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审计 > 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

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审计工作面临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篇1

  浅谈当前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内部审计职业化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独立的要求

  推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重点,在于有效贯彻落实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由此,避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一般管理部门的牵制。第一,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立时,应当确保其独立于公司的其他管理部门。通过此种方式,有效避免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发生直接经济利益关系。

  其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对股东负责而不是对企业经营者负责,因此,对于审计情况的反馈与审计结果的处理,应当由股东负责。从而有效避免内部审计的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为同一主体的情况的发生,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再次,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职位及薪酬独立性。内部审计部门人员职位与薪酬由内部审计部门自行决定,并报股东会审核,而非由公司其他部门进行管理,确保审计人员在职位上的独立性。

  (二)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强化内部审计职能措施的核心

  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更能充分发挥现代内部审计的认证和咨询两个核心职能。认证职能要求实现对于企业事务及信息的再确认,以此来保障企业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认证职能适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咨询职能则是在认证职能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于企业的审计,可以得到关于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的信息。

  (三)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 将对企事业单位和内审从业人员产生“双赢”的局面

  内部审计职业化,对于企业及内部审计人员都具有积极作用,形成两者之间的“双赢”。

  一方面,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合同签订、投资决策、发展规划等方面,借助内部审计力量,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于内审人员个人发展而言,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其自身作为社会重要流动资源,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二、内部审计职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组织行政色彩浓厚,机构独立性不强

  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仍存在着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内部审计机构很多都直接隶属于被审计单位,使得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行业自律。职业化内部审计独立性要求在组织结构设置与职权授予两个方面都实现独立自主。

  (二)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及准则制定方面相对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管理效益审计、信息风险审计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准则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内部审计准则未对内部审计人员福利保障措施进行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并不完善。

  (三)内部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不到位

  由于缺乏后续教育等原因,目前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并不熟悉审计职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审计职业道德有哪些行为规范,审计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如,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习惯通过网络聊天软件传递被审单位材料、文件等进行沟通,审计人员图方便省事,殊不知这种交流方式存在巨大的信息泄密风险。

  三、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职业化法规

  针对当前国内外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内部审计建设的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积极参考国外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制度,并确保法律法规的前瞻性。

  (二)提高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体系的合理性

  内部审计机构在设置层次和地位上的高低,会对其权威性造成直接的影响。企业的审计结果的处理、审计报告的接受、内部审计业务的委派和委托都应该直接由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全权负责。这就需要企业内部由股东大会选举,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并积极发挥其作用。企业经营者不再决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收入和职务升降,审计人员的待遇,直接由其承担省级业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

  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审计职业准入制度,有效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对此,可以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的方式,对于想要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进行统一考核,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应的执业资格。其次,建立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制度。通过完善的培训制度,有效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再次,建立审计职业等级制度。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等级划分,为其职业晋升提供相应的渠道。同时,着力培养一批高级内部审计师及审计专家,为行业建立一支行业领军队伍;着眼于审计人才库的建设,分门别类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工作;着眼于建立审计职业绩效评价体系和等级晋升办法。根据考评标准,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单项或全面的记录、考核和测定,确定职业等级的升降。最后,建立起内部审计职业激励惩戒机制,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免、处分、撤职、辞退等,需要通过法定程序,保障内部审计人员职业权利及地位。此外,从廉政层面,强化审计职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养,增强审计职业的依法独立意识、廉洁公正意识、效率质量意识和保密意识,激励审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当前的国内经济环境,无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还是公众公司,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是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其天生的局限性,致使其离职业化的轨道仍有相当差距,内部审计走上职业化道路仍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审计师的职称论文范例篇2

  浅谈审计信息化的风险应对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大信息、大数据承载着企业的正常运营。进行信息化审计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稳定脚跟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实现自我壮大、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审计通过对大量电子数据和信息的直接应用,可以快捷有效的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大大满足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但不可否认,在新型信息化审计中也存在许多新的问题和风险,一旦操作不善,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入分析信息化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并探究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审计信息化

