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 >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质的规定性,体现了公共管理活动相对于私人管理活动的独特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共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一: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化,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行政理论进行改革创新。本文对如何推进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从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行政理论,最终实现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型。

  关键词:传统行政;公共管理;转型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行政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做好相应的公共管理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发展社会经济,保证社会经济持续、迅速、平稳的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行政存在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导致政府公信力降低。本文通过对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模式转变的探讨,找到了更加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

  1传统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含义

  1.1传统行政的含义

  传统行政是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行使自身行政权力、公共服务权力。传统行政理论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是基于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主要强调了行政管理中的制度化和非人格化,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知识政策法规的执行者而并非是制定者。

  1.2公共管理的含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而公共管理是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行政管理,相对于传统行政管理理论而言,规范了政府的行为。在公共管理中,政府可以更好地发挥职能,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2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

  2.1转变管理理念

  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人员通常以管理者、上位者的身份自居,造成政府工作人员权利意识增强,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政府的工作人员应当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地认识到政府的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是要管理人员转变管理观念,更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在相关政策的约束下,政府工作人员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再单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实际的行动。政府工作人员应当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地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要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让政府的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2建立健全决策机制

  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健全能够更好地保障政府的行政管理质量。首先,我们需要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其次,要注重民主决策,在决策的过程中各抒己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志,使决策更加民主。同时,在决策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的规章制度进行,保证决策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最后,建立以法律为支撑的决策机制,政府在进行决策时要坚持以法律为准绳,恪守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做法律规定之外的事,切实保证政府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同时监督政府内部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减少不法行为的出现。

  2.3发挥媒体及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中,政府具有绝对的权威,外界人士无法对政府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最终使得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质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府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型时,政府管理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以及人民大众的监督,认真完成政府的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政府部门应该接受多方的建议,和社会大众共同治理,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政府社会形象。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也充分享有监督权,他们可以帮助人民大众行使监督权,揭露政府的不作为,对政府行政队伍建设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相关媒体在揭露政府行为时能够起到很好的舆论作用,使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政府的动向并参与到行政管理中去。政府要健全信息公开机制,这样才能防止政府内部人员滋生腐败,有利于政府提高自身公信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国各级政府的行政质量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4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政府是社会管理治理的主体,在国家层面中垄断了所有的字眼,从国家建设到小家发展,到处都有国家管理的身影。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现象得到了好转,治理国家的主体也发生了改变。现如今,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由国家治理、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各种营利性组织共同组成,这也导致了国家的职能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国家逐渐放宽经济上的管制,减少了对经济领域的过多干预和控制,国家治理的局面逐渐地向公共治理的方向转变,国家行政体制也开始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转变。

  2.5社会信息公开

  行政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社会信息的公开,但是目前,信息公开情况并不是十分的理想,经常会发生公开征求意见时群众参与的人数过少等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立法机关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信息公开不全面,公开范围较小造成的。因此,立法机关以及其他的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地进行信息公开,如果没有全面的信息公开只会造成公众参与的空洞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信息公开成为一种形式,比如说在价格听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政府与一些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群众的交锋,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最重要的信息,比如说成本账目、垄断等现象是没有的。因此,社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向公共行政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信息公开对增加政府公信力,提高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政府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进行公共管理,更好地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因此,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向公共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地转变行政管理理念,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吕志奎,孟庆国.公共管理转型:协作性公共管理的兴起[J].学术研究,2010(12).

  [2]周燕.公共管理研究:传统与前沿———一个学科框架的描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许晖.积极推动传统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J].管理观察,2013-11-15.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范文二: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具有必要性,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在公共管理中,应维护公共利益,确保人人平等。就公共利益整体而言,具有社会分享性,是客观存在的,与国家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在公共管理中,真正维护公共利益,能够体现“真善美”,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公共管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问题进行系列思考。

  关键词:

  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思考

  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核心目标,也是公共管理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分享性,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均等的机会,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双重性的分享方式。通过有效的公共管理,能够实现公共利益,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影响。

  一、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有人曾经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必备的资源和条件。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公共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在面对众多社会利益矛盾时,应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共利益,是客观层面的公共利益,与主体需求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利益包含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公共利益实际属于资源和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是客观世界中所真实存在的。其次,利益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包括生存需求、精神需求等。本文对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研究,属于客观维度中的,因其并非绝对的公共利益,而是相对的公共性。

