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青春励志>

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精选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成功是一种心智的状态。想成功的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者吧,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励志文字和文章来激励自己,那么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爱好,是可以救命的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和生命产生共鸣的爱好,所以,你工作着大家的工作,上着大家上着的学,过着大家过着的生活,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

  有些人会说,爱好是天赋,是天生的,比如写作、唱歌、画画,对它们没有兴趣不能赖我。我不禁想起有一位前辈说过的话,他说:“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拼勤奋就可以出人头地。”

  纵观身边的世界,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儿:写作的人一大把,随便写几部小说就可以进作协,但即便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所依靠的也大多是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要说在写作上有多少灵光一闪的东西还真谈不上;唱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吴莫愁暂且不说,单单是勤奋努力的尚雯婕,也愣是用汗水浇灌出了“高仿天才”的花朵,距离真正的天才,还有好大一截。

  所以说,不要再把天赋不好当借口了,或者说不要再对“爱好是天生的”深信不疑了,事实上,我毫不怀疑有些人真的就是很虔诚地觉得爱好很高尚、很神秘,是自己不可轻易触碰的。爱好不是神话,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从你心里、从你大脑里面长出来的,像小树苗一样,你要一点点地浇灌,它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爱好,爱好对于人的价值和宗教对于信徒的意义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爱好是和你的每天息息相关的,从日出到日落,你的生活都可以被它充盈。这种爱好,或者是插花、品茶、听戏,更或者是赛车、收集瓷器、旅游,可大可小,可易可难,关键是你得有。按照这个标准,好像每个人都会有点儿,但你真的放眼去观察,观察你的爸妈、你的同事、你的同学,你就会发现——他们却是一点点爱好也没有的。

  从小到大需要填写的履历表、简历和各种申请表中都会有一栏“爱好”,小时候,我们都会很自然地写上唱歌(虽然只会唱一首《小燕子》),跳舞(六一儿童节学会的一支舞),可到了大学,尤其到了大四,需要填简历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我们宿舍的人都对这一项觉得格外难,说假话、硬写一个爱好吧,怕万一HR让表现,自己毫无准备;说实话吧,一无是处,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个爱好,最后,几乎每个人都硬着头皮写上了听歌、看电影和读书。

  可我们真的对听歌有爱好吗?听了几首排行榜上的口水歌就叫做爱好吗?如果真的喜欢听歌,中外男女歌手的歌曲都要略知一二吧,倘若某个旋律响起,你不会唱,至少也应该准确地指出歌名吧。

  看电影,别说是爱好,如果一个月只看一部电影,还是和舍友一起看恐怖片,可能连喜欢都谈不上吧,爱好电影的人,应该保持很大的看片量,起码谈起某个明星,你能指出她在哪几部电影里都演过什么角色吧。

  读书,看起来只要识字,都可以说自己喜欢读书,倘若你说喜欢文学类的书,问你王安忆、余华、苏童和陈忠实写过什么,你只能说出个《白鹿原》,接着一问三不知时,那真的会贻笑大方的。

  尽管人类给爱好下过无数个定义了,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区分喜欢和爱好的区别。爱好,应该是一种长久的喜欢,保证一定的量和惯性,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让它拥有一种建设性,这才能算得上是爱好。小打小闹的“有点兴趣”,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比如,爱好玩游戏,能够把市面上所有可以玩到的游戏都玩一遍,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爱好插花,就买上一些关于插花的书籍,或者报个学习插花的业余班,有事儿没事儿,用野花在家里练练;爱好写作,就每天写一点,就算写得不好,也要每天练练笔。

  爱好在最开始的阶段一定是不显眼的,它仿佛是你的一种情愫,一种偏爱,但时间长了,它就成为了你的一种标志,人家谈起你,会说:“哦,那个会跳舞的王大姐啊,”“嗯,我认识那个打太极很好的孙老太,”“噢,隔壁超会做饭的那个小刘怎样怎样”,爱好的极致一定是专业。

  说了那么多,爱好有用吗?看着那些没有爱好的人,人家不也过得挺好的吗?我不会顺着你说下去,说爱好没有用,人家是过得挺好。因为事实是,他们过得还真不怎么样。没有爱好的人,最频繁的状态就是空虚、无聊。

  表现就是聚在一起,或家长里短,或喝酒唱K,要不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刷微博、聊微信,看似很欢乐,但结果呢,真安静下来,觉得心里怎么那么空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大致就是说的这种状态吧。

  爱好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区分功能的东西。那些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且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的人,具有一种别样的风致,也因此成为了平凡但不普通的人,或者成为了你所仰望的人,比如乒乓球冠军、刺绣高手、瑜伽教练等等。

