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李嘉诚励志文章

李嘉诚励志文章

时间: 鸿宇671 分享

李嘉诚励志文章

  李嘉诚是很多中国人的榜样,也有很多关于李嘉诚的文章都是非常励志的,那么李嘉诚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李嘉诚励志文章:我今年快90了,为什么还这么努力?

  华人首富李嘉诚,出生于1928年,今年88岁。当记者问到李嘉诚的退休计划时,他这样说道:“我已做好退休准备,但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我每天都乐于为股东或基金会付出时间和精力,数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请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在践行的真理。然而更多的人则把成功寄托于“勤奋”之外的偶然性。

  对于此,李嘉诚认为:“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的。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今日事今日毕,拖延是恶习!

  我有晚上在办公室加班的习惯,因为白天应酬太多,有个员工也跟我一样,晚上经常出现在公司办公室里。我就跟他说:“不要太晚,注意休息。”他说:“今天还有工作没完成,做完就休息。”有一天晚上,我发现他走了,可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我过去问他,他说在路上突然想起电脑系统的一个数据弄错了,所以马上回来,改了再回家。他的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后来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门,我让他做了部门经理。因为工作交给他,不会耽误在他手里,我放心。他现在已经是公司的副总。

  ——摘自《李嘉诚自传》

  李嘉诚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桌面上干净得一张纸都没有,因为多年来他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这就是李嘉诚,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拖延的人,李嘉诚的世界里没有拖延,在他看来,每一个向往未来的人都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论是谁,管理者也好,员工也罢,只要有了拖延这样的恶习,那么他的进取心就一定会逐渐减少,最终丧失。每个人在快要取得成绩的时候,往往因为一个懒惰的念头而放弃了一秒钟,而这一秒钟就是最大的错过。

  李嘉诚在管理企业的时候,最注重的就是时效性,一个管理者是没有能力去承担拖延带来的损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今日事,今日毕。凡是能及时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对于他来说,拖延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财富和荣誉。

  快十分钟的表:用勤奋占尽先机!

  如果你只是站着不动,自然不会伤到脚趾,你走得越快,伤到脚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样,你能达到某个机会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须有决定或答复。假如下午发生的事非常复杂,则必须24小时内答复,我的手表总拨快10分钟以便准时出席下一个约会。

  ——摘自《李嘉诚自传》

  将手表调快10分钟是李嘉诚多年以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在李嘉诚看来,这就是一种抓住机遇的表现。在商场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都是勤劳的、善于把握先机的人。每天提前10分钟,就意味着每天多10分钟的机会。

  在李嘉诚的眼里,什么是先机?当一个新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了。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去看了!这是使李嘉诚常胜不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透过这个“先机”要诀,我们不难发现,赶紧、做早等字眼无不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奋。

  李嘉诚的勤奋习惯是年少时在茶楼养成的,这也为李嘉诚今后取得的商业成就铺垫了基础。广东人习惯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门。故茶楼规定必须在早上5时开始为客人准备茶水茶点。为此,李嘉诚的闹钟总是调快10分钟响铃,这样,每天他都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随时走在别人的前面。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李嘉诚将“抢先”视为经商的头号要诀。

  当塑胶花厂办起来之后,李嘉诚便开始琢磨,如何让这家厂子办得红红火火,如何成为塑胶业的佼佼者?

  为此,李嘉诚主动向行业的专家询问有关塑胶花的知识,并且亲自学习先进技术。当得知生产塑胶花的公司缺勤杂工的时候,李嘉诚随即到这家公司报名,从勤杂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统地学习制造工艺,十分虔诚地向工友请教有关技术。这样,李嘉诚很快便掌握了塑胶花的技术。正是这种勤奋,让李嘉诚最终成为了一代“花王”,也为他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嘉诚创业之初所处的那个时代,由于信息寡劣,几乎是谁勤奋谁就有可能捡个金元宝。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嘉诚将“塑料花”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奋虽说不再是创业营商的唯一因素,但仍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向成功开拔:表面要谦虚,内心要骄傲

  “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有着天渊之别。要做一个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拥有专长、技能、学历、人际网络或经验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确立你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看世界的角度。

  ——摘自《活出你的故事》

  1946年,在塑胶厂销售业绩蒸蒸日上的势头下,18岁的李嘉诚便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他已熟稔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之处。李嘉诚是勤奋的,他并不曾因为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而放弃学习,而是一点一滴地渗透销售的本质。他每日除了处理好总经理应该做的事情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工作,实验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

