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本科银行会计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0 分享

  银行会计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风险,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是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银行会计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银行会计毕业论文篇1

  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风险管理

  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主体,其会计工作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从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出发,简述了对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加强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在现代电脑云计算和大数据核算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金融主体,商业银行会计是则是商业银行控制操作风险的基础。会计工作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流转起反映、核算和监督作用。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能促进银行的经营,反之则不能将银行的操作风险控制到位。

  一、银行风险的发生一般在会计管理的薄弱环节

  (一)会计内部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内部人士还有认为建章立制、发送红头文件就等于建立了内部控制,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弱化了商业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刚性。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飞速发展,已经进入数据大集中时代,结合现今的云计算,使传统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也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会计核算方面的风险

  会计核算处理是银行的基础工作,也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银行系统一直就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如果这些铁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到底、不到边,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由日常业务到存贷款发放,从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到帐务的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从手工记账到电算化云计算处理,每个环都存在着风险。

  (三)银行结算风险

  主要指银行会计在办理结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一是支付风险,如票据的变造、伪造风险;二是章证押制度落实不到位风险;三是虚构合同和重复抵押的风险;四是信用卡诈骗的风险;五是电子汇划业务存在的风险。

  (四)会计管理风险

  一是商业银行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漏洞风险;二是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风险,主要是基层业务部门授权落实不到位,密码管理不到位,查库实地落实不到位,清装钞双人操作不到位,以及上门服务等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此外重要空白凭证随意搁置,电脑管理员泄漏程序保密指令,等等这些都会形成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在操作风险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商业银行会计工作是把控银行风险的第一关

  商业银行会计实质就是银行货币经营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商业银行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延后、失真和不全面,就会使银行经营者决策失误,而形成银行经营风险。所以银行的经营者和决策者,要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确保拿到手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

  (二)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有利于防范风险的产生

  商业银行会计部门各项业务的办理都是人在操作,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严格遵守业务的操作规程,不折不扣地按规定处理各项业务,这样才能有效的防范风险。

  (三)加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才能有效化解银行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隐藏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但我们不能惧怕风险,谈风险色变。我们要正视风险,通过科学管理来预判风险,分析产生的根源,研究风险发生的过程,堵住风险发生的漏洞,化解风险。我们要不断依据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完善我们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对会计业务和资金流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查、监督、审计,从而把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三、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管理,则是摆在银行经营者面前的一个课题。防范和和化解银行操作风险则是现代银行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一)不断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商业务的风险管理

  化解银行会计风险,要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来做,按新巴塞尔协议等关于银行经营的标准和条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金融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手段,加大金融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在监管内容上,严格市场准入;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要守法经营,不越边界,不踩红线。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就是要防范会计风险,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实处。一是转变观念,转换思路,将管理控的制度落实到会计核算处理的每一个环节。将风险监管的关口前移,完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二是扎实有效开的展会计内部控制活动,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把好每一个制度的关口,将内部牵制落实到位。提高领导和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三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最终还是一个员工素质的问题,好的制度如果只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不到位,就达不到制度的效果。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完善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制度。四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益更新,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强会计内部控制。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上的应用,使得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适当修订,商业银行会计业务流程须重新设计,会计劳动组合也要适应新的变化。

  (三)建立完善银行会计内控制度体系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制度评价体系在内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一是组织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内控评价部门,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来评判内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二是必要时要借助外部评价机构,通第三方评价,更易听到客观公正的评论,从而加快提高内控制度建设的速度。三是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运用内部手段能更早的发违规、违纪案件。内审在会计内部控制中的发挥的越充分,对银行风险防范和化解起到的预警作用也更强。同时管理层要强化其权威性,独立性从合规性事后监督向风险预警性监督转变。

  银行会计毕业论文篇2

  试谈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作为金融的载体,其信息披露问题是重中之重。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公众形象,产生一系列的后果。站在国家的层面,如果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则银行的经营管理等决策的制定也势必存在问题,导致银行经营导向和国家金融决策的失误,制约银行业的发展及金融改革的进程。本文将简述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探究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银行;会计信息;质量

