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的论文特辑

企业文化的论文特辑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企业文化的论文特辑

  知道企业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关于企业文化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范围内,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在企业全体员工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和体现。企业文化具有四个特性:一是自然积累性,二是多方利用性,三是难以消失性,四是难以模仿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知识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不仅是知识、资本、技术、人才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只有符合知识经济规律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进企业竞争实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文化从其内部结构看,由里向外依次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服务的。

  (一)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等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最核心的又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二)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作风、员工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企业组织制度的制定和运行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动态反映。

  (三)企业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结构,是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呈现与外化结晶。它是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反映,也是社会对企业作总体评价的基础。

  三、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的要求

  (一)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人本”观念。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这才是文化的真谛。经营管理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是人,经营决策的执行者是人,顾客以及所有参与市场活动的也是人。因此,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以人为中心。

  知识经济的“人本”化规定,是梅奥对企业管理人性的发现。从麦格雷戈Y理论假设到威廉•大内的Z模式设计的最新发展,从本田宗一郎“人和至上”管理、松下幸之助“慈父型关爱”管理、到玫琳•凯爱斯“乐施管理”的最新趋势,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由于人们的观念、生产方式、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局限,制约了“以人为本”管理的真正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二)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创新”观念。新经济是以“智力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形态,已出现几个重要转向:产业发展模式转向芯片、光盘、电脑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投资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企业竞争由有形的产品竞争转向无形的产品竞争。

  (三)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全球”观念。如今,企业实施全球化策略已成为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使得企业可以将触角延伸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脉脉相通的网络联结保证业务24小时连续运作。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全面涵盖了市场、资金、人力和物力,那里有资源就到那里捕捉,以最短的周期、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四)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形象”观念。消费者去哪家商场购买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选择的余地很大。而企业形象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形象塑造、CI设计,己成为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热门话题。企业的形象建设,又直接带动着员工素质和企业文明水平的提高,可以在顾客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市场”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又被人们称为“顾客选择企业”时代,顾客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要作到不流失顾客就必须把为顾客服务作为一种“情绪式劳动”加以重视。企业决策者已认识到单纯追求利润的弊端,必须始终把顾客放在心上,为顾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彻底转变经营管理的动机。

  (六)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动态”观念。企业文化是由时间和心血浸润出来的,它一旦形成,就会显示出一种稳定状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左右企业的思维和行动,企业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这种自己熟悉的“文化态”下生活。要想人为地改变所形成的秩序和节奏,恐怕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而且还有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

  四、采取具体措施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一)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对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具有强制性,可用于体现并强化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对企业精神的正强化,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惩罚,是对企业制度的负强化,采取这一措施的关键在于必须使规章制度与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相一致。

  (二)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企业精神。企业风气是一种慢慢形成的行为规范和氛围,它不同于有形的规章制度,却时时发挥着无形的规范作用。对于发现的企业领导与员工行为中的闪亮点,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逐渐地,这种风气就会作为企业文化精建设的良好环境,成为一种强大的心理定势,使与之一致的行为频繁出现。

  (三)借助于模范人物,实现企业精神人格化。企业精神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果,往往变成一句话或几个词,并非所有员工都能确切把握和了解,这就可以借助于模范人物,使其人格化、直观化。

  (四)通过创意的群体活动和仪式,实现企业精神情景化。精神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受外来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创意地设计一些恰当的仪式,举办一些如集体婚礼等集体活动,可以使企业精神文化目标变成可感、可见性的东西,加深员工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

  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的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如工业企业的中小型企业标准为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交通运输业的中小型企业标准为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他不同类型企业对其界定也各不相同。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对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行动具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调适作用和规范作用。

  随着以知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力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应及时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消除既有文化中的消极成分,真正建立起与时代“脉搏”相适应、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二、中小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一)推动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产品层,包括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二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三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在体现。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形象塑造的基础,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又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升华。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指数,是企业创造品牌的关键,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三)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企业未来人确认,企业未来人又具有自我批判、延续和发展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

  (四)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的人才争夺战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对人才的争夺真正体现在不同企业文化的竞争上。各种人才通过对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了解、认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某种程度上说很多人才都是因为青睐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而选择进入该公司的。

