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有关公共政策的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权威的资源配置方式,公共性是其逻辑起点也是最终结点,但现实中存在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困境,制约公共政策的全过程。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公共政策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公共政策的毕业论文篇1

  浅谈基于伦理视角的公共政策相关问题

  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中, 社会经济迅速增长。在这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旧的伦理价值观逐渐崩溃, 而新的价值观却尚未完全建立, 社会经济生活及政府行政管理活动都遇到了道德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行为主体广泛而多样, 其各自有着自己的利益目标。任何人都必须承认其他人的独立身份, 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行为主体。这实质上即是一种伦理要求, 是客观上对伦理化的社会秩序的要求。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和公共行政伦理秩序同样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 实现政府行政道德化, 这是应用伦理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内在原因和客观基础。在这一过程中,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果不能把握伦理变化, 产生诸多政策失误和执行不利将是必然结果。因此, 我们说, 伦理价值问题在公共政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公共伦理价值分析

  1.公共政策执行需公平公正,体现伦理责任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平公正要求公民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上受到平等对待,公共政策的执行要尽可能地增进全体公民的福利待遇。平等对待具体落实到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分配领域中指价值分配结果的均等无差,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在一视同仁,各得其所得的同时,给予最少受惠者以适当的利益补偿。增进全体公民的福利待遇,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公正就是让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关系得到合理协调,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应公平公正地分配各社会主体的利益,使各社会主体的利益获得都能建立在被广泛认可的基础上,引导各社会主体都能按照公平公正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采取行动。

  责任是对政府组织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限制,“行政执行的根本目的是为公民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因而必须对行政行为所涉及的公民负责”强调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伦理责任对于有效和正确的执行公共政策,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政策执行中体现伦理责任可使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增强决策的风险意识,注重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讲究政策执行的实际效能,使公共政策能行之有效的付诸实践,并能在出现问题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使之更加慎重的执行公共政策。

  2.公共政策执行需以人为本,实现公益至上

  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根本利益需求,保障人的各项权利运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也是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公共伦理核心价值。为此,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要体现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体现出人既是公共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公探析伦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力共政策的归宿。正如康德所言:“人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公共政策的执行应尊重人的意愿,实现人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如住房、看病、教育等,只有人民满意,公共政策的执行才是有效的。公益至上是政府组织在执行公共政策时能有效地约束、引导各社会主体,使各社会主体能够平等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因此,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应处理好各社会主体的各种利益关系,如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即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不能将一定团体的直接利益冠以公众利益的名义,不能在反映一定团体的直接利益时,损害其他团体的间接利益;利益和代价,即利益的获取是否与所付出的代价成正比,这实际就是效率问题,政府作为人民的代理人,其资产和支出均来自于人民,因此,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也应追求利益最大代价最小。总之,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益至上就是要保证社会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全体人民所同享。

  二、把握政策执行的伦理原则, 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

  公共政策最终要以通过执行达到其政策目标, 而执行力强弱直接反映政策的成功与否。政策执行力是指公共部门顺利实施政策的程度, 以及实现政策机构目标, 最终解决公共问题的程度, 也就是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实现政策的顺利执行, 不同的学者提出过很多对策, 如加强执行者学习理解政策能力, 能正确解释政策; 要保证充足的资源; 要有完善的政治法律支持等等诸多方面, 但几乎每一方面都受制于伦理因素的制约。政策执行不能脱离伦理道德的支持, 这其中既包括执行者本身道德支持, 也包括政策本身的执行过程中丰富的伦理意义。所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必须遵循伦理准则, 才能保持政策的有效执行, 提升政策的执行力度。

  1.政策执行的实事求是原则

  按照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 政策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将公共利益摆在所有利益之前, 到执行阶段, 需要坚持沿着政策的既定目标一步步落实。如果偏离了政策目标, 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将失去意义。所以在执行政策时, 要求执行人员首先对政策正确理解, 然后做到忠实于政策的本意, 按政策的目标选择实现手段和方法, 不折不扣地实施政策计划, 以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要做到实事求是原则, 就要提高政策执行的忠实度和准确度, 一是要提高行政人员的伦理素养, 树立站在大局做事的伦理道德观, 忠于政府、忠于公共利益、忠于公共政策的职业意识; 二是提高理解政策精神的知识水平, 对有原则性指导的政策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状况实事求是地执行。   2.政策执行的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利益冲突存在于公共政策过程的始末,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显现得更为突出。政策的制定就是以解决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问题为出发点的, 在执行时更要注意利益的局部性和整体性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最本质的特点, 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 承担着解决公共问题、谋取公共利益的职责,而不能在私人领域侵犯私权或是为少数人的团体甚至政府自己谋取私利。

