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

  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能力,而非只是灌输知识,那么教育学生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教育学生励志文章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对于孩子,到底什么最重要?

  作者:崔永元(原央视主持人)

  1、对孩子,陪伴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但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几乎每天都要到很晚才回家。为了能和我女儿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沟通,我规定自己每逢双休日一定要抽出一天的时间陪女儿。带她去划船、爬山、吃快餐,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情,就尽量满足,让她开心。

  我一般不会轻易承诺,而一旦作出承诺就不会轻易改变。不管工作再忙,如果答应星期六陪女儿出去玩,就一定努力做到,不得不违约时,就会对女儿说明情况,请求她原谅,表示下次会加倍地补偿她。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是朋友关系,相互体谅才是最重要的。

  2、应该鼓励孩子看书,但不必要求他们一定要看什么

  读书是很重要的,应该鼓励孩子多看书。读书能帮助一个人提高他的鉴赏能力。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可能不一定让你明白,但是你起码能知道坐在你对面的那个人胡说八道。这就是读书最大的好处,不读书你可能永远是一个糊涂的状态。

  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按照推荐书单来阅读,但事实上,别人推荐的书尽管很有用,但孩子可能看不下去。只有自己喜欢的书、感到有兴趣的书,孩子才会拼命去读它。

  如果非要推荐,我觉得有两类书可能值得一看:

  一类是历史题材的书;

  一类是人物传记,这个也是我自己比较偏好的。

  读历史题材会让你越读越明白,看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是个明白人;人物传记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当你读完一个人的人物传记的时候,你会觉得你跟他活了一辈子,又活了别样的一生。我们每个人只能按照一种方式活一遍,但是当你好好读一些人物传记时,你就会发现你能活一百遍,能活一千遍,有各种各样的活法,这是件幸福的事。

  我知道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读书的,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鼓励或者督促他们读书,只能说让孩子先试着读一读,哪怕是一两本,也许他读上一两本,就会忽然产生兴趣了。

  3、我们的教育应该给孩子能力,而非只是灌输知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美国世界史的一道题目: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这位蒙古领导人如果当初没有死,那么可怕的黑死病,就不会被带到欧洲去。如果没有黑死病,神父跟修女就不会死亡。神父跟修女如果没有死亡,人们就不会怀疑上帝的存在。如果人们没有怀疑上帝的存在,就不会有意大利弗罗伦斯的文艺复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西班牙、南欧就不会强大,西班牙无敌舰队就不可能建立。如果西班牙、意大利不够强大,盎格鲁—撒克逊会提早200年强大,日耳曼会控制中欧,奥匈帝国就不可能存在。

  老师看完说:“棒,分析得好。”其实这种题目老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是大家都要思考。

  人家是在培养能力,而我们只是在灌输知识。更何况,有些老师根本是在灌输“死”知识。

  我看过我侄子的考试试卷,让我大为震惊。有个题目:《匆匆》这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我侄子写的是:“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后面一个好大的叉。标准答案竟然是:“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一篇文章,你可以喜欢这句,我可以喜欢那句,难道最喜欢的一句话也要统一么?我觉得这个题目应该是“你能把老师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写下来吗?”才对。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作者: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教师使命不断变化,不变的是教师始终须对人的一生负责任

  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是不一样的。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跟人相关。而教师和医生,尽管都与人打交道,但医生的对象是人的身体,现在还增加了关注人的心理。医生在工作时,不会把为什么这么治病告诉你。作为教师,他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及整个生命的发展。这几者之间的差异是清晰的,不难区别。

  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每一代的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一个事业。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教师要经常自问。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所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教育的魅力,应从创造中去寻找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比如,教师上语文课,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教师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故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育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

  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这种代际传承与发展,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而后,又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

  当然,教师的创造跟工程师的创造不一样,跟建筑师的创造不一样,跟作家也不一样。它是一种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这里面有“转化”的创造,教学工作自身还需要创造,从长远意义上,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我觉得在人类社会创造事业中,不能没有教师这个职业的创造性劳动。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

