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公共管理,是政府行政机关采取组织的、命令的或政策的方式,对社会进行公平的、低成本的和高效的管理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一:案例教学法用于高校公共管理论文

  一、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推行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这势必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树立专业自信,也会造成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吸引力降低,教学模式转变势在必行。转变后的教学模式必须关注公务员考试及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的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潜能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的分析、推理、判断、论证及综合运用知识原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基本的理解、表达、沟通、劝说及提升的能力。这在学生日常管理及教学过程外显为“读、说、写”及表演、主持、导演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模式正好切合和这样的专业培养需求。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障碍及其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与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案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案例教学运用范围窄、应用层次浅、教学效果差的突出问题。有学者将其形象地概况为“三多三少”即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本土化公共管理案例制作成本高

  案列搜集成本和案例编写成本是公共案例制作成本的决定性因素。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作为政府改革的重要议题日益受到尊重,但和欧美等国相比整体上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高,这就使得我们搜集公共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处处遭遇掣肘,增加了我国本土公共管理案例的搜集成本。同时,作为我国当下本土公共管理案例编写主体的是高校从事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的专任教师,他们大多缺乏公共组织从业经历和相应的公共管理组织管理经验。要求这些专任教师们根据搜集来的公共组织调研资料,结合教学实际制作高水准教学案例自然会增加案例编写的成本。

  (二)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得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训练和相应的能力与方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愿主动学习、不愿参与讨论的惰性。而家庭背景的差异和性格特征的殊异,又会导致很多学生即便对讨论的问题有想法也羞于表达。这都会影响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发挥。

  (三)教师缺乏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相关技能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还过于保守。他们既担心难以适应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高要求,也担心因学生不能适应案例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更担心因难以把握案例教学过程和效果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缺乏推行案例教学的热情与动力。他们没有意识到案例教学是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大转变,是促使使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好契机。另一方面,高校从事公共管理的教师大多数缺乏公共管理实务经验和相关培训,在推进案例教学过程中面临能力不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流程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环节,从案例的选择、编写、预习到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要能够辨别真伪、去粗取精,选择合理的教学案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在案例中发现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问题症结,为案例教学的价值实现准备条件。最后,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为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此外,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也是教师成功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支持。总之,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促使案例教学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

  三、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改进策略

  针对上面分析的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下以下改善策略,以期克服障碍,推动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一)加强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

  以案例教学法闻名于世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特别注重专业案例库的建设。首先,肯尼迪政府学院根据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在组织结构的层面上设有公共政策案例库和公共政策案例中心,更进一步,该中心又设有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并为编写小组核定专职工作人员和稳定而充裕的经费。这个小组的专职人员承担了肯尼迪政府学院绝大多数案例的编写工作。国外的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国内高校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进和使用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案例,更应该学习他们在案例库建设方面的成熟做法,对本土的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从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譬如,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成立专门的案例采集制作部门,加强和政府及其他非政府公共部门的交往以期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帮助制作案例,定期和学生交流,既能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指导性,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加贴近实际的素材。我国时下正处在全面改革纵深化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共管理领域不乏热点话题和创新之举,为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善于研究和开发,就能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案例库。

  (二)增加教学对象社会实践经验,有效巩固学生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动员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讨论和交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效果与教学对象的知识存量和既有体验有较强的关联性。所以,案例教学要尽量避免教学对象对所选案例的完全陌生,而且要尽可能将有着多元背景的学生安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经验、观点的交流碰撞挑动并推进案例讨论的开展。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岗位的历练和管理实践,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因此,要对本科生开展有效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必须采取参观考察、课程实习、实地调研等方式增加其社会实践经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记案例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生以公共管理主体的身份去发现典型案例中的问题症结并进行探索解决,所以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必须要极力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第一,教师应积极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探索学习准备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第二,教师应积极构建师生、生生自由交流的有效渠道。第三,教师应积极给学生创造讲课机会,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学习自信。第四,教师应积极转变讲课方式,以“合作学习”取代“指导型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学习主体意识。第五,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要敢于并善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及专业挑战。第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的增长逐渐增加教学案例的复杂度,使案例教学随着学生的成长逐渐深化。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案例教学能力

