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大全 > 励志书籍 > 影响世界的励志书籍有哪些

影响世界的励志书籍有哪些

时间: 荣雪1109 分享

影响世界的励志书籍有哪些

  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书籍,很多书籍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书籍吗?下面学习啦小编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影响世界的励志书籍,欢迎参阅!

  影响世界的励志书籍

  1.《君主论》

  作者:尼科洛·马基雅维利

  出版时间:1532年

  《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建立与巩固政权的君主之道,提出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备受争议的原则。在500年后的今天,《君主论》仍然是政治学和军事学的必读书目。其中的政治观点与学说被后人统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2.《蒙田随笔》

  作者:蒙田

  出版时间:1580年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怀疑主义思想家及伦理学家。他的思想不仅奠定了法国伦理学的基础,还影响了伏尔泰、尼采等众多哲学家和作家。《蒙田随笔》这部文集开创了随笔这种新文体的先河,集中体现了蒙田对人类情感的冷峻观察及其自由主义思想,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在这部哲学随笔的全集中,蒙田摒弃了正统的经院哲学,旁征博引,以小见大,在论述及剖析哲理的同时兼顾文学趣味,创造了全新的“生活哲学”。

  3.《利维坦》

  作者:托马斯·霍布斯

  出版时间:1651年

  作为现代自由主义国家概念的奠基人之一,霍布斯认为国家秩序的唯一基础就是平等、自由的个体之间所订立的契约。《利维坦》是一部体系完整、内容翔实、论证严密的学术巨作,不仅是国家理论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现代文本之一,也是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必读书目。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霍布斯的“国家契约学说”仍极具争议。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只有马基雅维利才能与之媲美。

  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作者:牛顿

  出版时间: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堪称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此书中,牛顿集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大成,从一个全新的理性角度探讨了物理、数学、天文学及哲学等各领域的重要命题。他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万能的上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因果关系的逻辑法则和力学原理。

  5.《政府论》

  作者:约翰·洛克

  出版时间:1690年

  《政府论》有“自由主义宪章”的美称,对民主及议会制度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在这部著作里,洛克将平等、自由及个人财产不可侵犯都划归为法律保护的最高权利,并且论证了国家分权的必要性。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马斯·杰斐逊,就曾被指责剽窃洛克的《政府论》。1791年的《法国宪法草案》也同样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

  6.《老实人》

  作者:伏尔泰

  出版时间:1759年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法国人甚至把18世纪称为“伏尔泰的世纪”。他揭露了专制制度和封建统治的诸多弊端,批判了天主教会对教义阐释及权力的垄断,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开路先锋之一。在这部长篇哲理小说《老实人》中,伏尔泰通过怪诞的故事情节和滑稽的细节描述讽刺莱布尼茨式的乐观主义,颠覆了所谓的“人类世界是上帝创造的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一个”。这本长篇小说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杰作之一。

  7.《社会契约论》

  作者:卢梭

  出版时间:1762年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作曲家,也是18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社会契约论》中,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思想以及自由、统一的人民共同体这一理想形态。根据他的理论,每一个公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都应该享受国家的全面保护。此外,卢梭反对专制国家、维护共同意志的思想,也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世界励志的书籍

  1.《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歌德

  出版时间:1774年

  这部作品既是歌德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一夜成名之作。此外,在这位德国大文豪的一生中,再没有另外一部作品可以像《少年维特的烦恼》这样得到如此广泛的传播。这部小说狠狠地抓住了整个时代的痛处,让整整一代人都在维特的“世界之痛”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部小说的风行在当时的德国掀起了一股“维特热”:街上随处可见身着黄裤子、黄马甲、蓝外套的年轻人,市面上出现了“维特杯子”以及一款以维特命名的香水“Eau de Werther”。更疯狂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还在全德引发了一股自杀风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心理学界开始关注这种名为“维特效应”的由媒体宣传引发的模仿自杀现象。

  2.《国富论》

  作者:亚当·斯密

  出版时间:1776年

  《国富论》是有史以来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探讨国民经济话题的古典经济学著作,奠定了现代西方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堪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开山之作。亚当·斯密认为,自由竞争是劳动分工的起源,是推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尽管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出经济决策的,但自由市场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指导、调节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整体富裕。一旦国家出于对个别市场主体的保护而出手干预,反而会破坏市场,阻碍经济发展。

  3.《纯粹理性批判》

  作者:康德

  出版时间:1781年

  在这部哲学经典著作中,康德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他提出,认识这一行为的前提同时也是认识对象本身存在的前提。换言之,人要想认识一个对象,首要条件就是这个对象本身能够被人感知,并且拥有相应的概念。康德的这一“哥白尼式革命”标志着哲学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由此产生了“前批判期”与“后批判期”的划分。

  世界励志的小说

  《香水》

  推荐理由

  《香水》是很经典的小说了。讲的是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5分。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中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精彩摘抄

  ▪他沉默地活着,等待着美好的时光。

  ▪心里感到温暖,但在心情上却是感伤的。

  《香水》内容简介

  小说一开始就开门见山。聚斯金德在三言两语后,立即点出了要为气味王国的天才怪杰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立传的意图。随后,作家花费点笔墨交代了18世纪世界上最臭的城市巴黎,立即把本书的主人公“请”了出来——他于1738年7月17日(这年最炎热的一天)生在巴黎最臭的市区内一个臭鱼摊旁的宰鱼台下。接着,作家描述了格雷诺耶一系列的人生经历:婴幼儿时期举目无亲;八岁起被加拉尔夫人卖给制革匠格里马并在那里像牛马一样干活;第一次杀害一名少女并摄取其香味;为香水制造商巴尔迪尼重振香水业,徒步到南方去,在荒山里穴居七年;在蒙彼利埃的经历;在生产香水的名城格拉斯当伙计,其间杀害了二十五名少女,取得她们的香味制作香水;1766年被判处死刑却又死里逃生;1767年6月25日晨(这一天又是这年最热的一天)返回巴黎时被人分尸吃掉。

  帕·聚斯金德(1949-)德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

  小说叙述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格雷诺耶来说,每一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且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本书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一个奇才怪杰谋杀了26个少女的故事。其每一次谋杀都是一个目的:只是因为迷上她们特有的味道。对格雷诺耶来说,每次都是一场恋爱,但是他爱的不是人,而是她们身上的香味;谋杀她们只是为了永远占有,并且拥有他所钟爱的那种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香味”……

  《香水》不是一部通俗的惊险小说,而是一部构思奇特,充满幻想,寓意深刻的严肃作品;自1985年出版以来,始终高居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已被译成30余种文字。

  《香水》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ǖskind),1949年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早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

  他发表的处女作是剧本《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后来许多剧院纷纷上演,其间被译成多种语言,为聚斯金德在文坛上赢得了声誉。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继《香水》之后,聚斯金德用古典主义的笔调创作了中篇小说《鸽子》。小说描写巴黎某家银行一个看门人单调枯燥的生活,1987年初第一版销量即高达十万册。据《明镜》周刊统计,《鸽子》与《香水》一道,自1987年4月起同属德国严肃文学十本最佳畅销书之列,聚斯金德以此轰动了德语文坛。


猜你喜欢:

1.关于正能量的励志书籍20本

2.2017励志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3.彻底改变人生的10本励志书籍

4.人一生必读的经典书籍排行

5.20本成功励志书籍推荐

6.100本优秀励志书籍推荐

38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