  近十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把教师看作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的。简单而言,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不够。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了。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学生对你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欢,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而是因为你的全部人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时期,教师留给他们的,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福。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属“圣”之列。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老师叩拜。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那就是要“为人师表”。

  我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

  在古代,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它是有道理的。道理在哪里?古代的文言文,它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有很深的道理,也不同于口语。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为了将来考科举,学生又必须懂这些,那怎么办?就是你跟我读呀,背啊,多读几遍,内在的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这种方法是在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古代对教育的理解,是以记诵为主的,是记诵之学。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还是如此强调记、背标准答案?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出现学科化了。学科知识且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而不单单是地域的。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科学分成了很多学科以后,这些知识就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并被认为对他将来的生存有用,基础教育就成了儿童为未来人生作一种准备的事业。

  如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本身的记忆,熟练掌握其方法、技能,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而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近代的教育学,大量强调的是把教育看作人类知识的传递,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现在必须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

  “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我觉得把“分”和“人”对立,是一种绝对两分的思维方式。抬高了“分”,把它与“人”等而视之,这是大误。其实教师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过程中,不难达到所谓的“分”的要求。如果有学校或教师宣称我只“育人”不“育分”,这不仅荒谬,家长也肯定不放心。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教的学生考试是考不好的,然而你是个好教师。我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这是两极化思维方式的产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

  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种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面对“育分”的畸形现实,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

  我对长期以来批评“高考指挥棒”也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把基础教育的一切问题,一股脑儿用“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就能解释或解决;想用管住“出口”的方式,来改变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么长,他小学一年级与“高考指挥棒”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

  高考的改革,不管是选拔式的还是鉴定式的,总归要通过测试。你不能把教师应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方法上。承担高考改革与承担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群,尽管这两件事相关,但他们各自承担的责任不能替代。

  影响教育全过程的因素很多很多,绝对不只是高考出什么试题的问题。所以我说,我们可能抓错了源头。孩子从小到大要长十几年,孩子进小学的时候离高考还遥远。如果我们只强调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础教育,这种说法会带来什么呢?中小学教师、校长可以说:你高考还没改好,我改革了会对不上你的高考,所以我没办法改革!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责任的承担者,可以对一个漫长的教育积累变化过程不着力去研究和承担责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为不改革找到了很好的理由。

  我不是说高考不要改,要改!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这也许也是提出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生命是不能割裂的,教育也一样

  幸福,就我个人而言,是你看重什么,你最在乎什么,什么就是你能感受到的幸福。

  作为个体的幸福观和作为教师的幸福观,其实是有相关性的。我更看重的是作为个体(我个人)的追求。我觉得这个最重要。其实教师只是一个职业,如果一定要问这个职业跟你的人生的关系是什么?那么就是你的人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这个职业中度过的。你的个性、你的独特性是在这样一个职业里面得到全面的呈现。尽管都叫教师,但是教师和教师之间是非常不一样的。

  很难说教师幸福观一定有一个统一的东西,我是这么看的。可能我这个人更看重做人,你自己的人生过得怎么样。当然这个人生,因为你是老师,你的人生就跟学生联系在一起了。倘若你不懂得人生,你对学生的人生也会有许多不懂。

  你若问我现在感到什么是幸福,那就是能够给我很多的时间,让我看书,让我想问题,有空写书。人生的滋味是熬出来的。这个“熬”啊,不是指“煎熬”,而是慢慢的炖,积累、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你就会悟出:噢,这就是人生!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用一个幸福观可规范我们的幸福感。幸福感是不能被规范的。

  另外,我们的教育,或强调德育,或强调体育,就是不善于在整体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育整体的人,用丰富的教育活动去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一个教育活动剥离开来,它本身就违背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生命是不能割裂的。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未必就是只有手和脚在动,而脑子不动,也没有感情,没有喜欢不喜欢。这不成了机器人了?教育的难就难在这儿,它的任何活动都是综合的,你忘记了这一点,就一定搞不好教育。

