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励志文学 > 职场励志 >

3篇职场励志文章:不可放大你的“缺点”

时间: 玉欣21229 分享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场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职场励志文章篇一:

  职场上,不可放大你的“缺点”

  业务培训结束,结训典礼上每个学员上台做报告。报告的PPT模板是统一的,其中有一项要求每个人谈“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有时候这道题也会用“个人的优缺点”来表述。

  一般招聘面试、公开选拔也会常见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非专业的HR,我也常会在面试时这样问候选人。

  有一次,有位业务经理在报告中讲了自己的三个缺点,因为他讲自己的优点只有一个,缺点却讲了三个,我印象特别深。他说“我的缺点是记性差、丢三落四”还有一个我忘了。

  这两个缺点在我听来就够要命的了。在职场上,试想,哪位经理哪家公司愿意要一个“记性差、丢三落四”的员工呢?假如交待给他一项特别的工作,你会放心吗?

  刚毕业的新人,没有多少职场经验,我猜想他是放大了自己的缺点,就问:你说自己记性差、丢三落四,请举最近的丢三落四的例子来听听。

  他一时没想起这个“缺点”后面的事例,我就提示“是坐出租丢东西,还是出门忘带钥匙?还是其它?……”他想了想,说:比如妈妈打电话问早上或中午吃的什么?经常想不起来。

  我笑起来。我闺女每天中午吃学屋,晚上回家问她中午在学屋吃得什么或晚上在奶奶家吃了什么,她多半也会回答我“忘了”。其实母子或母女关于“吃的什么饭”的这种对话是形式上的关心,作为子女的那个人多半是不上心这种问题,回答也是敷衍,并不是他(她)记性不好。比如刚参加工作时我妈几乎天天都问我几点上班?现在我也经常问闺女几点放学。今天她告诉你了,明天你还会问,那是日常的家常对话,不代表我妈或者我自己记性不好。

  我常常“标榜”自己“记性很好”。当我觉得自己记性好的时候,其实是在心理上给自己一个暗示,我要记性好,“好记性”是我要的状态。于是我就在别人眼中、在自己心目中成为了一个——记性好的人。

  如果真的记性不好或者丢三落四,也要接受自己的这种“缺点”,只有接受才能容许自己有所提升和改善,因为你不可能事无巨细记住所有的事,或者你记不住说明那件事本身不重要。十多年前,有个前同事打出租车把个一万多块钱的电脑落出租车上了,幸好后来找到。当别人鄙视他的时候,他说“我就不信你们没有粗心大意疏忽的时候?”我至今还记得他的眼神。

  关于谈自己的“优缺点”这件事,专业人士给到的建议是:谈优点不要超过三个(具体或强调谈论的优点);谈缺点只谈一个并不少。

  所以,作为职场人士,有机会在公众面前必须要谈自己优缺点的时候,就多讲讲自己的优点吧,以增强自信心;至于缺点,一条足矣,有些你自己挑剔、“狠斗私字”深挖出来的“缺点”,在别人那里很有可能会被放大无数倍,影响自己所谓的“职业生涯”。因为,这世界上很多所谓的管理者大都是爱吹毛求疵爱挑人毛病的。

  比如从前的我。

  ——————————————分割线——————————————

  PS:以下来自网络

  “你的优缺点”考察的是候选人(职场人士)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及能否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尽管回答优缺点是个人的主观评价,受个人自信程度、价值取向等影响很大,可能所描述的优、缺点与实际情况可能不符(比如上述的情况),但你的陈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官对你能力的判断。

  1、“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而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

  此外还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谈自己的“安全缺点”,就是那些在某些场合是缺点,但在外一些场合下又可能是优点的缺点,如你与那些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处,经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导致工作的延误等。

  不过这种“安全缺点”由于易让经验丰富的考官认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应慎用!

  2、谈论优点应注意表情、神态、语调等,请“低调”处理。有时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希望和努力;

  谈论自己的缺点不要停留于缺点本身,可将重点放在自己克服缺点的决心和行动上。

  3、不要泛泛而谈,可以结合事例具体说明,尽管考官未明确要求。

  职场励志文章篇二:

  逃离北上广:你以为回到小城市就很幸福了吗?

  文/识局之十三姨

  在过去几年里,“逃离北上广”一直是一个热门短语。拿我自己来说,工作在上海,但又不是上海人。毕业后,就选择租房,首先就为这个问题跑断了腿:找离单位交通方便的房子,和中介周旋,在房价上比了又比砍了又砍,最后还要对付麻烦的房东,不停以装修为由提升房价……

  等你谈完恋爱要结婚,又到了买房的真正考验时刻了。两个人倒光所有积蓄、家里老人倾其所有、四处借债之下,你可能还只是买到了松江或者嘉定的外环房,而每月接近一万的房贷又会让你整个人感觉更不好了。当然,我还没有说未来小孩的上学问题。当然,我也没有说北京,据说情况更糟,十三姨有朋友结完婚生完小孩都没有房子,也没有户口的,号称娃未来只能上民工学校。

