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工商管理>企业战略>

企业伦理学分析论文参考例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企业方面的论文篇1

  浅淡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意义

  0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企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的建立具有普遍性原则,但并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只有满足了建立的条件的企业才可以有资格建立起企业年金,并完善具体的企业年金制度,其职工才可以参加企业年金保险。具体需要满足的要件如下:

  ①企业要具备建立企业年金必须具体一定的经济能力。也就是说企业必须是盈利的企业,能够按时完成国资委核定的经营目标,有能力保障年金运营资金的充足,能够实现年金运营资金的保值增值,可以充分保证员工的利益。如是亏损企业或者是未完国资委经营目标的企业,在未实再扭亏为盈和未完成经营目标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建立企业年金的。

  ②企业要建立企业年金必须有足够人工成本承受能力,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不能因人工成本过度的增加,导致企业年金的建立成为企业的负担,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如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经营业绩下滑,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适度下调企业年金缴费的费率,也可暂停企业年金的缴费。

  ③企业要建立企业年金基础管理工作一定要规范、民主代表制度要健全。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前提是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且企业职工都已履行了保险缴费义务。企业有完善的管理体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企业年金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必须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后实施。

  1 企业年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即企业所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经济效益情况,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改善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达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国外,企业年金一般被称为私人养老金计划,职业年金计划或雇员年金计划。

  2 企业年金的特点

  企业年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老保障“三支柱”战略的重大制度安排,它与与公共养老金、个人储蓄一起构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便它们之间并不予盾,各有各的特点,在保险体系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

  2.1 自愿建立原则

  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不同,它是由企业在参加了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来建立的。企业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或者是不参加。

  2.2 企业年金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企业年金资金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按企业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提取,从企业成本中列支。其中,企业缴费基数为本企业上一年度工资总额。职工个人缴费按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由企业在本人税前工资中代扣代缴。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企业和职工的共同缴费,即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又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同时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增强企业年金的保障程度和保障水平。

  2.3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

  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用于记录个人缴费额、企业缴费计入额及其对应投资运营收益;其中,个人缴费及收益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企业缴费计入额及其收益,根据企业制定的办法进行确定。这样的模式的好处是:个人账户完全归职工个人所有,使职工明确企业与职工双方的利益关系,未来不会对企业产生过多的依赖和期望,便于职工在调动或退休时账户的提取。

  2.4 企业年金资金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

  国家或政府给予一定税收优惠,但不直接干预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和基金运营,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规则,依规监管。企业主要依托信托形式进行管理,企业和职工做为委托人,企业的企业年金理事会做为受托人,委托人委托受托人来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将具体的管理职能交给专业化的商业机构运营管理,分别是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这个模式的设计,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审慎、专业的投资运作,以取得绝对收益、战胜通货膨胀及业绩比较基准为目标,为企业年金账户谋求长期稳健增值。

  2.5 合理节税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企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在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福利的同时,利用国家有关税收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合理节税。企业为职工购买企业年金,无须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对于企业的其他投资形式相比,在投资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企业年金保险作为福利计算,只在最终扣除相关税金,而其他的投资形式将会在每年扣除相对应的所得税,这样的话,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保险与企业其他的投资形式相比,将会获取更大收益。 职工个人购买企业年金,可以将退休一次性支付调整为按年支付,通过延长支付时间,降低个税适用税率,账户余额继续投资运营,随着年金账户的逐步积累,节约个人税收支出,企业年金的补充养老作用会越发显著。

  3 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意义

  ①有利于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改革,同时还能够改善和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水平只能够保障广大退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企业年金的建立在基本满足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待遇,使退休员工能够过上更加自信、幸福的晚年生活。

  ②建立企业年金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企业人力资本间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不仅要靠当期的薪酬福利,更要将眼光放远,将未来的退休保障计划列为一项重要的措施。企业年金作为一项延期支付的劳动报酬,它是企业福利制度的一部分,发挥好这一杠杆作用,让职工对未来的保障产生预期,能够将企业的未来利益同职工未来的利益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会使职工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的意识。这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不仅是完善和扩展了薪酬保险分配机制,充分调动起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企业留住和吸引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③建立企业年金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的社会保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发挥着的“减震器”和“安全网”的作用,并且它的作用是其他所不可替代的。对于企业而言,要构建和谐企业,就是要解决好广大职工的养老保障的问题,让员工老有所养。当前,笔者所在单位在这方面就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成熟,离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对于社会统筹外补贴要求越来越多,与同行业的退休待遇攀比越来越严重,然而,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在职及一线员工所需的薪酬、保险福利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无力更多的满足退休职工的统筹外项目,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建立企业年金。实现企业独自负担转变为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从目前已运行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来看,在此种模式下的职工,退休后所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未参年金企业的退休职工的收益。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既体现了公平性,又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职工又得到了实惠,最终达到了企业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是一件利国利企利民的好事。

