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出,给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篇1

  浅谈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摘要]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公共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危机使政府形象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玉树地震应急管理为例,提出政府及其官员只有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增强行政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公共危机 政府形象 和谐

  政府形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指政府在管理中的客观实在与公众主观认识相结合所反映出来的对政府的综合评价和印象,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政府形象既是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又是政府客观表现的反映。政府形象直接反映出政府的行政理念、风范和执政能力,是政府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各类危机频发的现代社会维护并更好地建设政府形象,是服务型政府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现代社会政府形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与日俱增,各类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的频度不断上升。公共危机的特性和政府的公共性使得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体现了政府的形象。政府能否在突发危机的压力下有所作为,使公众利益的损失最大程度地减少,使动荡不安的局面实现新的平衡,是对政府能力和自身形象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政府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新形象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政府形象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政府形象建设的现状――以玉树地震应急管理为例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当天,中国地震局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由局长陈建民签发文件,宣布我国进入Ⅰ级地震应急响应状态。正在巴西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立即压缩行程、推迟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回国。胡锦涛恳切地提出:“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温家宝、副回良玉相继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检查救援工作。这些表述和举措,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玉树地震灾区的高度关注以及对玉树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视。

  玉树地震救援工作面临诸多考验。第一,虽然中国政府积极展开紧急救援工作,救援行动却面临“生命线”告急、地形复杂、高原反应、气候恶劣等四大难题。第二,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玉树地震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国内民生的关注,同样也包括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关注。

  稍有不慎,将在一定范围内响到民族融洽。第三,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再一次塑造起中国政府的良好国际形象,不给西方反华势力以分裂、瓦解中国的“口实”。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灾难中我们更见责任政府的政府责任;灾难中我们更见责任大国的大国情怀。外国媒体纷纷盛赞中国积极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赈灾行动迅速,政府形象提升》的文章,赞扬中国政府对地震做出快速反应,动员全国力量投入救灾工作。文章认为,总的来说,中国政府的救灾反应迅速、积极高效,这和布什政府2005年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确实,中国政府形象建设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三、政府形象提升的策略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政府形象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社会的标志之一。树立政府形象,维护和建设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形象,是执政党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教授指出决定政府形象的要素主要有:价值、信誉、效率。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提升政府形象的建议:

  第一,政府官员要增强形象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共权力意识,预防损害政府形象事件的发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及其官员手中所握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其工作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正确的价值观是政府选择的施政和为社会发展确定的方向。提高政府形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现代科学的决策方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趋向和人民利益的政策,确定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

  第二,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政府要勇于承担责任,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在我国,政府是组织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导力量,政府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不仅需要配备相应的职权,而且需要承担相称的职责,一个不具有职责的政府及其官员,其行为难以得到有效制约。因而有必要健全责任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尤其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落实机制。同时,要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教育,培养勇于担当的坚毅气质和果敢精神。对人民负责任的政府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政府官员,才是信誉政府的表现。

  第三,增强行政能力,树立高效政府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效率是政府形象的生命线。要提高政府形象,必须全力提高政府的效率,加强政府的能量,及时处理解决来自社会的各种的要求 ,协调复杂的关系,化解多重的矛盾。公共危机事件一旦发生,猜疑、恐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如果危机事件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会衍生出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必须快速高效,这不仅使经历危机事件的人们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中,而且可以树立高效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现代化社会的重要课题:提高政府形象[J].科社信息文荟,1994,(10).

  [2]贺玲.论政府形象的影响因素[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4).

  [3]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袁赛男.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形象塑造的三维向度分析[J].桂海论丛,2009,(8)

  [6]舒情.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形象建设[J].青年科学,2010.

