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故事>

李小龙的励志故事

时间: 称红1024 分享

  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UFC开创者、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演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李小龙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李小龙的励志故事:一分钟,一辈子

  他5岁的时候,全家从美国搬到了香港,他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可他实在太调皮了,上学第一天,他就把同桌女生的辫子给剪掉了。院长对此极为恼火,罚他打扫卫生一周,他却利用这个时间到后山偷桃子吃。他的父亲不得不亲自到书院道歉,并替他支付罚款。

  然而类似的恶作剧却屡屡发生,父亲每周都会接到好几个投诉,当然也免不了来回奔波,但即使如此,父亲每次来学校时,脸上的表情总是不卑不亢,他从没有因为有一个调皮的孩子而羞愧。

  13岁的时候,他迷恋上了武术,开始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来学习。16岁时,他为了替班上的女同学讨回公道,对一帮混混大打出手,伤了两个人,他也因此被勒令退学。这事情之后,他决定到美国求学。父亲指着他房间里的一个大沙包说:“你什么时候能在1分钟内把它打破,你就能走。”他惊讶得睁大了眼睛。

  “是的,1分钟。”父亲微笑着说,“对别人来说也许要用一辈子,但你只能用1分钟。因为你与众不同。”

  父亲的话他牢牢地记在心里。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开始疯狂地训练,因为他知道,他的命运,将在1分钟内决定。

  3个月后,父亲给他换了一个新沙包,并在一边按下了秒表。一拳,又一拳,他几乎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最后一记重拳,沙子“砰”的一声向外倾泻。

  他成功了,18岁那年,他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西雅图,攻读哲学及心理学,并且开设了截拳道武馆。

  30岁时,虽然他卓绝的武艺赢得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但在电影界,他还只是个新人,虽然他进了好莱坞,但发展得并不好。

  次年3月,好友将他引荐给大导演罗维,罗维早就听说了他在美国的种种事迹,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很是欣赏,有心让他担任自己新电影里的男一号。

  但是罗维导演的决定,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毕竟这是一部凝聚了大家数年心血的新作,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担任主演,大家都接受不了。

  为了说服大家,罗维只好通知他来公司。他来公司后,罗维把剧本扔给他,问他:“你需要多少时间来参透剧本?”他以少有的严肃而认真的口吻说:“1分钟。”他的回答令所有人感到惊讶。他接着说:“是这样的,这事儿对别人来说或许需要几周的时间,但对我来说只有1分钟的时间,我的父亲曾教导我:要想有出息,就必须把别人的1分钟当成自己的一辈子来慎重对待。”

  接着,他拿出一个秒表,开始计时。1分钟后,他来了一段即兴表演,虽说表演内容和剧本有出入,但他却把郑潮安这个人物的性格演绎得活灵活现。

  他就是李小龙,这也是他由美返港拍摄的首部影片——《唐山大兄》,影片上映两周就创下了200万港币的票房纪录,这在香港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态度认真,言谈谦虚而自信,这就是李小龙的处世哲学。平心而论,1分钟和一辈子的差距何止千万倍,但只要把每1分钟都当作能改变自己一辈子的事情来慎重对待,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还有什么抱负不能实现呢?

  李小龙的励志故事:李小龙和金·凯瑞

  第一次去纽约好莱坞星球餐厅(PlanetHollywood),我就注意到墙上有一个镜框里装着李小龙写给他本人的信,邮戳日期1970年1月9日,信封上面印着“机密”的字样。

  三十多年后,这封信已经不再是秘密了。我凑近墙壁,看着大明星对自己说了些什么:“到1980年,我将成为全美国最有名的亚裔电影明星。我将拥有一千万美元的存款……每次站在摄影机前,我都会拿出最佳表现。我将保持平和、协调的心态。”

  无独有偶,喜剧明星金·凯瑞曾给自己写过一张支票。

  当时是1990年,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刚从加拿大来到美国洛杉矶寻求出路。金·凯瑞开着一辆旧丰田车来到穆荷兰大道尽头,俯视山下灯火辉煌的洛杉矶,感慨万端。拿出支票本,金·凯瑞给自己开了一张一千万美元的支票,在日期一栏,他郑重其事地写下“1995年感恩节”。