  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很值得一提: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带,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性格倔犟的李嘉诚并没有吭声,而是自己暗地里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不想,事后伤口发炎,很是严重。他这才到诊所去看医生,幸好没有落下后遗症。

  据说,许多年后这件事被一位记者知道了,这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幽默地说:“您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就这样,李嘉诚以自己的勤奋和聪颖,很快就掌握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各个环节的好处就是:庞大的销售网络被李嘉诚缜密地建立起来了。销售及生产势头开始因为协调连贯而变得日臻完善。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佼佼者。20岁出头的他,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面对这样的业绩,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个字。这一次,他决定离开。关于离开,他并没有特别挣扎,他已经对自己充满信心了。

  当李嘉诚说出辞职的话时,我们很难想象老板的态度。不过,老板终究是智慧的,他并没有指责李嘉诚“羽毛丰满,不记栽培器重之恩”,而是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这令李嘉诚十分感动。

  李嘉诚怀着愧疚之情离开塑胶裤带公司,他不得不走这一步。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转折,从而迈上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创业之路,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谦虚的态度、骄傲的内心,勤奋的工作,这三点是新时代企业家不可或缺的品质,也是在现实历练中经得起检验的成功法宝。

  李嘉诚励志文章:李嘉诚的人生智慧

  作者:余胜海

  摘自:《大道至简:全球顶级CEO商道智慧》、《解密中国顶级CEO》

  李嘉诚奠定成功的四因素:“对于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前清楚计算得失的仗。“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四句话是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好谋而成”是凡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分段治事”是洞悉事物的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

  “不疾而速”,你靠着老早有这个很多数据,很多困难你老早已经知道,就是你没做这个事之前,你老早想到假如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由于已有充足的准备,故能胸有成竹,当机会来临时自能迅速把握,一击即中。如果你没有主意,怎么样“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则要有好的制度、好的管治系统来管理。兼具以上四种因素,成功的蓝图自然展现。

  李嘉诚谈老板与领袖的差异:“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李嘉诚谈人才: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不断在甄选、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不过有些人却一定要避免。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企业也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唯唯诺诺或者灰心丧志的员工,更无法容忍以自我表演为一切出发点的企业明星。我的经验是,挑选团队,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或道德水平低下的人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

  因此,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你要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可不可以做到开明公平、宽宏大量,而且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不过我要提醒,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要你当个费时矫枉过正的执着的人。

  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我告诉我的孙儿,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狮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单单仁慈,业务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赚钱。但如果人家不好,狮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应该是这样。有人问我做人成功的要诀为何?我认为做人成功的重要条件:让你的敌人都相信你。要做到这样,第一是诚信。敌人相信你不单只是诚信,敌人相信你是因为相信你不会伤害他。第二是自强不息,第三是真的要追求知识、准确的讯息。

  简单就是美:他的办公室就像他的打扮一样简单。没有任何奖杯、奖座,没有文件、照片,没有音响与电视,甚至连一本衬托学识的书籍都没有。唯一能证明这间办公室主人确实是李嘉诚的,只有一座小小的“李嘉诚公仔”,那是同事送他的生日礼物。除了两台计算机,李嘉诚办公室最醒目的“家具”,是六台电话。座位后方共四台。第一台,只有最亲密的朋友与家人,才能连上线;第二台,直通和记黄埔总裁;第三台与第四台,供集团开会使用。左手边两台,第一台,直通秘书室;第二台,可拨打长江大厦所有分机。七人座位、六台电话、两台计算机,构成他的工作蓝图。长江集团近年重要决策,就在这里决定

  在卓越与自负之间:2008年,关于“自负指数”的演讲中,李嘉诚说:“在‘卓越’与‘自负’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并不容易,因为有信心、‘勇敢无畏’也是品德,但沉醉于过往和眼前成就、与生俱来的地位或财富的傲慢自信,其实是一种能力的溃疡。”

  李嘉诚管理的艺术:2005年,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谈“管理的艺术”时,指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大重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何的,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李嘉诚说毅力和心力:2005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演讲,他谈及毅力和心力:“如果你认为毅力是每分每秒的‘艰苦忍耐’式的奋斗,这是很不足的心理状态,毅力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生活。真正有毅力的人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标,且愿意承担责任,有颗坚强、又充满着希望的心。知道什么是原则、事实与正义。有极大的勇气和谨慎。”