  案例教学的最终实施者是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影响着案例教学效果的实现。对此,第一,教师必须要努力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与实施比较复杂,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要求较高。首先,要求教师要能够辨别真伪、去粗取精,选择合理的教学案例。其次,要求教师能够在案例中发现与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问题症结,为案例教学的价值实现准备条件。最后,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为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第二,教师必须要有效增加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可以鼓励专任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服务,重视各种到公共部门调研和挂职锻炼的机会;另一方学校积极与公共管理部门合作,聘请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中有丰富公共管理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结构和师资力量。总之,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促使案例教学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范文二:预算理念公共管理论文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绩效预算的新特点

  绩效预算制度是政府为了实现相应的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以结果为导向,确定实现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所需的经费,并对支出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相应的评估、测量。绩效预算制度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的观点与新公共管理理念不谋而合。首先,从绩效预算产生的背景来看,当时许多国家的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政府预算开支庞大,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深陷财政赤字的泥潭难以自拔,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各国政府纷纷推行绩效预算。它是以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绩效”为目标的新型预算制度,更加强调政府财政投入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远见性。其次,在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下,绩效预算增加了更多的理性元素。它对政府进行有效管理具有重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实施者明确政府项目的组织目标,对项目计划的实施绩效进行有效监督,对项目的框架结构和运作方式有更加深入、更加清楚的了解,并帮助政府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为下一次的政府预算做好准备。此外,绩效预算对于加强政府内外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有重要作用。由于政府制定了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绩效管理目标,所以政府人员在与上级领导或者人民群众进行沟通时就会容易许多,让他们在了解政府目标的基础上,对政府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再次,绩效预算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它对政府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份预算支出及其对应的绩效度量信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向社会公众公布,让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工作,从而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最后,从具体操作分类上来看,传统的预算是根据具体用途进行分类,而绩效预算的分类标准则是预算绩效,用预算绩效来衡量政府支出的效益。

  二、我国政府如何推行绩效预算制度

  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探索绩效预算,比如上海浦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笔者结合绩效预算的理论原则以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就我国推进绩效预算改革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一)推行绩效预算改革的原则

  凡事都有轻重缓急之分,推进绩效预算改革也不例外。所以在进行绩效预算改革前应当明确逻辑顺序。首先应当对应当全面评估实施预算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然后参照评估结果设置战略目标,并根据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再然后对实施成本进行计算,在政府投入资金以后,及时按计划行事,并对实际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将实际效果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提交绩效报告,并把这份报告作为下一个预算周期向有关单位拨款的参考依据。在绩效预算的框架下,政府的各项预算应当遵循绩效性原则。应当将绩效工具引入预算管理,从而有效防止政府部门因为一时冲动而盲目扩大预算规模。在笔者看来,我国应当把注意力从管人转移到管事上来,从投入转移到支出上来。把传统的“人员——职能——经费”预算安排模式转变为“公共品——成本——预算”新型预算模式。从而实现对预算的有效管理,加强对政府的内部控制机制。

  (二)完善绩效预算制度的体系框架

  首先绩效评价主体应当实现多元化。对客体进行相关评价的责任人、机构是绩效评价的主体,根据绩效评价所涉及的利益各方,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财政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等其他一些利益主体。此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作为评价主体。比如可以引入行业系会、有关咨询机构、民间组织等,让它们对政府的项目进行评价、打分。从而实现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次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完整。评价指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评价指标(评价的具体内容)、评价标准(对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划分)、评价方法、评价原则等等。

  (三)推进绩效改革应当进行“三步走”

  绩效改革的方案设计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推进绩效预算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全面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条件,所以在笔者看来我国应当进行“三步走”。第一步,把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作为突破口,选择项目支出比较多的部门推进“项目绩效预算”工作。第二步,在一些支出管理水平较高的政府机构或者事业单位推进“项目绩效预算”。第三步,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全面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

  三、结论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实现绩效预算制度对于提高我国预算管理水平,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新阶段我国全面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时机尚不成熟,所以必须通过“三步走”最终实现我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工作。以上就是笔者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推进我国绩效预算制度改革的一些看法,希望对我国推进绩效预算制度改革工作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2.公共管理学论文

3.关于公共管理论文

4.公共管理学结课论文

5.公共管理学的论文

6.有关公共管理学论文

115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