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艺术类论文 > 音乐 > 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

  21世纪初,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一: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思索

  范唱是进入歌唱教学的开端。教师正确、完整、表情充沛地将所教歌曲示范性演唱一遍,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的样板,使学生有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对歌曲聆听欣赏一次完美的艺术享受。范唱增加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唤起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学唱、表现欲望,树立教师高大优美的职业形象。所以教师应通过完整的范唱,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再适当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作品背景、分析表现手段及风格,提出演唱上的处理要求,使理性认识得到了直观感受,产生了应有的美感魅力。切忌不可范唱两句,或只说不唱,同时不能要求全体学生感知一致。

  通过对歌唱曲目在审美活动中反复琢磨、识记、理解,愉悦的情绪就自然会调动学生认知的欲望,产生对演唱技能技巧的追求。所谓从易到难,就是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开始一步步进入带词练习,最后到声乐作品完整练习。针对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差的现状,先解决音准、节奏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再从呼吸、共鸣、发声、咬字吐字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上去要求,最后达到准确流畅地演唱。声乐教学的下一步任务就是认真关注和引导学生对歌曲艺术形象的总体把握和塑造,启发学生深入领会作品的内涵,感悟歌曲的风格,同时启发学生能够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创造性把歌曲内容和审美意境抒发出来。要鼓励学生大胆演唱创新,不要一味地模仿,找到自我感受美的境界。

  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声乐课应该充分利用歌曲这种饱含艺术美的情感载体,激活学生的学唱心理,使他们通过歌唱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如范唱、教唱、艺术处理、伴奏等,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扉,使他们自然投入情感、进入角色。其次,在教唱过程中,要充满热情,通过歌声这一审美媒体,传递和交流情感,使声乐教学能够融入于生动活泼的审美氛围之中。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歌唱都是饱含深情的内心表达。“声情并茂”是衡量声乐艺术水平的基本标准。通过声乐教师教学投入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世界,平等互动。寻求声乐美的开发,感受艺术美的表现,得到应有的审美教育。

  以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课,一般要求学好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还必须具备到中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并按照中小学音乐课的基本性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会学生掌握从事普通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能力。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涉及到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知识技能面广,综合性强。音乐课必须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歌曲演唱教学来培养学生审美教育能力。

  1.学习掌握歌唱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爱好唱歌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歌唱自然成为进行审美教育最好的方式。所谓科学方法,就是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根据音乐审美的规律进行歌唱教学。少年儿童的嗓音音域、变声期嗓音保健、各种音乐教学法的常识及音乐欣赏的内容等等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2.练就过硬的范唱本领。如前所述,范唱是声乐教学最生动、最有效的方法,在中小学音乐课中尤为重要。少年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在审美教育中,教师生动优美的范唱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启迪,而且很快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所以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范唱,同时重视学生单独演唱能力的培养,从集体辅导到个别指导,从单独自己演唱到上台面对众人演唱,有步骤地进行独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应配合钢琴伴奏课的学习,练就学生边弹边唱的本领,这种能力不仅用于范唱,对于教学来说,也非常重要。

  3.培养学生的声乐审美评价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对音乐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声乐鉴赏就是聆听一首歌之后,应辨别其艺术上的优劣,能够根据客观的审美标准,对其演唱的内容及各种声乐表现手段进行审美评价。这对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从事音乐教学、评价和指导孩子们歌唱是极其重要的。

  4.进行音乐教学实践。音乐审美教育是通过音乐课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实践来实现的。所以声乐课所学的技能技巧必须到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学和活动中去接受检验、经受锻炼。通过音乐教学的见习、实习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验证声乐课所学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且可以实际体验和操作声乐课中的审美教育的实施,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二:素质教育下音乐教育开展路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的重要任务。这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那么,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展音乐教学呢?对此我有如下体会。

  一、引入流行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积极的认知倾向,是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试想如果学生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会对音乐学习产生一种消极的认知倾向,会把音乐学习当做一个任务来完成,没有学习激情与动力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苦与累,感受不到丝毫的快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音乐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本应该是学生所喜欢的重要科目,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音乐课被上成了说唱课,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激情消磨殆尽,而将音乐看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休闲课,到了高中阶段,对音乐课的兴趣更是低下。如何扭转这个局面,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重新点燃学生心中那颗音乐的种子,让学生重新爱上音乐课,以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洗涤学生的心灵是素质教育下高中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职高生的特点与音乐教材的特点,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音乐的内在美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如我们可以引入流行元素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动机。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行的音乐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大胆地引入了一些生活元素,将流行歌曲也收录其中,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这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教材上的内容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易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流行音乐以轻快的旋律、优美的节奏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在教材与流行歌曲间找准最佳结合点,以流行元素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音乐学习,使音乐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二、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将创新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高中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偏重于乐理知识的学习,侧重于识谱技能的掌握,注重一些技术性问题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忽视学生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很显然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创新表现定为不遵守课堂纪律、扰乱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扼杀在摇篮中。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悟,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树立三维教学目标。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与联系,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要允许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这些都是学生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学生创新的萌芽。我们要因势利导,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学生由于自身音乐基础、生活阅历与审美能力的不同,对一些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在课堂中我们不能以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想,禁锢学生的思维,而是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出来,使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悟更具个性化,从而使学生在认识与理解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将创新教育贯彻落实,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行德育教育是不分学科的,应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音乐教学中也要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修养。

  (一)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舞台剧也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既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舞剧,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舞台剧的编排,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互助精神与合作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成功。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欣赏中国古典民族音乐,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将音乐置于广阔的文化中进行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的文化内涵与意蕴,同时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情感,激起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激情,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意识。如《梁祝》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它吸取了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在教学时我们要突出它的民族性,提高学生民族素养,使学生改变对民族音乐的看法,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音乐的学习与创作中来。


音乐教育论文精选范文相关文章:

1.音乐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大学音乐论文范文

3.音乐教育毕业论文

4.大学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5.有关初中音乐论文范文

1084272