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故事>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

时间: 称红1024 分享

  喜欢书法的小伙伴一定对一些书法家的故事感兴趣,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刘运峰

  刘运峰1963年出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系主任,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运峰幼承庭训,随父亲学习唐楷,成年后师从孙伯翔先生,初学汉隶,转学魏碑,继习行草,于《张迁碑》《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祭侄稿》《黄州寒食诗》等心追手摹,多方取法,转益多师,渐具自家面貌。作品曾入选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第二届中国书坛百家精品展等。刘运峰书法创作与史论研究并重,编著出版有《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碑刻摩崖卷)《孙伯翔谈艺录》《孙伯翔论》《刘运峰书法集》《中国书法赏珍》等。

  一九七二年—我九岁那年的夏天,跟随母亲来天津探望父亲。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开始学习拿毛笔写字。

  当时,““””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如火如荼了,人们的生活也平静了许多,一度被下放车间接受“劳动改造”的父亲也回到了科室工作,但依然被列入另册。在寂寞与孤独中,父亲开始教我用毛笔写字。

  由于贫穷和战乱,父亲并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但父亲勤奋好学,能写一手很好的毛笔字。每年春节前,父亲都要亲手书写春联,然后领着哥哥和我端端正正地贴在大门的两侧。小时候 ,我很喜欢看父亲写字,那淡淡的墨香、均匀的笔画、方正的大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当父亲提出要教我写毛笔字的时候,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在我童年的感觉中,只有大人才能拿毛笔写字,小孩子是无缘毛笔的。

  每天早晨父亲去上班之前,都要在旧报纸上为我写几个字,算是字帖,我便趴在父亲那仅有的一个木箱子上临写那几个字;晚上下班回来,父亲便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执笔,如何运笔,如何顿笔,如何出锋。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握笔的手不再抖了,字写得也有点模样了,父亲很高兴,便对我进行“奖励”—大多是一个小麻花,那是早点铺用剩面炸成的,香甜酥脆,每个卖一毛钱,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但父亲为了鼓励我,宁愿在其他方面再节省一些。父亲还鼓励我说,好好写,等你写好了,让你帮着抄一些东西。

  但我和父亲相聚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我就要回老家上学了,写毛笔字也就基本上半途而废了。好在那时爱好美术,父亲很支持,为我买了颜料、图画纸和几本画谱,一向节俭的母亲也为我订阅了《河北工农兵画刊》,我也经常照着报纸、小人儿书、年画描摹红小兵、孙悟空、老虎之类,勾线、着色、署名也都离不开毛笔,算是没有完全把写毛笔字丢掉。

  一九七九年,父亲为了让我得到一个“农转非”的机会,提前退休回老家,我顶替父亲来到天津成了一名学徒工,那一年,我十六岁。

  一九八一年,在我十八岁的时候,报名参加了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开设的书法学习班,老师是孙伯翔先生。开学那天,孙先生大声地对我们说:“作为炎黄子孙,一定要把字写好!能够写一笔好字,是炎黄子孙分内的事情!”在书法班上,我起初临习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后临习柳公权的《神策军碑》。孙先生习惯在黑板上用粉笔双钩字帖上的字,仔细讲解书法的点画和结构,他也喜欢用长锋羊毫为我们做示范,他曾经将临写的《爨龙颜碑》装订成线装书的样式给我们观赏,并说这是自己的日课。所有这些,都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南开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在书法上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也是进步比较快的一段时间。数学系的魏立刚,金融系的仇国明、高凤龙,中文系的白旭旻、贾永来,旅游系的杨卫权,历史系的欧阳长桥等都是经常在一起切磋的伙伴。我们一起拜访王学仲先生、李鹤年先生、徐嘏龄先生、孙伯翔先生、赵半知先生等并邀请这些先生来南开授课。我们还在南开大学书法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南开书苑,提出了“只要一提到南开,就会想到书法;只要一提到书法,就会想到南开”的口号。在南开的岁月,与书法有关的讲座、展览、笔会等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在同学们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还比较稀缺,没有就业的压力,也没有考取各种证书的要求,因此在平时就表现得比较从容甚至带有几分“悠闲”—可以在业余爱好上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一时期,孙伯翔先生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几乎每隔几天,我和杨卫权就会结伴去先生单位请教书法。先生看到我写楷书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就指导我学习隶书,最初我钟爱《乙瑛碑》,先生说,《乙瑛碑》虽好,但不利于训练腕力,因此让我改临《张迁碑》。《张迁碑》以方笔为主,格调高古,浑厚朴茂,在东汉隶书中独树一帜。后来,我又临写过《西狭颂》、《礼器碑》、《曹全碑》、《韩仁铭》等,但都是浅尝辄止,临写最多的还是《张迁碑》,尽管没有得其神髓,但却由此锻炼了自己的腕力,也算是对隶书有了比较深入的体会。