  三、我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根本原因是缺乏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文化。此外,国内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更多谈到的是要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很少有人提倡中小企业要注意文化的建设。

  (一)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

  我国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大家的认识不一,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这种状况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企业文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专利,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有资格谈企业文化;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成功企业的面子而已――成功企业才有企业文化;还有的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中增加一些文化气息,如张贴一些标语,搞一些文娱活动等等。这样的认识会使中小企业不去构建企业文化或去盲目构建企业文化。

  (二)企业制度不科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在这些家族企业中,大多数是家长决策,家族企业用人往往是用人唯亲,不是用人唯贤,当这些人上岗后,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他们不起作用。这种认人唯亲的用人制度产生不公平的竞争制度,导致企业人心不齐,人才流失。

  (三)传统文化中的惰性思想对现在企业的影响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一笔巨大的资源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这些“包袱”主要有如下一些惰性思想的影响:存在“大一统观”思想与实行行政化管理,自从秦始皇建立起高度统一的集权国家以后,“大一统”便在华夏大地徘徊了两千余年,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观念非但没有绝迹,而且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由于管理模式上的“大而全”、“小而全”,使中小企业患有各种常见病:如中小企业内部各种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流通慢等。同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宗法思想对中小企业文化的渗透之深,影响之大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中小企业现代化的阻碍力量。上述传统文化在现实世界中,到处可见到其影子,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的进步产生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中小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中小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中小企业文化;也有的中小企业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中小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中小企业文化必然遇到的问题。

  (五)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中小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从体制外到体制内逐渐发展壮大,向社会证实了他们的能力、魄力、胆识和才气,并有了今天在国民经济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虽然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家所处的体制背景、政策环境、机会与挑战各不相同,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素质也差异万千,但纵观他们的创业历程,却可以从中寻出许多共同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中国企业界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然而另一方面这个企业家群体却仍然不够成熟,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大特征。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家业绩曾经无比辉煌,后来却日渐陨落,在为他们扼腕痛惜之余,我们也发现固然影响企业的成败有很多因素,甚至是很偶然的因素,但中小企业家们自身的某些特点却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四、中小企业塑造企业文化的措施

  (一)吸收传统企业文化精华

  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思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主要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现代中小企业的价值观应是义利并重,守义取利,即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效益或追求利益最大化。前者是对中小企业“义”的基本要求,后者则是利的集中体现,二者的统一则是现代中小企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二)加强中小企业企业家队伍素质建设

  著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如果这一命题成立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说,中小企业家是现代中小企业文化的主体。因为,现代中小企业制度及其效率能否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中小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中小企业文化。而中小企业家在中小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培育者、倡导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中小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历史赋予当今中小企业家的任务,不仅是做创造物质财富的“发动机”,而且要做中小企业文化的开拓者,要善于运用文化手段去塑造中小企业形象。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要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为中小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三)确立企业文化品牌战略

  要想建立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或者使企业文化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先确立企业文化品牌目标,把企业文化当作品牌来经营,这样才能保证上下一心,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发展保持同步,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同时,把企业文化当作品牌来经营,突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为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证企业制度与文化的一致性

  保证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形成规章制度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保护,通过规范员工行为进而保障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同时还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制度建设,保持企业文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企业文化也需要制度保护,而且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和完善的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的。部分企业文化可能因为管理层的变动而可能遭到较大改变,造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脱节,这就要求企业文化需要一定的制度来保障其在企业管理层或者经营方式等变更时能够“固本”,从而使得生产经营稳步持续进行。

  (五)奉行人为本管理理念

  优化人力资源并奉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参与作用。优秀的人力资源是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先天优势,有助于减少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财力成本。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实施的效果。因此,企业文化要兼顾到员工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得到员工的一致认同方能确保企业文化的实施以及发挥其应有作用。

  五、结论

  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繁衍的支柱。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行走百年的支柱。它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走企业家与专家学者相结合,传统文化与现实相结合,中外文化相结合的优势互补之路。只有这样,我国的中小企业才能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战略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于企业战略论文优秀范文

2.企业战略方面论文最新

3.企业战略方向论文

4.一带一路战略意义的论文范文3篇

5.经济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406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