  我上大学时,我们学校北门有一个拉二胡的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胳膊和腿都有伤,在凳子前面放一个小纸箱子,你点一首歌,他拉给你听,两块钱。经常是他给你拉了一首《二泉映月》之后,围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往他的箱子里放上五块钱。学校周边有很多要饭的、乞讨的,但只有他每天赚钱最多。

  年迈的老人,用他的特长,更准确地说是爱好,赚到了足够他生活的资本。有时,爱好是可以救命的。

  倘若你在人群里被很快地淹没,那么从现在开始,找一个自己的爱好,坚持几年看看效果吧。

  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以一种姿态,仰望生活

  生活,多么美丽的一个词。渗溶着多少味道,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跌倒了并不可怕,换一种姿态再倒下去!生活,多么的美好,在余下的时光里,以一种姿态仰望生活,犹如梅在冬季里仰望着雪花的到来,留下淡淡的清香!生活,多么的憧憬,以一种姿态仰望生活,犹如花的绽放迎接着蝶的到来,散发着春的气息,勾画着蝶舞百花群,花如伊人笑靥的美丽画卷!

  拿着手上的书,饮上一杯菊花茶,听着轻音乐,看着夜慢慢地静了下来,心也跟着安放了下来,夜晚里的空气特别的诱人,使我无法正常入睡,我看着那些人去了又来,多想以一篇文字记录那些走过我生命的过客。用字来勾画轮廓,还有那些笑脸,录下那些存在脑子里的影子!

  我走到了电脑前,停了下来,思考着以一种怎样地姿态来记录着那些带给我生命里精彩的人们。那时沉于网络,沉于写作的时,有人问,你最喜欢的一种职业是什么,我很清楚记得我的回答:“作家”,那人无法相信,只是笑了笑,又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

  可,谁又能知道,我脑子里出现过的那些星空,是多么的美丽,是那样的灿烂。谁又知道我的心情是如此的多愁善感呢,那样的敏感而又细腻呢。谁又知道我对雪的爱慕是那样的深!只有在文字里,这些只是一篇文章,没人会想到背后我又是怎么的一种姿态去生活。我多想说,不要妄想从文字里看透我,那只是我仰望生活的一种姿态。我把梦留在了文字里,带着一颗平静安然的心去追求着美好的生活。

  生活的多姿多彩,给了我更多的情感,去发现更多与我相似的人,哪怕只是伤痛,也是一种经验,生活的空间是那么宽阔,以脚步的速度去行走,远远不及。有时不防在书海里看看生活,看看别处的风景!

  我听着手指敲打在键盘的声音,心里活跃的笑开了花,嘴角不觉的向上扬。我听到时光停在了一旁,是那样静静地,灯光的照在我的身上,燃烧着的我的心,我的手指更是龙飞凤舞在键盘上行走!逗豆,句豆,文字之间的距离告诉我将以这样的姿态去仰望你的脚步,我乐于此中。

  前天,朋友说:“你长胖了”,我无所谓地笑笑,那是我健康,不是胖了便是瘦了,生活不是苦了就是甜了,如果你时时只吃着嘴里甜甜的糖果,难道不会觉得失去了原有的甜吗?你还会知道黄莲的苦涩吗?

  键盘的杂声吵醒了朋友,看我还在写着文章,她只是淡淡地说:“写完了,赶紧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点了头仍然继续着手上的工作,那一段小小的插曲使我更有动力地去完成我的梦,留在夜晚的梦!

  终于写完了,才发沉睡意来浸,我换了一个姿势倒在了床上,安然入睡!当第二天,醒来,我依然还是每天座着拥挤的公车,走在车马如龙的街道。我还是那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被朋友圈毁掉的生活

  作者:岑飞君

  我的母亲在退休以后比我活得时尚多了:是她手把手教会我玩QQ宠物,是她兴奋地问我能否把孝老金支付宝给她,也是她总是给我抱怨为何不见我更新朋友圈、不为她发的图片点个赞。

  我妈是每天都在聊微信,更新朋友圈。微信消息的滴滴声,朋友圈有未读信息的“红点”像一道命令,催促着她随时点开微信图标,查看着她的同学、好友们发来的信息、更新的状态。不知何时起,地铁里、饭桌上、工位上曾经偶尔响起的手机QQ提示音,转变成微信消息提示的声音,他们表情各异、或兴奋难耐,或烦闷沮丧。

  我的朋友圈早已是“鸡汤圈”、“营销圈”、“牢骚圈”,还是“美食圈”、“旅游圈”、“肌肉圈”。他们更新着“变得更苗条的10条忠告”、兴致勃勃谈论“人生幸福的100件小事”,语重心长转载“面试官永远不会告诉你的XXX”。朋友圈里海外代购的化妆品、烟酒、鞋包是最时新最in,微店不算琳琅满目的货品也是费心打造。上班时就吐槽公司待遇不公、同事难处、压力山大的状态比比皆是,一到下班他们又仿佛变了个人,开始秀美食、秀电影、秀肌肉。…