  大学毕业后,由于生活的一度困顿,我曾经想去参加律师执业资格考试,也想到放弃对书法的学习,专心到外边讲我本不擅长但又颇能增加些收入、于生活不无小补的财经类课程。当我稍加流露这些想法的时候,孙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千万不要把写字丢了,学成这样不容易!”先生的这句话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我顿时清醒了许多。从此,我对书法的学习再也没有中断过。隶书之后,我曾一度在魏碑上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记》是我反复临习的两种碑帖,由此体会到魏碑书法的风格特征和艺术魅力。近年来,我逐渐涉猎行草,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等都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书法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以为,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书法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书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学习书法,固然要学习用笔的方法、结构的要领以及表现的技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是质朴、厚重、雅正、平和、博大,书法所皈依和表现的也应该是这种精神气质。从整体而言,汉字的结构是方正的,它所体现的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那种雄浑、博大、稳重的风格,那种力拔千钧、落笔生风的点画,正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堂堂正气的自然流露;那种温文尔雅、中正平和、不躁不厉的气韵,也正是中华民族刚柔相济、从容不迫的精神气度的艺术表现。书法所传承的,是泱泱大国的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总之,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因子,绝不是茶余饭后的笔墨游戏,更不是附庸风雅的雕虫小技。正因为如此,学习并研究书法使命艰巨,任重道远。我自知天资愚钝,身单力薄,但时刻在想着如何能够把字写得更好一些,如何能够通过笔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如何能够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了解、喜欢中国书法。我坚信,只要中国文化存在,中国书法就一定能保持其永恒的魅力。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颜真卿

  颜真卿三岁的时候,父亲病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回到了外祖父家。

  颜真卿的外祖父是位书画家,母亲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们见颜真卿很聪明,就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

  母亲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境不宽裕,哪有余钱买纸供他练字呢?颜真卿很懂事,见母亲为没钱买纸的事犯愁,就悄悄地自己琢磨开了。

  一天,颜真卿高兴地对母亲说:“我有不花钱的纸笔了,您别发愁了!”

  “傻孩子,纸笔哪有不花钱的呢?”

  “您瞧,这不是吗?”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欢快地说,“这只碗是砚,这把刷子当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母亲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这就是纸。不信,我写给您看!”

  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满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笔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

  看到儿子有了不花钱练字的好法子,母亲高兴地笑了。

  由于颜真卿刻苦好学,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也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青年人。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张炳绍