  这是我最初提出生命观的指向,强调了教育的综合性渗透,强调了活动的综合性渗透。现在也许是我年纪越来越大了,看东西有了更深的感受,最近悟出的是:教育对生命的思考不能只局限于人,还应包括整个自然界。凡是有生命的,我们都可以和它对话。

  世界在我的心中更扩大了。人是可以从各种生命变化中获得很多感悟的。

  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当然,这里又要有学术,又要有人格。人格,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不是说哪一种人格才有魅力,我是这样看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逐渐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的发展、成为有发展自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永远有一种好奇,保持着发现的眼光,每逢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不是畏缩后退,而是积极地进入,去了解更多。他周围的世界也要经常去发现。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很有魅力,因为他经常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与发现。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限于教师已形成的人格与学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的教师在我看来可能是比较有魅力的。我自己追求做这样的教师,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对人而言,我更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首先关注职业。其实职业的规范总是比较死板的,真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你应该是真诚的人,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有魅力。

  真正的重建,是要对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有一个把握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2013年第5期登载,很长,大约2-3万字。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多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创造。当然也不乏只是为了提一些新口号而在那里摆弄的人。

  我认为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对教学的基础性的问题有一个把握。目前是有点杂乱的“丰富”,什么都在一个平面上呈现,恐怕还要梳理。要回到“教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上去。我特别不赞成用“学习”来代替“教学”,也不赞成用“课程”来代替“教学”。

  学校的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包括职前和职后。从职前来讲,应该有对教师职业的重新理解,即: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从合格到优秀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开始都以优秀教师的标准去要求。首先是有一个底线,高是无限的,越往高越个性化。

  关键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再来提教师怎么培养,队伍怎么建设。

  现在职前培养的问题很多。师范大学里也有培养问题。真正把教师的培养当一回事的大学校长现在也不多,操心多的是我们的大学排名在第几这一类的事。当然也有分管的副校长或教务长在抓,但从整体上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对应把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认真想明白。

  对师范生的培养,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师就是学点教学法,学点入门技巧,诸如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等,把这看成是教师的基本功。“三字一话”是要,但只是技能意义上的,对什么是教师职业更为根本的基本功,教师是谁,应该有怎样的品性,他的生存方式有什么独特性,作为一名当代合格教师所应该具有什么等等根本问题,却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或者说在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职业的特点还没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在那里培养老师。尽管说改革已很久,但是师范教育本身的观念改革恐怕远没有重视和认清。这种滞后就带来了整个培养方案设计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有人建议把免费师范生的名称改成公费师范生,我赞成。“公费”表明了国家对这个职业的重视,显出一份公职的庄重。目前,免费师范生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如有的为了将来谋职业,教师职业相对保险;有的冲着“免费”而来,有的只为了能上大学,自然还有不少是真的喜欢当教师。林林总总的想法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问题是师范教育怎么使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哪怕他将来不当老师都有一份尊重,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选择不做只是可能觉得自己不适合,或者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好地修炼自己,他不善或不愿意为此修炼。此外,职前教育还应对教育的价值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大学所教的基础素养方面,都形成一个较好的、可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职后再去补这些方面的缺失就晚了。

  进入职场以后,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是他对自己的实践,不断的研究、反思、重建,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深刻的认识,知道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现在我们花了很多的钱搞师资培训。首先我认为,承担师资培训的机构要有资质。其次,还要给教师选择的自由。行政机构不应规定教师必须在哪里培训。现在网络时代,交通也很方便,政府可制定关于培训的基本要求,学员从哪里获取由自己决定,到华师大也可以,到上师大也可以。现在的政策是培训跟着经费走,国家把经费给了谁,谁就有资格培训。其实国家、政府之所以给,不一定是因为他的培训实力最强,有可能是他跟政府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等等。

  加强教师在日常实践中的研究反思,不断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每个人的成长都要靠自己,靠外部是没有用的。外部只是一个影响,促进他,但是最终的变化,真正成长是个体的事情不是群体的事情。群体会成为一种力量,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但群体的教研研究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真正地能够在研究当中实现共同发展。