  一、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信息指的是通过对会计相关数据的处理获取相关信息,为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揭露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的产生是以会计单位为主体,其载体则是财务报告,而信息的接受与使用者则属于利益相关者。

  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则指的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债权债务人、投资人及相关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自身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性质非常特殊,其对会计信息披露强调安全性、效益性及流动性。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能有效规范银行的市场行为,提高银行的透明度,进而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意义重大,其实现能对投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且也是推动银行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并不充分,严重影响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与负债结构信息披露缺失。

  作为影响利益相关者判断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资产与负债结构一旦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就会导致经济体中资金供需形成“期限错配”与“资源错配”。其次,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还要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在某些定量指标中,银行并没有进行信息披露。再者,我国银行会计披露充分性不足还体现在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足这一方面。随着金融朝着市场化、证券化的方向发展,金融工具的应用与创新不断深入,商业银行涉及到表外业务越来越多,其信息披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利益相关者为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及现金流量造成的影响,就必须通过银行披露的相关信息来实现。然而,就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而言,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二)会计信息失真

  1.资金项目信息失真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又包括了资产项目信息失真,除了存在账外经营等违规、违法活动而造成的不合法失真,还有可能是因为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呆账准备金的计提不到位。

  呆账准备金在我国是被纳入了普通准备金的范畴,在计提方法与比例方面没有对贷款的风险程度与内在损失进行充分考虑与科学分析,银行所保持的呆账准备水平大多只受到贷款规模的影响。这一制度显然与审慎性原则不相符,难以保证银行具备较高呆账准备金水平,而站在商业银行真实呆账量的角度看,这是难以实现对贷款内在损失的弥补的,并导致银行出现利润虚增、税款垫支及减少了现金流等问题,使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被掩盖。

  (2)坏账准备金计提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采用备抵法来核算坏账,除三家上市银行,其他银行只进行对一般性质的坏账准备金计提,仅仅将表内应收利息作为计提基础,而其他应收账款并没有被包含。此外,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与银行应收账款损失程度并不匹配。这是由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或贷款的抵押与保证决定了贷款应收利息与贷款本金的收回,贷款本金收回的可能性可能比应收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大。

  2.损益失真

  商业银行损益失真的分类与资金项目信息失真相似,也存在不合法失真与合法失真两种。其中,通过应计会计程序对利润进行调节,对于逾期半年及以上的贷款利息,仍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并进行表内核算即不合法失真的主要表现。又或者法定会计账册并没有纳入收入,将其进行账外设账,这也是不合法失真的表现。对合法失真而言,其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应收未收利息没有按照会计审慎性原则进行核算。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对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方法为对逾期半年及以上的放款,没有在当期损益中记入其应收利息,其应收利息在当期利息收入的计入主要以实际受到利息时为准。对已计入损益的应收利息的坏账核销以3年为限。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中有很大一部分利息收入的账面形式为应收未收利息,进而导致利润虚增。(2)应付未付利息没有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计提。商业银行在对定期存款进行应付利息的计提时,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为准,因为有关应付未付利息计提的标准与方法的规定并不统一,并且缺乏科学性,使得银行能通过应付利息的计提人,更方便地进行当期损益的调整。

  3.资本充足率失真

  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由资本充足率得以衡量。《巴塞尔协议》及我国《商业银行法》提出,商业银行最低应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近几年来,虽然国家为了剥离不良贷款而采取了资本金的补充,然而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对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而言,其资本充足率仍然难以达到标准,同时其测算的真实性严重缺失。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信贷风险揭示的真实性缺失、缺乏足够的贷款呆账准备金计提、利润垫支与税收过量,进而使商业银行的有效的资本自我积累难以实现。4.外表项目信息失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扩大,进而就引发了表外项目信息失真的问题,且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银行受到利益的驱使,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如账外开立信用证、提供担保等。