  盛夏午后,虽有厚厚的窗棂、簌簌的冷气隔绝了室外的流火熏风,室外树上的蝉鸣仍在花园空旷中顽强地鼓噪着,此起彼伏,不曾稍息,一派夏日的勃发与喧嚣的景象。好在了然无事的周末,可以静坐书斋,一壶千年老树茶置左,一管手工山兔纤毫在握,面对一池古墨幽香,临写一段五代抄经,也是一个惬意的消暑时光。书案对面是一帧四尺整张的写意凌霄花,花丛在风中昂然飘举:花团锦簇,色彩缤纷寓灵动于一统;生意盎然,枝叶挺健融飘逸入静美。还有花枝上两只调皮的山鸟在悄悄情话……画的题跋是一首诗:曾是纤纤篱边草,历尽风雨到今朝。莺歌岂忘根下土,一路飘红凌九霄。寓意吉祥向上,构图取舍有据,匠心独运,色块与笔墨在完成上不刻意、亦不轻率,不浮滑、亦不滞涩。笔力老辣苍劲,寥寥数笔写意层次分明,瞬间动感以小写意中国画传统笔法为特色。无疑,此乃一幅中国画逸品之作。作者是武昌文化馆的汉上专业画家向先斌。

  初识向先生是在酒桌上,他嗜酒善侃,风趣幽默,谦和随性,喜怒形色,少有城府。酒兴高时,还可以飚一段雄浑低回的男中音,他音质好,有声乐本钱,人缘好,每每酒阵上不醉不归,是汉上书画界有名的性情中人。看先斌作画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他专擅写意山水、花鸟,往往下笔沉着迅捷、构划大胆凌厉,入古意出新颜,注重胸臆直抒,笔墨的瞬间动态的把握,虚实表现寓意于形质营造的气韵之中。黄宾虹有云:画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出於三者之中,虚处也;虚实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於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实处易虚处难。苟非致力於笔墨章法之实处,则虚处之气韵生动不易明。故浅人观画,往往误以设色细谨为气韵,落纸浮滑为生动;不於笔墨章法先明实处之美,安能明晓画中之内美尤在虚处乎?

  先斌的国画构图更是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他在运用传统的点、线、面去经营画面的同时,又大胆地融入自己的意向并加以提炼,这使得他的画路新颖而别开生面。我们知道,中国画承载的是一种文化,是作者借助于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抒发情怀的艺术,并非客观物象的机械图解及再现,此是谓“含道应物,澄怀味像”艺术精神的守望与探寻。其关键在于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韵律,却不受时空、块面、光色和其他物象的束缚,思想上达到似有若无的境界。宋东坡居士说得好:“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意即是说不能以外形的像与否来论画,如果能做到“得意忘形”,那将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这当然并非指那些丑怪忘形、离奇荒诞到众人都无法读懂的作品。可见,只有浑然天成地准确把握了学术性与艺术观赏性的契合点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一幅上品、逸品。所以,一幅作品的“气韵”、“神韵”必然通过作者“胸臆”的抒发,才能真正表现作者的主观意征,才能真正表达中国画的至美意境和诗意内涵。无疑,从先斌这幅凌霄图来看,他已然日臻接近了这样一个境界。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天地因高蹈而辽阔,生命因灵动而有情。造物多情,给我们提供的林间清风、山涧溪流、海上明月……这些取之无尽,用之不绝的艺术灵感,她在岁月长河中深情地等待着艺术家们不懈的追寻与邂逅。我们有理由期许,先斌正值壮年的艺术之境,就如同我面前的这幅凌霄花一样,深植泥土以枝繁叶茂,花姿灵动而生意盎然,永远向上、昂扬高标!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1.书法名人励志小故事

2.书法家励志故事

3.关于古代书法家的励志故事

4.现代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5.现代人物励志故事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

喜欢书法的小伙伴一定对一些书法家的故事感兴趣,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现代书法家励志故事:刘运峰 刘运峰1963年出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励志的小故事
    关于励志的小故事

    在人生的路途上,遇到挫折不要气馁,看看下面的励志小故事,带着正能量继续走下去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励志的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 现代正能量的名人励志小故事
    现代正能量的名人励志小故事

    想必很多小伙伴比较偏爱看现代名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一般都是比较有哲理的。一起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现代名人励志正能量的小故事,欢迎收藏哦

  •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

    每一个科学家都是一位勇士,一起来看看那些勇士们的励志小故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科学家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科学家的励志小

  •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

    有很多的外国名人的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外国名人励志小故事:越过门槛走

331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