  3.政策执行的协调原则

  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及目标的实现, 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多目标决策往往涉及单位众多, 其中任何一个出了问题, 决策目标都无法实现。各部门之间不能互相推诿、甚至拆台,相反应积极配合, 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具体需要做到,一是各相关部门要通晓政策内涵, 不可出现理解偏差; 二是制定具体执行计划, 各部门依计划分工, 权责分明; 三是建立统一领导, 集中各方面执行的力量, 共同实现政策目标; 四是需要健全的监督体系。

  4.政策执行的人本原则

  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来看, 人始终是活动主体。不论是执行者还是目标群体, 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政策执行时要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共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否, 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人的理性精神和决策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策执行者的道德素养体现于政策执行的全程之中,对于政策执行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持续有效的道德教育,如公共精神的道德理念教育;通过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如制定对于正确的行政道德的评价判断标准等,加强政策执行者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意识,使政策执行者首先明德明理,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提升政策执行者的服务能力,加强政策执行主体的学习,使其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中具有较高的管理技能。通过对政策执行者的继续教育体系,提升其对公共政策的认知能力,使其能快速的理解政策,从而高效率的执行;通过以服务能力的认定和提升来统领行政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行政人员的分类制度、选聘、流动、绩效考核等,以此增强政策执行者的危机、竞争意识,从而提升其服务能力。

  有关公共政策的毕业论文篇2

  谈利率应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不在中央银行的直接控制之下,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央行必须选择与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央行可以直接调控,并在短期内可以度量的金融指标作为中介性指标,以实现对最终目标的调节和控制。利率(本文所指的是银行利率,下同)也称利息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由于其与货币政策的天然联系和具有相关性联系紧密、可控性优异、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应当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利率(本文所指的是银行利率,下同)也称利息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由于其与货币政策的天然联系和具有相关性联系紧密、可控性优异、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应当取代货币供应量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一、相关性方面

  利率同货币政策具有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函数关系,货币政策的变化必将引起利率的变化。如2009年中国货币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银行存款利率活期为0.36%;整存整取三个月:1.71%;半年:1.98%;一年:2.25%;二年:2.79%;三年:3.33%;五年:3.6%。2011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为活期为0.50%;整存整取三个月:3.1%;半年:3.33%;一年:3.5%;二年:4.4%;三年:5.0%;五年:5.5%。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格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同时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为活期:0.35%;整存整取三个月:2.6%;半年:2.8%;一年:3%;二年:3.5%;三年:4%;五年:4.25%。由此可见货币政策的变化必将引起利率的变化。

  二、可测性方面

  利率是可测的,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建立在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此外,法律、习惯等也有较大作用。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目前中国现阶段利率的因素主要有利润率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政策性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利率的可测性。

  三、可控性方面

  利率具有相当高的可控性。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金融业的管理机构,制定并公布基准利率作为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存款利率暂时不能上、下浮动,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可见利率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国家可以控制利率,调整利率,进而调控货币政策。而货币供给量由两个因素决定,即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一般来说,基础货币基本上可以由中央银行控制;这样货币供给量的可控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又有:居民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行为;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行为。一般情况下,政府的经济行为可以控制,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可以限定。但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只能进行引导,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也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控性与利率相比不高。

  四、抗干扰性方面

  由于中国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基准利率。所以中国利率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不会受到外力的干涉。也不会因为个人行为或者其他种种因素自行改变。而货币供给量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更是使得货币供给量的抗干扰性不断降低。

  五、结论

  利率已经逐渐的展现了其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核心作用。同时由于其与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相关紧密且互相影响,可以根据物价变动、国际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预测,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可操控性及抗干扰性强的特点,应当替代货币供给量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猜你喜欢:

315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