  二、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1.银行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并不理想,缺乏科学、规范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难以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要求相适应。由于缺乏对会计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如信息来源、信息加工、信息采集、信息传递等,使得这些环节的相互影响与作用难以体现,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中随意性过强。其次,银行没有充分结合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运作系统,难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且过多的核算层次及过低的集约化程度使得同样来自营业机构的会计核算因为渠道的不同而发生了改变,与原有信息不匹配。

  2.内部责任、监督制度不完备

  内部责任、监督制度不完备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尽管会计信息质量有人负责,但没有确定会计信息责任主体,导致出现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时难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缺乏先进的会计检查、监督方法,以及科学的技术与手段,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质量评估。

  (3)会计信息管理的调整只强调整体,而忽略细节,在处理相关问题的责任人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难以规范与约束违规行为,导致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与教育。

  (4)缺乏科学、系统的内部考核指标。在会计信息管理中,大多对某一项指标进行考察与分析,而没有做好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的研究,在考核中仅仅将利润完成情况、存款增速及不良资产率作为影响标准。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为了谋取局部或个人利益,完全不考虑本部门的实际经营情况,采取违规手段,使考核的影响指标达到要求,进而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3.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缺陷

  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缺陷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处理方法不当,难以有效预计并全面披露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而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其次,准备金的计提所占比例过低,采用的计提方法也太过简单,导致潜在风险难以得到真实反映,在衡量或有资产以及或有负债方面仅仅为表外附注,其信息反映过于笼统。

  在不良资产发生后才进行不良贷款的归类,没有对资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的控制、分析及判断,无法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产生了更多的不良贷款。此外,应缩短应收利息的期限。由于应收未收利息长期挂账,使得银行存在利润虚增的情况。最后,目前在对固定资产的分析仍采用资产直线折旧法,而现阶段固定资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其附加值越来越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加速折旧法。

  三、提高我国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1.制定高质量的银行业会计准则

  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制定高质量的银行会计准则。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国家商业银行没有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就会造成会计报表的及时性与时效性缺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进而使银行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受到了严重影响。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做好防范促措施,促进银行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对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予以严格控制与规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银行业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谨慎性原则。应对会计人员提出要求,促使其持审慎的态度对带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进行反映。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在权责发生制下进行银行利润的核算,其结果往往会被包装起来,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缺失,而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

  (3)可理解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对于多个备选方案而言,应在保证成本效益的情况下选择,确保选择的处理方法易于理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4)披露充分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下,为提高信息透明度,使信息不对称现象得以减少甚至避免,就应加强披露的充分性。(5)计量属性选择合理性原则。(6)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原则。

  2.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

  为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就应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并且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优化能起到积极影响。现阶段,我国针对商业银行审计推出了一系列文件,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制度的建设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其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在进行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包括审计范畴、审计规范、审计人员素质等。

  3.积极推进有关配套改革

  积极推进有关配套改革也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一系列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应细致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实施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这一方法对于商业银行财政、税收政策等方面更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因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方法,对现行的呆账准备金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以实现提取与核销工作的完善。一方面,应将现行普通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予以适当提高;另一方面,还应加强专项准备金制度的建设,商业银行应被授权根据贷款五级分类结果,以贷款的内在损失为参考,进行专项准备金的计提。

  (2)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循审慎性原则,对现行的坏账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将坏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扩大,并积极学习、借鉴上市银行的方法,根据银行经营管理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另一方面,在对应收利息中,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坏账准备金计提,对贷款风险损失程度进行充分考虑与细致分析,共同进行表内应收利息与其相应的贷款本金的专项呆账准备金的计提。

  (3)加强应收利息核算制度改革。商业银行应遵循审慎性原则,强调实质,加强会计制度的完善,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并对贷款停息挂账及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年限进行不断调整,应以国际惯例为准,逐步缩减到3个月,并将呆账、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完善与改革结合到一起,使商业银行财务成果的真实性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致会计信息失真,限制了银行的发展。因此,我们应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得会计信息管理得以加强,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婧.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3(2):4-5.

  [2]____,桂卜统.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2011(11):22.

  [3]郭治财.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17):231.

  [4]张龙安,刘云峰.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根源及治理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7):118-120.

  [5]张庆彬.对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3(8):188-189.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银

156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