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公共管理 > 图书馆管理 >

关于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建议(2)

时间: 吴秀云1 分享

三、建立校际、区域性计算机协作网络是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
1.培养懂专业、精通计算机的人才,是加快图书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对中小学图书馆来说,缺少高级的专业人才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我们要设法引进,把那些具有一定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能熟练地操作或掌握计算机技术、愿意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人员充实到图书管理队伍中来;或者采取办培训班的形式,首先使有关的管理人员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为一些年龄轻、爱学习、肯钻研、有一定业务基础的管理人员创造条件,进行重点培养,使其尽快在计算机知识领域中有一定的造诣,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专门技术。
2. 搞好系统软件的配置,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关键。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是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条件;而系统软件的配置,才能使计算机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系统软件的配置应以引进经过实践经验考验的较为成熟的软件为好,要以性能的安全可靠、功能的完善合理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也必须考虑其在一定区域内的通用情况及引进后的服务工作,以保证在以后的文献资源共享及软件的升级换代与使用维护。可以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图书馆分馆,分馆将与总馆进行计算机联网借阅,这样将形成以主图书馆为中心的区域化学校图书馆网络。
3.区域性的文献资源共享,仍是中小学图书馆目前追求的主要目标。据了解,中小学图书馆每年购买的中外文书刊数量基本相差不多。虽然多年来各图书馆及其协调机构都在试图加强资源共享,但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以及对别馆馆藏情况不了解等原因,使文献资源共享还只能处于一种局部的、松散的、不很稳定的合作状态之中,馆际间的文献互借极为有限。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明确提出:“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所以,大力、健康、有序发展中小学图书馆是当今信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学生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进行自我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基本素养,也是提高社会图书馆意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让我们从孩子抓起,从读书抓起,让图书馆为青少年提供一份真正的精神领地。
参考文献
[1]康尔平 辽宁省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管理.2000,(1) 。
[2]仲超生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2000,(5)。
[3]索传军 张怀涛 网络环境下虚拟图书馆的建设.2000,(1) 。
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