  于是,就有了“逃离北上广”一说。

  直到最近,看到刚刚新参加工作的外地小朋友,抱怨连租房都难以承担(当年我1100的一室户据说现在早已破了3000),更对越来越高的房价望而止步时,十三姨还曾四处宣扬“逃离北上广”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十三姨的朋友提出的,虽然很赤果果但也很实在,那就是,家里没有啥条件没有啥钱,自己一个月工资不到1万的朋友们,就不要来上海北京这种地方了,永远买不起房,永远处于悲观的人生境遇中,不如回家乡去。

  但是,某天,当我和来自家乡的一位长辈提到这个观点时,他却摇摇头反驳说,你以为逃离北上广回到2、3、4线城市就很幸福了么?Too young too simple!你知道在这些城市混的成本更高么?这还不是能力来决定,而直接是由家族血统来决定了!

  OMG!和他细谈之后回家又查阅了相关消息,才发现自己真的真的sometimes naive!

  早在2011年7月15日的北京晚报,就报道了几个逃回北上广的案例,其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在二三线城市光凭自身努力无法获得认可,更多的是一种“拼爹”游戏。

  另外一个案例中,逃回去的主人公无法认同家乡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广州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就是谈案子,在重庆万州这边客户并没有那么国际化,拼的全是酒桌上的功夫,喝酒喝好了,文案写得不行,这单子咱也能签下来”。

  知名媒体人石述思,曾发了一条微博分析背后的动因:选择北上广不是因为空气清新、生活舒适、环境优雅,而是因这里官员多、牛人多,能相互制衡,反而需要通过做事来证明自己,带来相对的公平和较多的机会,而在所谓生活成本低的二三线城市,受体制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寒门子弟更无翻身可能。因此那些北上广的逃兵又回来了。

  实际上不少人在逃离北上广声音最响的时候,就已经指出了其中可能的问题。敦煌网董事长王王树彤在微博上分析,逃离北上广回归二三线城市的青年,大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父母在当地有人脉,自己在外打拼多年,理想尚未实现,现实日渐沉重,于是回归故里,靠父母找到一个“拿得多,干得少”的稳定工作。

  另一类是平民子弟,希望能当公务员、进大企业,过上稳定优越的生活,在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受挫后,转向二三线城市。福布斯专栏作者熊剑锋表示,这两类人的回归,其都不看好。

  他认为,第一类人回归,也许有房有车,工作清闲,吃喝不愁。但如果他们还没有忘记当初到一线城市打拼的初衷,没有忘记自己其实曾经是靠能力创造价值,那现在回到一条靠父母、靠关系吃饭的老路上,这样的回归不得不说,从某种意义上真是一次全面的退却和溃败,他们被定义为失败者并不为过。

  第二类人,把梦想重新安置于他们认为竞争小很多的二三线城市,殊不知,越小的城市越要靠门路和关系,尤其是他们向往的这类国有单位,外企在内地又几乎凤毛麟角。他们会发现,其实他们曾经奋斗过的一线城市,还算是有着更多公平的机会。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相对于他们拿的二三线城市的工资,同样也是天文数字。

  于是,有网友认为,“越大的城市,人的自由度越大。在北上广深,即使创业和就业初期物质生活显得更艰难,却因为有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独立和自由的上升空间,平民子弟的前景会更加光明灿烂。”

  仔细回想起来,自己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中,也是一部分留在家乡,一部分在北上广。正如前述所说,在北上广等城市的同学,开始几年总归比人家付出更多的艰辛,但最后也大多凭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获得了在这些城市留下来的资本和基础;而在家乡的朋友,说实话,80%以上基本都是靠家里关系找的工作,大多数为公务员和国企事业单位员工,无论你是北大毕业还是专科毕业生。

  但是,不要忘了,随着房价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难找,经济形势复苏困难,新进入北上广的年轻人比起那几年,又要辛苦了很多,奋斗的前景也要黯淡很多。

  于是,北上广的高房价,与二三线城市的“拼爹”暗涌,成为哈姆雷特式难题:选择前者,意味着经济与拼搏的压力;而选择后者,则意味着接受“先赋差距”的决定性作用——换言之,在自己家乡的中小城市打拼,可能底气反而更加不足。年轻人面临的“两难”,无论是逃离或者逃回,对城市建设者而言都当是警戒。

  中国新闻周刊也指出,从“逃离”到“逃回”,表面上看,这样的“折返跑”颇具戏剧性,其深层次原因却更加值得深思。中小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首先要加快发展步伐,调整产业布局、提升经济结构,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公平、有序的社会结构,赋予大家平等的发展机会,为年轻人创造更有利的就业环境。人们看得见希望,看得清未来,生活才有底气。

  职场励志文章篇三: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文/崔方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l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1.3篇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2.3篇职场励志文章:技多压身,请专攻

3.3篇职场励志文章:职场需要不断清零

4.3篇有关职场经验技巧的文章

5.3篇超励志的职场文章

7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