  2.特点。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利益具有普遍性。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都希望获取一定的资源与条件,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其次,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其公共的利益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忽略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再次,公共利益具有需求性,能够满足公共主体的实际需求。最后,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分享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需的资源条件,因而公共利益体系相对较为复杂。

  一方面,公共利益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包括自愿性的分享和强制性的分享两种形式。所谓的自愿性分享,是经济主体自愿对利益进行分享;所谓的强制性分享,是在法律法规约束影响下,公共群体的分享,符合法律规范标准,并且能实现公共利益,有助于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分享性,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社会公众的分享机会是均等的,无差异性。一方面,在社会资源和条件被界定为公共利益时,则社会公众均可对其资源或条件进行争取,无门槛设置,不分贫贱与富贵等。例如:城市社区中的健身设备设施,属于公共利益,是社区成员所共同拥有的资源与条件。所以,该公共设施,对社区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全部开放,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公共利益的社会分享性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看,社区内部健身设施,被社区内部成员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外部成员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公共利益的社会分享性是客观的公共。其次,公共利益的分享方式具有双重性,包括自愿与强制性两种。例如:农村地区村长选举过程中,无论任何人当选,则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并非全部人员的利益。此时,由于选举结果是经正规流程开展而形成,具有法律效应,拥护当选人的群众属于自愿分享;拥护他人的群众属于被迫分享结果。

  二、公共管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思考

  1.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在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人员应明确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进而尽可能维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性因素。公共利益,顾名思义是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但其利益是相对的,并非绝对,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可能忽略某些个人利益。由此可见,利益需求者总数并非判定公共利益的唯一标准。社会公共利益包括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所以,在评定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应以社会分享性为标准,以有效解决公共利益矛盾问题。

  2.公共利益是集体与个体的统一。公共利益从广义角度看,虽然是社会广大公众的基本利益,但并不仅仅代表集体利益或个体利益,而是二者的统一结合。传统公共利益,是国家和人民的最广大利益,忽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共利益有新的界定,认为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利益的公共性。例如:在国家公共利益中,既要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又要兼顾地方利益。二者在协调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性,需要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加以有效处理。由此可见,不同层次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其利益冲突矛盾相对较多。此外,我国长期发展中,对政治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存在的公共利益矛盾冲突加以否定,难以使公共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在公共管理中,应注重内外部利益的整合,以建构“国家与集体利益为主,兼顾地方与个体利益”的公共管理模式。

  3.真善美表现在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公共利益是相对的,真善美不一定能够在公共利益中完全体现,因而真善美只表现在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公共利益包括抽象和具体的两种。首先,抽象公共利益是价值、规范、理念等层面的集中体现,以政府为主导;其次,具体公共利益适用于多种实物、事件等方面,是物质客观世界中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其必然产物。所以,在公共利益方面的研究中,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将公共利益与正义相联系,进而彰显真善美。但是,从具体公共利益层面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与价值目标发生偏离,进而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真善美不一定能够在公共利益中完全体现,仅限于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

  4.注重动机、过程、结果的结合。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而公共管理中,要对各社会团体是否开展维护公共利益活动进行评定时,可以从行动动机、过程、结果三方面着手,尤其注重结果。例如:某组织利用权力,发布虚假信息以欺骗社会民众,虽然以法定程序维护公共利益,但可能造成多数社会公众属于被迫分享,其公共利益仍然未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开展公共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结果的考虑,通过结果而评定人民是否赞成、是否拥护、是否高兴、是否答应,进而评定各社会团队开展活动是否有效维护着社会公共利益。

  三、结语

  公共管理工作中,应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首先,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高于个人利益,对公共管理工作发挥着积极的向导作用。其次,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实现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公共利益只是客观中的公共,实质是公共与个体的结合,脱离个体的公共利益不能充分实现。所以,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利益加以协调,进而维护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博.德国企业合并控制中的“公共利益”——对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工作的启示[J].中德法学论坛,2010,00:175-211.

  [2]汪辉勇.也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兼与陈庆云等人商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02:1-4+15.

  [3]朱广忠.三维视角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6:138-141.

  [4]陈书全,张慧颖.海域资源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5:161-169.

  [5]沈锦坤.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中的公共利益观探讨——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1:20-23.

有关公共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公共管理论文选题指导

2.公共管理专业论文

3.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4.公共管理类毕业论文

5.城市公共管理论文

115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