  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我认为: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工作量要减轻,学校的编制要增加。不能只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规定师生比,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工作量减轻了,他才有时间去思考,研究、讨论。现在的编制很满,班额又超员,特别是好一点的学校,常见五六十人一个班。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教师工作排得满满的,负担很重。

  教师也要减负。减负不是叫他不要研究,减负是要减少工作量,加强研究。每年用这么多钱搞多层次培训,但其中不少是重复式的培训,还不如把一部分经费拨到增加编制上,多增加一点编制,让大家有时间安排一点研修、讨论、学习。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能成长起来的,关键是要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思考,产生学习的需要,研究的需要。

  通过学习、研究有实现发展的感觉,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吸引和魅力,这样他才会成长起来,而不是靠五年一次的轮训,然后大家都拿学分,以为拿了就完成培训任务了。钱多了怎么用?有些还扔到国外去了。

  我觉得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要关注和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质量,这个提升就是要把研究放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与配置要为此服务,而不是只当作外加的一项工作,割裂地去做。尤其是一些先发展起来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在这方面敢不敢做一些大胆的改革,这是政府该干的事。政府如果不动编制规定,校长动不了。

  现在我们做改革不乏好心,也急于求成。但是好心和着急都未必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更需要研究,要讲究对事情内在规定性的把握。这些都把握不好,不知道教师到底怎么成长,什么对教师的成长才是有利的,怎么能建设好教师队伍呢?真的,我看学校中教师静下来的时间很少,这是一个问题。没有静下来他怎么反思,怎么发展啊?

  教育学生励志文章:你一定要成为精英吗?

  作者:朝哥

  转眼又到了新一年开学的日子,回顾我的大学时光,入学的欢迎条幅在阳光下随风摆动的画面,仿若仍在眼前。

  这两天看新闻,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的西安高三学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郁症半年后,选择了自杀离世,年仅18岁。另有一名15岁的武汉初三女孩小夏,从18楼家中跳下,疑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而走向极端。

  看到这些消息,我能想到的只有两个字,惋惜。青春还未绽放,生命却不复存在。人生大好时光,从此以后,每一寸日光,每一缕花香都将被辜负。想起电影《此间的少年》里,朱聪老师对令狐冲说,“你们年轻人啊,老是把什么事都看得很重。我说啊,这些破事,和以后比起来,那都算不了什么。你看看那些考不好就跳楼的那种,他们要是再多活二十多年,肯定自己都要被自己笑死……”

  只是,在一个孩子价值观还未定型的时候,他看不到生命中有很多事可以云淡风轻地处理,很多事并不值得自己赔上余生。他们的直接想法大多来自身边的亲人和接触到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告诉他,你要穷毕生努力,成为一名精英。

  《读者》3月份新刊里有一篇文章叫《儿子“成人”记》,作者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很多朋友甚至建议他去给孩子做智商测定,但是,在他眼里,儿子热心助人,嫉恶如仇,热爱体育,健康阳光。以一纸成绩否定一个人实在让他觉得可笑。

  他也曾怕儿子不成才,可是儿子反问道,“如果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当大官、发大财才算成才,那全世界几十亿人不都白活了吗?”“成不成才,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成人。”作者又问道,什么叫成人?儿子答,“做普通人,过平常日子。”

  这个答案让作者陷入了沉思,也给了我很大的思考。难道所有人一生下来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精英吗?

