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故事 >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

时间: 称红1024 分享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

  一说到李彦宏想必无人不知了吧,其实他也有很多励志的小故事哦。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1

  1968年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家庭的李彦宏和他们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样,没上过幼儿园,启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两个姐姐教的,李彦宏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家门前有个小院子,支着一块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经常给他们这帮小孩子上课的地方。那时候李彦宏最喜欢学的是数学。

  李彦宏年少时着迷过戏曲,曾被山西阳泉晋剧团录取,但最终还是放弃了。8岁的时候,他被送到“阳泉一小”上小学。两个月后,李彦宏随着家庭的搬迁转学到晋东化工厂子弟校。在那里,老师们觉得这是重点小学校的孩子,没多久就让他当了副班长。当时的李彦宏对老师的态度是:哪个老师表扬他,他就乖乖听谁的;谁要是批评了他几句,他就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

  大多数小学老师都认为李彦宏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就连他自己也不觉得自己是块特殊材料。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李彦宏给班上一位女同学传纸条,表达“爱慕之情”,被这个女生告到了班主任那,班主任通知了他的父母,老师和家长都来开“批斗会”,搞得他很没面子,也算一场不小的“桃色风波”了。

  李彦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压力还是在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一心想上大学,所以他想到阳泉一中读高中。在那里有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学,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户”。

  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子弟校的李彦宏可以考上阳泉一中,两个姐姐更是为他担心。李彦宏倒不这样认为,他曾经在回忆这段人生最初的抉择时说:“我小时候有很强的不服输心理,越是大家不看好的事,我越是要做成。”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心理,经过两个月的“临时抱佛脚”,李彦宏居然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阳泉一中,令许多子弟校的师生大跌眼镜。

  考上阳泉一中的李彦宏变得“老实”起来,一心苦读,想上名牌大学。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李彦宏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理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那时的李彦宏,个人兴趣并不在理科,他对历史和地理的兴趣要更大,而他的作文在班上也很有名气,每一次几乎都会成为范文在班上展示。

  阳泉一中是山西省重点,省里为学校配备了一个“苹果Ⅱ机房”,李彦宏作为电脑兴趣班的学员,得以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到电脑。

  高中期间李彦宏曾代表阳泉市参加过一次山西省的电脑应用比赛,但没有拿到什么名次,比赛的前几名几乎都被省会太原的学校的学生拿走了。那时,阳泉的孩子不可能像太原的孩子一样有更多机会接触电脑,阳泉市的书店里也没有几本电脑普及书。

  临近高考,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为填报志愿犯愁——学习成绩好的,想报名牌,又怕现场发挥不佳。李彦宏不愁,他考得好的时候,可以拿到年级第一,差的时候,也能在前10名左右。按照阳泉一中历年的高考表现,李彦宏觉得北大有得一搏。他也着实很想能和三姐读同一个学校,他的三姐当年以阳泉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在阳泉市“威名远扬”。李彦宏的不服输,使得他指定要考北京大学。

  1987年,李彦宏如愿以优异的成绩从山西阳泉一中金榜题名,出了娘子关,直入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就读于年图书情报系。这个阳泉小子,平生第一次春风得意。

  两三个月的北大新生活过后,李彦宏的情绪由新奇、兴奋转向低落,这个图书情报专业跟他理想中的太不一样了,整日里接触的就是文献、目录,枯燥、乏味。在一般人的眼里,图情系学生的归属或许就是在某个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而李彦宏的志向显然不在这里。当然,正是这门李彦宏并不热爱的学科,为他以后创办“百度”提供了专业知识的支撑,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李彦宏试图改变自己不经意选错专业的命运,他为自己设定了一条出国留学的路,并买来了一大堆“托福”书猛啃,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图书馆。本来,他在校学生会谋得了一个组织部副部长的职位,但他掺和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是“走红专”道路的料,逐渐就淡出了。并且北京大学也很提倡学生选修其他系的课程,李彦宏喜欢计算机,觉得这个专业前景好,所以,也经常去计算机系旁听一些专业课程。