  审计信息化是指利用一切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进行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有多种表述方式,如计算机审计、网络审计等,因此,审计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统括的概念。目前,审计信息化是指具备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基于计算机网络,利用相关的审计软件,对企业的网络会计数据、信息等进行收集、统计和审计。

  与传统审计相比,审计信息化具有信息化时代独有的特点。首先,审计对象更加繁杂化。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发展,企业的经营业务和规模不断复杂化和扩大化,使得信息化审计所包含的经济活动和相关的经济控制体制等越来越多样化。其次,审计范围的扩大化。

  由于信息化审计是基于信息网络,因此在进行基本业务审计的同时,还要进行审计系统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审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另外,基于信息网络的审计方式更加注重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问题。最后,审计信息化的技术和方法多样化。审计信息化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和各种处理软件,远远不同于传统审计中依托于纸笔的审计方式,审计手段和方法也不再仅限于人工,更加依赖于网络和软件的开发,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大幅提高,这也是审计信息化最主要的特点。

  二、审计信息化的潜在风险及其成因

  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审计结果出现偏颇或给企业带来政治、经济等各种损失的可能性。从审计过程开始的那一刻起,每个审计流程都可能引入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

  1.审计信息化的物理风险。

  信息化审计依托于计算机网络和各种处理软件,由此而引入的物理风险是主要的。首先是审计系统存在的固有风险。计算机系统是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平台,各种处理软件时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重要手段,因此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环境安全是影响审计安全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平台本身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缺陷或漏洞,信息系统的设计、测试等技术也不完善,再加上各种黑客操作着的、不断更新换代的病毒和木马等都对网络平台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其次,完成审计过程,需要销售、人力、市场等各个部门的协同参与,在审计数据的传输和交流过程中,可能由于各子程序不兼容或兼容性差等出现数据对接不完全或数据外漏等问题。另外,信息化时代下的网络平台在不断的更新,相关处理软件而在不断的完善升级,这些新旧软件在对接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数据信息被盗或被篡改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审计信息化的物理风险不可避免。

  2.审计信息化的操作风险。

  审计信息化的操作风险归根结底是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而引入的审计风险。首先是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较弱。在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中,审计工作只是对相关财务工作的核对和总结,这就造成审计人员难以全面理解审计信息化的概念,不能建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其次,跟多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由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使得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不能按章办事,导致漏洞百出,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另外,审计人员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专业技能严重不协调。一般的企业在聘用审计工作人员时,都会进行简单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成功掌握基础的审计知识,但对于审计中要用的专业软件等,往往不够熟悉,而对于审计软件操作熟练的人员,又多是计算机工作或开发人员,不直接参与审计工作。这不仅造成软件功能的不良发挥,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信息化的风险应对举措

  1.完善信息网络平台,降低物理风险。

  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要重视由于网络和软件引入的物理风险,应加大财力和人力投资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完善。对新建网络平台要进行安全测试,各处理软件要进行运行安全、对接安全等检测,确保新投入信息化处理手段的安全性,同时要定时对网络平台进行安全维护,检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确保物理风险最低化。

  2.提高审计人员水平,减小操作风险。

  企业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要特别重视相关人员的审计水平。首先要加强审计人员的岗位培养。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前,要确保审计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的、完善的审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熟悉计算机系统,可以熟练操作相关的处理软件和系统。其次,审计工作人员应转变工作观念,正确认识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审计人员要树立严格的风险意识。另外,企业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审计工作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审计工作要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部门或责任到人,从客观上督促审计风险意识的建立。

  四、总结

  总而言之,加强审计信息化的风险防范意识,做好相关风险控制、管理和应对工作,不仅是企业自身壮大的内在关键,也是整个经济市场发展繁荣的客观需要。

猜你喜欢:

351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