  说实话,我真挺受不了在朋友圈里分享工作、点评同事、吹捧领导,我将这几位朋友归作“工作分裂症”。他们仿佛打满了鸡血,正能量爆棚、事业心满满,在公司展会成功举办的消息下,他们迅速点赞,畅想公司发展;在某位领导转发从业感悟,他们立刻恭维,献上溢美之词。我其实挺纳闷,他们为何总是在朋友圈里就是斗志昂扬,我也没见他们每天早到半分钟,没听说他们为项目多加一次班呢。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看到朋友圈上里朋友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或在旅游观光,品一味好菜,赏一处美景;或陪伴亲友、扶老携幼,享受承欢膝下,参与天伦之乐;或读完一本书,看过一部电影,听过一首乐曲,寥寥数语的点评,浮光掠影的推介。我总认为,朋友圈似乎就该这样,有生活的气息,有人情的温度,仿佛熟悉的人即在身前,他们的生活活灵活现,一颦一笑也触手可及。

  我曾想过,包括我年近六旬的母亲以及我在内的人为何如此热衷朋友圈,微博风靡一时的当年,我们也没有如此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也许是因为微信与手机的黏着度日益密切,加上无线wifi的普及,微信的便捷性、广泛性迅速能体现。也许是因为微信更新的信息与身边或熟识已久或一面之缘的朋友密切相关,它更会让人牵肠挂肚、一看再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互联网孤独症泛滥的当代,我们交流更顺畅也更加孤独,我们宁愿更新一条状态也不愿再拿起电话分享我们的生活。

  曾经一段时间,我拒绝登陆微信、不更新朋友圈。我下班了就关掉手机、切断了网线,我在聚会上号召大家把手机静音、安静吃饭。可是那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感到如释重负、身心轻松。我总感觉着我与这个有些喧嚣的世界隔绝得有点过火,我担心着我错过朋友圈里他们更新的每条信息,或许正与我有关。

  这样的不适感当我重新登陆微信,刷出朋友圈的时候突然释怀了、坦然了。我有些忐忑不安,怕错过朋友们生活的点滴、怕漏掉可能和我并不相关却又让我好奇万份的鸡汤文、技术贴、攻略记…我有些受宠若惊,几天前发的一条无关痛痒的状态“暂别,回见您哪”竟然也引起十多个点赞和各种围观、点评。

  其实,我也知道朋友圈里看到的信息转瞬即忘。我像是刚识字不久的少年走入一座辉煌的图书馆,面对满屋的汗牛充栋,带着敬畏扫一眼书架上的琳琅满目又匆匆走过。我简单写下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论,敷衍了事地随意点赞。我知道这样是“碎片化的阅读”,与知识的获取毫无关系,是“简单化的交际”,与人际关系的稳定毫无作用。我知道,朋友圈里看到的信息会继续真假难辨,不仅书写者断章取义,阅读者也趋利避害、舍本逐末。我知道,大多数所谓的经验、方法、秘籍,仅是他人简单的随意拼接、牵强附会。可是,少掉那份简单,去掉那份浮躁又谈何容易?我会惴惴不安、焦躁愁闷,感觉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与“朋友”不再联系,早已忘记我刷着朋友圈时多么清醒地意识到“本来这个世界就与我没那么多的关系”。

  记得喻国明教授在一篇论文中说,传播的技术性革命使福柯所谓的社会管理者控制舆论、封闭信息的“全景监狱”,过渡到众人对个体各种凝视和控制、信息全部平均分配的“共景监狱”。在这里,人们无所顾忌、大声喧哗、毫无隐私。我不知道掌上的朋友圈是否变化为这样的生活,我们热情地炫耀着自己,夸张地展示着生活。却很少再思考,这些骄傲的、炫耀的资本是否在众目睽睽之下有点尴尬,又有些可怖。

  其实,我挺怀念以前的日子,坐车时看着窗外的风景、吃饭时随便的聊天、上厕所时手里翻着一张报纸、一本书,还有朋友们、同学们想念彼此了,就互相捧起电话一说就是个没完,或者约在一起愉快地吃饭、畅快地喝酒。消息知道的少,时间过得慢,生活过得简单。

  刚看到手机上母亲大人又发来懿旨,问到:“为何跟你微信说话,半天不回我?”马上打开微信,回复过去,诚惶诚恐。另外,突然想起来又该去给老妈发的上个状态点赞了。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精选”的人还看了:

1.关于青春奋斗的文章

2.关于青春奋斗的励志文章

3.关于奋斗励志的文章精选

4.奋斗拼搏励志文章精选

5.关于拼搏的励志文章精选

6.关于青年励志的文章精选

1038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