  为以后百度的诞生 奠定了基础~!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2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实不是谷,从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一块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的一片海洋,为山海所环绕,这里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谷,只是在人们想象中是一个“谷”,一个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彦宏离开工作了三年半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从新泽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创业之路。

  硅谷是李彦宏心中的梦。那里有HP、SUN、网景、Yahoo、Oracle,有Internet和VC投资商,还有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阳光,都是那么让他向往。

  威廉•张站在Infoseek(搜信)大楼的门前迎接他。这位Infoseek的CTO来自台湾,哈佛博士头衔,从工程师干到CTO,也算身经百战的“江湖高人”。他是在那次OCR的学术会议上与李彦宏邂逅相遇,两人谈技术,谈大陆,谈台湾,谈中华文化,谈互联网,谈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张极力怂恿李彦宏到硅谷Infoseek共谋发展。

  再加上李彦宏原来供职的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实为道琼斯属下的一家专门分析财经数据的专业咨询公司。李彦宏的头衔是“高级顾问”,平日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财经新闻,而《华尔街日报》更是他每天的必修课,Yahoo的杨致远,网景的安德森这些互联网追捧出来的神话英雄,几乎天天占据华尔街日报的重头版面,李彦宏心里隐隐有了一股冲动——到硅谷去。他是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东西”,而加盟Infoseek使他兴奋不已。看着每天有几百万人在使用自己设计的东西,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李彦宏的住所离网景公司很近。网景当时是华尔街的“红人”,开发了一个称作“领航者”的浏览器软件,连微软都惧怕三分,股民追,媒体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机器”。李彦宏晚饭后常去网景公司附近散步,看着一栋栋办公楼拔地而起,尘土飞扬的工地几个月就变成了漂亮的网景工业园区,让他一次次地感叹新经济的魔力。硅谷的中国工程师很多,李彦宏也经常去参加大家的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常聊的话题,无非是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一路飙升啦;谁谁又通过options(股权)赚了钱,别墅买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躁动。

  李彦宏很喜欢Infoseek的开发环境,大家相互之间比较尊重,氛围轻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几乎没有人怀疑。有人更是这样评价李彦宏在Infoseek的贡献——威廉•张创造了第一代Infoseek,罗宾•李创造了第二代Infoseek。

  其实李彦宏加入Infoseek的那阵子,公司是既辉煌也痛苦。跟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外面看起来像一团火、一尊神,内部人觉得是一块冰、一个坑。投资商给每家公司的压力——市场占有率要大,现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强——还真应了那句古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厉害,Infoseek的前任总裁约翰逊曾想通过紧缩开支来拖垮对手,结果excite没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约翰逊的是36岁的哈瑞•马超。

  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1997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达到12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5%,亏损为每股0.15美元,比华尔街预计的每股要少亏0.05美元。这是Infoseek上市以来最风光的一个季度。

  1998年4月,李彦宏与威廉•张一起参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次会议上,他认识了Google的两位年轻的创始人。李彦宏的印象中,这两个家伙也就20多岁,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那次会议的来宾有二分之一与搜索引擎有关,李彦宏当时正在Infoseek做技术主管,大家对他好奇心很重,要求与他交流技术的人士一个又一个。于是,他们临时搞了个小型聚会,也就在会议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会地点留下,就来了100多人,那个时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Google的两位创始人也向他提出了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没想到就在三四年后,这两个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杀手一样,相继把Infoseek、Yahoo砍于马下。当时身在硅谷的李彦宏就憋着一股劲,别的国家你摧城掠地也就罢了,可是在中国,我李彦宏是要与你血战到底的。

  这个月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购买Infoseek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华尔街兴奋无比,而对Infoseek的技术人员来讲,却是一段从天堂通往地狱的长路。迪斯尼的作风是典型的“排排坐”,员工的升迁主要看资历,这对习惯了硅谷自由之风的年轻人来讲,就像关闭了一扇面向大海或者草原的窗景。李彦宏感觉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多了,虽然这时候他已经拥有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

  1998年,李彦宏根据自己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切身体验,在中国内地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获得了各界的好评。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3