  而“心力是理性和理智心灵的发展,通过终生思索和追求学问的人一定不会掉进时间的迷宫,在营营役役中黯然失去生命的光彩。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好学的人懂得把观察、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智慧并使用得当,不仅能把梦想持之以恒,更懂得如何事半功倍。”

  家和万事兴:坚持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是李嘉诚商道之一。每天忙碌于商务的他,总要定期参拜高堂,聆听教诲。母亲因病重需住院治疗,李嘉诚亲自抱母亲上下救护车。即使每日商务缠身,他也在母亲住院治疗期间,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

  李嘉诚的表妹庄月明,是他日后的妻子。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在李嘉诚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他的表妹一直陪伴在左右。当时的李嘉诚一无所有,是个初中生,而庄月明是香港大学的毕业生,还留学日本。这门亲事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但是两个人却坚持走了下来,他们对爱情的执著终于感动了长辈,同意两人结婚。到1989年,庄月明因心脏病猝发去世,当时李嘉诚才60出头,身体硬朗,又是富豪,因此不乏主动示爱的美女。香港不少富商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

  李嘉诚管理之道:有这样一个故事: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拾到。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手里。李嘉诚给了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于聚敛,而在于使用。”

  这还可以反映到李嘉诚的管理之道。“管理一家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对他们好,让他们喜欢你。”时至今日,社会环境已与多年前李嘉诚创业时有很多不同,有人认为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李嘉诚却说,“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李嘉诚多元化经营: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李嘉诚先生认为“现在是一个多元的年代,四方八面的挑战很多。我们业务遍布55个国家,公司的架构及企业文化,必须兼顾来自不同地方同事的期望与顾虑。所以灵活的架构可以为集团输送生命动力,还可以给不同业务的管理层自我发展的生命力,甚至让他们互相竞争,不断寻找最佳发展机会,带给公司最大利益。公司一定要有完善的治理守则和清晰的指引,才可以确保创意空间。例如长实,长实在过去十年有很多不同的创意组织和管理人员,他们的表现都很出色,所有项目不分大小,全部都是很有潜力和有不俗的利润。大家一定要知道,企业越大,单一的指令与行为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会限制不同的管理阶层,发挥他的专业和经验。”

  他告诫国内的企业家在多元化经营时必需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你做那个行业,一定要追求那个行业最好的知识,最好的技术是什么,且必须处于最佳的状态。这是第一。第二,努力、毅力。不过,很重要的是,如果一个机构,没有掌握跟这个行业有关的知识,如果你判断错误,就算你再努力、再有毅力,你失败的代价太大。第三就是建立好的制度与人才。

  李嘉诚的财富观: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下,李嘉诚又自创内心的财富,这就是真正的财富。

  关于财富,李嘉诚还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1957年、1958年初,我赚到很多钱,人生是否有钱便真的会快乐?那时候开始感到迷惘,觉得不一定。后来终于想通了,事业上应该多赚钱,有机会便用钱,这样一生赚钱才有意义。当我最初打工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压力。打工的时候,尤其是最初一两年,要求知,又要交学费,自己俭到不得了,还要供弟妹读中小学以至大学,颇为辛苦。开始做生意的最初几年,只有极少的资金,的确要面对很多问题,很多艰辛。但慢慢地,你想通了,以这样的勤力,肯去求知,肯常常去想创新的意念,悭俭自己,对人慷慨,交朋友,有义气、又肯帮人,自己做得到的,尽力去做。如果按这条路走,迟早一定有某一程度的成就,应该生活无忧。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贪心,更不会贪得无厌。”

  希望财富让更多的人分享,一直是李嘉诚对待财富的原则之一。李嘉诚说自己有三个儿子,除了泽楷、泽钜外,李嘉诚基金会是他的三儿子,他也最疼爱自己的三儿子。李嘉诚和他的李嘉诚基金会通过各种途径的慈善捐款累计达140多亿元。

  李嘉诚经商的一生,其实是做人的一生。到底他一生中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如何做人。李嘉诚在香港大学演讲时曾给大学生列出一张成功的表单,在这张表单里,他写下了这些词:

  “我常常想能列出我个人认为成功一生缺一不可的素质,坚毅、勇气、有志、有识、有恒、有为、诚恳、可靠、有礼、宽容、公平、正义、洞察、智慧、尊重、正直、和善大方……”

  拥有这些素质的这个人,就是李嘉诚,唯一的李嘉诚。

207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