  综上所述,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是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在合法合规,符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补充养老保险形式,是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的建立不仅是企业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的利好举措,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它不仅有利于完善企业薪酬福利体系,对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树立了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美好形象和应承担的责任。

  企业方面的论文篇2

  试谈中小企业会计政策模式选用策略

  一、中小企业会计政策模式类型的分类

  会计政策模式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日常会计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会计政策模式指对企业会计要素在确认和计量等方面按照一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具体处理制定一套相关方法的搭配逻辑。会计政策模式将会计处理基础和会计处理原则相结合,对会计处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模式对经济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会计要素确认和会计要素计量具有不同的要求。

  (一)保守型会计政策模式

  保守型会计政策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适当降低企业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会计处理过程中主要重视费用和负债的确认,忽视收入和资产确认的重要性。保守型会计政策模式重视历史成本计量,并将历史成本所谓所有需确认要素的重要依据和衡量标准,并没有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对需确认的要素价格进行调整,忽视了公允价值对会计处理的重要性。其次,保守型会计政策模式将购置资产产生的相关费用并不进行资本化,而是将其费用化,在收入确认方面往往采用保守估计,就低不就高,充分体现了保守型会计政策模式的要求。

  (二)中庸型会计政策模式

  中庸型会计政策模式的应用目的就是均衡化企业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该会计政策模式要求中小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业务的实际要求来选择比较合理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中庸型会计政策模式要求按照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同时要求中小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对会计要素价格进行调整,重视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的重要性。对于资产购入过程中产生非相关税费,往往是计入资产成本之中,即对相关税费进行资本化;而且并不会认为调整资本价值转移的经济利益预期,适度调整负债确认力度,综合考虑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重要性。

  (三)激进型会计政策模式

  激进型会计政策模式以企业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目的,重视收入和资产的确认,对费用和负债采用低确认,要求会计要素确认工作充分考虑要素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要素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计量方法,可以选择历史成本,也可以选择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价格进行确认。激进型会计政策模式将资产购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资本化,对资产价值转移的计量选择从低不从高策略。

  二、中小企业会计政策模式选用影响因素分析

  (一)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应该到会计政策模式的选择,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模式时,因为其经济总量小,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模式,该模式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企业规模较大,可以选择中庸型的会计政策模式,因为大型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会计处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会计核算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一次你会计要素处理需要合理和规范,从而保证会计处理工作的质量。

  (二)企业发展周期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周期对会计处理要求是不一样的。企业发展阶段主要可以分为初步创设阶段,企业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对会计处理工作内容要求不一样。比如,在企业的初步创设阶段,企业的资金开销比较大,费用和支出占据比例较高,因此相关的隐性费用可以不用进行准确预计,此时企业可以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模式。当企业步入成熟发展阶段,资金往来情况比较稳定,收入和费用确认应该并重,因此此时可以中庸型会计政策模式。

  (三)经济环境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模式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模式,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更要重视我国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遵守我国相关会计法规对企业会计处理工作的要求,提高企业会计处理工作的合法性。同时,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会计政策模式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采用会计政策模式。比如,国家实行整体宽松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企业可以采用保守型的会计政策模式,保守估计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组织形式等因素直接影响会计政策模式的选用,因此企业应该充分考虑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和经营结构的差异化,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会计政策模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会计处理要素不同,因此会计处理的重心也不同。比如,针对工业型企业,其日常业务中商品周转速度比较缓慢,产品涉及金额比较大,一旦出现会计处理失误就会带来较大的失误,因此工业型企业可以采用保守型的会计政策模式。再者,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模式时应该考虑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会计传统因素对会计政策模式的影响,全方位考虑会计政策模式影响因素,提高会计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1.公司发展战略论文优秀范文

2.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论文5000字

3.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4.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

5.企业成长论文

294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