  此后,他一直贴身带着那张支票。1995年,出演过《动物侦探》、《面具》、《傻和更傻》等喜剧大片后,金·凯瑞的片酬已经达到了每部电影二千万美元。1994年,在父亲的葬礼上,金·凯瑞将这张巨额支票作为随葬品,放在父亲手里。

  除了勤奋以外,李小龙和金·凯瑞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明确地目标,没有空洞华丽的语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

  李小龙的励志故事:我的明确目标

  我,布鲁斯.李,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一千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幸福的生活。

  李小龙与朋友策划一部《无声笛》的影片。他们去印度勘外景,大失所望,拍摄计划被迫取消。曾有主演电视连续剧《功夫》的希望,他又一次幻想成功,最终发现又是水月镜花。被好莱坞美丽憧憬所诱惑的李小龙,就象头可怜的驴子--嘴巴前面悬着一把草,它拉着车努力地向前跑,却始终吃不到那把草。他愤怒地想:我在好莱坞还有呆下去的必要吗?李小龙开始有了回港发展的念头。

  那时候,香港电影业的龙头老大是邵氏集团,60年代是邵逸夫一统天下的黄金时期。1969年,邵氏制片主任邹文怀带领何冠昌等人走出邵氏,创办了嘉禾公司。两家公司明争暗斗,嘉禾始终处在下风,无能撼动邵氏,直到一个人--李小龙的到来李小龙的励志故事李小龙的励志故事。

  那时虽然对李小龙本人来说甚不得志,但他的名气已经非常之大,香港能请动李小龙的也只有邵氏与嘉禾两家。本来李小龙看中的是实力雄厚的邵氏,并且不计较相对较低的片酬,但邵逸夫自高自大,最终因各种原因不欢而散;另一方面,邹文怀以他的诚意打动了李小龙,李小龙决意加盟嘉禾。

  嘉禾、邹文怀,这两个词在李小龙影坛事业生涯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推崇尼采要做"超人"也真正做到了"超人"的李小龙只听两个人的话:一个是妻子琳达,另一个就是邹文怀。

  以后的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四部半".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李小龙这短短两年掀起狂澜的时期,很多人只知道《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只知道一次又一次打破票房记录,只知道李小龙似乎一夜之间成了国际巨星,但有多少人了解李小龙在这之前艰难的奋斗历程,有多少人知道这两年中李小龙的孜孜不倦?

  《唐山大兄》一片的摄制,在极原始、极艰苦的泰国柏庄。当时嘉禾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去造出剧情所需的场景、道具,住宿、饮食条件都十分艰苦,气候也不适应,总之,比在好莱坞拍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李小龙怨言归怨言,工作起来却十分投入,仿佛有使不尽的精力和力气,令其他疲惫不堪的演职员十分佩服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工作繁忙,精神和体力严重透支的李小龙仍坚持练功。他们住在柏庄附近小镇的旅馆里,每天天末亮,李小龙就起来跑步健身,而当时极度疲惫的演职人员还沉浸在梦乡中。

  1971年《唐山大兄》公映,狂揽320万,打破《仙乐飘飘处处闻》票房记录230万,天皇巨星从此诞生。

  李小龙决定留在香港,马上投入到《精武门》的拍摄。第二年,《精武门》上映,票房突破450万。那李小龙风风火火的年代,也是嘉禾起死回生的年代。

  同年,李小龙自编自导自己主演和制片,推出又一力作《猛龙过江》,票房超过500万。本来李小龙想自己组建公司自立门户,但李小龙野心虽大,但并非经营之才,对如何筹建、运作,心中无底。邹文怀语重心长地说:此事要慎之又慎,我是在影坛混到这把年纪,做过好些部电影的制片,有了十二分把握才离开邵逸夫走这步的。现在好些人年少志高,草率行事,创办制片公司不待制片就砸牌了李小龙的励志故事故事后来李小龙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1972年秋,不待《猛龙过江》公映,只作了短暂的休息,李小龙便投入《死亡游戏》的摄制。但只拍摄了三段武打和一些零散的镜头就得到了主演《龙争虎斗》的机会。这是一部使他如愿好莱坞成为真正国际巨星的作品,只可惜这部影片上映前一个月便辞世西归,只有他的在天之灵能看到这一切了。

  李小龙还在美国好莱坞仿惶时,曾夸海口立下三大宏愿:一是推广弘扬截拳道,使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二是使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识中国电影;三是在欧美的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龙争虎斗》让他了却了这三大宏愿。

27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