  1999年圣诞节那天,当所有东方的、西方的穷人和富人在家祈祷上帝的时候,李彦宏却穿云破雾要回中国去,很显然,这一天,飞机上的李彦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离上帝更近。8年前,他去美国的时候,也是圣诞节。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意,李彦宏事业中最关键的两天,都和上帝在一起。而这一回,他要回国干的搜索引擎业务,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被西方网民称为“上帝”的Google。他决计要成为挑战“上帝”的人。

  其实在决定开门立户之前,李彦宏的考察从1996年就开始了,他充分利用每年回国的机会,在各地转悠,看高科技公司在做什么,大学里在研究什么,老百姓的电脑在干什么。直到1999年国庆,大家的名片上开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着“.com”的T恤了,李彦宏断定:互联网在中国成熟了,大环境可以了;而他个人呢,存折上的钱也差不多了——就算是两三年一分钱挣不到,也可以保证全家过正常的生活。于是他决定回国创业!

  百度公司真正开张是2000年3月份,除了财务、出纳、行政外全是技术人员,李彦宏和徐勇兼做Sales,专职的技术人员有5人,其他都是来兼职的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不想多招几个技术人员,李彦宏感叹,国内真正懂搜索引擎技术的人才太少,只好一边干,一边培养。

  公司开张时,李彦宏只规定了两条办公室纪律,一是不准吸烟,二是不准带宠物;前者是因为他不吸烟,后者是因为李彦宏对猫有些过敏,会打喷嚏。这种美国式的宽松办公环境一直延续至今,作为百度公司创始人和CEO,李彦宏如今管着近千人,办公环境特豪华,但工程师们仍然会穿着拖鞋一屁股坐在桌子上争论问题,他说:“在百度,我希望聪明人永远能无拘无束地工作与思考”。

  创业之初李彦宏从没考虑过要租豪华写字楼,这个山西汉子似乎从骨子里渗透了晋商那种精打细算的沉稳与冷静。他为新公司选址在北大资源楼。这个地方紧邻北大,和中关村隔四环相望,非常适合技术创业。他这套选址的技术是从硅谷学来的,硅谷的很多IT创业公司就环绕斯坦福大学办公,老师和学生兼职起来方便。早期的硅谷创业公司,夸张点说,“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学生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北大资源楼刚好余下两间房,420在楼道的转角,面积大些,适合技术人员集中办公;406正好在楼道的中间,不到20平方米,李彦宏就把财务、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彦宏自己的办公室设在420靠窗处,从窗口斜望去,他当年在北大读书时住的43号楼一览无余,每到晚上,43号楼的灯光总能勾起他对大学生活的无限回忆。

  北大资源楼被一片绿树环抱,楼下的那棵老槐树少说也有30年树龄了,那个夏天,知了在这棵树上炸开了窝,整个晚上不停地鸣叫,像在开一次没完没了的研讨会。420房整夜亮着灯,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实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厕所洗把脸,回到电脑前接着干;“烟民”们抵抗黑夜的办法明显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厕所旁的过道里吞云吐雾,听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这么一个校园民谣似的环境中诞生了!

  2000年5月,百度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一家名叫硅谷动力的网站。李彦宏赶紧高兴地组织了一次自觉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也就是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彦宏遭遇了尴尬———做应用展示时,网络突然断了,什么也演示不了;到了问答时间,李彦宏眼巴巴地等着回答记者问题,却根本没记者举手提问,大家依旧不明白李彦宏究竟是干什么的。

  然而谁又曾想到,五年后的今天,“有问题,百度一下”已成为老百姓都很熟悉的广告语,而中国的记者们有成堆的问题希望李彦宏予以解答。当百度到美国上市路演讲时,大厅里人满为患,据目击者描述:为聆听李彦宏的演讲,很多人只好靠墙坐着,他们中很多是管理着数十亿美金的基金经理,平常想求他们听你说几句话都没机会。

  在2000年6月的互联网寒冬里,百度一举拿下新浪、搜狐、网易、TOM的技术委托大单,并且又用了2年的时间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场。

关于李彦宏的励志小故事相关文章:

1.李彦宏的励志故事

2.百度CEO李彦宏的创业励志故事

3.职场团队必看励志小故事

4.励志经典小故事

5.李彦宏的创业故事

330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