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八大旗舰”与总公司的关系松散,实际上是老总们各自立的“山头”,“其根本构架不利于集团合力发展,反而产生离心力”。

  经过2年左右经营,这些产业大都巨亏,到底要不要继续“输血”,向谁“输血”,“抱成一团的8大股东也开始有了分歧,都想为自己手上的产业夺取更多资源”。

  2003年,各股东对于集团前景看法不一,3名股东最终离开。

  黄立平带走房地产业务,目前为光谷联合董事长。刘朝胜分走集团药品业务,目前为武汉联合制药控股股东。号称“营销大师”的卢才武,则创办了武汉同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谢圣明选择坚守集团,继续扛起“红桃K”的大旗。

  员工中有传闻,股东们想另选“掌门人”,谢圣明无奈“割肉”分家。

  近日,重提这件“分家”往事,当事人之一的黄立平沉吟数秒,“当年,我不同意分家,也争取过”。而在他看来,如没有当年的“分家事件”,“红桃K不会落得那么快”。

  “企业发展过快,当年的我们不懂选择”。

  “触网”反弹:红桃K又现曙光

  淡出大众视线10年,红桃K集团悄然复出。这一次,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走上虚拟平台,以创业明星操盘电子商务。

  至昨日,在红桃K集团副总裁的交椅上,号称“最牛内衣王”的大学生创业明星解砾已端坐了18个月。

  刚刚过去的2012年,红桃K集团网上年销售额突破3000余万元,在互联网补充膳食剂行业,排名从78位跃居首位。

  与红桃K巅峰时刻的年销售额16.7亿元相比,这个数字显得还比较渺小,然而,对这个大起大落的老牌民企来说,也算是露出了一丝曙光。

  今年,在虚拟的“战场”上,红桃K希望能走得更远,除了在“淘宝网”上继续开疆拓土,还准备开设一家主题网站,主要销售大众健康食品。

  元气大伤,10年坚守实业

  幕后>>>

  不为人知的是,逐步淡出公众视线后,红桃K一直在坚持。

  “这些年,大谢总一直在坚持做实业,分家后的红桃K集团非常困难,主打产品销售一路下滑,分家又带走不少资产,谢总一直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维持着公司。”解砾的言语中充满敬意。

  解砾说的“大谢总”是谢圣明,曾经及如今的红桃K当家人。

  分家后,红桃K集团留下了核心产业——红桃K生血剂,但已元气大伤。

  “2002年至2007年,红桃K集团经历了市场整合、政策调整和集团内部分化,消耗了红桃K集团大部分元气。”最新版的红桃K企业文化手册上这样回顾当年。

  2002年,红桃K年销售近5亿元,2003年下滑到3亿元左右,2010年已不到1亿元。

  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总部的员工陆续出走,从最初的1000多人降到200多人。

  曾遍及全国地市县的销售网络,缩减到10个办事处,300多家经销商。

  谢圣明咬牙坚持着,一点点偿还着当年遗留的数千万元债务。

  “2010年,集团和福星集团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获得不少资金,当年的销售额就有7亿元,公司现在总算不是债务压身了。”解砾说。房地产的项目红桃K集团并不控股,只占49%的股权,这一块全部由控股的福星集团操作,只是分红给红桃K,谢总一直要坚持做实业,现在的主业还是保健品行业。

  解砾带着记者参观红桃K集团的生产车间,大多数车间并没有开灯,不少设备上还挂着“停用”的牌子,但这些设备却保养得光亮如新。“这些都是10多年前,集团从德国、意大利、英国进口的最先进生产设备,到现在也不过时”。

  “目前我们的销量还喂不饱它们,如果全力生产一个月,按目前的销量,我们要卖半年。”解砾说。

268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