  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篇2

  浅议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摘要]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在公共危机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危机状态对现有正常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不仅使公众和社会蒙受极大的损失,而且还会使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而任何国家和社会只有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才能获得发展,因此对突发性事件的危机管理也成了每一个政府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要具备这些能力,就要了解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乃至公共危机的诱因有哪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府 公共危机 管理 分析

  一、当前我国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乃至公共危机的诱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组织内部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从自然的角度讲,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如热带风暴、地震、洪涝等,特别是今年频频发生的水灾和泥石流,给我们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这些灾害大多是不可抗因素引发的,当然,我们要重点防范的是那类自然加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比如矿难的发生,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避免的,但整合已经发生的矿难事故,

  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情况下矿难的发生是因为监管不力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这种灾难,它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人为的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因此我们说

  2.组织内部因素,或者说是人为因素:

  实际上许多危机产生的根源都在组织内部,往往因为内部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或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导致问题演化成危机,比如城管暴力执法、干群冲突等等,也经常引发一些危机事件。

  二、领导干部在危机管理中应持的态度

  我们党执政60年来,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基层干部的做法更直接折射出党的精神实质。因为人民群众更多的是从基层干部身上看到党在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我们每一个基层领导就是一面镜子,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更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放下“官架子”,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树立起在群众中的威信。当然这些话说着简单,要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却不是简单的事。

  常言说定位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什么样的定位决定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什么样的人负责。“管理者”的定位决定了为官从政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高兴;而“公仆”的定位决定了为官从政要发展一地经济,稳定一块天地,造福一方百姓。

  刘备临终前告诫其儿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封建皇帝尚能如此,我们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应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把老百姓的事看做自己的家事,或者是自己亲戚朋友的事,那样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你敢喝我的水,我就拘留你”这样的“牛人雷语”了。

  退一万步说,即使从感情上不能把那些“难缠的主”当做亲人朋友,只要我们不把他们当做敌人,不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上,拿出良心,照章办事,我想我们的人民就会对我们心存感激,这样解决起各种社会危机就会简单的多了。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你把群众当牛马,群众就会争着做主人;你把群众当主人,群众就会奋力去耕耘,再累再苦都不含糊。”这是个辩证关系,说明只有善于为政,才能出现清明的政治风气,才会出现人与人为善、官与民为善、民与政为善、大家都与社会为善的和谐社会新景象。

  三、政府公共危机的应对措施

  1.政府部门的正确定位

  危机发生后,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目中已经有了一杆称,对政府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公众和媒体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政府是否在意自已的感受,因此政府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在面对经济利益造成的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应该是很明确的居中调停者的位置,而不应该偏袒与任何一方,政府作为第三方,应该在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保持超然的中立,这样才能保持其仲裁者的本色,这也是实现利益均衡化的基本要件。

  2.建立公开、顺畅、权威的沟通渠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当社会面临重大突发事件,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而又得不到确切的信息时,公众便会陷人极度恐慌之中,为了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紧张与担心,人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获知与危机有关的信息。当人们从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不足,不能解释人们心中的各种疑惑时,各种流言就会迅速出现,从而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

  关于这一点,白岩松的观点是:一旦当政府的声音不能主动在第一时间传播的时候,你要知道在传播上咱们是有一个规律的,任何声音当第一时间占据了人的脑海,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你后面想再用新的正确的声音去覆盖它是非常难的事情,你已经变得非常被动了。

  因此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为了防止因传播机制障碍引发的危机,政府在处理危机中一定要做到:传播有序,沟通有度,因为组织危机80%是因为沟通不当而引发或恶化的。

  在沟通方面,政府要做好与媒体的沟通、与公众的沟通、与利益关联方的沟通,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者避免危机的进一步加大。

  3.不要忽视媒体的力量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网络、电视、报纸等等主流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突发事件刚刚发生,可能我们的政府部门还没有接到上报,而相关的信息已经开始在网络上面传播。所以作为政府部门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媒介作用,引导事件的发展,最终得到圆满解决。政府要想“安民”,就要高度重视做好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不给错误信息、有害信息以生存空间。

  拉萨“3.14”暴力事件中,新华社牢牢把握首发权,在事件发生最初12小时内连续播发包括快讯、消息、特写在内的一系列及时权威翔实的报道,提供了关于事件真相的大量细节,全部被外电转发,有效地影响了国际舆论。

  总之,危机既是一种灾难和痛苦,也是一种发展和创新的机会。从危机这面镜子中,可以折射出我们管理者处理危机的水平,反映出管理者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为推进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机会,虽然这种机会的代价很大,但是,相信我们政府和领导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危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出,给经济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公共危机论文优秀范文篇1 浅谈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93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