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 > 励志文章 >

关于传递坚强精神的励志文章

时间: 析娜1196 分享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成功需要恒心和毅力。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传递坚强精神的励志文章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把家背在身上的大学生

  他叫金书家,本应是一个快乐的“90后”,但是出生于安徽省寿县农家的他,一生下来就陷入了困苦之中。

  金书家的妈妈双腿有残疾不能走动,爸爸有心脏病。这样的家庭自然很贫穷。金书家从小就很懂事,自打上学起,就帮着爸爸种田耕地、做家务。然而命运并不因为书家的懂事与勤劳而怜悯他,相反,命运偏偏要捉弄他。2004年,书家刚满14岁,正读初中的时候,爸爸在田间劳动,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下就倒在了泥巴田里,再也没能站起来。家里失去了唯一的顶梁柱,为了生活,大他两岁的姐姐只身外出打工。从此,书家就一边读书一边挑起了照料家庭和照顾妈妈的重担。

  2007年,17岁的书家考取了县重点中学寿县二中。但他去县城读书,妈妈一人在家怎么生活?他考虑再三,自作主张,选择了本乡的中学,这所中学承诺不仅免收他三年的学费,还每月给他几百元的生活费。当书家高兴地把这个他自认为两全其美的选择告诉妈妈时,妈妈竭力反对,而书家执意坚持。最后,妈妈以死相逼。见妈妈如此坚决,书家只好顺从了妈妈。但他又对妈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那就是到县城读高中时,他要将妈妈背到学校,一边照顾她一边读书。不得已,妈妈同意了。至此,一个16岁的孩子将妈妈背出了村,开始了把家背在身上的求学路。

  高中的三年里,书家一直是在争抢时间的紧张状态中度过的。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里,每天清晨5点左右,他便从睡梦中醒来。起床后,洗把脸,他就匆匆赶到菜市场买菜,接着跑回来洗菜、烧水、做早餐,再把妈妈需要用的、喝的、吃的全部挪到她够得着的地方,才匆匆赶往学校上课。中午还要赶回家陪妈妈一起吃饭。晚饭耗时最长,除了做饭,一天累积起来的家务,诸如清洗锅碗、打扫卫生、洗刷衣服等都要在这个时段完成,所以书家每晚都要在凌晨1点左右才能睡觉,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

  2010年,书家以584分的高分考取了一本。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离家近的安徽医科大学,他说他以后要当医生,帮妈妈治病。

  上大学时,书家再一次选择了背着妈妈上大学。2010年的9月,书家背着妈妈来到了安徽医科大学,开始了一边照顾妈妈,一边求学的大学生活。

  在“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的评选活动中,金书家的网络票数高居前列,被评为“心动2010安徽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在2011年1月10日“心动2010安徽年度新闻人物”的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对妈妈总是不离不弃的时候,金书家说,只有背着妈妈,和妈妈在一起才是一个家,有了妈妈才像一个家。

  金书家用他的坚强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自强、自立的榜样。

  2.上帝让他们成为精神巨人

  西装革履的他在一档节目中侃侃而谈,自信而又内敛。这是一个成功人士,让人好生羡慕。但当镜头下拉时,电视机前的观众顿时惊呆了:他居然没有双腿。他的名字叫黄建明,出生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村。1994年,做销售的黄建明被一群匪徒殴打,他勇敢地进行拼死搏斗,最后头部中了斧头两次,肋骨断了三根,脚也被火车无情地辗断了。

  经历了殊死的苦痛,黄建明一点点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也接受了由176厘米缩到85厘米的自己。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半丁,意思就是“半个人”。他重新拿起了小时候喜欢的毛笔,足足苦练三年后,他鼓足勇气,用手撑地,艰难地移动自己的身体,走出小屋,在大社会的坐标里寻求自己的存在价值。在拥嚷的街头,在路人惊异的眼光中,他卖出了自己的第一幅作品,一幅写着“求索”二字的书法作品,卖了20元钱。这20元,让半丁激动不已,他觉得残疾后的自己终于可以创造价值,而不是一个只会造粪的机器。自此,半丁驾驶着他的“劳斯莱斯”(自制的四轮小车)走南闯北,11年来,他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他更是挑战自我的极限,登上了万里长城。巍巍长城之上,迎着呼呼北风,半丁大喊:只要用心,世界也为我让路!

  如今,历经苦难的半丁已是成功激励演说家、著名残疾人书法家、北京交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顾问、西部书画院副院长。上帝为这个乐观自信的大写男人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流过汗、流过泪、流过血的半丁拥有了事业,收获了爱情,有了爱情的结晶,成为一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完整的男人。“苦难,不一定就是灾难,它可能是一笔财富。”品味人生五味的黄建明一脸阳光般的灿烂微笑。

  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无腿超人”,国际著名激励大师约翰·库缇斯。1970年出生的库缇斯出生时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条腿根本没有成形,既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17岁时,库缇斯接受截肢手术,成为一个只有上半身的半身人。1996年,库缇斯走上激励演讲的道路,他先后到过190多个国家进行演讲,获得了“激励大师”的称号,迅速成为世界级著名残疾人演讲大师。同时,他还获得乒乓球、橄榄球、游泳、跳水等运动项目的二级教练员资格,并获得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冠军。他告诉自己和世人: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过200多万人。“这个世界,充满了伤痛和苦难。有的人在烦恼,有的人在哭泣。面对命运,人应该拥抱痛苦笑对人生,而不只是与之苦斗。任何苦难都必须勇敢面对。一切都有可能,永远都不要说不可能。”无论何时何地,库缇斯都能笑对人生。

  上帝铸造人的时候,一定是身体是一副模子,精神是另外一副模子。半丁和库缇斯就是这样的精神巨人,半个身体里藏着一个大写的男人,精神不倒,希望无垠,梦想灿烂。在他们面前,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追求梦想的步伐。让我们抬起头,以胜利的姿势,朝着梦想的方向冲。

398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