  在任何一个社会,像马云、刘强东这样的精英总是少数,梦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很多人大半辈子围困在失败感和无力感之中。我的父母和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父母一样,从小望女成凤,对我寄予厚望。他们也时常教导我学习上要力争上游,好在只是让我尽力就好,而不是逼迫我非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即便毕业工作了,也只是告诉我,做到独立,能养活自己,工作开心就可以了。可是,更多的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想象中的人上人。

  很多崇尚精英主义的人以稳定和安逸为耻,因为这两个词意味着“平常”,在他们眼里,至少这个词和褒义词没什么关系。彭博商业周刊专栏作者彭啸有一篇文章专门讲精英主义的,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第一名,要优秀,要卓越,要治国,要平天下,要创业,要王者归来。我绝不反对个人奋斗、心怀天下,但是我绝对反对把精英主义作为全民教育的宗旨,让所有的孩子从小读着‘士大夫之耻,是为国耻’这样的句子长大。这句话错了吗?没有错。错的是写课本的人没有认识到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士大夫,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要学的是生之乐,是照顾自己的那些小技能,继而生活独立,是读懂和接受自己,然后心理独立。这种充满了各种高大上目标的精英教育让一个民族失去了平常心,把成功的定义变得非常狭隘。”

  所以,我们像被巨大的洪流推赶一样,好像生活就是为了达成一个又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目标,从不去想,这些东西自己是否真的想要。我大三的时候还在穿梭于例如“中国文化”和“营养与健康”这样被认为没什么用的选修课上,我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已经提前两年为考研做准备了。那么美好悠闲又惬意的大学时光,在他们看来,却是步入社会的前哨站,在这里,就要拼个你死我活。

  而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出来的学生,不禁让我想到了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教授在2012年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发言称,现在的大学,正以一种“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精致,“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的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所谓绝对,“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

  我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精英,是该值得称颂还是一种悲哀?

  狭隘的实用精英理论让我们不断计算着周围人的成功指数,别人的职称,别人的工资单,别人的房和车,以单一的价值观武断地判断别人的成功或是失败,反过来,一旦自己在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立刻觉得生活惨淡无比。

  我很少追美剧,但我非常喜欢《老友记》,和很多人一样,喜欢里面的幽默与温情,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从这个剧里看到了非精英人生的快乐。莫妮卡是厨师,罗斯是大学老师,钱德勒是普通职员,菲比是按摩师,乔伊是个不知名的小演员,瑞秋在开始也只是卖衣服的导购。他们的生活大概才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样子,有一份保障自己的工作,每天和亲人朋友一起,聊天,八卦,为一些琐事烦恼,也会为一些愿望达成的时刻开心庆祝。

  他们没有人去整天追逐什么所谓的精英人生,但有一点,他们很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乔伊就是喜欢演戏,所以哪怕多小的角色,他都努力争取,为得到好一点的角色高兴,却不会整日为了没当上男一号而哭丧脸。莫妮卡喜欢做美食,瑞秋就是喜欢和时尚有关的东西,就连钱德勒,为了追求理想,也放弃了原来的数据分析工作,转投了广告。

  知乎上的一个去台湾的交换生分享过一个故事,她在外求学的日子,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市里唯一的商场转转。有一次,在某个专柜买了几罐面膜。一个月后再次路过那个专柜,导购竟然认出了她,热情地问她面膜有没有用完,并给她介绍一些新款。完全记得她一个月之前买了哪些东西。

  熟了之后,交换生每次都会去逛商场都会到这个专柜溜达溜达。这个导购很漂亮,是那种毫无攻击性、女人也会喜欢的漂亮。但她似乎并不自知,每天只是穿着专柜的黑色围裙忙来忙去,认出每一位常客,笑容灿烂地和她们交谈两句。

  这个交换生说,即使在台湾,一位聪明、美丽、好脾气、上过大学的女孩,纯粹出于自己喜欢,而选择在一个二三线小城的商场做导购,也是不太常见的。

  “中国人骨子里写着光耀门楣和出人头地的使命感。”

  而成为精英,这样单一的成功价值观,不知让多少人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内心被深深的挫败感所折磨着。我只希望,有一天,当孩子们找到了一份工作的时候,父母们开口先问的能是,做什么的,喜欢吗?而不是,公司大不大,能挣多少钱。

  以上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教育学生励志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教育学生励志文章”的人还看了:

1.教育学生的励志故事

2.关于教育小学生励志故事

3.小学生励志教育故事

4.中学生励志文章

5.高中生看的励志文章

6.小学生爱看的励志故事

104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